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我们可以将课程素材大致看作是经历了双重开发、双重阐释后得到的经验成果。其中“第一水平的课程阐释”(first level of interpretation),包括了“理念课程”、“正式课程”在内的,由外部课程开发者实施的、把学术化的学科知识转化为课程文本的过程;而“第二水平的课程阐释”(second level of inter- pretation)是由一线教师作为课程的“使用——开发者”实施的、把课程文本转化为学习经验的过程。课程潜能无疑是蕴藏在“第二水平的课程阐释”中,等待着教师的挖掘和激发。
行文至此,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那就是课程潜能的激发还需要经历一个掺杂个人见解、立场的阐释过程。教师对课程文本的解读可以看成是理论层面上的阐释,实施课程的过程可以看成是实践层面上的阐释。无论是哪种层面上的阐释,Ben-Peretz一并遵照哲学传统将其划分为了主观和客观的阐释模式(subiectlive and objective modes of curricular imerpretation),并在客观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了内部和外部参照框架(internal and external frames of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