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944|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品德与社会》三上-参考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10: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童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的第一阶段。它是通过培养、教育、训练,使儿童获得思维、情感、语言和最初行为方式等人类最重要的特征,是对社会活动增加了解,为掌握生存能力打下基础的过程。儿童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有:①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是人进行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它是通过儿童的父母进行的,由于父母具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不同的文化修养,给予儿童的社会教化是不尽相同的。这种建立在家庭成员之间感情密切联系基础之上的早期教育,是其他各方面教育所无可取代的。②托儿所、幼儿园。在我国,它们不是纯粹的“保育”性质的单位,而是培养幼儿的最初基地和人才培养的科研单位,是最早对人进行集体教育的社会群体。在这个社会群体中,儿童社会化取得明显进步。③小学。与家庭、托儿所、幼儿园相比,它是对儿童进行社会教化的高一个层次的社会机构,是儿童社会化过程的一个转折点。法国心理学家瓦龙把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称为他们从“主观或个性时期”进入“客观时期”的一个转折点。通过小学教育,儿童开始掌握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形成独立生存的能力和发展创造的能力。这个时期影响儿童社会化最大的是老师和同学。为儿童挑选良师益友,对他们一生的社会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④社会。指除了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以外的其他社会环境。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社会的范围也广泛了。各种社会舆论、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的影响可能给他们的一生打上烙印。在这个阶段,他们一方面和社会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另一方面对社会各种积极和消极因素又缺乏鉴别的能力。一些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把这个阶段称为儿童的“危险期”。以上儿童社会化的途径是交互起作用的。社会化途径,学龄前是家庭──托儿所、幼儿园──社会;入学后是学校──家庭──社会;离开学校后是社会──家庭的主次不同的途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10:35:00 | 只看该作者
核心家庭








  仅有父母及未婚子女的家庭。它是以一男一女结合的夫妇为主,也称夫妇家庭。这种家庭对亲属关系的依赖性较小,受其控制较弱。其后代不偏重于任何一方,属父母双方。它基于夫妻的相互吸引与相亲相爱,与家外社会关系较少发生密切接触,较适合于现代化、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10:35:00 | 只看该作者
主干家庭








  家庭成员构成较多,但以父母为主的家庭结构。具体类型主要有:父母(或父母一方)和一对已婚儿女组成的家庭。它比核心家庭人数多,较适合父母扶助子女、子女赡养父母的实际需要,但由于家庭中有两个中心,也存在婆媳关系问题,不如小家庭稳定。另一种类型是,父母和一对已婚儿女及其他亲属(小叔、小姑、小舅、小姨等)组成的家庭,由于多了其他亲属,会产生新的矛盾,增加了家庭的非稳定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变迁,这种家庭结构不断调整和改变自身的构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10:36:00 | 只看该作者
学校








  人类进行自觉的教育活动,传递社会知识文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一定社会培养所需人才的机构。学校不是与教育同时产生,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出现于奴隶社会初期。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教育活动开始进入一个自觉自为的历史时期,作为社会事业的学校教育,不仅为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所需要,且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亦更显著更重要。在中国,“学校”二字始见诸《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学校名称即本于此。但中国长期封建社会所办的官学,如汉代的太学、鸿都门学;唐代中央设立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地方设立的州学、县学等,一般均称“学”。私学自汉以后名称渐多,有经师大儒讲学的“精庐”、“精舍”,宋代兴起的书院和进行初等教育的书馆、学馆、义学、冬学、村塾等。清末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规定称学堂。辛亥革命后,1912~1913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行的学制(称《壬子癸丑学制》),始统一改称学校。在西方,school 一词源于拉丁文schla 和古希腊文skhole,有“闲适安逸之所”之意,指唯有具备闲暇条件的休闲者方可驻足其间。此意与学校产生须具有的客观社会条件,如社会生产力有所发展,社会财富有所增加,致使部分人可脱离生产劳动专事脑力劳动,社会上从此有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教者和学习生活的学者正相符合。可见学校初期只能为社会中脱离生产劳动的贵族及其子弟等少数人所独享。古代希腊斯巴达和雅典设有体操学校、文法学校、弦琴学校等。欧洲中世纪教会主宰学校,设有主教学校、僧侣学校。12 世纪出现大学,后又出现行会学校和城市学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出现实科中学、职业(技术)学校。劳动人民子女开始进入学校受教育。学校适应人类社会生活不断趋于复杂而产生,并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自身的结构日趋严密与完善,出现较为完整有序的学校教育体系,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中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10:36:00 | 只看该作者
学校教育制度








  亦称“学校系统”。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学校教育制度内容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各种专业学校、大学和业余学校等。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学制有不同特点。中国近代学制始于清末。光绪二十八年(1902)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颁布“壬寅学制”,但未及实施。光绪三十年修改后颁布“癸卯学制”,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中国近代学制的开始。辛亥革命后,1912~1913 年,先后公布“壬子癸丑学制”,1922 年又公布“壬戌学制”(或称“六三三学制”)。后几经修改,但基本沿用此学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 年10 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旧学制进行改革,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1958 年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规定全国有三类主要学校: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各种形式的业余学校。中国现行的学校系统分为:(1)幼儿教育(幼儿园)。(2)初等教育。主要指小学,招收6 岁或7 岁儿童入学,学习年限5年或6年。相当于小学教育程度的有成人业余初等教育。(3)中等教育。包括全日制中学、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及其他半工(农)半读中学、业余中学。全日制中学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初中3 年、高中3 年。(4)高等教育。包括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和各种形式的半工(农)半读大学、业余大学及研究生院。全日制大学的学习年限为4~5 年,专科学校的学习年限为2~3 年。硕士生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 年~3 年。1980 年规定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制。博士生一般修业3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10:36:00 | 只看该作者
社区








  由聚集在某一地域中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互相关联的社会实体。作为一个社会实体的社区,一般由如下因素构成:①必须有一定的地域(例如村落、乡镇、城市);②一定的人群(人口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人口素质等);③社区中人们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社区意识,如共同的文化传统、民风民俗以及共同的命运感、隶属感等;④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社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历史范畴。一般可从两种角度对社区进行分类:①纵向,侧重时间的发展和历史的线索,可分为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现代社区三种类型;②横向,重视空间的特征,分为空间性(法定的社区、自然的社区、专能社区)和非空间性(精神社区)两种。以空间特征划分的城市和乡村社区一直是社区研究的主要分析单位。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社会学百科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10:36:00 | 只看该作者
农村社区








  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区域社会。它的主要特点是:①人口密度稀疏,较少流动;②经济活动简单;③社会组织结构简单;④家庭作用重要,血缘关系浓厚;⑤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等受传统势力影响较大。农村社区最主要的社区形式就是村落,还包括乡、区、县的法定社区。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状况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社区的发展趋势是日趋现代化。首先表现在生产方式上,采用先进的设备、现代的技术和科学管理。其次是生活方式的都市化。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社会学百科辞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1 20: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