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优势与不足
摘要: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未来的教育将是“人脑+电脑+网络”,要求“以人机之结合,集智慧之大成”。在信息化时代里,我们倡导新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机结合。在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有优势,也有不足。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思想品德课 优势 不足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未来的教育将是“人脑+电脑+网络”,要求“以人机之结合,集智慧之大成”。在信息化时代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倡导新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注入激情,激发兴趣,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然而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一部分,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我们利用常用的Power point、Flash、Photoshop图象处理等技术,即利用优美的课件甚至是以教学网页的形式展示知识点,给学生直观的感觉,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欲望;也利用计算机加工信息,让学生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在大量信息中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信息加工能力和流畅的表达能力,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教学服务。但是在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运用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啊!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的实践者, 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谈谈我对多媒体教学优势与不足的浅薄认识。
一、多媒体教学在思品课中运用的优势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偏重灌输,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成了接收器,被动地学习,无法适应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因素,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态下,激发兴趣,学习知识,明白道理,升华道德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真正起到思想品德内化的目的,切实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1、 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政治教学采用空洞的说教,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活化教材,生动、形象、逼真,还能把人们在文字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生动活泼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教学七年级下册《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一课时,在课的开始我请同学们看了一段2010年王蒙等短道速滑队在温哥华冬奥会中勇夺金牌的视频,在这段视频中感受自尊与国家尊严,从而兴趣盎然地导入新课学习。可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化灌输为感悟,升华道德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情可以在某种特定场合中被激发出来,这就是“触景生情”。利用现代多媒体就可以创设出和谐的、动态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动情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教学《身边的诱惑》一课时,当我讲到毒品的诱惑时,先出示一些吸毒者的图片,再播放影像片段,通过展示触目惊心的实例,启发学生思考:难道这些人生来就是这样糊涂吗?那么他们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呢?当学生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引导他们各抒己见,从而理中有情、情中有理,将道理融入到学生的真情实感,更具有感召力和说服力,在情感共鸣中升华了道德认识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脱离实际的思想品德课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永远充满时代气息。教学中可选用当今热门社会事例,运用多媒体技术,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感人事例相结合,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他们用知识指导行动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我在讲《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一课时,在学生汇报完自己的调查资料后,我适时播放我国近几年来经济、科技、体育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画面,学生看到三峡工程、神六飞天、青藏铁路通车、中国北京奥运会、世博会等资料,内心充满了自豪的情感。几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思想品德教师应做一名有心人。将现实生活、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蕴含了丰富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教育资源,我们应随时注意收集。把它们融入到思想品德课中去,教材的说服力和时代感就能明显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