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3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一得 探析错因 强本固基── “认识分数”的教学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7:3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 一次小学数学毕业试卷中,出现了如下一道题:“幼儿园老师把4千克饼干平均分给5个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个班的小朋友分得这些饼干的(  )/(  ),分得(  )/(  )千克。”经统计,此题平均正确率不到75%。其中,前后两空的答案发生颠倒最为普遍,其次也不乏有把4千克看作分数的分母,把5看作分数分子的现象。
试卷评析会上,就这道题老师们交流了自己平时的做法、困惑和无奈。“这道题在学过分数的意义后,我们就没有让学生少练过,错误率一直比较高。”“每练一次,我们都会反复强调,两个答案的结果不能混淆。可是不少学生答题时就爱张冠李戴。” “我们很纳闷:为什么学生在做类似的题目时总会出现屡练屡错的现象?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是老师教的问题还是学生学的问题?” 老师们的发言引起了我的共鸣,激发了我探究谜团的欲望。
苏教版教材一共安排了三次“认识分数”的教学:第一次在三年级上学期,教学内容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第二次在三年级下学期,教材内容是: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这个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第三次是在五年级下学期,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1”的概念,揭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从内容上看,它们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和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关系。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之所以比较“顽固”,绝非一日之寒,很可能与起始教学没有到位有关,根基不实,哪能砌高楼大厦?我决定从认识分数的起始教学抓起,强本固基,防患未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7:34:45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阶段“认识分数”的教学】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的例题如下:
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蛋糕的1/2。这里的1/2学生既可以理解为每份是1/2块蛋糕,也可以理解成其中的1份占这块蛋糕的1/2,换言之,这里的1/2既可理解为具体的数量,也可理解为半块与一块蛋糕的关系。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到底是怎么理解的呢?是理解其中的一种,还是两种含义都理解了?不少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关注比较多的是如何让学生理解一块蛋糕的1/2,而忽视了对此时1/2两种“身份”的正确把握。这给接下来教学“认识分数”带来了隐患。所以笔者认为第一次教学“认识分数”时,既要重点让学生理解一块蛋糕的1/2表示什么意思,也要让学生确认“1/2块蛋糕”的“身份”。
基于此,我安排了如下“比长短”的练习。
师:小明说:“我有一根红绸带,用去了1/4米。”小华说:“我有一根黄绸带,用去了这根黄绸带的1/4。”他们俩谁用的绸带长?
生1:我认为他们俩用的绸带一样长。因为他们用的绸带都是用1/4表示。
生2:不对,这里的1/4意思不一样。
生3:我认为小明用的绸带长。因为小明用了1/4米红绸带,这么长呢(用手比画)。而小华有的黄绸带可能只有一点点长,它的1/4就更短了。
生4:题目中并没有说小华的黄绸带只有一点点长,他还有可能很长呢。所以我认为小华用的绸带有可能比小明长。
师:“有可能”这个词用得好,我很欣赏。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5:因为小华的黄绸带到底有多长我们并不知道,所以我们只能说小华的黄绸带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不能确定,只能说“有可能”。
师:既然如此,那谁用的绸带长一些呢?
生6:如果小华的黄绸带很长,那他用去的1/4就比小明用去的长;相反,如果小华的黄绸带比较短,那他用去的就应该比小明短。(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师:还有第三种情况吗?
生7:如果小华的黄绸带与小明的红绸带一样长,他们用去的绸带也应该一样长。(点击课件)
课件出示:
问: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生8:我发现小明用去红绸带1/4米是不会变化的,可是小华用去的黄绸带的长度有可能变化。
师:是啊,小明用去红绸带1/4米,这个长度是固定不变的,而小华用去黄绸带的1/4可能比1/4米长一些,也可能比1/4米短一些,也可能与1/4米一样长。那么这个长短与什么有关系呢?
生9:与小华黄绸带的总长度有关系。
通过以上练习,学生不难发现:分数有两种不同的含义,“红绸带1/4米”实际上与过去接触到的诸如“一盘苹果有5个”“3只小鸡”等是一样的,都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而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时,部分量会随着总量的变化而变化,这为学生后继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必要的铺垫。
【第二阶段“认识分数”的教学】
三年级(下册)教材让学生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这是学生理解上的重要分水岭,也是分数教学的一次跨越。它需要三年级(上册)认识的“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作为铺垫知识,但仅有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把8块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块,每份占这些蛋糕的1/4。学生很难把具体数量2块和分率1/4联系起来或加以区别,受整数意义的影响,他们心目中的分数大多是指具体的数量。所以,在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突出“关系”教学,使学生对分数的两种不同含义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例如,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让他们快速举出自己小棒根数的1/4。
师(故作好奇):我让大家举出小棒根数的1/4,为什么有的只举出1根,有的是2根,有的却是3根、4根?
生1:因为我们一共有4根小棒,它的1/4就是1根。
生2:我们有12根小棒,它的1/4就是3根。
……
师:你们举出的小棒根数虽然不一样,但什么是一样的?
生3:每份都占小棒总根数的1/4。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4:因为老师要我们举出小棒的1/4,所以我们都要把小棒平均分成4份。
师:如果老师要求每个小朋友都举起2根,现在你们举起小棒的根数还都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
生5:不能,因为我们每个人小棒的根数不同。
师:那想一想,拿出的2根应该用什么分数表示呢?
……
师:刚才的练习中,你们又发现什么是相同的,什么是不同的?
生8:我们每人拿的根数是一样的,但由于总根数不同,所以分数也各不相同。
    通过操作、比较和思考,学生不仅知道每份既可以用具体的根数表示,也可用分数表示,而且还发现:每份的根数会随着总根数的变化而变化,在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时,分数的大小与总根数没有关系,只与分的份数有关。
由于在前两次认识分数的教学中,我既注重突出重点,也注重前后知识的关联,所以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概念建构清晰,数学思维活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错是难免的,但教师一定要冷静分析错因,找准错误的源头,这样才能改进自己的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20: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