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0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引领学生在对话中探索、体验和超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07: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师大鲁洁教授将当代教育的走向定位在“回归生命,关爱生活,注重人本,发展个性。”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也凸显了这样一种理念:即学习是为生命奠基的工程。落实这一理念,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从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教学活动转变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有意义的生命活动。
    对话教学、对话学习,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精神,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与书本对话、与同伴对话、与教师对话,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和谐“对话”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即使是学习科学性较强的知识,我们也应以人文的情怀引领学生进入平等对话的学习状态,让“对话学习”成为启动心灵的钥匙,让生命的个体在“心灵对话”中焕发灵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07:14:00 | 只看该作者
一、与课本对话──自主探究、体验感悟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教材负载着传承基础的数学文化的功能,其本身就是一个敞开的文本。学生只有善于与文本对话,从“对话”中自主获取知识,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对知识学习的要求,才会受用终身。我经常让学生自学教材,因为这即是一次让学生与先者对话的过程。在这一对话过程中,要从教材所叙述的内容中揣摩、领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因果关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数学家们的聪明智慧,甚至还可注入个人见解,揭示出教材中未必揭示的方法、内涵,有所创新,读出新意,以此来实现对教材的局部的超越。
  例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时,我先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归纳出万以内数的读法,再让学生看书质疑,与文本对话。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对课本上讲的‘从左往右读’有意见。”我一愣!以前的学生从来没问过这样的意见,我也从未思考过。而这位学生在与教材对话中敢于反思、敢于批判,这不正是超越教材的起点吗?我说:“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学生解释:“如果是0~9这几个数,不是一下子就读出来了吗?还用得上从哪儿到哪儿吗?我认为这条法则应该改为‘除0~9以外的数,从高位起,从左往右读’。”我说:“你说的很有道理,想法很特别。有机会把这个意见写信告诉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好吗?”学生满意地点头坐下了。通过这样的对话,学生不仅能理解教材的内容,还能实现对教材的超越。
    教材不是“圣经”,学生不是奴役的“教徒”。教材是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供的一种媒介物。当学生能以课堂主人的身份参与活动,以自己的理性思辩阐明自己与众不同的理解时,我们的课堂才有望成为学生表现的舞台,发展的舞台,才有望充满生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07:15:00 | 只看该作者
二、与同伴对话──合作学习、思维碰撞
    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学生之间的对话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由于数学学习内容的知识性、思维性较强,所以学生之间对话更有展开的必要性。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更要倡导合作学习,要学生学会与同伴对话、交流、讨论,在信息传递中交互影响,在合作活动中交互启发,让个体智慧的灵光充盈我们的课堂。在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感觉到:他们的交流、发言不仅是讲给老师听,更主要的是与同伴交流、分享的。我经常用“谁理解他的话?”“他的意思是——”等话语引导学生注意倾听,积极交流。如在教学半径2厘米的圆的画法时,很多学生都说不太好量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怎么办呢?学生集思广益,有的说把尺反面朝上平放在桌上,再把两脚尖抵上去量出张开的距离;还有学生说只要先画一根长2厘米的线段做半径,再把圆规两脚分开至与这根线段一样长即可画图。这样的交流,促进了学生自身不断地完善、不断地超越。另外在数学课上,我还经常让学生走上讲台来当小老师,把讲解权和提问权适度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围绕数学展开自由对话,甚至是激烈的辩论,老师只参与提问、讨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话,给课堂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增添了无限的自由与快慰。
    思维在交流、碰撞中才能激发火花,学生之间的一次次生命个体的对话,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我们要允许学生争论,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教材所陈述的数学内容的见解上,尽可能把问题回答变成同学间的讨论”。甚至可以把课堂的某一部分交给学生,在互动中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教材。从这个角度讲,学生已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学生,在知识获取的环节上,他们以相互对话取代了传统的教师讲解、传授,从而实现了自我的超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07:15:00 | 只看该作者
三、与老师对话──平等和谐、敢想敢说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很轻松地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处处以“指导者”自居。一旦解放思想走下“神坛”,从独霸讲台的“独奏者”角色转变为“伴奏者”角色,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的“激励者”,以一个“对话者”的姿态与学生讨论、探索、交流时,我们会发现学生与教师是多么需要情感的沟通!学生心中会有许多的“为什么”需要教师引导解决,还会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值得教师为之惊喜,甚至是得到启迪。只有进行师生“视界融合”的对话,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探求知识的探索者,在相互交流中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使教学得以升华。
    如,教学“射线的认识”时,当学生知道了射线的特征,我与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能找到是射线的物体吗?
生:(个个跃跃欲试)笔直的马路、电线、灯光、太阳光等。
师:你们赞同这几位同学的看法吗?
生:我觉得马路、电线不是射线,因为它的长度是有限的。
生:我认为太阳光、灯光是射线,它的长度是有限的。
师: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射线并不存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至于太阳光、灯光,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近似的射线。
生:(很不服气地站起来)老师,我觉得现实生活中有射线,如果人的头发不剪,一直让它往上长,它就是射线。
师:(面带微笑)如果让你活到两百岁,头发不剪,一直让它往上长,它是射线吗?(不是)但是,老师为了表扬你这奇特而又富有独创性的想象,就用你的名字来命名,把它称为×××射线。
    上面那位学生讲的“头发”是射线,并非全无道理,他把长度有限的“头发”延伸到“一直让它往上长”的无限的空间里。在师生融洽的对话交流中,不断完善、丰富对问题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真知的理解和认识。
    为了增加与学生对话的机会,我在这学期尝试将书面对话融入作业批改。在简单的勾勾叉叉之外,随机附予情感性批语,为他们的进步表示高兴,为他们的创新表示赞扬,当然,还有为他们的粗心而表示遗憾。这些批语,除了用语言文字表示外,有时还用符号、图画的形式表示。如满意的就画个笑脸,赞赏的则画上翘起的大拇指等。学生阅读这样的作业批语,感受到了老师情感脉搏的跳动,作业的责任心得到了唤起,学习的动力得到了激发,使教学得以升华!
    总之,课堂里,学生与教材间、几十个学生间、学生同老师间的对话,使探究性的数学课堂成了一个多元的立体交叉的对话空间。“用物理学的话来说,仿佛一个磁场,所有人的思维在这里活跃了,所有人的语言在这里都发展了”。让学生在对话交流中因为遐思、冥想和憧憬而秉有灵动、舒展和激荡,让对话产生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达到内心的澄明和视界的敞亮。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性的价值追求!这需要我们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06: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