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生活中写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21:3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生活中写作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    公园路小学    焦艳
在作文课上,很多学生会“谈作文色变”, 甚至不少学生就眼睛盯着天花板,长叹着,无话可写。即使强迫着自己写下去,也是内容空洞,千人一面。事实上,我们的孩子对作文总是敬而远之,他们总以为,作文就像一尊佛像高高地占据在神坛之上;我们的部分老师总喜欢搬出所谓的作文“公式”,重视写作技巧的训练,强调作文格式、套路,使作文远离了孩子,远离了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所以,作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起步阶段的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孩子们留心生活,体验生活,在与生活接触的接触中捕捉写作素材,为孩子们打开丰富多彩的生活天地,让作文变得新鲜有趣,使孩子想写、乐写,并渐渐成为他们精彩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感受生活,调动兴趣
心理学认为:“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一草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春日的万紫千红,夏日的朝气蓬勃,秋日的硕果累累,冬日的银装素裹……父母的呵护、老师的关爱、同学的互助……生活是美的,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究根到底是因为缺少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生活,我们的写作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了。我们要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投身到广阔的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去欣赏红花绿草,去领略湖光山色,去聆听流水潺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就是巧妇手中米,是习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引生活进入教学中,首先就要强化学生对生活的印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学生对生活之中的小事和周围发生的事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认为是小事。我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小学会捕捉生活中的小浪花,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挖掘题材。捷普洛夫说过:“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才能厚积而博发。如活跃的课余生活,创造性的团队活动,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都是学生写作的丰富题材。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想法设法引导他们做有心人,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去激活生活的印象。让他们意识到,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发生过的许多事虽小,只要有意思,就是很好的题材。
  二、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曾经带了几个孩子出去野营,可是孩子们对自然美景熟视无睹,只顾看着各种卡通漫画,于是三毛不禁惊叹:孩子们被商业美术俘虏,抛弃大自然了……事实上,我们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可引导他们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培养他们“事事留心,处处在意”的习惯,让学生多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写作时就有话可说了。如上课时天气突变——可引导观察风、雨、雷电等自然景物的变化,指导学生如何写景;课前学生告状——可让参与者自述事情的经过,同学讨论评判,把经过写下来,教给如何记事;观察周围的人——亲人、老师、同学,抓住人物特点,指导如何写人。如:教完《课间十分钟》一文后,我刚给同学们分析完场面描写和人物的动作特点,就下课了。我给学生留下了一道作业:让同学们观察“从预备铃响”到“教师开始上课”这大约两分钟的场景中的人和事,并写下来。结果篇篇形象生动。其中一位同学下课时忘了上厕所,铃一响他着急了,我引导他把自己刚才的“经历”先说出来,而后稍给予指导,再让他写出来。他写道:“‘叮铃铃……'上课铃响了,糟糕!我还没上厕所呢,怎么办?我扭头就向厕所里冲刺。啊!正巧与往厕所外边跑的陈明撞个趔趄。也顾不上说声‘对不起’,赶紧往厕所里挤。等我解完手后,来不及系裤子。于是,一边跑一边系裤子。当我气喘吁吁地跑到教室门口喊‘报、报、报告’时,同学们看着我狼狈的样子,哄堂大笑”。这样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观察,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自然有话可说,自然情深意切。教学中我们还可引导学生把视线从学校生活转向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记下自己点滴见闻,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思考生活,感情悟理,
  紧紧贴近生活,生活就会源源不断地进入文章。其实文章成功的关键在于贴近自我的心灵。很多学生的作文仅仅是“生活的复印件”,压根儿就没有惊喜、沮丧之类的情感因素,自然写作主体鲜活的生命力难以显现,作文也就索然无味。而这种情感因素的生成来自于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感悟越深刻,情感越丰富,作文的生命力也就越强。
  生活是什么?每个人的见解各不相同,因为他们对生活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的孩子虽然留心观察了生活,却往往难以写出很精彩的文章,不在于观察不仔细,而在于缺少思考,缺少感悟生活,因而他们的作文往往空洞、流于形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流水账”。
要让学生知道观察是一种有意的、有计划的持久的知觉,要培养学生的日常观察力,教师可以先用定向引导的方式。引导学对静物、活动等进行观察。学生进行观察时,教师可以事先告诉学生观察的目的、任务。如观察周围一处景——我们的学校时,教师就应带学生走出教室,让他们有意识地重新认识一下学校;然后将看到的、想到的按一定顺序写下来,并鼓励学生加进自己的想像。因为耳闻目睹,且亲身体会,学生们写起来就非常顺手,加之想像就使习作更加生动有趣、惟妙惟肖。让学生学会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他们对生活感受多了、充实了,自然对习作也就有了兴趣。
  一个善于思考生活的孩子,他往往能够从小草的执着中感受到坚强,能够从太阳的升起与落山中感受到时间的飞逝,能够从老师眼里的目光中读懂老师的关爱,能够从钓鱼岛事件中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可以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
    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可以说,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就应从“生活”入手,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处处是作文”。 愿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能牵着学生的手走进生活,指导他们写出优秀的作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4: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