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学习具有情境性和社会性,人际之间的交流、沟通、合作,有助于个体认知的建构。所以,新课程标准中也特别强调,“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这里把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就是看到了这一学习方式所不可取代的优势。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不仅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增进数学理解,还可以培养其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其个性社会化的形成。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做些什么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就是关注了“表”,而忽视了“核”,重热闹气氛、重花哨形式;而轻参与、轻思维、轻内涵,舍本逐末,导致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不高。
一般说来,小组合作学习大致都分为三个环节,就是组内合作阶段、组际交流阶段和集体认同阶段。那么,在各个环节中教师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组内合作阶段
我们要做的工作有:精心设置讨论题,创设适宜的讨论方法,并帮助做好适度的调控。宜于小组讨论的作业与平常课堂中的提问有着很大的差别。在难度上,集体讨论的话题显然要比个体思考的难度要大,当然,这又并不意味着难度越大越好,把握好难度的上限和下限十分必要;在内容上,如果教师能将讨论题附于一定的生活的或是有趣的情景之中,对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和欲望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针对不同的学习材料,还应研制出不同的小组讨论方式,这样也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交往需求。这些讨论方式主要有:(1)中心发言式,一人作中心发言,其他学生作必要的修改、补充。这种方式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意见,但易出现一两个人包办一切的现象;(2)指定发言式,组员举手,组长指定发言,其他组员有不同意见的,可继续举手发言,最后由组长综合大家的意见。这种方法保证小组讨论秩序井然,但学生的发言受到一定的限制;(3)唧唧喳喳式,小组成员自由发言,全班一片唧唧喳喳声,儿童发言机会多,讨论起来比较宽松自由,可以活跃学习气氛,但容易造成学习秩序的混乱,一般要与指定发言式交替进行;(4)两两配对式,同桌先进行交流,然后再把意见带到小组,它适用于难度较大的思考题和拓宽思路的提高题;(5)切块拼接式,接受任务后,由组长将任务分解,每个组员担当某一方面的“专家”,思考后再在小组内汇总,它适用于多步骤的操作训练题等;(6)接力循环式,组员轮流发言、作业,宜用于开展小组内的学习竞赛,促进学习者平等竞争、共同参与。为便于操作,教师还可以研制一些非言语性的符号,如用一个人像表示讨论方式为中心发言式,用两个面对面的人像表示讨论方式为两两配对式等等。这些方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关键是要求教师能根据布置的作业内容,灵活地选用与之相匹配的方法,只有这样,讨论才能高效、有序地进行。
在小组合作阶段,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要尽量以独立思考为基础,以提高小组讨论的实效性。一般说来,如果缺少了这一环节,合作学习就成了草率和盲动。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投入合作学习活动之初,先要引导学生进行个体独立思考,待学生心有所得或久思而无获或心存疑虑之时,再引导学生开展组内交流。有所得者,可向组内成员展示自己的见解;有所惑者,可向组员陈述自己的疑问,以寻求同伴的帮助;这样,小组讨论的质量才会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