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4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年中考语文备考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09:2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复习参考  一、识字、写字、语法题特点及趋向。
语言积累与运用是构成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是每年中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标在第四学段的学习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字左右。”
语文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随文学习基本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表达效果。”
(一)汉字、词语的命题特点
纵观最近几年赤峰市中考试卷中字词读音或书写都放在阅读中检测,基本上是2分到4分。2012年中考中的第一题就考察了字、词的注音和书写。本题共10分,注音和书写各六小题,六选五,各占5分。可见考查的内容更注重字词,而考查的字词大多数来源于教材,这一考查信息告诉我们重视教材。
(二)复习策略
复习时要重视词语——尤其是教材上要求读写的词语(包括课文注释中的注音字)的积累。主要精力应在易读错、易写错、易用错的常用词语上,并通过适当的练习加强识记。
1、记住习惯误文读的字。
2、准确掌握常见多音字的读音。
3、辨别形近字或依据形声字妄测错读的字。
(三)语法知识
语法知识近几年没有出现在中考试卷中,但在2012年和2013年的中考样卷中都有出现。在学习和复习中给加以重视。
二、古诗文及现代文积累
2011版课标对第四学段古代诗文的学习目标是这样描述的:“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一)考点解析
1、正确默写名句名篇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诗文名句,默写出与其相连的上句或下句。有时试题在题干后注明作者和出处,有助于考生的回忆。
2、在具体语境中恰当运用名句
这类试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积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填写诗文名句,综合性比较强。
3、理解名句的含义、哲理、作用及写作手法等并正确默写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不仅能熟练背诵并正确理解诗文名句的含义、哲理、作用及写作手法等内容。考生解答时要特别注意诗文中议论抒情、画龙点睛的句子,注意审清题目要求。
4、默写课外古诗文名句
课外古诗文名句考查,一般以名家名篇为主。考生在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小学学过的古诗和初中课本注释里出现过的古诗文。这类题往往以“类”的形式考查,例如默写描写“春天”类、“爱国”类古诗词名句等等。更要注意每本课本后面的课外古诗文背诵。
(二)命题规律
观近几年古诗文名句积累试题,内容上,多以名篇名句为主;范围上,课内课外均有涉及,以课内为主;形式上,仍以填空题为主。
1、注重理解运用
其主要有两种命题方式,一种是要求考生根据题干中对诗歌名句的理解性提示填写名句,另一种是提供一种现实语境,要求考生从自己积累的名句中恰当填写。这类试题相对灵活,不仅考查考生记忆、理解能力,还考查考生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背熟诗文,还要理解名句的含义、情感、哲理、作用及写作手法的基础上灵活应答。答题时,考生要注意扣住题目要求,把握语境,准确筛选名句。
2、以识记默写型试题为主,全篇默写类题型值得注意
其要求默写之古诗文名句不限于课标推荐的篇目,课内所学古诗文,包括课外要求背诵的名家名篇(课外古诗词背诵),都属于考查范围。全篇默写类题型,一般选择名篇和篇幅短小的古诗词曲,但考生复习时需要注意记住诗题和作者。
例如: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嗟夫!”至“吾谁与归?”(2009)
(2)杜牧的《赤壁》整首(2009)
(3)李煜《相见欢》整首(2009)
(4 )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林尽水源”至“并怡然自乐。”(2010)
(5)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整首诗(2010)
(6)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整首词(2010)
(7)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当余之从师……勤且艰若此。”(2011)
(8)王观《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逝东》(2011)
(9)夏完淳《别云间》(2011)
(10)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至“而死于安乐也。”(2012)
(11)《孟子两章》中“人恒过然后能改”至“有时见日。”(2012)
(12)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全文。(2012)
(13)吴均《与朱元思书》中“夹岸高山”至“有时见日。”
3、课外积累往往考查“类”名句
这类试题的答案一搬比较宽泛,考生需要以“类”答题,如默写“惜时”“写月”类名句等。考生只要平时注意背诵一定量的课外古诗文,注意分类积累,就能正确答题。
4、现代文积累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在积累部分也涉及到了现代文需要背诵的部分。望广大考生予以重视。
例如:
(1)朱自清《春》中“吹面不寒杨柳风”到“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2010)
(2)郭沫若《静夜》(201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09:20:37 | 只看该作者
三、现代文、文言文阅读命题特点、趋向、考点分析及复习策略
2011版课程标准对现代文阅读的目标与内容是这样描述的: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5、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6、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7、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8、随文学习基本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复习现代文阅读,下面以2009年至2012年赤峰中考试卷为样本对现代文阅读特点及命题趋向做一简要分析。
(一)命题特点
1、课内材料占一定比例,课外材料占一定的优势
综观几年的中考阅读材料可以发现,课内材料占一定的比例。如:《说屏》(2009)、《孤独之旅》(2010)、《登上地球之巅》(2011)、《羚羊木雕》(2012)。平这就要求教师和考生不能无视教材的存在而大搞题海战术。
课外材料占绝对优势,这意味着现代文阅读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单单停留在对学生记忆力的考查上,而是将对学生阅读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语文素质的考查当成了重点。
2、所选材料内涵丰富
综观几年赤峰市中考语文阅读试题可以发现。现代文阅读试题遴选的全部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具体有以下三个特点:
(1)人文精神丰富
无论是出自课外还是课内,所有材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人文内涵丰富、关注对学生精神成长的影响:有谈社会公德的《“道德血液”不能缺失》(2009);有讲自身修养的《当美德成为智慧》(2011)《对自己的人生负责》(2012);有励志的《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2010)……这一类的阅读材料,多出自时下知名作家之笔。命题者意在借大家名篇,来强化文章的教化影响,所以考生做这类题的过程,既是一个检验自我阅读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享受阅读乐趣、接受人文熏陶的过程。
(2)、中考阅读中的大部分材料,洋溢着深厚的时代和生活气息,能与时代合拍。例如:《动物的忧伤》(2010)、《最佳饮料——白开水》(2012)。对环境的保护,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等,无不及时地反映当下的社会现象和主流话题,让学生体会到 语文外延的广阔性。
3、考点以新版课标为依据,注重对阅读能力的考查。
从几年的中考试卷和2012年全国各地的试卷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代文阅读主要是考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散文、小说这五大文体。文体虽然不同,但考查的能力点的确定,却都是以新版课标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为依据的。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
【考点解读】
从近年来的中考试卷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记叙文的阅读考查点的确定,都是以新版课标的要求为依据的。尽管题型有所变化,但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却不外乎以下五点:整体感知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评价能力和实去运用能力。
一、整体感知能力
具体要求是:
1、能说清楚作者描绘的形象和叙述的事件,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目的。
2、能把握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划分事件发展的主要过程,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3、能从不同角度对文章做总体把握,能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获取信息能力
具体要求是:
1、能从作品提取记叙的基本要素,准确地摘取描写人物或叙述事件中的重要细节和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关键语句。
2、能对信息进行辨别并适当归类,提炼出整篇作品(或文段、层次)的主要意思,理清行文的思路或线索。
3、能从表面的叙述中发现隐含的信息,揣摩出作者写作的真实意图。
三、理解能力
具体要求是:
1、能对作品中采用的语言形式作出辨别并说明其使用的理由和使用的效果,能依据作品说明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2、能依据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对作品中艺术的或理性的语言以及写作意图,作出合乎情理的阐释。
3、能结合历史或现实,阐释作品中的形象、事件所具有的影响和意义。
四、欣赏评价能力
具本要求:
1、能感知作品描绘的形象,叙述的内容、抒发的情感和富有表现力的文字,对作品价值作出切合实际的判断。
2、能对作品形象的特点、语言中蕴涵的深意、富有特点的表现方式、作品的影响和意义等,进行赏析或评式表述。
3、能对作品中的语言表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实际价值,对作品的思想情感及艺术表现效果能发表独到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09:20:50 | 只看该作者
五、实际运用能力
具体要求是:
1、能运用作品中的形象、语言,丰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利用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去影响现实生活的人生态度。
2、能间接地运用作品中的形象、语言有效的丰富自身的语言表达,扩大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作用。
3、能创造性地运用作品中的形象、语言,提升语言表达的质量,挖掘作品思想情感中的内在价值,积极地去影响现实人生。
【复习策略】
一、整体感知的复习策略
事体把握文章内容对理解文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的主旨、基调、思路、写法等方面的内容,进而加深对文章各个具体或局部问题的理解,这是现代文阅读的正确程序,也体现了阅读过程的一搬规律。那么如何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呢?
1、揣摩题意,领悟基本内容。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大多能揭示全文内容的重点,有暗示文章主旨的作用。阅读中,我们通过仔细推敲题目所蕴涵的信息,可以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中心。
2、辨析文体,分析重点文意。不同体裁的文章,其各自要素不同,表现中心的方式也各不相同,阅读中要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而有所侧重。记叙文可以按分清要素、理清层次、认清主旨的程序来展开阅读和进行理解。议论文则可以从把握论点入手,进而弄清论据、分析认证。说明文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然后再辨识方法、归纳内容。
3、理清思路,了解行文结构。如果对文章的结构和思路能大体辨明,就能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印象。
4、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人们常说“开门见山”“开宗明义”,还常说“卒章显志”“结尾点题”,这说明文章的首段和尾段往往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我们在阅读中一定要揣摩首尾,体味题旨,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大意。
二、获取信息的复习策略
1、吸确信息筛选的标准
现代文阅读中,明确信息筛选的标准极其重要,所谓筛选信息,就是根据阅读的要求提取相应的信息或内容。
2、确认获取信息的区间
在阅读中,材料信息必须按照一定的需求去选取,才能效率,才能明确。题干往往规定了范围,即信息的筛选区间,要在确定的区间内进行取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原则。
3、通过抓关键词获取主要信息
阅读时要抓信诸如“首先”“其次”“另外”“还有”“也”“除此之外”等提示语。
4、通过抓关键句筛选主要信息
所谓关键句,就是指过渡句、段首句、文末点题等,它们往往能给我们提供一些集中而有效的信息。
三、理解方面的复习策略
1、词句的理解
理解词句的含义,最重要的就是联系文章这个整体,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考虑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1)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词句在文章中的含义。
(2)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3)结合作者的感情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含义。
(5)联系修辞特点来理解力语句含义。
2、句的理解
(1)从内容上分析。
(2)从结构上分析。
(3)从表达效果上分析。
3、段的理解
(1)联系中心思想去理解。
(2)联系文章结构去思考。
(3)联系文章情感抒发去思考。
四、欣赏评价的复习策略
1、语言美的角度
(1)用词之美。
(2)修辞之美。
(3)句式之美。
2、结构层次的角度
一般有并列结构(显层次清楚)、递进结构(叙写步步深入)、总分结构(提示主要内容,分叙清楚)。
3、写法角度
如叙议结合,寓情于景等。
(1)从不同的感觉角度来描写。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
(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
(5)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有:交代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展示人物性格;借景抒情等。
4、表现手法角度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结合等。
五、实际运用的复习策略
这类考题的考查目的,在于让考生表达自己阅读体验和感受,所以答题时考生完全可以在把握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性,进行自由表达。当然,这种自由表达不是毫无限制,它需要对材料内容、主题、情感等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一是细读,二是提炼,三是联想和拓展,四是表述。
记叙文或记叙性语段的阅读是考试的重点,也是最易出现失误、最易拉开档次的地方。要做好这类题,我们只要能了解其命题的依据,熟知题型,并具备以 五种能力,在中考中就可游刃有余。
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
【考点解读】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体裁。基于课标的要求,中考说明文阅读主要是从以下七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的:
1、概括信息。
2、说明方法及作用。
3、说明顺序。
4、文段结构及作用。
5、说明文的语言及作用。
6、对文章内容、思想的认识、联想和评价。(根据中考题分别举实例)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考点解读】
论文阅读题型以主观试题为一。基于课标要求,中考议论文阅读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的。
1、对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
2、对论据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的认识、分析;对论据作用的把握。
3、对论证方法的辨识及作用的把握。
4、对论证结构的清理、划分。
5、对论证方式的分辨。
6、对议论的语言(准确性、概括性、生动性)的了解。
7、对文章思路和内容的理解、认识和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09:21:01 | 只看该作者
专题四   散文阅读
【考点解读】
中考中的散文阅读主要呈现写景抒情类散文、托物言志类散文。写景抒情散文往往借助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情感的依托,作者常用比兴、象征、拟人等物法、写景抒情,托物咏志。托物言志类散文就是通过对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阅读考点总结如下:
一、提取信息,概括整合。
二、理解内容,赏析词句。
三、分析表达,给出评价。
【命题规律】
题型一:概括场景、形象;概括景象或事物的特征;梳理文章的情感脉络。
题型二:文章题目的理解;理解文段内容。分析文中词语的含义;赏析语句的表达效果。
题型三:文章表达方式的评价;结合生活实际或切身经历,做出评价。
专题五   小说阅读
【考点解读】
小说阅读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考查学生:
1、分析人物形象。
2、分析环境描写。
3、把握小说情节。
4、归纳挖掘小说的主题。
5、理解小说中优美、精辟语句的含义。
6、赏析小说的构思特点。
7、理解题目的意义。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考点解读】
1、词语解释。
2、句子翻译。
3、理解分析。
4、阅读感悟。
四、作文命题特点及趋向
我们看一下前几年中考作文统计数据:2009年、2010年、2011年这三年中,命题作文分别占30.4%、41.7%、43.5%,半命题作文分别占:31.5%、27.8%、25%,话题作文分别占:17.4%、14.8%、17.8%。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这四大作文题型,依然是中考主要命题方式。
1、命题作文
以“此处无声胜有声”为题目,写下你难忘的一段经历。(2009)
以“亲情的力量”为题目写篇记叙文。(2012)
2、半命题作文
题目“                笑了。”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3、话题作文
请以“家长会”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述故事,议论是非,也可以对家长会的改进提出建议。(2009)
请以“友谊”为话题,写一篇作文。(2011)
4、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给出的二则材料(张丽丽老师和吴斌师傅的感人事迹),按提示写作。(20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21: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