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年新长春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全册课课练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2:44:04 | 只看该作者



八年语文上册第十三课《老人与海》
第二课时练习
一、        了解小说内容
1、        老人在作品中叫什么名字?

2、        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3、        梳理故事结构
小说以(       )为核心事件
(         )       (         )       (         )        (          )
二、        感悟人物形象
1、        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内心独白,下面的句子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1)、我把她拉动了,他想。也许这一回我能把它拉过来。拉呀,手啊,他想。站稳了,腿儿。为了我熬下去吧,头啊。为了我熬下去吧。你从没晕倒过。这一回我要把他拉过来。


(2)、我这一回必须把它拉到船边来,他想。它再多兜几圈,我就不行了,不,你是行的,他对自己说。你永远是行的。


2、仔细阅读下面两段话,回答问题。
(1)、我弄不懂,老人想。每一回他都觉得自己快要垮了。我弄不懂。但我还要试一下。
他又试了一下,等他把鱼拉得转过来时,他感到自己快要垮了。那鱼……
我还要试一下,老人对自己许愿,尽管他的双手这时已经软弱无力,眼睛也不好使,只能间歇地看得清东西。
他又试了一下,又是同样的情形。原来如此,他想,还没……
这段文字中反复出现“又试了一下”、“还要试一下”,这表明老人是个怎样的人?


(2)、你把我害死啦,鱼啊,老人想。不过你有权利这样做。我从没见过比你更庞大、更美丽、更沉着或更崇高的东西,老弟。来,把我害死吧。我不在乎谁害死谁。
这段话表现老人对大马林鱼持什么态度?


三、        热点问题探究
1、小说中老人最具影响力的名言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2、一位老渔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从不气馁,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从老人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出题人:新源镇中学  杨立春    审题人:新源镇中学  王凤梅

答案
一、1、圣地亚哥
2、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第85天独自出门远航,经过三天三夜的搏斗,终于不到一条1500 多磅重的大马林鱼。然而归途中却被群鲨围攻,尽管老人奋力抗击,但最终还只剩下一副大马林鱼的巨大骨架。
3、捕鱼、捕不到鱼、远海捕鱼、捕获大鱼、鱼骨返航
二、1、(1)此时老人已精疲力竭,只凭精神之力。他在暗暗鼓励自己,坚持就是胜利。必须战胜自己,拿出全部的勇气和力量。体现了老人顽强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
(2)、老人很自信,他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大马林鱼,决不向困难低头。体现了老人勇敢顽强,充满自信的精神。
2、(1)、老人没有从危险和残酷的现实中退缩,他在竭尽全力挑战自我,超越极限,他是个意志力顽强永不服输的人。
(2)、他对大马林鱼不怀敌意,表现出惊叹和赞美,他们仿佛是驰骋疆场,互相对阵的豪杰,仿佛“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三、1、“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给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这句话体现了老人自尊自强的巨大精神力量,是对硬汉精神的高度概括。
2、困难面前不低头,永不放弃,无论遇到多大的风浪,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永不言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2:44:09 | 只看该作者


八年语文上册第十四课《沉寂的雪原》  
第一课时练习
一、        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作者是    国作家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                。
2、本文体裁是        ,它以                   为中心,通过               
和                     来反映社会生活,其三要素是         、            
           
二、给加点字注音
噗  (       ) 脚趾(       )  挨饿(       ) 讥诮(       )      
跋涉(       ) 侥幸(       )  麋鹿(       ) 雪橇(       )     
龇牙(       ) 篝火(       )  梦呓(       ) 颚骨(       )      
蓦然(       ) 踉踉跄跄(      )(      ) 踌躇(       )(      )
三、        仔细阅读课文,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活力      足       一目     然       莫     其妙       精     力竭
心安      得       小心              震耳欲            胆     心惊
油      而生       突如     来       固     己见            在旦夕
毛骨      然       无     轻重       一     尘埃            不及防
四、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        鲁斯的眼睛睁的大大的,充满惊起而又满心欢喜。(        )
2、        所有的运动都停止了,天空一片晴朗,仿佛磨亮的铜镜。(        )
3、        “不!不!我命令你——”(        )
4、        莱福枪和斧头轮番飞舞,时而打中,时而落空。(        )
五、        根据语境,仿写句子。
生命是辽阔的大海,蕴含不尽的情思;生命是深邃的湖泊,孕育无限的生机;      

                                       。

出题人:新源镇中学  杨立春    审题人:新源镇中学  王凤梅


答案
一、        1、美、杰克伦敦、《狼的儿子》、《海狼》
2、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典型环境的描写、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二、略
三、十、了、名、疲、理、翼翼、聋、颤、然、其、执、危、悚、足、缕、猝
四 、1、神态描写
2、环境描写
3、语言描写
4、动作描写
五、生命是潺潺的小溪,承载着无穷的梦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2:44:14 | 只看该作者

八年语文上册第十五课《老子二章》
第一课时练习
一、        文学常识填空
老子即        ,姓       ,名       ,是我国         时期思想家,      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写的            一书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这本书又称为                    、                     
二、        给加点字注音
斯恶已(       )     为而不恃(       )    强行者有志(       )
三、        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
生而不有(           )(           )
万物作焉而不辞(           )
为而不恃(              )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
知人者智(            )
自知者明(            )
不失其所者久(               )
成功不居(             )
四、        比较下列各组词义的差别
1、有无相生(           )            2、处无为之事(                )
生而不有(           )               为而不恃  (                )
3、自胜者强(           )
强行者有志(         )
五、《老子》一书中有很多成语对我们有启示和教育意义,你能举出几例吗?




出题人:新源镇中学  杨立春      审题人:新源镇中学  王凤梅

答案:
一、        老聃、李、耳、春秋、道、《老子》、《道德经》、《老子五千文》
二、        略
三、        了解;生养万物;据为己有;兴起;施与(恩惠);依靠、凭借;丧失;机智聪明;真正的聪明;丧失;占有
四、        1、有,和无相对;占有    2、做、作;施与(恩惠)     3、强大;坚持
五、        天长地久      上善若水       自知之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2:44:19 | 只看该作者


八年语文上册第十五课《老子二章》
第二课时练习

一、阅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回答问题。
1、本章中列举了哪些常见的矛盾?目的是要说明什么规律?你还能列举一些类似的事物吗?




2、“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体现了老子什么样的治国理念和教育方法?并说说你的理解。




3、我们并非圣人,但我们同样可以从经典中获得适合我们的精神给养,你觉得这一张对你的修身为人有哪些指导?




二、阅读《知人之智》,回答问题。
1、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曾说:“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这句话照应了本章中的那句话?你能举出一些“自胜者强”的例子吗?你觉得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够?打算如何战胜自己?





2、古人也认为是“死而不亡”的,认为死后并没有消失,所以才有祭拜祖先灵魂之举,这与老子的观点是否一致?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死而不亡者?试举例。




3、结合《知人者智》一文,谈谈老子个人品德修养方面的思想?




出题人:新源镇中学  杨立春      审题人:新源镇中学  王凤梅



答案:
一、1、美和恶  善和不善  有和无  难和易  长和短  高和下  音和声  前和后;这些事物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说明了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生和死  老和幼  清和浊  明和暗  功和过  黑和白
2、治国理念:无为而治  不是什么都不做,老子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清静无为,少私寡欲,慎行贵言,顺应自然,让百姓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如毛泽东“出主意,用干部,发动群众”就是处无为之事
教育方法:实行身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3、抛弃私欲和贪婪,用顺应自然的方法对待任人和事
二、1、照应了“圣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句;张海迪,史铁生,贝多芬
2、老子主张的“死而不亡者寿”指的是身虽死而精神犹存的人才是真正长寿,古人祭拜祖先灵魂只是一种迷信活动;雷锋  黄继光  任长霞  焦裕禄
3、重在修身  人当自知、自胜、自强、知足、勤奋、守本才能实现天地之志,与世长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2:44:25 | 只看该作者

八年上册第十六课《论语九则》第一课时堂堂清检测题
新城局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中学  命题人:石长民

1、        文学常识填空:
(1)孔子名            ,字,        ,        时期            国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             ,            家学派的创始人。
(2)《论语》共         篇,是记录                         的书,是一部                     体著作。
2、结合文章理解下列加线词语的意思
(1)父母唯其疾之忧    (              )  (                )
(2)一则一喜,一则以惧(              )  (                )
(3)巧言令色,鲜矣仁  (              )  (                )
(4)德不孤,必有邻    (              )  (                )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
(6)父母之年                  (                 )
(7)游必有方                  (                 )
3、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翻译下列句子:
(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巧言令色,鲜矣仁
4、结合以下问题理解课文 :
(1)1、本文谈了哪两个方面的问题?两者有什么关系?

(2)从前四则来看,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应该做到哪几点?

(3)综合后五则来看,说说“君子”是指什么样的人,孔子认为应该做哪些才能称为真正的君子。

(4)孟武伯”和“子游”同样问孝,为什么孔子的回答不一样?这体现了孔子一贯主张的哪种教育原则?

(5)“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此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

(6)为什么君子会“坦荡荡”,而小人会“长戚戚”呢?

(7)你怎样理解“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


审核人:滕广忠


参考答案:
1、(1)孔子名     丘       ,字, 仲尼     春秋           ,时期            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教育家思想家        、    儒         ,            家学派的创始人。
(2)《论语》共    二十     篇,是记录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的书,是一部     语录                体著作。
2、
(1)父母唯其疾之忧    (    病          )  ( 担忧  、担心     )
(2)一则一喜,一则以惧(     方面       )  (     高兴     )
(3)巧言令色,鲜矣仁  (   好的脸色       )  (      少     )
(4)德不孤,必有邻    (    有道德的人    )  (  一定     )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知晓           )
(6)父母之年                  (      年龄    )
(7)游必有方                  (  方向 、处所       )
3、略
4、(1)答:(1)行孝,立德;(2)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立德的首要条件是要行孝。
(2)答:(1)不要让父母为除了疾病之外的东西操心。(2)要真心对待父母,从精神上关心父母。(3)应该尽量在父母膝下承欢尽孝,如果远行,要告知父母去向。(4)要关心父母的年龄身体,为他们的长寿而喜,为他们的衰老而忧。(3)答:第一问:有道德修养的人;第二问:(1)稳重坚定,不夸夸其谈;(2)重义轻利,明辨是非;(3)心胸坦荡,堂堂正正;(4)推己及人,仁爱待人。(4)答:(1)孔子对弟子的回答都是有针对性的,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引导和教育。孟武伯行事错乱,所以孔子教导他不要让父母因身体之外的事情为他操心。子游为人公正方明,但有些不拘小节,所以孔子教导他要注意表达对父母的恭敬孝顺之心。(2)这正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5)答:(1)对比;(2)作为子女,不能只是赡养父母就可以了,更应该注重在精神上关心父母,细致周到,急父母之所急,想父母之所想。
(6)答:(1)君子以义为前提处事,内省无疚,心底坦荡无私,自然神清气爽。堂堂正正,高高兴兴,是君子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2)小人则与此相反,小人贪图私利,欲望无止,永不知足,所以小人总是眉头紧锁,愁云满面。
(7)答:巧言令色的人只会顺情说好话,不敢说逆耳之言,只是花言巧语,假装和善,这种生命的病态和假象,严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相知相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2:44:30 | 只看该作者

八年上册第十六课《论语九则》第二课时堂堂清检测题
新城局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中学   命题人:石长民
结合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提出的“父母在,不远游”这一观点与当代青年远游闯天下的志愿是否矛盾?谈谈你的见解。
2、“父母在,不远游” 孔子提出这一行为准则是希望子女如何行孝?这在交通便捷、开放动态的现代社会应如何理解?
3孔子所说的“义”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有何区别?
4、你认为如果立志做21世纪的君子,应该继承什么,发扬什么?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请简要谈谈孔子的“义利观”。
7、用你自己的话谈谈君子与小人有哪些不同?
8、你知道古今有名的行孝故事吗?请写出一个,并简要概述。
9、根据文意,对对联。上联:小人见利忘义心胸窄






审核人:滕广忠





参考答案:
1、答:(1)“父母在,不远游”谈的是孝心,“好男儿志在四方”谈的是理想,两者是在两个范畴提出观点,(2)如果在现实中出现了表达孝心和实现理想的矛盾,孔子也提出了折中的方案:“游必有方”。游学也好,游历也好,方向要明确,这样父母心中才能安稳,
2、答:(1)孔子提出这一观点是希望子女能够尽量膝下承欢、床前尽孝,把行孝落实在日常的听命侍奉上,关心父母的衣食冷暖,关注父母的健康状况。(2)这种观点在交通便捷、开放动态的现代社会依然可行,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子女即使远游也可日行千里地返回。重要的是子女心中要装着对父母的牵挂和惦念,经常回家,并尽可能多陪伴父母。所以,穿行于现代时空中的男女,仍然应该把“父母在,不远游”记在心间。
3、答:(1)相同点:都是指正义的行为举动。(2)不同点:古代的“义”的范围很广泛,凡是符合道义、正义的行为言论都属于“义”的范畴,而现在人们心目中的“义”约定俗成地缩小为“大义”的倾向,即重要的原则,如民族大义。
4、答:(1)如果立志做一位21世纪的君子,应继承孔子提倡的行孝立德、去伪存真、重义轻利、推己及人等君子之道,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为人。(2)还应该赋予君子以时代新内涵。如:应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面对人生的磨难和挑战,善于接纳新鲜事物和理念,在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善于把握机会、显现才能。
5、答:在现实生活中,与同学们相处,我们一定要将心比心,不强加于人。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苛责,尊重他人,多为他人考虑。如:自己不希望被同学起外号,就不要给同学起外号;自己不希望被同学揭短,就不要揭同学的短等。
6、答:孔子认为:义,是道义真理之所在,义者,宜也。凡事先问是与不是,对与不对,遵循事理,明辨是非,然后再决定做与不做。利,是人情之所欲。君子通晓大义,小人只懂得私利,君子始终把义放在首位来做选择,是出于内心的需要,而不是外部的约束,这是很高的道德境界。
7、答:君子懂得义,小人只懂得利;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心胸狭窄。
8、答:(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就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心地平坦开阔,小人经常局促忧愁。答:卧冰求鲤:晋朝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说王祥是非,因而失去父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鱼,王祥就赤身卧在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初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9、下联:君子行孝立德品质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2 12:44:37 | 只看该作者

八年上册第十七课第一课时堂堂清检测题
新城局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中学   命题人:石长民
1、        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是西汉末年            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        着重记载了                  的策略和言论。文章题目中“讽”意是         ,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
2、  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
皆朝于齐(     ) 形貌昳丽(      ) 朝服(       )邹忌(     )
窥镜自视(     )  期年之后(      )    间进 (      )谤讥于市朝(      )
孰视之(       )
3、  结合文章理解下列加线词语的意思:
皆以美于徐公(               )   形貌昳丽  (          )
邹忌修八尺有余(             )   齐王纳谏  (          )
朝服衣冠 (        )(        ) 孰视之    (          )
何能及君 (        )             客之美我者(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期年之后  (          )      
闻寡人之耳者    (          )    王之蔽甚矣(          )      
皆朝于齐 (               )      与徐公孰美(          )      
窥镜   (         )              旦日      (          )  
时时而间进  (      )(       ) 私我      (          )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能谤讥于市朝(        )(      )
4、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翻译下列句子:
(1)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5、整体感知:
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                       及其结果。


6、“门庭若市”是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请写出其反义。

审核人:滕广忠


参考答案:
1、本文选自《战国策》,是西汉末年 刘向  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 的策略和言论。文章题目中“讽”意思是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
2、略       
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皆以美于徐公(  认为            )  形貌昳丽 (光艳美丽       )
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 )   齐王纳谏   (采纳接受    )
朝服衣冠 ( 早晨     )( 穿戴    ) 孰视之     ( 同熟仔细      )
何能及君 ( 比得上  )        私我 ( 偏爱,动词      )
客之美我者(  以… 为美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实在)      
期年之后 ( 一周年一整月      )        闻寡人之耳者    (  使… 听到 )
王之蔽甚矣( 受 蒙蔽     )       皆朝于齐(朝见       )
旦日   (第二天       )         与徐公孰美(谁      )      
窥镜   ( 照     )           时时而间进  (不时,有时候  )( 间或偶而    )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        能谤讥于市朝( 指责别人的过错 )(讽刺  )
4、
(1)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魁梧,容貌美丽
(2)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  是害怕我; 客人认为我美, 是对我有所求。”
(3)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官门口和院子里象个闹市;几个月后,偶而才有人进言规劝;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
5、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  切身经历   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齐王纳谏   及其结果。
6、门可罗雀

八年上册第十七课第二课时堂堂清检测题
新城局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中学   命题人:石长民

1、        按提示填写相关语句:
(1)、文中写邹忌对妻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 ?                                                                                    
(2)、文中写邹忌对“妾之美我”看法的语句 ?                                                                                 
(3)、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的情景的语句?                                                                                          
(4)、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                                                                                       
(5)、文中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句子是 ?
2、结合以下问题理解课文 :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2)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3)“王曰‘善’。”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用?
(4)揣摩“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活动,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5)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3、开放性试题
(1)请就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
(2)威王一“善”,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请根据“无可进者”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广开言路”,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广开言路”的问题?(2分)
(3)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4)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只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即可。
(5)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 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6)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3 17: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