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年新长春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一课一练堂堂清课堂作业题和答案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2:48:55 | 只看该作者

长春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五课第二课时“堂堂清”练习题
新城局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中学   命题人:班海涛
1本文作者是_____国的_______,他是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家。
2给加点字注音。
(1)尘嚣(          )              (2)墓冢(       )
(3)禁锢(          )              (4)穹隆(       )
3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        尘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墓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禁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穹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文章开篇先点明了什么?

(2)作者所谓的“最美的坟墓”是什么样的?

(3)作者补叙了什么内容?

(4)作者怎样来说明这个“最深刻、最感人”的坟墓?

(5)作者在第三次对坟墓的描写时,强调了什么?

(6)  作者第四次写坟墓,突出了什么?





审核人:滕广忠


参考答案:
1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文学家 传记学家
2 略
3(1)人世间的纷扰喧嚣(2)坟墓(3)束缚;强力限制(4)指天空中间高四周下垂的样子,也泛指高起呈拱形的。
4(1)点明托尔斯泰的坟墓
(2)“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
(3)对托尔斯泰墓作了总体关照之后,作者补叙了坟墓的由来,说明这是按照托尔斯泰本人的愿望做的,这是它所以感人的原因。
(4)作者作了一个类比:伟大的托尔斯泰的坟墓“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姓名地被人埋葬了”,这一正面对比,进一步强化突出了托尔斯泰的平凡普通,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它的感情才愈加深沉浓烈。
(5)托尔斯泰墓除了树木萧萧、风声飒飒之外一无所有,伟人的英明与其普通的坟墓之间,人们的心理习惯与客观现实之间就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冲撞,结果是无限敬意的凝聚和心灵的激荡:表面的“无”,变成了深蕴的“有”,对立面产生了相互的转化。
(6)作者将托尔斯泰与拿破仑的墓穴、歌德的灵寝、莎士比亚的石棺作比,从反面来衬托,说明这些伟人墓的堂皇富丽反倒不如托尔斯泰这普通的坟墓更能强烈地震撼人们内心深藏的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2:49:00 | 只看该作者

九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第二课时“堂堂清”检测题
新城局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中学       命题人:  郑艳艳
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啮 (             )                        饵  (               )
当  (             )                         数  (               )
曩  (             )                         隳  (               )
突   (             )                        恂恂  (             )
驰然  (            )                        谨   (               )
2.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②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③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3.蒋氏在诉说“专其利”时,为什么“貌若甚戚者”?
4.作者把“役之不幸”和“赋之不幸”作对比,意在突出什么?
5.“悍吏”的“悍”表现在什么地方?
6.语句“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演化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用来形容什么?
7. 请你具体说说蒋氏和乡邻之间的什么情况进行了对比?
8. 请从第四段中找出一组对比句,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9. 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回答。
10. 蒋氏是否真的不怨恨捕蛇这件事?
11.作者写蒋氏沉痛的控诉意义何在?
12. 请写出点明了全文主旨并表达了作者强烈愤慨之情的句子。
13. 引用孔子“苛政猛于虎”的作用是什么?
14. 你是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的?
15. 说说通过记述蒋氏的故事提示了什么道理?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审核人:滕广忠

答案:
1.  啮:咬                  饵:指药物
当:抵                  数:多次、屡次
曩:从前                隳:毁坏
突:冲撞                恂恂:小心谨慎的样子
弛然:放心的样子        谨:小心谨慎
2.①他们把田里的出产全部拿出,把家里的收入全部用尽。
②只得哭号着辗转迁徙,饥渴交迫而倒毙在地。
③四外狂喊乱叫,到处骚扰毁坏,气势汹汹,惊骇乡里,就连鸡狗都不得宁焉。
3. 这个“利”是九死一生换来的,在得到这个利的过程中,充满了危险和痛苦,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这个“利”隐含着蒋氏无限的辛酸和悲苦。
4. 赋敛之毒甚于蛇毒 ,暗写了苛政猛于虎。
5.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6. 鸡犬不宁、悍吏骚扰欺压百姓严重。
7. ①生存状况的对比:以捕蛇独存       非死即徙
②心理负担的对比:  弛然而卧         鸡犬不宁
③冒死的次数对比:一岁之死者二     旦旦有是
④死亡时间的对比:后死               先亡
8. 第①组对比,强调捕蛇者的不幸比不上缴纳赋税的不幸。
第②组对比,衬托赋敛之毒。表现乡邻在沉重赋税下的痛苦遭遇。
第③组对比,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第④组对比,强调了生与死的不同结果,再一次衬托赋敛之毒甚于蛇毒。
总的作用:突出了赋敛之毒甚于蛇的社会现实,借蒋氏之口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遭遇的苦难,揭露了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行。
9. 蒋氏的第一次“戚”,为自己所“专其利”工作的艰险而忧伤;第二次“戚”,为担心失去自己的捕蛇专利恢复纳税而忧伤。作者的第一次“悲”,为蒋氏一家的不幸遭遇而悲伤(为个人);第二次“悲”,为广大人民受到的赋敛之毒而伤悲(为社会)。
10. 不是的。对蒋氏来说,是避重就轻的无奈之举,反衬赋敛之毒甚于蛇。带有讽刺意义。
11. 揭露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表现当世广大农民的悲惨命运,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12.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13. 在内容上,概括了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社会现实,并在此基础上有力地提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毒者”的主旨;
形式上,引出了作者由疑到信的思想认识过程,使结论的提出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苛酷的政治无比愤慨之情和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4. 交代了作者写此文的目的,表达了对广大人民悲惨生活的关切和同情,但又找不到什么好的办法,无力改变现实,只能寄希望封建统治者对暴政的改革上,但这又是极不现实的。统治者面对连绵不断的战乱,为了维护政权,只能千方百计加重赋税,哪里还会管人民的死活。
15. 课文通过记述蒋氏的故事提示了“苛政猛于虎”的道理,表现了作者敢于直陈时弊、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2:49:06 | 只看该作者

长春版九年级上册第十四课第一课时“堂堂清”检测题
新城局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中学    命题人:班海涛
1.文学常识:本文作者(    )是(    )代的文学家。本文是一篇(     )。
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 ) 嗜学(                        )
(2)致书(                        )
(3).假借(                      )     
(4)录(                            )
(5)被(                         )     
(6)汤(                            )
(7)箧(                          )    
(8)緼(                          )
(9)援(                          )
(10)质(                      )
3.用原文语句回答。
(1)统领全文,为下文奠定感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作者学习刻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能表现作者幼时学习条件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明作者坚守信用,绝不耽误还书日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些句子表明叩问之师确实是德隆望尊的严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揭示作者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揭示作者学终有所成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最能表现作者抄书艰苦,却能坚持不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宋濂平时请教老师的情景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的“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走”“稍”两个字又怎样的表达作用?
(3)本文的主旨是那一句?通过主旨句的表述,你从文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审核人:滕广忠
参考答案
1 
宋濂 明  赠序
2 
爱好 得到 借 抄写 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热水  书箱  旧絮  引提出  询问

(1)余幼时即嗜学 
(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3)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4)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5)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6)余幼时即嗜学。
(7)概余之勤且坚若此。
(8)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9)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贴耳以请。
4 
(1)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 
(2)走是跑的意思,亲自去借,亲自去还而且赶紧去换,说明作者很守信。稍字强调了他坚守信约,绝不耽误,即使困难再大,也是这样。
(3)概余之勤且坚若此。启示:学业能否有成就,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2:49:11 | 只看该作者

长春版九年级上册第十四课第二课时“堂堂清”练习题
新城局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中学    命题人:班海涛
1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           》  作者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            )。
2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        先达(                         )
(2)        叩(                           )
(3)        辞色(                         )
(4)        俟(                           )
(5)        穷冬(                         )
(6)        逆旅(                         )
(7)        烨然(                         )
(8)        怠(                           )
(9)        緼(                           )
(10)        逾(                           )
3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从“无从致书以观”到“遍观群书”这中间的原因有哪些?
(2)“立侍左右”,“俯身贴耳”表达作者怎样的态度?
(3)        作者“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4)就全文来看,作者从全文那几个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的经历的?
(5)简要概括文中有哪些对比之处?举例说说对比的好处。
(6)做这些此“序”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作者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        开放题型
(1)        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2)        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
(3)像本文作者这样勤奋刻苦求学之人,历史上不乏其数,请举几例介绍给大家。
5        创新题: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对联。
上联:恭谨谦让博学廉政,开国文臣之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负箧曳屣求师苦;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滕广忠


参考答案:   1  《宋学士文集 》  宋濂   2 (1)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2)请教 (3)言语和脸色 (4)等待(5)隆冬 (6)旅店(7)光彩照人的样子 (8)放松懈怠 (9)旧絮(10)超过  3(1)作者勤奋刻苦借书抄书,坚守信约,人们乐于借书给他(2)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3)他以学的知识,和获得学问为乐,又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不羡慕别人的衣食条件优越(4)致书难、叩问难、旅途之坚、生活之苦(5)学习条件与学习态度对比;富家子弟的豪华与与自己的贫寒对比;老师的严厉与自己的谦逊作对比。对比的好处:鲜明且有说服力,更能突出在生活贫寒的条件下,勤奋刻苦,坚韧不拔的读书精神和虔诚求学的可贵。(6)进一步勉励马生更加刻苦向学。“概余之勤且坚若此”概括了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4(1)如果学习条件差,要勤勉治学,不怕吃苦;学习条件好,要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无论怎样都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具有远大的理想,读书虽苦。但和宋濂相比,又何苦只有?只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就会以苦为乐,且乐此不疲。(2)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应该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勤奋刻苦才能学有所成。(3)囊萤映雪(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悬梁刺股(东汉孙敬和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凿壁偷光(匡衡的学习故事)5对联:质朴简洁雍容华贵,当今文章第一    俯身倾耳为学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2:49:15 | 只看该作者

长春版九年级上册第十四课第二课时“堂堂清”练习题
新城局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中学    命题人:班海涛
6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           》  作者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            )。
7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1)        先达(                         )
(12)        叩(                           )
(13)        辞色(                         )
(14)        俟(                           )
(15)        穷冬(                         )
(16)        逆旅(                         )
(17)        烨然(                         )
(18)        怠(                           )
(19)        緼(                           )
(20)        逾(                           )
8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2)        从“无从致书以观”到“遍观群书”这中间的原因有哪些?
(2)“立侍左右”,“俯身贴耳”表达作者怎样的态度?
(4)        作者“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4)就全文来看,作者从全文那几个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的经历的?
(5)简要概括文中有哪些对比之处?举例说说对比的好处。
(6)做这些此“序”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作者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9        开放题型
(2)        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3)        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
(3)像本文作者这样勤奋刻苦求学之人,历史上不乏其数,请举几例介绍给大家。
10        创新题: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对联。
上联:恭谨谦让博学廉政,开国文臣之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负箧曳屣求师苦;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滕广忠


参考答案:   1  《宋学士文集 》  宋濂   2 (1)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2)请教 (3)言语和脸色 (4)等待(5)隆冬 (6)旅店(7)光彩照人的样子 (8)放松懈怠 (9)旧絮(10)超过  3(1)作者勤奋刻苦借书抄书,坚守信约,人们乐于借书给他(2)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3)他以学的知识,和获得学问为乐,又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不羡慕别人的衣食条件优越(4)致书难、叩问难、旅途之坚、生活之苦(5)学习条件与学习态度对比;富家子弟的豪华与与自己的贫寒对比;老师的严厉与自己的谦逊作对比。对比的好处:鲜明且有说服力,更能突出在生活贫寒的条件下,勤奋刻苦,坚韧不拔的读书精神和虔诚求学的可贵。(6)进一步勉励马生更加刻苦向学。“概余之勤且坚若此”概括了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4(1)如果学习条件差,要勤勉治学,不怕吃苦;学习条件好,要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无论怎样都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具有远大的理想,读书虽苦。但和宋濂相比,又何苦只有?只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就会以苦为乐,且乐此不疲。(2)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应该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勤奋刻苦才能学有所成。(3)囊萤映雪(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悬梁刺股(东汉孙敬和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凿壁偷光(匡衡的学习故事)5对联:质朴简洁雍容华贵,当今文章第一    俯身倾耳为学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2:49:20 | 只看该作者

长春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五课第一课时“堂堂清”练习题
新城局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中学   命题人:班海涛
1本文作者是_______国的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
(1)        赋予(             )      (2)哲人(             )
(3)  躁动(             )      (4)弥补(             )
3词语解释
(1)        赋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弥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        作者是如何“度日”的那?
(2)        哲人是怎样看待生命的?
(3)        蒙田为什么会这样热爱生命?
(4)        “糊涂人”对“生命”的理解是怎样的?
(5)        作者为什么还说“随时追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哪?
(6)        作者能够比别人多享受一倍的生活的原因是什么?










审核人:滕广忠



参考答案
1 法国  蒙田
2 略
3(1)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2)把不够的地方添足
4(1)天色不佳、令人不快时,将其看作“消磨光阴”;风和日丽时,要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飞快的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2)“哲人”度日消磨时光,打发、回避、无事生命的存在,认为“生命”是一件苦事贱物
(3)因为他认为生命是值得称颂的,是富有乐趣的,是受到自然的恩赐的,是优越无比的。
(4)“糊涂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给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5)作者认为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了余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亡之苦恼。人总是要死的,但一个人应该在有生之年,抓紧时间,增加生命的分量,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地度过,从而不感到苦恼和遗憾。
(6)因为他们明白享受生活的方法,而且他比别人更关心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2:49:25 | 只看该作者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六课《品质》第一课时堂堂清试题
命题人:肖家二中   王艳梅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褐色(    )  簇新(    )  羞怯(    ) 鬈曲(    ) 赊账(    )
趿拉(    )  蹙眉(    )  潜在(    ) 褶皱(    ) 皮靴(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簇新:                            。羞怯:                          。
鬈曲:                            。迟钝:                            。
赊账:                            。怜悯:                             。
垄断:                            。潜在:                            。
时髦:                            。褶皱:                            。
抚爱:                            。喃喃:                            。
迟缓:                            。慈悲:                            。
3、成语积累。
漫不经心:                                                  。
不可思议:                                                 。
4、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义。
(2)如果有人拖欠他几双——比如说——两双以上靴子的价款,竟心安礼得地 确信自己
还是他的主顾,所以走进他的店铺……
(3)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慢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
(4)他怎么能活得这么久,我也莫明其妙。他经常断炊。他是个怪人。
6、阅读课文理解标题“品质”的内在含义是什么?
                                                                              
                                                                              

审题人:姜延魁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六课《品质》堂堂清试题
第一课时参考答案
1.褐hè簇cù怯qiè鬈quán赊shē趿tā蹙cù潜qián褶zhě靴xuē
2.簇新:极新、全新。
羞怯:羞涩胆怯。
鬈曲:弯曲的。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赊账:把买卖的货款在账上延期收付。
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垄断:指把持和独占。
潜在: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的。
时髦:形容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入时。
褶皱:皱纹。
抚爱:照料、爱护。
喃喃:拟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迟缓:不迅速、缓慢。
慈悲:慈善怜悯(原来是佛教用语)。
3、成语积累。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不可思议:原来的意思是说道理奥妙,无法理解。现在多作无法想象讲。
4、(1)不可思议(2)心安理得(3)漫不经心(4)莫名其妙
5、做鞋应如做人,做人应如做鞋,都应该具有朴实严肃,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品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01: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