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论文 小学高年级作文的多样化批改及评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6:2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欣赏 小学高年级作文的多样化批改及评价
云南省楚雄市北城小学 丁艳萍
习作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也是让学生头痛、老师费神的一项教学任务。我相信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深有体会,很多老师在收上一份学生的习作之后,不管是错别字还是谋篇布局或者综合效果,都对学生的作文大动干戈,到最后,学生的作文被改得面目全非,老师们自己也改得头昏眼花,精力耗费了不少,可很多学生在拿到这份凝聚着老师 “心血”的习作之后,有多少学生会仔细看呢?于是,我们老师为了让学生“进步”,就让学生把老师精心修改的习作再誊抄一遍,誊抄之后,教师们又再次辛苦的批阅一遍,有时,批完全班的习作往往要一个星期或者更长的时间,真是苦不堪言。当然,也有一些老师为了省事儿,只粗略看过一遍文章,就写下“条理清楚、内容具体”或反之的话,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想,我们必须依照这种传统的方法来批改作文吗?学生拿到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他们的心情会是快乐的吗?他们的作文水平就能提高吗?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更需要的是大胆创新,从而寻找一条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道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改善学生“写作文难”、教师“批作文更难”的现状。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我认为,这就是多样化评价,所以今天,我要和各位老师交流的题目是“小学高年级作文的多样化批改及评价”。



首先,我们来看看现阶段作文批改及评价的几个现状:



现状一:一个人评价



就是指教师自己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的优点是便于教师全面的掌握学生的习作完成情况,更好的指导学生习作。缺点是:1.教师一个人说了算的评价方式不仅使学生习惯于依赖教师,也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2.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好恶来评价作文。这种评价方式对一些视角独特、构思新颖的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种扼杀。3、批改,就是教师对生的一种检查,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态度,它着眼于学生的不足,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不符合新课程平等对话,民主交往的精神。



所以,改革作文的评估方式,教师应转变的第一个观念——把“批改”变为“交流”。教师把作文作为平台和学生平等交流,以平和的态度、发现的眼光、欣赏的心情对待学生的作文,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建议式、商量式、鼓励式的评价结果,这是一种人本化的宽松的评价要求,它可以使师生双方从批改的阴影中走出来。



改变一个人评价的对策:



一、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自我评价是作文评价中我们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一篇作文写完了,让学生自读作文,边读边修改错字病句,认真思考,肯定优点,找出不足,并写在作文本的评价栏中。但长时间下来,我发现学生自评能力还是很弱,大部分学生往往不能发现自己习作中最本质的问题,自己修改完后,离题或偏题的还是如此,甚至于错字、病句都不能找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当局者迷”。于是,我决定让学生们相互找找毛病,也学学别人的长处。一开始是同桌、四人小组互批,优点是省时,缺点是时间长了容易思维局限,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而城里的孩子更渴望有新的突破和挑战,这种简单的批改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思考之后呢,我设计了一个自批与互批相结合的方案:



(一)       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当堂完成习作初稿,并自己修改;(一、二课时)



(二)       学生依据完成习作的快慢顺序将习作交给教师,教师初略审阅,大致心中有数;(课间)



(三)       教师将习作随机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开始互相批阅;(批阅要求:1、速读,看是否离题或偏题;2、画出病句、圈出错字,不修改;3、写出两至三条优点或不足,签名。4、完成一份后或前后交换或随机交换,再次批阅,最初一节课要求看完两至三份习作,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可提至三至四份。



(四)       将习作归还本人,本人根据批改后意见有选择的再次修改。



我设计这套方案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多看别人的习作,取长补短,同时,通过互批互改,让学生从习作的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努力让学生从批改的实践中去体会文章写好以后要认真修改的道理,通过写建议,进一步明确习作的要求,也就明白了习作应从什么方面入手,从而会写习作,最终使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



二、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



现在教材的习作训练往往放在口语交际之后,或者直接和口语交际融为一体,这也满足了学生先说后写的认知规律,在习作完成后,很多老师也采取让学生朗读习作的方法,学生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可以上台念给大家听,大家评议。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口语得到训练的同时也接收到来自成功的喜悦;缺点:1、得到展示机会的学生不多;2、参与度低,发言的总是几名习作写得好的学生,更多学生只是在听,或者有的根本不听。3、修改习作得不到更有效的训练。该怎样做才能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呢?在五年级下学期时,有一次习作要求中有一项要求学生进行速记,也就是在听他人习作时边听边记下关键的词或短语,我眼前一亮,这能作为一个突破口吗?于是,我又设计了新的一种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我分两步进行: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读读自己的作文,评评他人的习作,小组长带领组员选出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习作,准备推荐给全班,组员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这篇习作的看法和建议,组长则负责把每个同学的评价记录下来。



2.全班交流。分两方面同时进行:一方面,小组朗读本组推荐的习作,组长介绍推荐理由;另一方面,其余学生准备好纸和笔,在听的同时进行速记,记下优点和不足,也可以简单的是写得好的一个词或一句话,然后开火车进行评价,不重复。



在这项活动中,学生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更出人意料的是,学生自评不但基本到位,台下的听众由于有任务,也是听得格外的认真,并纷纷发言,有的根据文中一、两句精彩的语句进行赏析,有的根据习作内容进行阐述,有的说出了写作方法的优劣,这种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作文的评价中来,将评价的视角从注重结果转移到了关注习作的生成中来,同时,孩子们还学会了倾听,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而且能敦促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认识、鉴赏能力,作文能力得到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16:22:49 | 只看该作者
三、群体评价、家长评价穿插使用



在作文评价中群体评价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评价的方法。他和前面的评价不同在于,前者注重倾听,后者注重观察。在群体评价时教师将学生的作文用多媒体出示,让全班学生边读边评议,发现问题就马上提出,小作者根据个人的意愿可以谈自己的写作想法,其他同学可以向作者提出问题,也可以谈自己对习作的意见,小作者可以答疑,也可以说说自己对同学提出的意见的想法,大家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在教学中,我们还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到了中高年级,家长越来越关注孩子的作文能力,而有些孩子就是不让家长看自己的作文,有些还因此闹起了矛盾。针对这种情况,请家长参与评价作文是解决矛盾的一个办法。我们也能从家长给学生的评语中受益。家长参与作文评价虽不能从写作技巧上给予学生多大的帮助,但是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打破了校内、校外的界限,使校内外的教育紧密结合并得以延伸。



现状二:一次性评价



当前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主要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评价方式,从本质上说就是为了判定等级差异,具有选拔和甄别的功能,因此,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所以,教师要转变的第二个观念是——由选拔式评价变为激励式评价。改变的做法:



一、即时评价



学生写完作文后会有一个热场,也就是情感的消退期。而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学生的作文做完就收上来,由老师评改,改完之后再在下一堂课来评价修改。这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事实上,根据学生的遗忘规律,一周后,学生对上次写的作文已经模糊不清了,评价起来自然效果不佳。这样的做法白白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情感资源,所以,要取得好的效果即时评价非常重要。因此,学生的作文一写完就进行评价,这时候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的,也是最能产生灵感的,许多精彩的语句就在这一瞬间产生了。



二、修改后再评价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评什么,怎么评,改什么,怎么改的方法。



首先,在作文起步阶段,评价重点是“书写是否正确美观,格式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意思是否连贯等”。随着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渐渐达到“是否有精彩感人的细节描写,是否有特色等”。每次在评价时侧重总结主要优点,找出主要问题,即全班共性的问题,指导学生在自评、互评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并引导学生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再观察、再深入地思考并修改自己的作文。



其次,教师可在学生修改习作后再次进行评价,可用此次成绩作为本次作文的成绩。甚至鼓励学生多次修改后给予多次评价,直至达到学生自己满意的评价为止。这样既突出了作文评价的导向功能,又培养了学生不断改文的好习惯。当然,这种方式费时较长,且不可经常使用,否则学生会产生倦怠感。我常用的做法是,学生完成自评和互评后,我再进行评价,而这时的作文,我已不需要做细致修改,只需根据学生习作特点写出特色评价即可,一到两节课即可完成。



三、特色评价



欣赏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评价学生作文时,教师要由挑毛病变为找“闪光点”,由扣分变为加分,对构思新颖、视角独特、具有创新思维的作文,教师的评语也应推陈出新,避免一成不变的“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等评语,而是加以“一个独特的视角、一颗善良的心、一个感人的故事、一篇温情的文章”之类的特色评语。



除了以上两个误区之外,教师在批阅习作时还应注意以下“四性”:



一、联系性



1.联系前次作文批语。



教师要表扬那些按批语要求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的学生,充分发挥批语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养成认真看批语、按批语要求改正作文毛病的习惯。



2.联系阅读教学批语。



学生在作文中能用上阅读教学中学到的新的表达方法、写作知识,甚至新的句子、新的词语等,教师在批语中都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把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自觉运用到写作中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评价。



学生作文内容离不开他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也必然反映出他们的学习生活,表达出他们的思想感情。写批语时,对文章所表现的这些内容与了解到学生本人的真实表现进行联系,给予鼓励表扬。这样不仅评价了文章,也评价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二、引导性



在前面我们谈了很多关于学生习作的多样化修改及评价的方法,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在习作多样化批改中,学生的自批、互批是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修改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批改,客观上可能会减轻一些教师的批改负担,但是这只是一个副产品,不是习作多样化批改改革的出发点。让学生参与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这才是我们期望的目标。因此,教师作为引导者不能脱离对学生习作的批改,同时要严格控制学生互批习作的频率和范围。不能把批改一股脑儿全下发给学生。学生互批的次数以不超过课本习作训练的1/3为好。教师要从全局把握,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从而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三、层次性



学生自批、互批习作要明确范围,落实操作,加强指导。可以倡导学生在习作完成以后,从修改漏字、多字、错别字和标点开始,再逐步提高要求修改病句,接着根据每次习作训练的重点,学习增删修改句群和段落,最后学习眉批和评价。要把自批的重点放在学生修改意识和习惯的养成上。



四、控制性



学生的互批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同时要确保不论是学生自批还是互批,教师必须要认真进行批改检查,不仅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打分,还要对学生所写建议进行精当扼要的点评,并打上批改分。积以时日,多次练习,学生之间的评分会变得更规范,学生们完成习作和批改的质量也会提高。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不是很成熟,很多都只是在实践和检验的过程中,由于作文批改及评价是困扰很多老师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交流、研究,走出一条减负背景下的新课改作文评价对策,才能使让我们的教学变得更有活力,我们的课堂充满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1: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