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1 08:28:00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三年级学生还缺乏很强的自我反思、判断能力,让他们选择喜欢的办法,他们往往会将是否有趣作为选择的重要依据,而不是考虑方法的简便和适切。
因上述理由,第二次试教,大家果断地放弃了实际操作小方块这一环节,而只给学生提供条形图。
导入同上。当学生开始思考“怎样求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时,教师提示:“可以算一算,也可以在条形图上作一下记号。”(事先,教师给每人印发了一张画有男生和女生套圈成绩的条形图。)学生开始操作,有的在计算,有的用箭头在图上作记号。汇报时,有学生说出先求总数再平均分的方法,有学生看着条形图,很清楚地说出将2号多出的2格分别移给1号和4号这一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出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后,教师又要求学生用喜欢的办法求一求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据统计,大部分学生选择了计算的方法,少数选择用移多补少方法的学生看着条形图上作的箭头,也很清楚地介绍了移动的全过程。
课后,反思两次试教的过程,尤其对操作部分的改动,笔者有很深的体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学习,在操作中思考,无疑是小学数学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在使用时,还要注意如下问题。
首先,操作要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开始逐步发展抽象思维,他们的思维尽管还离不开形象和动作,但操作要与学生的思维水平一致。如果低于学生的思维水平,那学生只是充当符合要求的操作工。这样的操作虽然也能起作用,但效果不大。同样,如果是高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操作,同样也是低效的。比如,有位教师在让学生通过操作推导圆的面积时,为了让学生形成多种方案,故意不讲要求、不作提示,只要求学生将一个圆剪拼成学过的图形。显然,这一操作要求超出了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水平,导致很多学生无目的、无方向地胡乱剪拼,浪费了学习时间。
其次,操作要突出思维本质。操作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能促进思维水平的提高,但如果只注重操作的形式,而忽视操作活动的思维含量,那这样的操作只能是“走过场”。如第一次试教中,学生两次操作小方块,看似热闹,但大部分学生仅是玩积木,“游戏味”超出了“数学味”。第二次试教时,虽只让学生在条形图上操作,也许学生的兴趣没有第一次浓厚,但思维的含量提高了。图不能动,需要学生调动表象进行思考;图不能动,却能记录思考的过程;图不能动,也使部分学生自觉地弃难从易,用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由操作小方块到“移”条形图中的方格,淡化了操作形式,却突出了思维的本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