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年新长春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全册课课练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2:44:42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1、
(1)、文中写邹忌对妻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文中写邹忌对“妾之美我”看法的语句: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3)、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的情景的语句: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4)、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  虽欲言,无可进者                                                                                      
(5)、文中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句子是: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
(1)、*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2)、*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意对即可。
(3)、*体现了本文语言精练的特点。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他的矜持和尊贵。
(4)、*人物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邹忌对徐公“孰视之”,表明他的认真,也表明了徐公的美;“窥镜而自视”是为了作比较,显示出邹忌虽不自信但也不轻信;“暮寝而思之”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5)、*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或齐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两个要点:一是齐王纳谏,一是朝政的弊端或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后一点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之类,也给满分。
3、
(1)能围绕内容或写法的某一方面进行评述,言之成理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示例,内容方面:邹忌能以自身为例,由家事巧妙地联系到国事,讽劝齐王纳谏除蔽;写法方面: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
(2) “门可罗雀”或“门庭冷落”《出师表》
(3)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4)示例1:喜欢邹忌——他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等。
示例2:喜欢齐威王——他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
(5)建议:开张圣听(“咨诹善道”或“察纳雅言”)
   启示: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方,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注意语言委婉。
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能围绕委婉的说话方式谈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6)符合题意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2:44:47 | 只看该作者

八年上册《毛遂自荐》“堂堂清”检测题
新城局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中学 命题人:王帆
一、给加点字注音
合从         歃血         王天下         知恶     相士
叱           知恶         持戟           偕同     譬如
二、解释词语
非特
比至
自赞
备员
比至
唯唯
舍人
三、文学常识填空
⑴《毛遂自荐》一文选自               ,作者是           ,是              时期著名的史学家、           家和           家。
⑵《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分为          、               、           、
            和表等五种体例。鲁迅曾高度评价这部著作为                                   。
⑶请写出战国四公子
                                                                 。
⑷请写出本文的五个成语
                                                                                     。
四、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概括每段大意。


3毛遂在什么情况下自荐的?


4毛遂为什么勇于自荐?


5同样是关于人才的问题,毛遂和《马说》中的千里马有什么不同之处?


6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名震千古的大人物,虽然是我们记忆中永远奔腾的浪花,而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也常常在历史的节点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他们也许不能创造历史,却可以改变历史,毛遂就是一个这样的小人物。通过本文的学习,毛遂跨越时空,又在我们的心里鲜活起来。面对智勇双全的毛遂,我们一定会有很多话想说。现在,我们就以《毛遂,我想对您说》为题目,勇敢的说出你对毛遂的想说的心里话。
审题人:滕广忠
附答案
一、        略
二、        略
三、        略
四、        答案
1、        讲述了战国时毛遂通过自荐同平原君带领的赵国使团一起前往楚国,并靠自己的智慧说服楚王与赵国联合抗秦的故事。
2、        第一段:情节展开。秦为邯郸,赵国危在旦夕。毛遂自荐与平原君等出使楚国。
第二段:情节发展、高潮和结局。写赵国与楚国订合纵联盟的整个过程。
第三段:尾声:写平原君引咎自责,向毛遂诚恳道歉,表现选拔人才的重要性。
3、        毛遂是在平原君挑选赵国使团人数不够的情况下自荐的。
4、        首先他确实有真才实学,这是他勇于自荐的基础。其次他对自己充满信心,他认为自己不为人所知,只是没有遇到自己施展才能的机会,并不是自己平庸。再次他对所选的十九人有深刻的了解,认为他们是一群庸碌之辈,自己不在他们之下。
5、        《马说》中的千里马尽管有才能,但是他却因为不能展示自己的才能而最终被埋没;毛遂作为“千里马”不仅有才华,而且懂得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才华,因此没有被冷落。
6、可围绕“勇于自荐”、“做人需自信”、“敢于担当”、“善于抓住机遇”等方面来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2:44:55 | 只看该作者

八年上册《桃花源记》第一课时堂堂清检测题
新城局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中学   命题人:王帆
一、        知识积累
1文学常识填空
⑴本文作者               名      字           ,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
⑵本文的体裁是               ,是                             的序。
2生字难字注音
俨然        阡陌       黄发垂髫         怡   
诣          遣         骥               遂   
3解释下列词语
落英                                       阡陌
交通                                       绝境
无论                                       具言
志                                         未果
寻                                         问津
4成语归纳并解释
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怡然自乐                            阡陌交通
落英缤纷                            鸡犬相闻
5原文语句填空
⑴写桃林美景的语句是                                             
⑵渔人初见桃花林的感受是                                         
⑶渔人初见桃花源的感受是                                         
⑷侧面写出桃花源不易被发现的原因是                                
⑸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                                    
⑹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平静的语句是                                   
⑺写桃花源人们生活恬适的语句是                                   
⑻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            
⑼根据桃花源的故事人们得出了一个沿用至今的成语是                  
⑽写桃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                                    和                                      
二、        本文第二段文字描写了乡间图景,请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指出美好的含义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人们生活:
三、阅读全文,请你以“桃花源美在……”领起,写两点赏析性的文字。


四、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的将桃林美景描绘出来,且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2:45:04 | 只看该作者


附答案:
一1、略
2、略
3、略
4、略
5、⑴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⑵渔人甚异之。
⑶豁然开朗
⑷初极狭,才通人。
⑸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⑺往来中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⑻豁然开朗
⑼世外桃源
⑽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二、自然环境:优美富饶
社会环境:安定和平
人们生活:自由快乐
三、        例:桃花源美在自然环境优美,桃花源没在社会生活宁静。
四、        结合原文内容,抓住桃花林的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八年上册《桃花源记》第二课时堂堂清检测题
新城局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中学   命题人:王帆
一、赏文析旨:
1、 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他的含义是什么?
2、 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 研读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5、 第三段文字哪两方面内容?
6、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7、 为什么桃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8、 你是如何理解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
9、 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0、 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11、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12、 作者在二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规划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成为后人羡慕、追求的目标,由此,你能够看出作者追求怎样的人生理想?
二、旁臻博引:
13、 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

14、请联系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和《饮酒》,说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中的“志”是什么。
三、谈古论今:
15、 结合文章,谈一谈你对“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的理解?
16、 “桃花源”是自然美景,更是人世佳境,是对人类大同世界的憧憬,是对理想人生的梦幻。请描写心中理想的人生境界,并说说如何实现?
四、拓展创新
17、以下两题任选其一,根据要求完成。
A、“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根据上段文字,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以《奇遇》为题,作一番场景描写。字数300——400字。
B、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奉行与人为善,天人合一,也就是大力倡导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完美的统一,《桃花源记》一文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通过你对本文这方面的理解,结合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2:45:09 | 只看该作者


审题人:滕广忠
附答案
1、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美好作了铺垫。
3、①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②(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用说魏、晋了。
4. 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1)村人“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的好客风尚。(2)写村人自叙秦时避乱来此经过。6、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7、桃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知道。
8、躲避战乱,这里民风淳朴,不受压迫,自由快乐。
9、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
10、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
11、环境优美,和平宁静,人民热情好客,生活富足安康,安定,快乐。
12、略
13、追求一种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从平等的理想世界,因为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作者有志不得施展,只有寄托在作品中。
14、使人觉得桃源可望而不可及,给桃源增添了奇异的色彩。
15、答:它代表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和平安宁,没有战争,没有压迫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16、 先写心中圣景,后叙实现途径。
17、略

  





八年上册《传•序•书•箴》“堂堂清”检测题
新城局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中学  命题人:王帆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嗜酒     造饮辄醉      吝情      短褐穿结
琼宴     汲汲          黔娄      耄耋
2、        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逆旅
会意
亲旧知其如此
环堵萧然
3文学常识填空
⑴李白是唐代伟大的       诗人,他的作品《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文体是           ,
群季即          的意思。
⑵《上枢密韩太尉书》的作者是          字            号            ,是           
               之一。本文的体裁是              。
⑶《五柳先生传》作者是        代的           。文章采用了                体例,分为         和         两部分。
二、阅读理解
1、《五柳先生传》中,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五柳先生的形象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哪两个方面?

2、《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与执著?

3、《上枢密韩太尉书》中,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养气?

4、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其内涵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
语言,不仅可以起到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消除误会、拉近距离,增进了解的作用,更是一扇窗口。从这扇窗口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性格、志向、生活习惯,乃至人生追求。怎样运用语言,曾国藩的《谨言箴》,不啻为一篇很好的教材。请结合生活实际,就以下几种语言任选一种,谈一谈你的见解。
1、“巧言”
2、“闲言”
3、“夸言”
4、“传言”
5、“铭言”
审题人:滕广忠


附答案
一、        积累运用

二、        阅读理解
1文章分别从名号的来历、性格、志趣、生活等角度来刻画五柳先生的形象的。其中最核心的方面是性格。
2“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3、        围绕读古今圣贤之书,周览名山大川,结交名人等方面回答即可。
4、        这里指的是读书不死扣章句,不咬文嚼字,重在会己心、惬己意,在书中寻找思想上的共鸣和感情上的寄托。
三、        拓展延伸
1、        围绕“巧言”的危害性来答即可。
2、        围绕“闲言”的无意来答即可。
3、        围绕“夸言”的浅薄这一特点来答即可。
4、        围绕“传言”的不可信特点来答即可。
5、        围绕“谨言”常常无效这一特点来论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2:45:15 | 只看该作者

八年语文第二十课第二课时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练习题
命题人:  张莉莉   
审题人:  姜延魁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秉烛(    )惠连(       )琼筵(    )羽觞(     )
二、解释词语的含义。
①逆旅(       )②大块(       )③假(        )④咏歌(        )⑤琼筵(         )
三、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1、联系题目,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文章前两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强调了什么意思?
3、在这次宴会上,作者的心情如何?你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4、春夜设宴,源于“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感悟,你怎样评价李白的这种人生感悟?
5、文如其人,请结合文中的经典语句谈谈你对李白个性的认识。
6、古人写作宴序类的文章,往往开始写“乐“,继而写“悲”多有兴尽悲来的情绪转换,本文是否也这样?
7、文中是如何引出“夜宴”“春”来照应题目的?

8、请从文中摘出两组对偶句。


附答案:一题二题略。
三、1、答:本文主要记叙了李白在一个春夜,于桃花园内,和从弟们聚会,饮酒赋诗的情景。
2、答:从大处落笔,极言宇宙之浩渺,光阴之易逝,慨叹人生的短暂。人生如梦的浩浩哀愁跃然纸上。
3、答:(1)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无比畅快的心情!(2)阳春、烟景、乐事、俊秀……雅怀。
4、答:(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感伤情绪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但文章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2)本文作者从对天地光阴的感悟引发出对个生命的慨叹,“为欢几何”的慨叹更多洋溢着对生命和生活的热情,正因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作者才要抓紧时间,珍惜美好生活,才会有春夜之宴,才会有作者陶醉于春夜之宴的怡然与畅快。
5、答:如“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显示了诗人的忧愤;“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显示了诗人的哀愁;“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显示了诗人的飘逸洒脱,心胸旷达。
6、答:李白写游宴,完全摆脱了“既喜而复悲”的陈套,给人以乐观情绪的感染,与古人的同类作品相比,自是不同。
7、答:作者由“浮生若梦”和古人的“秉烛夜游”引出夜宴,作者要像古人一样抓紧时间,珍惜美好生活。而一个“况”字,直接引出“春”这一触发人诗情的美好季节,进一步表明浮生若梦而会此良辰美景,春夜设宴,实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8、略






第三课时
《上枢密韩太尉书》练习题
命题人:  张莉莉   
审题人:  姜延魁
一、文学常识。
苏辙,字(     ),号(     ),又号(      ),(   )代文学家,与(   )、(     )并称“(      )”,同列入“(            )”。
二、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枢密(     )称其气之小大(    )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恐遂汩没(    )仓廪府库(    )城池苑囿(   )(    )以才略冠天下(    )四夷之所惮(     )
三、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文者气之所形____________       2.不志其大___________
3.称其气之小大___________       4.恐遂汩没___________
5.恣观终南_____________         6.城池苑囿__________
7.以才略冠天下_________         8.将归益治其文____________
四、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并解释。
1. 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_____同_____释义:___________
2. 辙生十有九年矣      _____同_____释义:___________
五、文中称赞欧阳公和太尉的语句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翻译下列句子。
①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文章开头借对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关系的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八、对于如何养气,作者举了两位著名人物为例。一位是孟子,一位是司马迁,二人在养气为文方面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一、子由  颖滨遗老  栾城  宋   苏洵  苏轼  三苏  唐宋八大家
二、三、四略。
五、①见翰林欧阳公……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②太尉以才略冠天下……而辙也未见之焉。
六、略。
七、为文 养气 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八、孟子通过内在修养,司马迁通过外在阅历达到养气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7: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