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37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2014上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试题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5:0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填空:(20分)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地球内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光是沿________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________。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___________最长,______最短。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
6.地球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7.地震和火山是地球___________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__________的运动有关。
8.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__________。
二、判断:(10分)
1.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    )
2.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
3.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及物体的轻重有关。   (    )
4.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较大地减少摩擦力。                 (    )
5.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    )
三、选择题:(10分)
1.(    )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A、水源   B、黄金 C、土壤
2.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
    A、右边 B、左边 C、后面
3.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    )的原因。
    A、弹力   B、推力   C、重力
4.自行车的(    )用的是增大摩擦力的原理。
    A、刹车  B、扶手  C、轮子
5.下面不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
    A、凹面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四、简答题:(10分)
  1.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写出你的理由。



  2.举例说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哪些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哪些设计是为了减少摩擦力?(各举两例)

五年级科学期末卷答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2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5:02:18 | 只看该作者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2、地壳、地幔、地核
3、直线、反射   4、早晨和傍晚、中午  5、滚动、滑动 6、平原、山地、高原、盆地     7、内部运动 地幔和地壳  8、侵蚀、改变
二、判断(10分,每个2分)
1、√ 2、√ 3、× 4、× 5、√
三、选择题(15分,每个1分)
1、C  2、A  3、C  4、A  5、C
四、简答题(10分,每题5分)
1、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为他们提供了栖息地;土壤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生长发育的必需养料;土壤和人类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关系等。
2、(1)增大摩擦力如:鞋子底上钉的突起;车轮上的刹车;冰冻天马路上沙等。减小摩擦力的如自行车上滚珠轴承;在拉链上涂蜡烛;往锁孔里加点油等
试题设计意图
第一题:填空。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
第二题:判断。主要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
第三题:选择。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做出自己的选择。
第四题:简答。
第1题,目的是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语言表达能力。
第2题,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科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及语言组织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5:03:06 | 只看该作者
完整版下载 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杨英芳.doc (27.5 KB, 下载次数: 38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19 19:2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2 12: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