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略读课文别样精彩1000字小学语文教师论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07:3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 说到略读课文教学,一直以来比较困惑我们的是略读的这个度不好把握。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复杂化。把略读课文当成精读课文上,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使略读不“略”,二是简单化。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以为略读课什么都不用教,只要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就可以了,结果,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兴趣。略读课文到底应该怎么教呢?

带着这种困惑,抱着向同仁学习的态度,有幸聆听了张老师执教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是一篇介绍名扬中外的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的略读课文。张老师在这堂课上充分体现了略读课文的特点。课后各位专家老师也作出了中肯的评价,我是深受启发,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1.整体感知求“略”。    

略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词句、结构、表达方法,在整体感知的阶段,力求放开,从略处理。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只求尽量快地尽量多地略读浏览,搜集信息,多角度、多方位地感知文章大意,对全文形成一个比较粗略的整体的认识。    

2.教学方法求“粗”。 

略读教学中淡化老师的教,注重学生的学。生字会认就行,词语大致理解即可,不必细究。在教学过程中,以默读为主。充分利用略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明确略读的重点。阅读课文提示,它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

3.重点感悟求“精”   

略读教学的略是不是也要讲究一个度?虽然略读课文教学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一读而过,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其实,略读课文的粗知大意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要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综上说述,略读课文是不是要先做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略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找准要点?在文章重点感悟处也适当的“精读”处理?读书是不是也得有个层次,从读通课文开始,只有读准了,读通了,读顺了,才会有下一步的“我读懂了”。略读教学,是不是也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指导学生写下文章大意,写下感受,写下自己对内容或语言的看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2-4 09:54:31 | 只看该作者
略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词句、结构、表达方法,在整体感知的阶段,力求放开,从略处理。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只求尽量快地尽量多地略读浏览,搜集信息,多角度、多方位地感知文章大意,对全文形成一个比较粗略的整体的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8: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