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3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怎样让学生去学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22:2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怎样让学生去学习
彭州市天彭镇西郊小学 尹向阳
摘要:面对新课改的大背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数学?笔者以为要从六个方面入手:一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二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三是让学生在“操作中”学;四是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五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六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教师只有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这样定将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活  情境 操作 趣味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来说都将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适应这种改革,教师的教学行为必将发生历史性的变化。课改要求教师彻底改变“权威式”的教学为“学友式”的参与学习活动,这就需要教师放下架子、走下讲台,俯下身来,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数学教学才是符合当前课改的要求、反映素质教育的理念呢?对此,尽管这没有一定的模式,只有多学善思、突破传统教学的桎梏,促使数学教学实现全新的更改。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学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就是在数学教学中凭借教材,紧密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在于教师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教“分数的意义”引入新课时,我先请一位同学把一条漂亮的头绳分给两个学生,并让学生边分边说,引出本课的关键“平均分”;接着问这两位学生:“他这样分,你们满意吗?”这样利用人分物品的生活现象,引出“平均分”的概念,不但使学生增加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且使学生感到新颖、亲切,对数学顿然产生一种亲切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二、让学生在“情境”中学
实施“情境”教学,即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用相关数学内容,为学习活动带来乐趣。我认为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图画情境展现数学内容,蕴涵数学知识,促使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数学就在生活当中,同时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研究充满数学色彩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和健康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同步提高。
教师在创设情境中要善于注意情境的生活化、故事化、现实性,要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型、和儿童的心理特点来精心设计创设。如在讲授《直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可想象语文学科以《小马过河》的故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上课开始,老师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画片《小马过河》的情景:小马去磨房的路上遇到一条河不知深浅。在河边有一个路标,路标上显示几种角。往哪条路走呢?小马没了办法,站在河边不敢过河。咱们能不能帮一下小马?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角。由此引入对角的认识。当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对角有了初步认识以后,让学生再回过头来帮小马顺着直角的方向顺利地过了河。接着,动画显示小马过河后来到三叉路口,停步不前的情景,同时引出小鸡、小狗与小马的对话。小鸡说:“你能说出哪个是直角,我来帮你指路。”小马回答后,让学生判断小马说得对吗?接着,小马来到了磨房,小狗说:“小马哥哥,你要能数出有几个直角,门就会自动打开。”(电脑显示:直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得出结论,帮了小马。门自动打开了,小马磨完面很快回家了。小马很感谢大家,特地点了一首歌谢谢大家,听:带动画的歌《劳动最光荣》。这样的教学设计,创设了引人入胜的课堂情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受到人文教育。由此可见,创设情境就是将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研究学习的对象,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亲切感,再将研究出来的成果转化到可以体验的生活事实中,使学生亲身感悟到生活中处处都可用到数学的知识,体现大众数学的思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22:29:51 | 只看该作者

三、让学生在“操作”中学
新教材的另一个鲜明特点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的一个好办法。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与教材实际,给学生提供动手参与的机会,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都非常有益。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一课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这些平面图形的概念,接着对比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和平面图形的不同点,使学生区分什么是平面图形,什么是立体图形,待学生脑子里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后,教师则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用正方形做风车,用圆形剪正方形,用3个正方体摆动一个长方体,用8个小正方体摆一个大正方体,在拼、摆、剪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每一个步骤的变化,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成功品尝成功后的快乐。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安排一节课让学生用学具袋里的平面图形自主拼组图案,学生拼组出来的图案真让人高兴,有高山桥梁、太阳、小鸟、飞船、机器人、大树、房子、金鱼等等,真是多种多样,数不胜数。直至下课,学生们仍意犹未尽,迟迟不愿离开教室,学生们真切体验到了自主操作带来的快乐。       
四、让学生在“趣味”中学
从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出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学习活动,使之趣味化,促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够掌握和运用知识。新教材很多内容的呈现都注意体现儿童的已有经验和兴趣,提供丰富的和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如一年级下册“找规律”这节课中,一位老师先用切合实际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和元旦庆祝会,各班都会把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举行班级大联欢,大家看,这是六(1)班的教室,这个教室布置的有什么规律呢?”老师边说边把教学立体图挂在黑板上,经过短暂时间的观察,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这个说:“灯笼是按蓝、紫的顺序排列的。”那个说:“花是红、绿顺序排列的。小旗是黄、红顺序排列的。”片刻,教室布置的规律找了个清清楚楚。课本上的练习一般是圆片、三角、方片交替出现。而广西有位老师在设计练习时很有创意,结合儿童的特点让学生拍手、摆头来找规律。又设计了学两声猫叫、学一声狗叫,让学生来在活动中找规律。这样的活动很实在也很有趣味,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知知识,体验到趣味数学的魅力。
    五、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        
新课程大力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一改长期以来机械呈现知识的陈旧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合作学习不等于学生简单机械和分组学习,而要求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这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教“分数的意义”前,教师可先提问学生:“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让学生主动地面对新知去回忆旧知,并通过交流互相启发补充。接着提出:‘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想象和问题自学课本,并把获得的知识在小组、班级中交流,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归纳、表述的能力。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小组有分工,人人有事做,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收获。这就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即使是学困生其自卑感和紧张的压力也会消失;合作学习中组与组有竞争,如:汇报学习成果时,哪个小组先讨论出来,就先回来,小组成员可以积极发表见解,若回答不完整,本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对其他组的汇报如有不同见解,可以自由提问、辩论,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合作交流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互助,国际联运间的科学交流,科技发展以及经济一体化,越来越需要交流与合作。同时,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也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已有的经验出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如果此时再进行学生间的合作,就能使学生看到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对新知识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倡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交流意识的最佳学习方式。新课改反对自我封闭搞学习研究,提倡沟通交流,让学生学会倾听、交谈、学会尊重别人。新教材的设计,就为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多种途径。如:教学一年级下册“我们的生日”这一统计图表一节内容时,就可通过学生的共同合作与探索,高效完成教学目标。课前,让每位学生回去准确地记下自己的出生年月,上课时,又让各组小组长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统计表,逐一登记每个人的出生时间,然后全班进行汇报交流,由于班级人数多,光靠脑子记忆是不行的。这时大家通过选举,找出6人作统计员,要求每人统计两个月份。教师启发学生:“怎样统计得又快又准确呢?请你们各想办法,各显神通。”老师的话刚说完,就传来6位统计员自信的声音:“放心吧。”汇报开始了,只见他们有的找对号,有的画0,有的画正方形,有的画三角形,还有的画正字,很快统计结果就出来了。然后老师让学生观察黑板上哪种统计方法最简便,结果大家都认可了画正字的方法最好。统计的步骤和方法学会了,老师又带领学生们填写统计表和涂统计图,等到这两项任务都完成后,分组开始展示自己的统计图,每人说一说自己涂的和别人的有什么不一样?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最后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正确的涂统计图的方法,交流后一致认为,涂统计图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就这样在合作交流中少数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正确的涂统计图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整体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22:29:55 | 只看该作者

六、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
传统的教学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与此相适应,提倡教学时采用讲授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与填鸭。如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中明确地说:“在教学过程中,讲授起主导的作用。”而现代教学论则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例如,布鲁纳把儿童看做“主动参加知识获取的人”,教师是“主要辅导者”。看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看他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不仅看教师讲的如何,更要看 学生自主学习的如何。研究教学方法,不再是仅仅研究教师讲授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引导学生学习、探索的方法。上述这一基本观点,反映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重视启发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数学知识,建立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去,从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来学习数学,从而不仅掌握和运用知识,而且逐步学会学习。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着力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变跟我学为我要学,以主人的姿态投入学习。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结构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巧妙疏导,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放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学生被动的学习过程逐步变成为学生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活动过程。这种独立探索的目标明确了,参与度深了,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表现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
比如:在教学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首先出示一道既可以用分数计算也可以用小数计算的计算题,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学生做完以后,教师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把评价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指出别人方法中的优点及不足,从而认识到象这样的题可以灵活处理。接着在学生自由提问时,学生们发现有的题不仅能用分数计算,又可用小数计算,该怎么办?学生们再一次展开讨论,经过实践学生们发现象这样的题可以将小数转化成分数进行计算较为简便。通过这节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充分领会到自主获取知识的快乐。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在平时的练习中主动寻求最佳方法,数学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
综上所述,实施新课程,教师必然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彻底的革,只有这样,数学课堂教学才能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0: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