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24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二、具体到抽象,充分演绎“策略”学习的过程
正确理解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意义后,设计教学时,其目的就不在于满足找到问题的答案,而在于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能力。一般来说,学生学习策略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创设生活情境,呈现数学问题——需要策略;操作体验,解决问题——感悟策略;多个例子,观察比较,找出共性——归纳策略;科学训练,自觉运用——形成策略。经历以上环节,其实就是经历了从具体形象阶段到抽象概括的过程,学生在操作体验中感受具有“一般意义”、“普遍意义”的解题策略,探寻数学思考的实质,形成数学模型。
例如,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假设策略的教学:
1.创设情境,呈现生活问题。
实验小学六年级(1)班同学去锡惠公园秋游,遇到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
2.操作体验,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猜一猜:
10只船中可能有几只大船,几只小船?(学生将猜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画一画:
学生可以用10个方框代表10条船,用圆圈表示学生的个数。根据猜测画一画,看看与实际情况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尝试调整到正好坐42人。
说一说:
(1)需要几只大船,几只小船?(6只大船,4只小船)
(2)与你原先的猜测相同吗?你是如何调整找到6只大船、4只小船的?
理一理:
呈现表格,让学生及时回顾操作的过程,将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条理地整理到表格中。
对具有生活意义问题的解决,学生经历了具体的数学活动,通过猜一猜、画一画、说一说、理一理等思维,初步感知假设策略的一般过程,即“猜测、比较、调整”的过程,感受到在调整的过程中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
3.出示鸡兔同笼、展板等问题,寻找解决同类问题的共性。
借助例题解决的经验,学生再次经历几个类似的具体的问题解决,通过同类型问题的比较和归纳,一步一步促使学生剥除问题的外壳逐步逼近策略的本质:根据数据特点,先假设一种情况,大致框定一个范围进行尝试,如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再进行有序的调整。
4.科学训练,激发学生主动运用策略的意识,形成策略。
三、纵向到横向,辨析“策略”所需的结构特征
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我们认识到,列表、画图等策略具有普遍的意义,而倒退、假设等策略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才适用,具有典型的意义。随着学生对策略的不断积累,我们发现,教学时,还应突出对问题结构特征的教学,通过单一策略纵向的比较、几种策略的横向比较,辨析策略所需的结构特征,培养学生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调用相应策略的能力。
比如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替换策略的教学(单一策略结构的纵向深入):
导入课题:
1.解答复习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出示不完整的例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讨论后明确需要一条表示大杯与小杯容量关系的信息。根据回答,教师选择其中的两条信息逐层展开例题教学:“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
临近课尾:
如果要用替换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选择哪个条件?
用30元买了2支圆珠笔和4支钢笔,,
圆珠笔和钢笔的单价各是多少?
A.一支圆珠笔的单价是钢笔的1/2;
B.一支圆珠笔的单价比钢笔便宜3元;
C.买圆珠笔和钢笔用去的钱一样多;
D.一支圆珠笔与钢笔的单价比是1:2。
例题让学生补充条件,了解解决问题需要知道大杯、小杯容量之间的关系;例题和“练一练”教学结束后,通过比较沟通,明确两种量有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时可以运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练习时,出示缺少条件的问题,让学生筛选辨别。两次补条件,要求截然不同。第一次补条件由简单问题引出复杂问题,学生初步感受复杂问题可以通过替换策略将问题简单化;第二次补条件让学生自觉运用替换思想去辨别,进一步理解了运用替换策略的问题的结构特征。
倒退、列举、替换、假设等典型策略教学后,可以及时整理回顾,加强各问题结构特征的横向比较,让学生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灵活调用策略,深化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
四、言语到算式,重视“策略”的数学化表达
在原生态的操作过程中,学生初步感受策略;在归纳比较中,学生逐渐形成策略意识;在言语描述的过程中,学生对策略的认识逐步条理化。至此,有的老师提出课堂时间有限,应重在对策略的理解,解决问题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让学生不断体验策略的价值才是关键所在。学生能根据问题说清解答的思考过程,说明他们已经对“策略”有体验,有内省了,在课堂上能否正确解决问题是次要目标。经过争议,我们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理解策略、体验策略的价值固然重要,但能运用策略正确解题同样也很重要。我们不能因为重要的目标而忽略了其他目标的意义。学生用操作活动、言语描述策略的过程毕竟停留在思维的第一阶段,而用简约的算式表达策略的过程才真正体现了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的飞跃。或许一节课的时间确实不够,但课堂不是句号,学习不是特快车,教者完全可以在下节课完成这个目标。学生在明确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后,用数学的式子把解决问题的过程表达出来,通过一个个严谨的、富有数学逻辑思维的算式,才能使思考数学化、模型化,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数学对话。
诗人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写道: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也应如此,教师寻得一支合适的“长篙”,引领孩子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让孩子满载一船数学思想方法的明珠,在数学世界里快乐地放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