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课程评价方面存在评价目的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题局限等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l、过分强调学生的作业成绩在评价中的作用,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习结果,评价具体的课程方案优劣的唯一指标,把考试与评价等同起来。2、过分的强调量化手段而忽视定性的评价研究。3、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评价过程之外,他们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无法参与评价过程。而新的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基于以上认识,对数学课程评价本人作以下探讨:关于课堂教学的评价;关于学生作业的评价;关于日常活动的评价;关于终结性评价的建议。一、关于课堂教学的评价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质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不利于学生整体人格的形成。现在我们认识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励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培养创新精神。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评价的尊重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提升、情感的表达是千差万别的,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意愿,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在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学习《长方形周长》一课时,教者先让学生自由发挥,利用手中的直尺去测量课桌面的周长,这样的学生非常投人。并且得出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如长+长+宽+宽;长+宽+长+宽;2×长+2×宽,(长十宽)×2,也有带米的同学,它就是将课桌面圈起来,然后直接读出数据,就是课桌面的周长了。面对如此众多的周长结果,我们的教师只有高兴份,千万不要打消学生积极性,这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亲自探索、讨论、比较,最后得出最简单的计算公式(长十宽)×2。当然,在评价的尊重性方面,我们还要注意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放在一个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基础上,去掉教师的尊严与权威。教师不要靠“长者”的身份压制学生,应以亲和的情感,慈爱的态度,去感染学生,让学生自然生成敬佩感,信服感,信赖感。对于个性极强、节外生枝的学生,要学会宽容,利用集体的道德标准使其自我调整。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允许学生针对教师提出修正意见。 2、评价的激励性。评价的目的不是甄别和选拔,而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激励他们树立信心,积极向上。儿童处于集体的活动中,他们喜欢表扬和鼓励,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组织教学,开展活动。教学的激励性主要表现在语言、情态、行为上。在语言方面,如,对学生板演评价时,教师可这样说:“你写的真好!”“你比老师画得还要好!”对学生问题的评价,教师可说:“你的问题真好,很有思考性!”“你很善于思考、继续吧。中国就会多一个爱迪生了!” 在情态方面,如教师信任的眼神、鼓励的微笑、亲切的手势等。在行为方面,如抚摸、拉手、奖励等形式。 3、评价的参与性。改变教师的单一评价,要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学生和学生的评价,更贴近他们的生活,语言是儿童化的,富有情趣。另外学生的评价,是相互的尊重、倾听、合作、促进的过程,有利于形成民主的氛围。还要注意让学生自我评价,通过自我激励,促进发展,形成健全人格。教师要尽量把评价让给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 4、评价的延缓性。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展开,为了给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教师的评价要迟缓一点,这也是改变过去教师过早下结论的做法。因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感受是不同的,老师过早的评价,剥夺了学生评价的权利,另外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需要有过程,这种等待是必要的。评价的延缓也应因问题而异,不能针对任何问题,任何学生都迟缓,那样,课堂教学节奏慢,会使教学效率降低。二、关于学生作业的评价作业是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基本方式。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考核知识和能力作为重点,刻意的加重学生负担,教材有什么学生就写什么作业,忽视了创造性的作业,忽视了数学实际性,忽视了学习态度、习惯、情感的培养,这些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新的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必须客观的分析现实,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敢于破旧立新,探索作业改革的新内容、新方法、新形式。(一)作业的改革 1、作业的层次性。以前作业过分的尊重了教材,或由教师规定,剥夺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数学学习是一个大环境,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学生想选择什么样的作业,应该从学生自己的需要出发。为了能够让学生有可以选择的作业进行分配,那我们教师在布置设计作业时,要注意作业的层次,难易结合。这样基础好一些的同学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思维深度的题目进行练习, 而对于新知掌握得不太牢固的学生可以选择基础性比较强的作业进行训练。 2、作业的开放性。由教材走向课外,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学习空间内,自主制定计划,自主选择内容,自主选择方式。如开展读书汇报活动、学习板报活动、格言警句积累活动等等,都体现了作业的开放性。 3、作业的实践性。此类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种作业不要求当天完成,可以给他一周或两周的时间。例如,让学生统计一下城市居民使用塑料垃圾袋的情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将很多数学知识运用其中,在完成调查报告的时候还综合运用了各学科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此种作业要注意让学生力所能及。(二)作业的评价 1、从评价的内容上看。对不同作业的性质,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既要关注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完成作业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如有的学生对于书面作业,虽然知识运用得很好,但写字不工整,要给予指正;有的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好,但学习态度端正,要提出表扬。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作业过程,如研究性作业,是自己探究获得的,还是直接抄袭获得的。 2、从评价的形式上看。改变单一教师评价的方式,提倡教师、自我、同伴、家长相结合,当然有针对性的,如对写字、朗读、作文可以这样进行。另外,全体参与式的评价,还要适度,因为每项作业,每次作业都这样做,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3、从评价的方法上看。评价方法要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既要有准确评价,又要有模糊评价;既要有口头评价,又要有描述评价;既要有分数评价,又要有等级评价;必要时可以采取奖励的形式。教师要注意评价方法的创造性,如有的教师让学生互评作业时,允许学生在作业上画表情图案,或写几句想说的话,学生相互传阅,兴趣很浓,这样促进了交流。 三、关于日常活动的评价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是来自多方面的,日常活动对学生学习数学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因此对学生日常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是必要的,这也是改变了过去以作业和考试作为评价标准的做法。考核学生日常活动的基本方式主要有两个措施: 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建立数学学习成长记录袋就是有目的地从各种角度和层次收集学生个人学习的努力、进步情形,以及在知识、技能和情意方面的成就证据,并有目的地汇集在材料袋中,以供评价。成长记录袋中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1)数学阅读主要收录反映学生数学课外阅读方面的材料。内容可以有:数学家的故事、历史趣题、数学史料、与数学教材有关的知识、数学童话、笑话等,这样内容可以反映学生课外的数学阅读情况,这样可以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2)数学体验主要收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成功体验,品尝成功的喜悦,逐步学会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材料。内容可以有:“我最满意的一”:数学作业本、单项考查试卷、综合考查试卷等。“我最自豪的一”: 一次表扬、一次成功、一次获奖(证书、奖状人一封贺信、一个优点(特长、习惯)。“我印象最深的一”:有趣的数学课(活动)、一次有意义的谈话、一次教训。“我来介绍” :单元总结、学习方法、学习经验。(3)数学探究主要收录反映学生经历数学探究、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材料。内容可以有: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及提出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旅游、租车预算、买彩票等;应用数学知识开展社会调查,发现社会问题。这样一般以小论文的形式出现,还有独特的解题方法。如:一题多解、巧解妙算等;数学小制作。如:统计图表制作、长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制作、七巧板拼图等;自编数学童话、故事、笑话等。在评价方法上,主要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老师、家长参评为辅;以激励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以突出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潜能为主。评价结果的呈现采用“成长记录内容评语十等级”的方法。每学期结束前先由学生对自己的成长记录内容进行整理,再分别由学生、同学、家长、教师,依据记录袋提供的材料,用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学习数学的情况(即评语),最后再给予综合评定门等级人这样,每位学生毕业时就有许多足以证明自己数学素质的材料。 2.建立学生活动跟踪卡数学跟踪卡既有分项的又有综合的。分项的如;课堂表现、作业质量、活动参与、学习特长、活动作品等。综合的:实践活动、课外阅读、研究性问题等。跟踪卡还是体现学生自我管理为原则,多采用描述性评价。当然在日常活动的评价中,无论是档案袋还是跟踪卡,操作起来都存在繁琐的问题。教师要尽量简化程序,科学管理,在实践中不断的优化。四、关于终结性评价课程改革不是取消考试,而是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数学素养的手段之一。不要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不要做“严肃”的统一的命题,不要以“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习惯,关注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命意义。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校只存在着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差生”,因此,我们考试的目的不是“甄别”而是促进自我激励。 1、评价方法:由单一走向综合。传统的学生数学评价通常是由最后一张试卷来考察(个别的可能还加上期中测试的成绩),考察的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显得无能为力。这种考试只能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成绩的顺序,不能体现出学习的具体状态。为此我们在数学评价方法与内容上做以下安排:(1)考试成绩与平时表现相结合。对学生的评定,我们除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外,还要着眼于学生平时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探究能力、实践与综合运用能力及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书写情况、作业情况及是否认真检查等情况)、学习方法及合作状态等情况。(2)期末考试与平时考试相结合。对学生一学期学习以来,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查,仅凭期末考试,是无法完整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我们要综合期末考试与平时测查成绩进行综合评定。(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评价,我们除了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等级”或“分数”。不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知识掌握的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表述,侧重于学生发展性领域的表现。如:“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是否认真,作业情况如何”,“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具体的比例可以按下面讲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