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反思
一、重视活动材料的结构性,忽视学生参与状态深度
此前教学中我关注到学生对牙齿的特点观察不够深入,导致牙齿功能研究难以归纳。因此我认为是观察活动本身存在问题,例如镜子观察自己牙齿进行文字记录或图示记录,或者用牙列模型观察并用图示记录,这两种方法观察过程首先是观察活动没有多大吸引力,其次是观察记录方法存在相应难度,最后导致学生对牙齿特点的观察不够细致,终究难以恰当的将牙齿特点和功能联系起来,因此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为此我尝试了让学生当堂观察自己牙齿并利用面粉捏制自己的牙列模型,这一观察过程强化学生的观察效果,但是捏制牙列模型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后来改为出示教师事先捏制的牙列模型,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牙齿特点并为每一颗牙齿找到它原来的位置。这一活动方式的改革是我最为激动的,不仅加强学生观察效果还能够让学生关注到不同位置牙齿的形状特点,不同位置的排列同时又隐含牙齿的分类,课堂教学效果也挺不错的,是我认为最具价值的。
那么这个活动的价值何在呢,其实仅仅是加强了观察效果而已,对于牙齿观察特点有了较为深刻的认知而已,学生观察过程中有了新奇的活动载体,能够促进观察兴趣而已,除此之外,学生的思维参与在此活动中没有得到应有发展,也不是一个科学探究活动,仅是一个观察活动而已,活动中学生自主参与没有得到更多体现,没有在有价值的问题引领中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这是对活动缺失进一步思考和构建的原因所在。
如何将这一观察活动转变为探究活动,是提升这一活动价值的关键。我认为学生观察活动中渗透牙齿特点和功能的联系,并以牙齿特点为依据做出自己猜测的解释。这有利于活动的纵深发展和思维发展的引领以及后续研究活动的参与状态启动。
二、关注知识目标,忽视过程目标
这节课上完之后自我感觉对教材的理解比较深入,学生因此也能够较好的完成食物变化的成因分析及对身体健康的好处,重要的是课堂上还是比较具有活动性的。但是姜特的问题把我给噎了——我们为什么要上这个内容?学生学习了这个内容之后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在这个教学内容的学习之后有了什么发展呢?教材为什么设计这几个活动,还有更好的活动可以达成目标吗?说实话,我只是在对教材规定的活动在课堂上进行展现,让学生参与其中,尽可能改变的是对教材规定的活动内容进行形式上的、材料上的微调,自始至终都没敢跳出这个框框,更重要的是我以自己对教参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了解读并微调,还自认为有所革新,事实上我所关注的还是教材,没有从学生科学素养成长的视角来剖析教材内容,按姜特的观点,学生学习《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是为了习得一个知识内容,还是为了习得改变自己生活行为的观念性知识,如果是后者,那我们的大科学概念依据是什么,本课的具体目标又该是什么呢?
指向科学核心概念的科学教育才是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堂教学,因此本课教学应该指向学生营养摄取和健康生活的教学目标,教学中的各个教学问题都要指向这两点,并巧妙设计几个教学小环节,例如学生体验牙齿对咀嚼食物的作用后,要引领学生能够发现吃食物后自己牙齿上的食物残渣,引发学生爱护牙齿的自觉要求。
三、关注横向交流,缺失纵深研讨
章鼎儿老师认为科学探究活动有三个观察标志:自主参与、活动空间和交流研讨。交流研讨是对科学探究活动的信息整理,是整个科学探究过程中思维参与的核心环节,是科学探究活动重要组成部分。重视科学探究活动(姑且论之)后的研讨活动是我本节课比较重视更是肯花时间的一个板块,正是通过学生活动后的研讨,集中了学生的智慧,较清晰的梳理各个牙齿特点,每种形状牙齿的功能以及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历程。为了让研讨更接近科学概念,活动中我也仔细做好了学生的辅导,了解学生多种观点和想法,自我感觉重视研讨并具有较好效果。
我认为交流研讨的最大价值应该是学生思维的启动,是学生智慧的碰撞,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否则研讨是僵化的。交流研讨更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后的信息分享,是对各自探究活动的了解以及整理,因此探究活动时交流研讨的基础,交流研讨更是探究活动后的提升。如果用这个视角来审视当时的课堂,我发现研讨更多是学生观点的横向交流,而缺失了纵深分析。例如课堂上对于牙齿特点的研讨活动有十分钟左右,学生根据“哪些位置牙齿形状类似?相同形状牙齿有什么特点?”开展交流,教师和学生纠结于具体特点和形状,尽管了解特点非常重要,但是环节本身对于促进学生纵深的思维发展意义不明显。此外牙齿在咀嚼食物中的作用分析,同样出现此类现象。姜特解围说这源自于教材本身的问题,尽管如此,如何改变本教学内容的实施形式,并因此引领学生进入探究活动,实现科学素养的提高,却仍是我未解之谜。
本节课的教学虽然因课的下课似乎结束了,但是困扰我心头的各种疑问却一串串的涌上心头,当我们小学科学走过了十个年头的时候,我们的科学课该给孩子们的是什么,发展学生的又是什么,这是我们需要通过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甚至于每一个问题来体现的,《食物在口腔的变化》也促使我需要不断更新思想、变化形式才能真正适合学生的发展,并向真正的科学课接近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