|
优秀资料 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文学家们,之所以千百年来深受人民喜爱,除去他们写出了许多可以安慰、勉励、陶冶、娱乐民众的优秀作品这一点,跟他们身上的“气”也有很大的关系。伟大文学家的身上,无一例外,都是有真气的,而且往往不止一股真气。比如李白身上,至少就有如下四股真气:孩子气、游侠气、书生气和烟霞气。
孩子气。孩子的特点是好幻想,喜怒哀乐不埋藏在心底,遇到开心的、郁闷的事情,都会比较直接地表达出来,说话喜欢用形象的比喻、夸张的语句,等等。“儿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古朗月行》),“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陪侍郎叔游洞庭湖最后三首》之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之一),都是儿童式的梦幻和想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三首》之一),“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三首》之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都是儿童式的宣言和呐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二首》之一),“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是儿童式的比喻和夸张。李白醉酒之后的一些行径,例如新旧《唐书》皆有记载的让高力士给他脱靴,也是孩子气的一种流露。
游侠气。从王维、杜甫等人的诗文看,大唐盛世年轻人中流行游侠之风。“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之一)“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杜甫《遣怀》)为了义气,挥洒钱财,快意恩仇,不惜性命,那是一个热烈奔放、热血沸腾的时代。李白显然深受这种时代风气的浸染,他的《与韩荆州书》有“十五好剑术”的话,《上安州裴长史书》有东游维扬(扬州)“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的自述。《侠客行》一诗中,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等句子,可见李白是很羡慕侠客的快意恩仇人生的。魏颢《李翰林集序》更有“少任侠,手刃数人”的说法。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也有“少任侠,不事产业”的记载。《新唐书》综合诸种文献所言,归纳为如下三句话:“…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书生气。李白身世来历,众说纷纭,有学者主张其为胡人后裔。但是,他从小钟情于华夏文化,这是没有疑问的。从各种文献记载看,李白钟情的,是汉文化的大流正统。他本人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自称“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的族叔李阳冰在《唐李翰林草堂集序》中说李白“不读非圣贤之书”。圣贤书读多了,自然要羡慕圣贤的为人和业绩。从一首《古风》诗(大雅久不作)看,李白的人生梦想之一,就是效法孔子,“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受圣贤思想的影响,人生理想是积极入世,希望能有所作为。李白阅读的圣贤包括诸子百家,不限儒家一门。所以他的思想也跟一般儒生有所不同:“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可见,李白有明显的纵横家思想倾向。
烟霞气。李白早年推崇的古代圣贤中,有功成身退、归隐田园之人,比如春秋时期帮助越王勾践复国的范蠡(陶朱公)、秦末辅佐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朝的张良(留侯)等人。《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文中,李白规划的人生是:“……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事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客居山东任城期间,曾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人隐居徂徕山中,每天饮酒,号“竹溪六逸”(见《新唐书》本传)。这种山水烟霞气影响到诗歌创作,使得贺知章的读到他的《蜀道难》时,赞赏不已,称其为“谪仙人”(事见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孟棨《本事诗•高逸》等)。李白天性喜欢山水,加上一直迷恋道家修炼飞升那一套,后来甚至正式入了道籍,“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这样一来,他的诗歌创作就有了更加浓厚的烟霞之气。
李白的这四股真气,交织成文,终成诗仙美名。我们读李白的诗,仅仅会摇头晃脑背诵他的《静夜思》、《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名篇,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用心体会、学习、吸收其中蕴含的这些真气。只有这样,官气、匪气、俗气、铜钱气之类世间污秽浊臭之气,才没有藏匿的空间;人,才会成为一个有真性情、不虚假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