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整节课只阅读一篇这么有趣的故事,往往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兴趣当然不能持久,传统教学中,还需要教师在不同时机,随时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学生一旦有了新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继续参与学习。网络教学, 学生可以随时在网上搜索教学资源库,找到紧扣教材范文主题的文章进行阅读,如: 《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蝙蝠和雷达》、《黄河象》等等。学生的需求随时得到满足,维持了阅读的兴趣.就这样,网络教学轻而易举的,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互动教学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广泛阅读是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这种阅读习惯包括认真读懂的习惯,知文论世的阅读习惯等。如在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时,课前播放《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学生听着歌曲,渐渐“走进”了大观园,怀金悼玉,深沉哀痛。通过情景的创设,把学生带入作者曹雪芹的写作状态,把学生带入了学习状态,使读者和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在导入时,播放了《“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电视片段,王熙凤的笑声一下就吸引住了学生。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时停止播放,为学生制造了阅读期待,学生不由自主地打开课本读起了课文。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经典名著,一部封建生活的百科全书。显然,一堂语文课,一个简单的教学环节,不可能让学生主动去读它。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打开一扇门,引导他们喜欢“红楼”,自己走进“红楼”呢?教学之前,教会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从报刊上、从电脑“网页”上收集有关“红楼”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和资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红楼梦》里的经典诗词曲赋出示在屏幕上,指导学生诵读,品析原著的韵味。对那些幽默诙谐的,如《护官符》、《聪明累》等,引导学生用“快板”的形式念白说唱;对《葬花吟》等经典诗词,就和学生通过视频欣赏京剧唱腔。就这样,择起一点逐步深入,吟诗词,诵文赋,渐渐地步入“红楼”,走进了那片意境深远的“大观园”。
学生被“红楼”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趁热打铁,教师提供资源,学生自主阅读。促进了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这是传统教学无法真正做到的,在课堂上,利用网络广泛阅读,自由地汲取知识。不仅逐渐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识字能力。还能逐步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
其次,互动教学是学生自读自悟的沃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没有学会流利、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广读、多读才能有所悟,广读、多读必须要有大量阅读的材料,跨越式网络教学就可以提供丰富的适合儿童阅读的材料。(1)实现了学生自主建构。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喜欢图画、儿歌、故事、谜语、音乐,感性认识少自悟能力低,单凭阅读一、两篇范文,学生是无法自悟的。跨越式整合不重在分析课文内容,它注重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实验课《春天的色彩》的教学实例中,教学中提供了大量描写和介绍春天的儿歌如:《春天》、《春天在这里》、《春天的声音》、《春雨》、《春天的图画》等。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网络中有的声教学、个别问老师等学习方法自学课文。让学生广读、博读,达到自读自悟。阅读前,老师提出要求:“读完后,告诉你周围的同学,你是认识了哪个字词?”在充分阅读后,学生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开来了----我认识了“微微吹”、衣裳”、“竹笋”……;老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学法,“你是怎么学到的?”。“我是听电脑告诉我的”、“我是自己看汉语拼音学会的”、“我是从金山词霸那里学到的”、“我是问同学的”……听,他们在阅读中巩固了生字,积累了字词,丰富了语言,难能可贵的是自主建构了学习的方法,体现了《新课标》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的理念。这一个个充满自信的答案,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即“自主”的教学理论。(3)在整合教学中 ,通过大量阅读,反复识记,不断积累实现认字识字的目的。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和机会 。传统教学的认字识字的方法,违反了反复识记的原则,把大脑的记忆机械化,精力放在“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讲解字义”上,教师为讲解生字词、课文内容耗去了大部分时间,即使有大量的阅读材料,没有充分的阅读时间,也只能纸上谈兵。大量的阅读放在了课外,甚至是不了了之。跨越式网络教学则不然,在《春天的色彩》的教学实例中,其一堂课中,能给学生二十或三十分钟进行阅读,网络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关于春天的花、春天的境、春天的歌、春天的诗、春天的人、春天的节日等等。阅读后,老师带着好奇的神情问:“你是可以用什么感受到春天的呢?”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各抒己见,“我是用耳朵听到春天”、“我用眼睛看到春天“、我是用手摸到春天”、“我是用鼻子闻到春天”……孩子们在大量阅读后发出了一串串“悟语”,语言真实自然,这即是自悟。教学中,提供充足时机,鼓励自学探究,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讨论、理解,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接受情感熏陶。符合《新课标》中“重视语文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的要求。
古人读书贵在“自得”,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盲目的读有别于自学的读;应付式的读“食不知味”,有目的读“津津有味”。(3)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来取最佳的读法,专心致志地、自学地去读、边读边议,比较异同,释疑解难,力求创新,从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以适应未来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