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媒体的巧妙运用,创设阅读期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妙用媒体,创设阅读期待。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这篇课文,教学中,我在揭题导课后,利用录像片,展示荷花的美丽,让学生欣赏荷花的动画片段,感受荷花之美,使学生身临其境,观赏欣赏品味,描述各自看到的情景,抒发各自不同的感受,一种新的阅读期待自然产生:这么美的荷花在作者笔下又是什么样的呢?这一期待为学生学习课文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苏教版第十册《二泉映月》,我根据所学尝试让学生“用语文的方式去听音乐”的教学方法收获不小。我告诉学生这是一篇课文同时也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在朗读过后,我问学生,你们最期待什么?学生当然希望听上一曲,我说如果我是音乐老师,如果上的是音乐课,我马上可以满足你的愿望。可是,我是语文老师,我们上的是语文课,我们应用语文的方式听这首曲子。从课文什么地方你能听到这首曲子?通过读说,再读讨论出乐曲分三个阶段,感情节奏各不相同,阿炳通过旋律的变化表达自己不同的情感,在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了表达乐曲的部分后,才满足学生一听为快的的愿望。运用课件边播放音乐边展现二泉美景。(学生静静地听)我看到学生们的脸上露出了微笑,我读懂了他们的微笑,因为曲子的旋律和他们刚才从文中到的旋律是一样的。这种教学方法让人耳目一新,学生听到用语文的方式听音乐感到新奇,怎么?听学生的兴趣来了,同时也明白了:我们上的是语文课,首先得用语文的方式去听音乐。然后告诉其方法:边听边想象,并用自己的朗读,读出这样的旋律,他们相信了能从文字中听到音乐,学会了用语文的方式听音乐。这里用课件印证阅读期待。
像《二泉映月》的二胡曲,没有一点音乐素养,没有一点文字提示,是很难听懂的,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对牛弹琴”,学生听不出什么,还让学生听,这不是浪费时间吗?我们经常讲“语文课要有语文味”,不能上成品德课、音乐课、美术课。也就是说语文课应让学生充分地读书,从文字中欣赏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去聆听一首首美妙的音乐。多媒体巧妙地运用,就像雁过留痕,自然而然,让人觉得课件就是这节语文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不是感觉在无病呻吟,多此一举。
另外,让多媒体突显课文精彩,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深入领悟文本内涵,让学生期待阅读,阅读后期待,把文本内涵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再通过朗读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这一点相信大家深有同感,所以无须赘笔。
四、多媒体活化课文情境,拓展课堂想象空间。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是我们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境界。为此我们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进行再创造,让语文在开放的大环境中学习、发展、拓展课堂想象空间,在思想上产生共鸣。这里,多媒体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让书本厚重起来。横向拓展,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使其融会贯通,以弥补分科教学所带来的缺憾。如《我爱你啊,中国》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片头曲,教学前给学生推荐相应的网址查找相关资料,新授时,给学生展示布达拉宫、桂林山水、西湖十景等令人神往的图片,当学生争先恐后地介绍各地的特产特色后,他们仿佛已在美丽富饶的神州大地遨游了一番。当“……我们爱你啊,中国……”这深情的吟唱回荡在教室时,中国在他们的心目中更具立体感,同时,爱国之情也得到了升华。纵向,寻找相关的内容。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三借芭蕉扇》等课文,很显然是属于“走近名著”系列,根据学生回答列出学生感兴趣的书目,引导学生把书读厚,还可使学生形成的知识网络化。
妙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立体理解文本,把抽象的数字也形象起来,如理解《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的3000余年紧扣数字背后的内容,使抽象的数字变得鲜活丰满起来。我从中学到利用课件,滚动出示了这3000余年间的历代纪元表,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时间的漫长,教师再配以解说,学生自然就感受到《史记》内容的丰富,体会到司马迁写《史记》的不易了。阅读教学要根据需要把语文所应有的“厚度”体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