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09-9-23 07:35:00
|
只看该作者
4、家庭篇——《我陪女儿做实验》
晚饭时,女儿看到碗里的酸菜中有一个特别小的红辣椒,很感兴趣,因为她从没见过这么小的红辣椒。
孩子问我:“爸,这个小辣椒给我吧?”
“你要它有什么用?太辣了。”我不解地应付了一声。
“我要解剖它。”孩子认真地说。
饭后,女儿找来一把小刀,轻轻地将这小辣椒横切开,细细观察后,转身又在厨房里到处找了起来。不一会,她又找来一只常见的大青椒。看来这孩子想在比较中研究了,我不由地有点佩服起来。
果然,孩子将这大青椒也沿着横截面切开。她拿起两个不同品种的辣椒,充满好奇地寻找着什么。
我没有惊动孩子,其实,这时她的家庭作业一个字还没写。但当孩子对一个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甚至想去了解和探索它时,我又怎能不保护孩子这种创造性的兴趣呢。
孩子对着这两个辣椒看了又看,对我说:“爸,它们虽不一样大,但长得是一样的。”
我知道,孩子是从解剖下来的内部结构来看的。动手做、在比较中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很不错的学习品质。我刚想让孩子结束实验去做作业,没想到她又自言自语地说:“让我再竖着切开看看。”
于是,孩子握着小刀,小心谨慎地将那比小拇指还细的小红椒纵向切开。看着孩子那专注的神情,我心中不由一阵惭愧。孩子借助一把小刀,走进了心中的科学的殿堂,其实探究的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能亲手操作,在自由的心境中做自已喜爱的工作。
孩子没有忘记还有作业,实验做完,便又打开课本,开始做家庭作业。
她边写边对我说:“爸,我下一次解剖那只小闹钟,以后还要解剖青蛙卵。”
孩子在写作业,我打开电脑书写这篇《我陪女儿做实验》的教育日记。写到尾声,看着这一个“陪”字,我心中却产生了几分愧疚:作为一名教师,一名主管学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我为何不能在学生的作业改革上,组织教师们多做一点尝试,让孩子们充满灵性的思想,多一点自由飞翔的空间呢?
5、思想篇——《让新课程远离“实用主义”》
自从推进新课程以来,有不少专家、学者通过文化的视野来看教育。
中国社会科学院周国平教授最近在一次讲演中说“人们常常叹息,中国为何产生不了大哲学家、大诗人、大作曲家、大科学家等等。据我看,原因很可能在于我们的文化传统的实用品格,对纯粹的精神性事业不重视、不支持。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的前提是把精神价值本身看得至高无上,在我们的氛围中,这样的创造者是不易产生,即使产生了也是孤单的,很容易夭折。”
周教授的话,的确令人深思。作为一名教师,我不由想起了我们的教育。
“实用性”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永久的痛,更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最为真切的痛。
从教育主管部门到遍布城乡的中小学校,从教师到望子成龙的家长,好像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看有没有用。有用的就全力而为,没用的就应付了事,最多作为休闲而已。
现在许许多多的孩子在小小年纪就在拼命地学琴棋书画,在一级级地往上考,达到某级就好像祥光满室,家长高兴得逢人就夸,光宗耀祖般地得意非凡。
为何各类教辅用书卖得特别火,那是因为通过强化训练,能提高孩子的应试能力,至少可以说在现阶段还是实用且较为有效的。
为何新课程推进困难重重,为何我们的一些老师与校长还在为同一个问题而困扰:“考试的评价制度不改,我们的课堂教学怎么改?怎能改?”看似说得有理,其实,还是“实用主义”心理在作怪。
难道教育就仅仅就是为了考试吗?因为有考试,难道就能将学校变成“应试训练的地狱”了吗?这样的地狱在现时还是存在的,且大多已飘扬起“素质教育”的幌子
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还在昧着良心,以“应试第一”的实用主义思想来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学校成为自由思想的屠宰场与文化的荒漠,必将会受到历史的审判!
在新课程的推进中,在国家级、省级课改实验区,我们的课改实验老师,更多的是在行政命令下,接受教改任务,就连写教育日记,也是由学校下死命令,规定每周写上几篇,有多少字。全没考虑教育日记写作的精神愉悦与理想追求。于是,“实用主义”同样在新课程改革中找到了大市场:
你不是倡导合作学习吗?我就每节课都将学生几人分成一个小组,团团围坐在一起,也不管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坐在课桌外侧的学生扭起脖子看黑板上的文字是否舒服,也不能有效地关注智力发展较慢的学生此时此刻真实的心理需求与学习状态,只要让学生讨论起来,且还要大声地嚷嚷起来,好像这样就能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了,也能给领导与听课的老师一个满意的交待了。好像新课程的目标,就是为了让那几位课程专家满意似的。
你不是在提倡“综合实践吗?”,那就由教师写好蓝稿,精心组织,反复操练,包你会看到一个精彩纷呈的综合实践课堂与充满生机的课堂学习环境。“实用性”还是现时教育的一大法宝,怎能丢弃不用呢?
像这样的事,在我们现实的教育中还少吗?
教育本属于人文,我们怎能为追求与培养实用主义而活着?
康德说过:“人是目的,永远不能把人用作手段。”
因此,如果我们把教育理解成文化,那么这种文化就是人类精神存在与发展的温床。如果我们将教育理解成“唤醒”而作为一种手段而存在,那么这样的手段同样应属于精神的激活,而非技能的操练。
把学生当人看吧,多关注孩子精神的成长,多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
少一点“实用主义”的阴影,中国的教育就会多一分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