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册 全册教学资源

[复制链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07:42:00 | 只看该作者
《一面》练习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07:43:00 | 只看该作者
一、默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本文表示时间的语句。

   2、画出本文表示地点的语句。

   3、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这篇文章记事写人,重点放在写人上,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


三、全文以空行隔开,分两部分。
   1、第一部分共38段,主要内容可概述为三层:“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内山老板热情接待“我”,“我”有幸见了鲁迅“一面”。根据上述概括将第一部分划分为四种不同的层次,请指出正确的一种,并说明理由。(     )
       A、⑴    ⑵    ⒄    ⒅
       B、⑴    ⑵    ⑶    ⒅    ⒆
       C、⑴    ⑵    ⑶    ⒄    ⒅    38
       D、⑴    ⑵    ⑸    ⒄    ⒅    38

   2、有人认为删去第二部分,文章会更精练、更集中、更符合回忆录的写法。你觉得这种意见对不对?为什么?
       答:


四、作者的笔触引着我们进入内山书店:像摄影机一样实录往事;焦点聚在鲁迅身上,形象光彩照人。
     1、口头介绍下列“镜头”:
      书店的全景 书架一角的近景 一本书的特写

   2、看看作者对鲁迅外貌的描写是如何由远及近、从粗到细,逐步“摄制”成的。  


五、回忆性文章的用语,常蕴含着作者的深情。请结合括号里的提示,揣摩加黑词语的含义和感情色彩。
   1、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理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结结巴巴”本意指口吃,用在这里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一种神态和感情?“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要“向四周望”?为什么“没有蹦出”鲁迅的名字?这又表现出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为什么不直接写“掏出那块银元”,而要加上“带着体温的”这样起修饰作用的定语?为什么要强调说明“他的手多瘦啊”,“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作者这时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恭敬地鞠了一躬”,作者这时又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六、下边是本文开头三处伏笔,试指出下文与这三处伏笔的照应之处。
   1、“我”本来要去接班,但还要等半个钟头。

   2、“我”是一个因为繁重的劳动而“困软得很”的穷售票员。

   3、“我”不到别处,而到内山书店去歇歇。


七、破折号在本文中有如下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提示,③表插说,④表话题转换,⑤表话没说完。请辨析下边的例子:
   1、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
   2、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
   3、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胡辨出……(      )
   4、一个矮小而结实的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
   5、……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
   6、“哦!您,您就是——”(      )
   7、我……摸摸里衫上的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      )
   8、那种正直而慈详的眼光,使我立该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
   9、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




答案
一、 1、 一九三二年秋天,一天中午,还要等半个钟头的样子,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一九三六年十月。
   2、 上海,虹口公园,内山书店,店里,店后面长台子旁边,南面,北面,里面,书店的门。
  3、 起因: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歇歇。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

二、 这篇文章着重刻画人物。文章中虽有不少记事的成分,但这些记事是为了交代时代背景、描写人物出现的具体环境,记事还是为了刻画人物。重点放在人物刻画上,意在突出主要人物鲁迅的高尚品格;这也正是这篇文章记叙的重点。
三、 1、 (C),正确,符合主要内容的概述。(A),不对,第⑴段只交代了年代、地点和人物,没有交代“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不符合主要内容第一层的概述。(B),不对,第⑾段写鲁迅出来,已属于第三层的开头。(D),不对,第③④两段已属于第二层的开头部分。
   2、 这种意见不对。第二部分既是沉痛的悼念,又是冷静的思索,表现了“一面”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这部分的抒情和议论,画龙点睛的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四、 ⑴  书店的全景:“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书架一角的近景:“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一本书的特写:“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

五  1、 “结结巴巴”,显示出作者突然发现自己崇敬、热爱的鲁迅先生就站在身边,一种深感激动的神态和幸福的心情,难于用言语来表达。作者要“向四周望一望”,表现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和险恶,怕有密探之流在旁边。作者阿累,当时是“左翼剧联”成员、中共地下党员,养成了高度警惕的习惯。“没有蹦出”鲁迅先生的名字,一是当时环境的险恶,不能暴露鲁迅;二是作者有意强压自己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这表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由衷敬爱之情。
  2、 “带着体温的”银元,表明这是作者艰苦劳动所得,虽少却很珍贵。“他的手多瘦啊”,意在表现鲁迅忧国忧民,操劳一生,作出了极大的自我牺牲。“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是作者被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所深深感动。“恭敬地鞠了一躬”,是作者对鲁迅的由衷感谢和崇敬。

六、 1、 暗示与鲁迅会面的时间短暂,给下文“我”与鲁迅仅见“一面”所受到的巨大鼓舞和影响,埋下伏笔。
   2、 给下文“我”买书缺钱产生困窘,由鲁迅帮助解决,因而更加崇敬鲁迅,埋下伏笔。
   3、“我”是个进步青年,内山书店出售进步书刊,“我”到内山书店歇歇,翻阅书籍,能汲取知识和力量。这为下文看到鲁迅译著,会见鲁迅,埋下伏笔。

七  1、 (⑤)
    2、 (④)
    3、 (③)
    4、 (①)
    5、 (④)
    6、 (⑤)
    7、 (①)
    8、 (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07:43:00 | 只看该作者
一、作者的笔触引着我们进入内山书店:像摄影机一样实录往事;焦点聚在鲁迅身上,形象光彩照人。
   1、口头介绍下列“镜头”:
      ① 书店的全景
      ② 书架一角的近景
      ③ 一本书的特写。  

  
二、本文作者与鲁迅先生只有“一面之交”,为什么鲁迅先生会给作者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答:


三、破折号在行文中有以下四种用法:
       A、引出解释说明的语句
       B、标明话题的突然转变
       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
  分析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属于哪种,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
   2、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① (      )
     “哦!您,您就是——”② (      )
   3、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
   4、我……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     )
   5、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      )
   6、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 )


四、指出下列词那些常用来表现人的神态,哪些常用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殷勤
   懊悔
   踌躇
   恭敬
   憎恶
   颓唐
   疑惑
   慈祥




答案
一、 1、① 书店全景:“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
      ② 书架一角的近景:“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
      ③ 一本书的特写:“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
二、 答:鲁迅是一位受广大革命青年爱戴和崇敬的伟人,对一个受尽欺辱的普通工人竟如此关心帮助,“我”自然很受感动。而鲁迅先生那瘦削的身体,那隶体“一”字似的胡须,那一根根显得精神抖擞的直竖的寸发等鲜明的外貌的特征,反映出他为革命事业毁坏了健康,但依旧站在斗争的最前列,顽强地和敌人作斗争的崇高革命精神,这给作者以巨大的鼓舞,所以这偶然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 1、 (A)
   2、 ①(B)②(C)
   3、 (A)
   4、 (B)
   5、 (A)
   6、 (A)
四、 表现人物神态的:殷勤、恭敬、颓唐、慈祥。
  表现人物心理的:懊悔、踌躇、憎恶、疑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07:43:00 | 只看该作者
一、《一面》作标题,首先造成一个悬念:谁和谁见过一面?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过一面?这一面是在什么情况下因什么事发生的?引人寻究。请据此将“一面”扩充为一个长句。
     答:


二、第二自然段共三句话,联系后文,试分别说说它们的作用。
     答:


三、试比较作者先后六次对鲁迅形象的描写。



四、课文编者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注释为“指不象日本人那样的语气和声调”。如果是这样的意思,作者为什么要在“非日本”三字上加引号予以强调?如果是这样的意思,对鲁迅先生来说,也许勉强可以说得过去,难道连地道的日本人内山先生的笑声也“不象日本人那样的语气和声调”么?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呢?
     答:


五、说说语句的含义
     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象得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2、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3、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意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


六、破折号在本文中有以下几种作用: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提示;④表话题转换;⑤表话未说完。据此,请将下列各句中破折号的作用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这时,我忽然记起那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
   2、你买这本书吧——这本书比那本好。(      )
   3、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      )
   4、一个矮小而结实的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      )
   5、我“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      )
   6、哦!您,您就是——(      )
   7、我“摸摸里衫上的袋——袋里只剩下一块多钱,……”(      )
   8、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
   9、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      )


七、下列字的注音只有一个是对的,请在对的那个注音后打“√”。
       踱          duō      duó       dù
       (地)窖    gào      jào       jiào
       勺         sháo     shāo     shùo
       嗤         shī       chī       sī
       捻         nián      liǎn      niǎn
       恣(情)   zhì        chī       zì


八、指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形似字的不同。
   1、辩论 辨别 辫子 花瓣

   2、爱戴 装载 剪裁 栽花

   3、老板 扳动 出版

   4、陡坡 徒劳 迁徙

   5、模范 摸鱼 沙漠


九、现代汉语的词语按其结构说,可分为单纯词与合成词两大类。合成词又可分为联合式、偏正式和其他三类构词方式。试指出下列词语属哪一种构词方式,然后归类(只写序号)。
   1、困软
   2、踌躇
   3、优遇
   4、慈祥
   5、长台子
   6、交班
   7、纸张
   8、写
   9、法捷耶夫
  10、惊异
    11、毛细雨
    12、辨出




答案
一、 一九三二年秋天的一个中午,我在内山书店买书时和鲁迅先生有过令人难忘的一次会面。

二、 第一句话:我本是要去接班的,但车未回来,还要等半个钟头,暗示了与鲁迅相见的时间只能在这半个钟头之内,为下文描写鲁迅先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给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如此巨大的鼓舞的伟大精神埋下伏笔。
     第二句话:我等车时不到别处,偏到内山书店去“歇歇”,暗示出我是个进步青年,为下文叙述鲁迅给我荐书、赠书,我又从鲁迅先生那里受到教育和鼓舞,并获取巨大的精神力量埋下伏笔。
   第三句话:交代我是一个因为繁重的劳动而“困软得很”的穷售票员,为下文述说我买不起书,得到鲁迅的帮助,因而更加热爱鲁迅、怀念鲁迅、讴歌鲁迅埋下伏笔。

三、 1、 歇歇。困软得象一团棉花。阴天,暗得很;远处、随意一望。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粗略的轮廓。
   2、 懊悔、踌躇。受到优遇,想买书钱又不够,处境窘迫。经内山招呼,里面的老人走了出来,但还没细看。较前细,有特点,突出瘦。
   3、 感受到父爱。被慈祥地询问。递书给我。着重写外表。突出一个瘦。
  4、 疑惑——更加疑惑——惊异。主动赠书、荐书。几乎面对面站着,惊异地望着。较前两次写得更细。
  5、 爱戴、激动、狂喜。认出鲁迅之后。更仔细地看。着重写脸。再次突出一个瘦。
  6、 心情同上。鲁迅解释赠书原委后。掏钱。又一次写手。最后又一次强调瘦。

四、 联系当时的背景看,“‘非日本’的什么东西”这句话有着特别的含义。作者对当时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一些浪人的狰狞、凶狠面目,海慢、轻狂的笑声,不仅很熟悉,而且极憎恶。鲁迅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内山完造是进步友好人士,他们的笑声充满友好的情意和真挚的感情,当然全不象那些侵略者的笑声。作者在“非日本”三字上加引号,目的是表达自己当时的感受。

五、 1、 表现作者一向崇敬鲁迅,信任鲁迅,印有“鲁迅译”三字的书肯定是好书。
  2、 表现作者当时认出鲁迅后的狂喜,极想喊出名字,但又怕被敌人听见,于是忍住没有喊出来。
   3、 “不愿”,是说要化悲痛为力量;“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是说这时代太黑暗,要赶紧战斗。
六、 1、 ⑤
     2、 ④
     3、 ②
     4、 ①
     5、 ④
     6、 ③
     7、 ⑤
     8、 ③
     9、 ①
七、 duó √
     jiào √
     sháo √
     chī √
     niǎn √
     zì √
八、 只要表述清楚即可,不一定要说出部首偏旁的名称。
九、 ① 单纯词: 2、8、9
  ② 联合式合成词:1、4、10
  ③ 偏正式合成词: 3、11、12
  ④ 其它合成词: 5、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07:43:00 | 只看该作者
《一面》语段阅读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07:44:00 | 只看该作者
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 ……

  “买一本吧,这书是很好的。”

  我真踌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儿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本话,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____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下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只听见一个声音在问我: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____

  “哦!您,您就是____”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____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

  “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____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1.结合上下文解释“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中的“赫然”。

   赫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个成语概括“我”对《毁灭》一书的态度和感情,然后结合原文简要说明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对鲁迅先生怀有怎样的感情?表现在哪些地方?结合原文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先生是怎样对待“我”的?为什么会这样?结合原文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段表现了鲁迅先生哪些品质和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段中有画线的句子:“你买这本书吧____这本比那一本好。”结合上下文分析,鲁迅先生为什么这样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这里是鲜明的意思。

  2.爱不释手。原因是:“我”是一个追求进步的青年,他看到过一本杂志上介绍《毁灭》是一本好书,又看到书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和信任,使他更加相信这是一本好书。

  3.热爱、敬仰鲁迅先生,例如文中对《毁灭》爱不释手,重要原因是发现书脊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再如证实了眼前站着的是鲁迅先生时,“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他热情地称鲁迅先生为“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赞美他为“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充分表达了崇敬之情。他关心先生的身体,例如他“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____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他深深地为先生的健康担心,

  4.鲁迅先生热诚地关心帮助“我”,向“我”推荐书籍,并亲自从书架上扳下来,递到“我”手里,知道“我”经济困难,一本书送给“我”,另外一本只收本钱。因为先生看到“我”热爱进步书籍,断定“我”是追求进步的青年,先生对“我”寄以厚望,热心地为“我”的进步提供条件。

  5.鲁迅先生热诚地关心和帮助进步青年,如上题的分析。他为了革命鞠躬尽瘁,没有休息的工作损害了他的健康,以至于脸色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

  6.在里屋鲁迅先生已经听到“我”和内山的交谈,知道了“我”经济状况不好,又知道“我”热爱进步书籍,所以准备把自己的译作《铁流》送给“我”,而且要再向“我”推荐一本好书,所以这样说。这也表现出先生具有谦虚的美德。

思,在百草园

刘宗棠

  ①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____百草园。

  ②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升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桐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畦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到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气。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③尽管我来的还不是时候,没能听到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没有看到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的情景。可单是那一堵还是当年的短短的泥墙,就给了我无限的情趣。

  ④泥墙齐腰高,十来步长。墙脚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大概就是因为这里的草才命名了这个园吧。现在大都枯黄萎谢,可在这些草叶边、草根旁却已透出星星点点青翠欲滴的草尖____这是生命的火苗在升腾,这是又一次对新的希望的追求。它们把绿色献给大地,献给人类,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和新生给人们以奋斗不懈的鼓舞。呵,先生写得多好:他一生“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草呵,百草园的草呵,不正植被华夏,给进击者以不尽的养料!我不由得弯下身去,摘一片草叶,含在舌尖上,而我的炽热的爱和深沉的思绪却落在草丛里,落在这片土地上!

  ⑤当年的鲁迅,就是从百草园走向一个决斗场!向一切愚昧宣战;和一切懦弱决裂,同一切黑暗决斗;与一切腐恶较量。倾一腔热血,抛七尺躯体,为振兴中华而驱驰一生。尽管,他在残酷的斗争中过早地耗尽了心血,还没有来得及看到一个民族的乐园的落成。但是,他的信念、他的希望,和百草园的草一样,不为生命结束而消逝,孕育出更茂盛、更蓬勃的新春。

  ⑥小草信仰春天,先生信仰中华必将振兴。现在真的有了风调雨顺的气候,有了流金溢彩的太阳,有了清甜如许的泉源。

  ⑦站在百草园这堵矮墙旁,我看到绍兴的一条街,人流熙熙攘攘,脚步早踏着早春的阳光。站在中国的土地上,朝外望去吧____信息爆炸,宇宙飞船,世界在变革,星球在行进,我们不该像先生那样奋力进击,让中华早一点振兴起来,高高地崛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

  ⑧百草园的草呵,每一棵都在阳光和雨露的哺育下成长着。我不也是这个园中的一棵草吗?不仅是,更是从百草园里走出来的人!

  ⑨思,在百草园;在前进的大路上……

  1.第②段描写的是百草园的____景,景物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后文中描写百草园中的草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第三句开始描写百草园的草,先写它的___________,进而写它的___________和给人的_________。它象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画直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段中的“向一切愚昧宣战,和一切懦弱决裂,同一切黑暗决斗,与一切腐恶较量”句式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这个句子赞颂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谈谈读这篇文章的感想。(写200至3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全苍翠葱茏(或“生机勃勃”) 描写了草生长的环境,对草起到烘托的作用

  2.承上启下的过渡(或“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3.形态精神鼓舞 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顽强的奋斗精神

  4.要点:①表达了对鲁迅先生和以他为代表的革命者的景仰和赞颂之情。

  ②表达了对无私奉献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赞颂之情。

  5.特点是句式整齐,结构相同。(或“是排比句”)

这样表达的好处是加强了语气和语势,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赞颂了鲁迅先生的憎恨旧社会、憎恨黑暗的社会制度、憎恨反动派的坚定立场,赞颂了他顽强的斗争精神。

  6.要点:①向鲁迅先生学习。

   ②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四化建设作贡献。

   ③发扬顽强奋斗的精神,为四化建设刻苦学习。

   ④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热爱祖国,为中华振兴而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07:44:00 | 只看该作者
《一面》课文说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4 20: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