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论文 提高农村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20:3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 提高农村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
郑州市中原区外国语小学 彭 鑫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仅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还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孩子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成长有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坚决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做到既要重视课内语文教学又要抓好课外阅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能力 提高途径 农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尽管当前社会传媒的形式多样且发展十分迅猛,但有人统计,现代社会需要的各种信息约有85%以上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图书文献,可见阅读能力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能力有具体的描述:“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少数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阅读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还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意义更加重大。



目前农村文化环境较落后、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学生接受各种教育的途径少、家长适时引导教育孩子的意识较差。这些不利因素直接导致农村小学生的阅读量少,作文能力低,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城乡差异比较明显。那么,怎样才能多方面拓展阅读途径,充分激发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支教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内到课外,以点带面,解决读什么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阅读范例)都是经过众多专家学者优中选优提供学生阅读的,都是精品。这些课文是学生学习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的凭借。然而每学期二十多篇课文毕竟很少,课内阅读教学毕竟有限,必须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课外拓展和延伸,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有效地把课内阅读中习得的能力,很好的运用于课外阅读中去,同作家的其它作品就是很好的阅读媒介。根据教材安排的训练重点,教师教学一篇课文后,带出类似的几篇文章,让学生自学运用,大大地增加阅读量。例如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课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文,我就引导学生阅读他《背影》《春》《荷塘月色》等代表性的散文名篇,学生不仅理解了朱自清先生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惋惜,更对他人格和对日常事物的细致观察感悟有更深刻的理解,



反过来深化了对《匆匆》一文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积累阅读古今中外描写时间的诗词佳句、经典作品,这样有一篇文章延伸到作家更多的作品,延伸到同题材、同内涵的其他作家作品,无形中扩大了阅读量,加深了对作家、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与内化。再如学习人教版六上“初识鲁迅”那组课文,我不仅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故乡》等小说,还引导阅读他的散文、诗歌,甚至杂文,以及当时其他作家写鲁迅的文章,这样学生对鲁迅就有个全面的认识,更解决了学生对鲁迅先生作品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难题。



在每单元课内阅读教学之前,我都鼓励引导学生查找作家作品和同类型作品;同时针对农村学生条件有限的情况,我亲自查找同课文作家作品和同类型的文章,从中再次筛选,提供给学生阅读。每单元做成一册,一年的支教我做了十多册,每一册的阅读量比语文课本的内容还要多的多。



无论从期末测试成绩来看,还是平时的语言表达,学生的进步是很显著的。课内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获取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相当明显,再加上课外阅读的辅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有计划的、大量的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就会比别的学生学得更好、学得快。更重要的是架起一座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桥梁,学生会终身受用。由于学生把广泛阅读积累的大量词汇和写作方法迁移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与写作中,语文能力便会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



二、开展活动,激发兴趣,解决为何读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源泉。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解决了读什么的问题之后,更要激发学生喜爱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内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有了饱满的读书兴趣,学生才会对课外阅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身其中。



这时候教师就要创造某种条件或利用他们已有的其它行为动机和需要的迁移,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所必需的东西。例如,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讲故事、朗读、演讲,或者向同学们介绍一本好书等活动,给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学生为了展示自己就会主动阅读,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样一来,课外阅读也就成为同学们的一件乐事,一种享受。



建立班级图书角,营造浓厚的读书环境和氛围,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每位学生每月提供给班级图书角一本好书,鼓励学生借阅图书,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同时老师提供给班级图书角五至十本书,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同时,评选每月班级阅读小明星,由家长、老师、同学一起参与评选。这样,教师重视、家长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浓郁的书香气息就会越来越浓,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20:33:54 | 只看该作者
三、读写结合,掌握方法,解决怎么读



培根说:“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道其中的大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我们要提



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不单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如:有的学生只凭借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



新课程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要求学生能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技巧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精读与略读课文,精读课文教师引导阅读为主,略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两者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引导,注意积累与运用,及时做笔记、写感受。教师可先介绍几种读书方法,比如自己的书可以采取圈点、批注法;而借来的书,可以采取摘抄法;可以是略读,可以是详读,甚至可以用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的方法来促进读书;每个同学还可以有自己特有的读书方法。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写作,写作能力的提高更离不开阅读。在大量阅读的同时,随时记录自己的发现、感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要求学生每天记下自己的新发现、新感悟、印象深刻的事情,字数可多可少,每周从这些每天小记录中选择一些内容写成一篇大作文。学生为了写出好的作文,为了更好的记录每天的生活,就会认真细致的观察生活,就会多读书,这样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会给学生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作为教师,应充分的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想方设法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提供展示的机会与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不仅提高了农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在于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对学生会终身受用的,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必将在此基础上结出累累硕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8: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