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5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2014年度初中物理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1:1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2014年度初中物理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初中物理学科几乎所有的概念和规律都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

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努力提高自己的实验

能力、搞好实验教学,是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

   1、确保所做的实验成功,提高成功率。课本要求的每一个实验,在课前我都要反复地做

几遍,认真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例如:在“摩擦起电”一节的实验中空气的湿度,器

材的干燥程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碰到阴天、雨天,早上的前两节或是下午的后面两节

课(此时的空气湿度较大),实验的现象很不明显甚至很可能失败。排除了这些因素对实验

的影响,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非常鲜明。容易使学生信服,对于我们的

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改进实验。在“导体的电阻”一节中,我先是让学生思考设计一

个电路来检测哪些物质是导体哪些物质是绝缘体,当检测到水、人体、铅笔芯(较长的)时,

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先把它们归为绝缘体。之后,我指着那堆导体问:这些物体一定都是导

体吗?(是)又指着那堆绝缘体问:这里面一定都不能导电吗?马上就有学生说:不一定,

有可能是电流太小了,小灯泡不会发光而已。此时我就给学生介绍了我自己去买的发光二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1:14:44 | 只看该作者




管的特点,发光二极管被作为各种用电器的指示灯,学生很容易理解只要很小的电流就可以



使它发光。于是我又用发光二极管检测了一遍,学生自己得出了人体、水、石墨是导体。也



体会到了导体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



     二、注重用学生已学的知识导入学习新知识。



  多采用对比教学,归类教学,使学生即能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又能够复习旧知识,更好地



掌握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辨别事物间更加细微的差异的能



力。增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压强的定义时时,我先让学生去思考速度



、功率和密度的定义,接着让他们与压强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比较讲解清楚压强、速度、



、功率和密度的概念,物理含义。这样就会使学生对几个物理量有了较清楚的认识。所以在



新课的教学中,采用以旧导新,新旧对比,即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更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



又能够节省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



提高和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1:14:49 | 只看该作者



  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在总复习中,要时刻注意“信息反馈”。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已设计的教学内容与预期目



的是否符合,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在每个阶段复习教学中,除了注意来自学生方



面各式各样的反馈信息外,还特别重视每次测验和考试的信息反馈。坚持做到按时、按量、



按评分标准,科学分析试卷,评价试卷,并注意各层次的学生学习状况和掌握知识的程度。



要求学生对测验情况进行知识点、面、掌握情况及学习上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



寻找存在不足的原因。教师做好统计工作,找出教学上的弱点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



整复习计划,对不足之处立即查漏补缺。这样才能使实际掌握情况与预订的教学目标更吻合,



尤其要对后进生加强辅导、关心、鼓励,及时表扬他们,哪怕是一点滴的进步,充分肯定他



们。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大面积地有质有量地提高学习成绩。



  以上是我近几年物理教学工作心得,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总结。在初中



物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在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对于学习程度不同,甚至相



差很多的学生都有一定收益。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学生来说要达到的目的是:自觉·果断·坚



韧·自制。对于教师来说,必须把所要达到的目的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21: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