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册 全册教学资源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07:55:00 | 只看该作者

从《谁是最可爱的人》上人民日报头版说起

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头版隆重推出了专题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发表后,不胫而走,在前线战士和祖国人民中广为传诵,成为许许多多讴歌志愿军战士英雄事迹的诗篇中最为动人的华彩乐章。她作为特定历史时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的象征,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人心的作用。文章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在今天仍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

一篇三千多字的文章何以产生这样独特的历史作用,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呢?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她紧扣时代的脉搏,和着中华民族顽强前行的节拍一起跳动。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亲受血与火的洗礼,作者对中华民族所固有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艰苦卓绝的斗争所激扬出来的英勇报国的斗志有了深刻而直接的体悟。从一个个普通战士的言行里,从牺牲的志愿军战士的感人故事中,作者认识了这场伟大的战争,感受到了包孕在这场伟大战争中的强烈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历史使命的厚重沉积成舒缓而平静的叙述,对志愿军战士和祖国人民的热爱淘洗为质朴而深情的文字。作者从万千感喟中,提纯出“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样一根红线,并以此设问和作答,写就了这一感人肺腑的篇章。这是时代造就的名篇,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高扬的爱国热情的凝缩,是祖国后方对前线将士深情厚谊的表达,是我们民族、我们国家、我们军队奋发昂扬精神的体现,因而,才在前线战士和祖国人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文章的作者魏巍是总政派往前线的部队文化工作者,当时三十出头,名不见经传。而人民日报独具慧眼,在头版刊登,隆重推出,使文章得以经过报纸的传播,深入人心。这里既有社会的需求和呼唤,更有基于对文化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我们对文化内涵和作用的认识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都迫切地警示着我们应当重视文化,给予文化以应有的位置。文化作为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纽带,作为在复杂纷繁的变革年代进行社会整合的要素,作为民族精神和思想情感意志的载体,必将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07:55:00 | 只看该作者

《种树“种到”联合国》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人物通讯的写法。
  难点:理解这篇通讯所表现的主题,认识要生存就必须改造自然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
  地球环境是当今人类社会一个沉重的话题。多年来的滥砍乱伐,损坏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这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规模的县。目前约有359万平方公顷农田,495万公倾草地,每年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和水库受到荒漠化威胁。我国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损失已高达540亿元。据专家预计,如果照此下去,到2010年,我国又将有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为不毛之地(比两个台湾省还大)。宝贵的土地资源惨遭吞噬,漫天的沙尘暴频频造访,面对肆虐的自然灾害,人们不能只是惶恐不安,更不能束手待毙,曾经是严重荒漠化的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树林召乡今天已是山青水绿,花鲜果香。树林召人绿色梦想的实现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二、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要求:
  ⒈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阅读时要重视对课文思路的把握;基本把握文章的框架结构特点。
  ⒉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重点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出示投影:
  应掌握的字词:
  ⑴掌握红字的读音:
  惊诧 迁徙 湍急 坚持不懈
  ⑵应掌握的词语:
  惊诧 迁徙 敬佩 叠映 率先 警醒 湍急 滋养 坚持不懈 绵延悠长
  ⑶思考以下问题:
  ①《种树"种到"联合国》,这个题目本身就极有吸引力,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②本文的叙事线索是怎样的?
  明确:
  ①"种树'种到'联合国"运用的是拈连的修辞手法,这样写十分形象地写出了种树种出的成就,而且是通俗活泼的大众语言,充满了生活气息。
  ②首先,文章开篇把事情的结果点出来:"王果香要去联合国了!",并交待她去联合国的原因。接着,重点写王果香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及与会者的反映。最后,写王果香如何带领家乡人民治沙脱贫的。

 三、精读课文:
  要求:着重研读描写王果香在日内瓦发言和课文结尾部分,启发学生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道理。
  思考、讨论:
  ⒈在王果香看来种树治沙本是极为平常的事情,为什么会引起国际组织的关注?这"极为平常"的背后蕴涵着的极不平常的道理是什么?树林召人的做法给了世界防治荒漠化工作怎样的新认识?
  ⒉王果香提出将赞助的一套计算机设备换成资金,从她这个愿望中,联合国官员为什么看到了"新希望"?
  ⒊如何理解王果香的爷爷"种了一辈子树,也种下了一个绿色的梦"?
  明确:
  ⒈树林召乡过去荒漠化严重,王果香带领乡亲们长期坚持种树治沙,目前不仅形成了"随处可见成片的林网化良田,庭院经济"而且在沙区兴起"经济圈建设"。这其中的"极不平常"就是"长期的坚持""十几年的努力",就是妇女儿童的"团结自救",就是把治沙和改变贫困面貌密切结合起来,建设成生机勃勃的"经济圈"。如今在世界范围内,荒漠化日趋严重,如何遏制荒漠的扩大和蔓延,是各国亟待解决的难题,树林召人的做法不仅改造了荒漠,还大幅度地增加了森林和耕地,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和与会代表看重的正是将治沙和治穷结合的积极的治理策略:不仅为了生存,还要生活得更好。
  ⒉王果香在获得殊荣接受赞助时,不但考虑的是急需资金,而又有周密长远的规划。建立优质绒山羊基地是开发高效经济,建立中小学生防治荒漠化教育试验林场,教育后代着眼未来,这是最具远见的投资,所以联合国官员看到了"新希望"。
  ⒊王果香的爷爷也种树,可"种了一辈子树",并没有改变沙漠的面貌,这主要是过去人们没有种树治沙的全民的自觉行动,而且治理沙漠应有很好的规划,要形成治沙和改变落后面貌密切结合的良性的循环。王果香的爷爷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只"种下了一个绿色的梦"。

 四、赏读课文
  要求:
  ⒈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有关段落,品味课文通俗活泼的语言。
  ⒉找出文中富有生活气息的语句,作评价赏析。
  明确:
  ⒉本文语言通俗、活泼,散发着泥土气息。
  例如:"王果香要去联合国了!""为改变家乡沙化和贫困面貌,一心扑在工作上,没黑没白地干。""联合国对种树治沙这么感兴趣?""我们是老朋友,今后好好干,我还会去树林召的;""爷爷给他们起名都和植树联系起来;哥哥叫果绿,姐姐叫果梨,她叫果香。她从小就喜欢绿色,就想让家乡绿起来。""如今,树林召乡上至老人,下至儿童,对种树有了一种新的认识……这些语言新鲜朴实,轻松活泼,仿佛在跟人拉家常,处处散发出家乡泥土的气息,读来十分亲切。

 五、扩展、总结
  ⒈扩展
  思考:本文作者能从王果香这个"小人物"身上挖掘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主题,我们阅读这篇通讯又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呢?
  明确:
  ⑴善于从生活中的"小人物"的平常事儿中发现生活的闪光点,然后同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联系起来,从中挖掘带有普遍意义的重大主题。
  ⑵注意从人民群众中吸取生活的营养。收集、积累散发着泥土清香的语言材料,丰富自己的语言。
  ⒉教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将这篇通讯改为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07:56:00 | 只看该作者

《种树“种到”联合国》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了解通讯和消息的异同点。  
2.学习本文通俗、活泼、散发出泥土气息的语言。  
3.理解本文保护环境、改造自然的主题。  
重点•难点  
1. 重点。进一步了解通讯和消息的异同点。  
2 .难点:学习本文通俗、活泼、散发着泥土气息的语言。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 .查工具书,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惊诧(     )  迁徙(     )  湍急(     )  滋养(     )  
叠映(     )  坚持不懈(     )  绵延悠长(     )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生词。  
惊诧:惊讶诧异。  
迁徙:迁移。  
叠映:一幅幅的影像出现在眼前。  
警醒:警戒醒悟。  
湍急:水势急。  
滋养:供给养分。  
坚持不懈:坚持保持不停止。  
绵延悠长:延续很长时间。  
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二、导入: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无知条件,然而,由于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致使如今森林遭到无节制的砍伐,草场遭到毁灭性破坏,沙尘暴铺天障日,土地沙化日益严重。然而,在内蒙古的达拉特旗却出现了一位治沙女英雄,这位土生土长的副乡长被特邀参加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八次政府间谈判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发言。她的发言,令在座的与会各国代表震掠。下面我们一起阅读文章,筛选出有关信息,写一篇消息。  
三、学习课文  
1.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新闻六要素。  
明确:  
(1)时间;2月5日一16日  
(2)地点:日内瓦  
(3)人物:内蒙古达拉特旗治沙协会会长、树林召乡副乡长王果香。  
(4)事件的原因:家乡沙化严重,人们生活贫困,许多村民迁徙他乡,剩下的男人外出打工。  
(5)经过:王果香带领妇女儿童在沙地上栽种防风固沙林,开发水浇地,发展果园,改造沙漠,改变了家乡面貌。  
(6)结果:日内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八次政府间谈判会议,邀请王果香参加会议并发言。  
2.请同学们设计改写的消息的结构五部分。  
明确:  
(1)标题:肩题;内蒙古治沙换新貌  
主题:王果香种树“种到”联合国  
副题:要生存就必须改造自然环境  
(2)导语:内蒙古达拉特旗治沙协会会长,树林召乡副乡长王果香应邀参加日内瓦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八次政府间谈判会议并在会上发言。  
(3)主体:写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4)结语:如今,树林召乡人们对种树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它已远远超越了浅显概念上的理解,要生存就必须改造自然环境,植树使警醒的人们认识了过去,看到了未来,最终变为一种全民性的自觉行动。  
3.提问:这篇通讯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要生存就必须保护环境、改造自然。  
4.提问:这篇通讯与改后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明确:通讯可以通过典型事例、细节描写、详细叙述,对所报道的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的观察和描述。在表达上,除叙述外,还可以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方法。这篇通讯的语言比改写后的消息通俗、活泼,富有浓郁的泥土气息。  
5. 提问: 请举例说明这篇通讯语言上的特点。  
明确:如“时值年根儿”“日内瓦那么远,可别走丢了!”“加一心扑在工作上,没黑没白地于”“长期靠天吃饭”“她从小就跟爷爷在沙窝子里打井种树”“老人种了一辈子树,也种下一个绿色的梦”“有的妇女吓得大吼大叫,声音传出很远,很远……”这些语言通俗、活泼,富有浓郁的泥土气息。  
四、难点:  
这篇通讯报道了内蒙古治沙女英雄王果香被邀参加联合国治沙会议并在会上发言的事迹,说明了要生存必须保护环境,改造自然的主题。文章语言通俗、生动,激
发出泥土气息。  
本文首先要把握这篇人物通讯的叙述线索,理清主人公种树“种到”联合国的前因后果。其次,理解王果香带领树林召妇女儿童长期坚持植树造林,改变家乡沙化和贫困面貌这一行动的平凡而伟大之处,正是因为王果香们全民性的自觉改造沙荒的举动,警醒了世人:只要努力,人类一定能克服荒漠化全球性蔓延的灾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官员们发现了王果香们植树固沙、改变贫穷努力的伟大意义。第三,文章语言通俗、活泼,散发着泥土气息,如标题“种树‘种到’联合国”,是说王果香植树引起了联合国的关注,而用“种到”,就充满了生动、诙谐的趣味。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语言的这一特色。  
1.作为通讯,作者是怎样组织材料,做到叙事有序、描写有味的?  
明确:这篇通讯的“新闻点”,在“王果香要去联合国了”。用这一句开头,引出家乡姐妹对王果香的关心,自然引发第3节对王果香身份的介绍,引发了读者对王果香怎么能种树“种到”联合国去的好奇。接着用倒叙,回顾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关注树林召人种树固沙壮举的过程,自然地写到王果香在大会上介绍自己带领家乡妇女儿童联合起来,种树固沙,固沙自救,共同富裕的成功事迹,并赢得各国代表的震惊和敬佩,点出了大会秘书处的高度评价——“树林召的做法对世界防治荒漠化工作具有新的认识作用”。最后借王果香的回忆,巧妙地叙述了王果香的生平、理想以及带领人民固沙植树、劳动致富的艰辛而幸福的历程。这样,文章自然而然 地升华到一种严肃的生活哲理的高度——要生存就必须改造自然环境。面对王果香的成功,更多的人将不等不靠,全民动员,自觉行动,为改变落后与贫困而努力。篇末也不忘以黄河水作历史的见证,抒发对树林召人的敬佩之情。描写中始终抓住人们对于种树“种到”联合国的好奇,层层深入,交待始末,不忘用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情感丰富而生动有味。  
2.文章第4、5节为什么用大量篇幅描述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对树林召人民种树极其关注的全过程?  
明确:首先,题目叫种树“种到”联合国,写公约组织关注树林召人尤其是妇女儿童长期坚持治沙、改变贫困面貌的努力,这样就紧扣题目,交待种树“种到”联合国的原因,悬疑释疑,照应有序。  
其次,郑重交代公约秘书长视察、赞叹湘摄专题片以及邀请王果香作为非政府组织代表参加会议,和下文安排王果香发言并赢得各国代表盛誉,都旨在强调我们看来平常的以妇女儿童为主体自觉种树固沙致富的努力具有多么大的意义。文章从这一侧面不动声色地赞颂了中国劳动妇女勤奋勇敢、不懈坚韧的精神。写公约组织的重视实现上起到侧面描写的作用。  
3.文章最后一节说“树林召人——一个让黄河永远记取的群体”,作者写植树固沙,
为什么要写黄河呢?既然王果香是代表,为什么还要提“树林召人——一个让黄河永远记取的群体”呢?  
明确: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对于树林召人的生存,黄河更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树林召的妇女儿童在黄河边上流下了最多的汗水,所以以黄河拟人化的眼光去看她勤奋坚韧的儿女,是最好不过的了。青山不老,黄河有证,天道酬勤,树林召人的确是值得全世界尤其是全中国人敬佩和学习。王果香是勤劳勇敢、坚韧木懈的树林召人的杰出代表,文末写群体作用,并非贬低个人,而在于强调每一个人都可以也应该成为植树固沙、改变人类生存环境的参与者。文章暗示树林召人是一个奋发有为、团结致富的群体,其中富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07:56:00 | 只看该作者

《种树“种到”联合国》综合资源

●课 文 说 明

一、主题

植树造林,治理荒漠,改造生态,关系到全人类的命运。这篇通讯报道了王果香因植树造林、治理荒漠而被邀请赴日内瓦参加会议的特殊事件。通过这个人物、这个事件表现了重大主题。

二、情节和细节

一篇通讯有了主题,还要有表现主题的精彩情节和细节。

为了说明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八次政府间谈判会议对树林召乡治沙经验的重视程度,选取了如下情节:“会议安排四位非政府组织代表发言,王果香被排在第一位。”“王果香的一番话,着实令在座不同国籍和肤色的代表震惊,他们对这位来自基层的女干部和她家乡人民坚持不懈治沙治穷的精神深表敬佩。迪亚罗高兴地握着王果香的手鼓励说:‘我们是老朋友,今后好好干,我还会去树林召的。’一位意大利教授表示一定要到树林召看看,搞些合作开发项目。”为了揭示王果香治沙绿化的情愫,文中有这样的细节描写:大会决定赠送一套计算机设备给王果香,王果香却要求换成资金形式,用来“资助乡里建立优质绒山羊基地和中小学生防治荒漠化教育试验林场”。官员们看到这位有心计的中国女性,仿佛看到了防治荒漠化的新希望,当即同意捐款两万美元。此外,对王果香治沙绿化的历史和家庭渊源,文中的细节,也十分有味道。例如,她的爷爷种了一辈子树,为他们三兄妹取名也和植树绿化联系起来,分别叫果绿、果梨和果香。

三、语言

本文语言很有特点,十分口语化。它用的是老百姓的口头语,生动、活泼、形象,散发着泥土气息。例如,文章开头写道,别看是喜事,姐妹们还不无担忧,叮嘱道:“日内瓦那么远,可别走丢了!”这来自生活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农民的朴实。

●关 于 练 习

一、本文表现了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主题,这个主题是什么?试把本文改写成一二百字的消息。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把握这篇通讯的主题,进一步体会通讯与简讯的区别。

这篇课文的主题可以概括为:通过王果香“种树‘种到’联合国”的事迹,说明植树造林,治理荒漠,改造生态,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大问题,必须把这种认识变成全民性的自觉行动。

主题的概括不拘一格,只要意思大致对就可以。

试改的简讯如下(仅供参考):

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树林召乡副乡长王果香带领群众治沙的经验,受到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长的重视,王果香作为中国惟一的一名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受到邀请,于1996年2月5日~16日赴日内瓦参加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八次政府间谈判会议,受到与会代表的热情欢迎和赞扬。

二、本文语言通俗、活泼,散发着泥土气息。试举例说明。

本题旨在让学生了解这篇通讯的语言的特点。

例如,文章开头写道,别看是喜事,姐妹们还不无担忧,叮嘱道:“日内瓦那么远,可别走丢了!”

三、给王果香写一封信,谈谈你对保护生态的看法。

本题旨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锻炼写作能力。

●教 学 建 议

一、这篇课文通俗易懂,没有什么难点,让学生读读就可以了。在当前自然生态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读这样的文章,应该让学生增强生态意识。这是一篇通讯,也可以学习通讯的一些写法。主要是学习怎样通过一些细节去表现重大主题。

二、这篇课文也存在着不足。一是前重后轻,前半部分较为生动形象,可读性强,而后半部分概念化,缺少前半部分拥有的现场感强的情节和细节,读来令人乏味。二是前半部分基本上写的是王果香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情况,后半部分基本上写的是王果香带领乡亲们治沙的情况,两大部分没有水乳交融在一起。如果后半部分采用王果香在日内瓦参加会议期间进行回忆的方式进行表述,也许比现在这样处理要好一些。对上述两个问题,如果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 关 资 料

从消息到通讯

梁衡

在不少记者通讯员头脑里,通讯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通讯”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通讯无定章,想写多长写多长。一个材料到手后,为什么不用消息而用通讯,通讯和消息有什么区别,甚至和文章有什么区别,都不大清楚。因此,对使用频率最高的这两种新闻体裁──消息和通讯,有必要从理论上剖析一下。

一、通讯先得有一个消息的内核

发布新闻,传播新闻是为了传播信息。传播新闻有诸种方式,其中消息是最集中、最简洁、最直接的方式,是满负荷运载,信息含量高。通讯也是传播信息的一种形式,因此,它也必须含有必要的信息,就是说它要有起码的、最低的信息含量。既然消息是满负荷的信息、通讯是在这信息基础上的延伸和开掘,所以通讯成立的先决条件,就是必得有一个消息的内核。不管一篇通讯文字有多长,形式有多么繁杂,像剥壳取核一样,剥到最后总有一个核心:这就是信息,就是说通讯里总是裹着一条消息。或者可以说通讯是用一条消息来做骨架的。

作为一条消息,有这样三点基本的要求。

一是要有一件真实的事情;二是这事件必须是新发生的,新鲜的;三是这事件要有足够的受众,有传播价值。即真实性、时效性和受众性。这是构成消息的核心。在通讯中,这个核心亦然存在。不过一般来讲,因通讯比消息字数增多和表现形式多样,这个核心就包藏得更深些。

因此,我们检验一篇通讯能否成立,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看它是否传播了有用的信息。如果没有,它就不是新闻,不能叫通讯,可能是一篇小说或者散文。应该说,任何一篇真正的通讯都可以缩写还原为一条消息。如果不能,就说明这篇通讯是假的,是虚张声势。这是检验通讯的第一个标准,也是一块试金石,用它一试,还真的可以检出一些不合格的假通讯,比如有的“新闻核”是假信息,最著名的是曾窃得1980年中国好新闻奖名誉的《钱被风刮跑之后》,后被取消奖项。这类可称为“假核型”通讯。有的“新闻核”与受众无关,没有新闻价值。如1991年的“现场短新闻奖”参评稿《羊年第一羔》,是写某城市妇产医院在新年钟声响后,有产妇生下了第一个孩子。这类可称为“空核型”通讯,核中无仁。而有的找来找去,却根本找不见这个“核”,可称为“无核型”通讯,或曰无根通讯。如《生活时报》1997年11月2日有一篇通讯《平安大道古迹平安》,是讲北京将穿城修一条大道,古迹将受到保护。但看完全文找不到必备的信息:这条路的起止、走向、沿途涉及哪些古迹,怎样保护,却在大谈过去的工作,现在的难处。

第七届中国新闻奖共有两篇获一等奖的通讯:一篇是新华社的《让世界走向和平》。其核心信息是“我国宣布暂停核试验”。通讯全文共2850字,也可以缩写成一条几百字的短消息,这就是它的“新闻核”。另一篇是《种树“种到”联合国》,2960字。其核心信息是说“内蒙古一位女副乡长带领群众治沙成绩卓著,被邀请到联合国介绍经验”,它同样可以缩写成一条几百字的消息。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通讯与消息的共性也即它们间的本质联系,就是必须含有新闻信息,通讯是围绕一条消息的放射和扩充,通讯中必须有一颗消息的内核。

二、通讯比消息更集中更典型

既然通讯里裹藏着一条消息,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将一件事写成消息,而一定要写成通讯呢?原来通讯所表达的信息与消息所表达的信息质和量都不同。一般来讲,一是通讯中所含信息的时效性比消息相对弱一些,但正因为它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检验,这信息的沉稳性,又比消息相对高一些。二是通讯中所含的信息,常常是间接的,折映式的。它比消息要水灵一些,表达出来要丰满、生动得多。一句话:通讯比消息更集中更典型。这也是我们检验通讯的第二个标准。

典型性是通讯与消息的主要区别,是通讯区别于消息的新的生命力。消息可以是某一点刚露头的信息,可以是事物的一瞬,是枝叶花絮;通讯无论长短必须有完整的思想、形象、过程,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消息是靠信息的真实、新鲜、适用而取悦于读者的,而通讯在完成这层功能时,又特别强调个性的魅力。说到底,通讯是更集中化、个性化、典型化了的信息。但对消息来说,我们则不能要求它每一条都是典型,它的主要任务是要新、要广、要快,而许多也许符合新、广、快标准的信息却不能拿来写通讯。因为它不典型,不能反映深层规律和本质。如:许多突发事件、珍闻、趣闻,就是这样。主要是因为这件事或者在主题立意方面,或者在情节、人物方面等不典型,再写不出超过一条消息的深度和丰满度。许多记者和通讯员分不清这一点,常常把本来是没有多少典型价值的、面上的信息拿来衍化为一篇通讯。所以,历次评奖时,总会有评委们掂起其中一篇通讯说:这本该是写成一篇消息的呀!

通讯的典型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题立意的典型化,二是取材用笔的典型化。

在选题立意上,第一,作者一定要选能最大满足读者信息欲望的题目。不管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还是问题通讯,这个物、事件和问题中所含的信息,都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区读者所共同关注、亟待知道的信息。反之,使用的信息达不到这种典型度,这篇通讯就不能成立,虽有一颗信息核,却是一颗软核。这次参评稿中有一篇通讯名为《六十八封平安信》,是说一个农村姑娘在其兄参军走后不久,父亲去世,她为使哥哥安心服役,隐而不报家丧,每次写信都说家里很好,长达数年,自己一人挑起家中生活的重担。这作为一条消息报一下,也许可以,写成通讯就没有多少代表性。主题立不起来。

第二,这个典型要有足够的纵深度,就是说它内含的信息是大量的、多层次的。通讯中的信息因为是较集中地藏于人物个性、事件情节、特定环境和问题之中,所以它在表述时就更具体、更生动、更深刻,能够抽丝剥茧,从容道来,生动形象地回答读者的疑问,充分满足受众的信息欲望。因此,通讯必须有层次,有纵深度。比如这次评奖中有几篇稿是写某家三兄弟都是科学院院士,某家六口人五个民族等等之类,内容就构不成多深的层次。

除选材立意外,在取材用笔上,为挖掘典型的个性,最集中地表达信息,作者就注意比消息选用更典型的材料,这包括典型的情节、环境和语言,也可以叫做二次典型化。比如前述的获奖作品《让世界走向和平》在选题上,作者将战争与和平聚焦于核武器试验,这是第一次典型化,第一典型深度,但这样还不够,他又再次筛选,将核试验、停止核试验这一题材第二次典型化,再次聚焦于三任试验基地司令三个典型人物。特别是文章的结尾安排了一个融战争、和平于一景,有形、有情、有理的典型场面。

这次获得二等奖的通讯《我能摸摸火车吗》,从选题立意上是反映了经济建设成就、京九线通车这个重大事件的,但是作者精选了一个更典型的细节:那些没有见过火车的山区群众,从几十里外赶来看火车,并问我能摸摸火车吗,惊喜兴奋之情跃然纸上。还有一篇获二等奖的通讯《下辈子还当母子》,从立意上是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典型,作者在选材时,写了一双父母怎样精心照料患了绝症的孩子,孩子短暂的生命却活得很充实。文章揭示人生的意义,特别是选用了孩子去世后母亲的一句话,更典型:“我们下辈子还当母子。”这两篇文章都是用主人公典型的语言来作标题,更增加了文章的典型性。

取材用笔上的典型性,只有通讯这样较从容的表现手法才好最大程度的发挥,当然在消息中也可以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细节,但这种情况并不多。通讯为了力图反映深层的本质的东西,就要特别注意运用典型的手法。

三、要克服通讯写作中的浮躁心理

通讯是新闻中的重头戏,许多新手都以能写大块通讯为荣。在这种功利思想的作用下,通讯写作中出现几种弊端。一是越写越长,好像不长就不够分量。全国评奖有规定,通讯不得超过3000字,这次评奖共有通讯91篇,有15篇超长,最长的达18000字。二是水分太多,新闻信息少,甚至构不成新闻的要素,就是说皮太厚,剥开后又找不到新闻的核。三是作者的议论、插话、甚至抒情太多,既影响文章的客观性,又影响文章的精练,越写越不像新闻。这三种病可以说是多年的老病。积久难治。究其病因,主要有二。

一是没有处理好作者与稿件的关系。不少作者以为消息简单、客观,不好恣意挥洒,通讯则可以大显其才。其实新闻这一行是专显他人他事之名,最忌讳卖弄自我。记者的光辉是月亮之光,先得捧起一个太阳,自己才好从他身上借一点光。我在《新闻三部曲》一书中谈到一个观点:“新闻的极品是无我。好稿叙事如意念取物,作者把一条信息交给读者,自己却仿佛未曾出现过。记者于无我的动机下采访,用尽量淡化的形式写作,却传递着最真实、最感人的信息。这种了无痕迹、淡泊而深厚的功力是最难修炼的。”当记者能心静气沉,用无私无我之心去传信息、写稿子,也是最难的。三年前,我曾写文批评一种流行的“哇”字牌通讯,这种文风仍未大改。比如,这次评奖中有一篇参评稿《两个空间的突破》,是写我国在珠海市举办的一次航天航空展,全文2000字,是较典型的“皮厚腹空”型通讯。文章从开头起,写过1/4,用去近500字,还未进入主题,还没有见到什么信息。直到下面一段:

因为,这6天,航展的规模创下了一项中国纪录:2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家航空航天厂商济济一堂,两万参展商云集珠海航展,96架飞机争奇斗艳。(作者注:本来就是第一次,以前并没有什么纪录,又何必谈创纪录,这口气倒像是创造了世界纪录。)

这6天,航展现场内外共签订投资合作项目15项,涉及金额达20亿美元。其中以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宣布中国干线客机“ae—100”项目的合作伙伴最为引人注目。(作者注:只是几个大公司同意合作,就值得这样“哇”一声)世界上三大客机生产厂商波音公司、麦道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在珠海航展上公开竞争,与其他著名厂商一起,纷纷表示与中国航空界长期合作。

只有这200个字才是全文的实质,才传递了新闻信息,但仍可压缩,改成一条短消息,有100字也就足够了。而以后所有的文字又都是空泛的议论了。给人一种感觉,作者不是把客观信息推到纸上,而是急切地要表白自己的感想,像中学生写作文一样,大段的感情抒发和文字堆砌。作者的位置没有摆对,像是一个登高临风长吟的诗人,而记者对读者只能是一个捧札报信的侍者,一要真实,二要谦恭。

二是没有处理好新闻与文学的关系,常常不自觉地偏到文学路上去。许多通讯员和记者没有从理论上弄清新闻和文学的基本区别,这个区别大致有12个方面。一是在本质上新闻是信息,文学是艺术;二是在功能上,新闻重传播,文学重审美;三是在选材上,新闻以事为主,文学以人为主;四是在视点上,新闻重社会效果,文学重心灵震撼;五是在构思上,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剪裁,文学则是情节的虚构或作者主观情绪的抒发;六是在写作过程中,新闻重采访,文学重写作;七是在形式上,新闻淡化形式,文学强化形式;八是在作者主体上,新闻要无我,文学要有我;九是在风格上,新闻重直白,文学重修饰;十是在修辞运用上,新闻属消极修辞,文学属积极修辞;十一是在结构上,新闻求简明,文学求变化;十二是在审美上,新闻求质朴美,文学求绚丽美。通讯是向文学借来不少表现手法,如典型手法,文学语言等。但是真理跨过一步就是荒谬。我们要谨防消息变成通讯后带来信息的失真、衰减和作者主观成分的增多,即水分过多。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通讯与消息的共性与个性。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必须含有信息,要合新闻规则。其区别,细分一下:一是在信息时效上,消息快一些,通讯慢一些;二是在信息含量上,消息单一些,通讯丰满些;三是在信息深度上,消息浅一些,通讯深一些;四是在文章结构上,消息较简单,通讯则复杂而有变化;五是在语言和修辞运用上,消息一般些,通讯讲究些;六是在内容上,消息多表现事件,通讯则由事及人、及理;七是在作者的主观倾向上,消息基本上没有流露,通讯则可以有所流露;八是在审美上,消息坚守新闻的简洁、质朴美,通讯则可以有少量的修饰;九是在功能上,消息只求传递信息,通讯已有审美、教化功能的介入;十是在读者效果上,消息求刺激、爆炸效应,通讯则求震撼、思索效果。

可以看出从消息到通讯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在新闻大家庭中,在传播信息的前提下,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功能的分工过程。我们要准确把握它们的共性与个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07:57:00 | 只看该作者

《种树“种到”联合国》练习设计

一、基础习题
 1.下列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与她家乡一河之隔的包头市她只去过两次,至今连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她都没去过,何况出国呢?
  B.理想和现实像梦境一样叠映在脑际,绵延悠长。
  C.爷爷给他们起的名都和植树联系了起来,哥哥叫果绿,姐姐叫果梨,她叫果香。
  D.夜里旷野寂静,上百米远站一人,有的妇女吓得大吼大叫,声音传出很远很远。
 2.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①王果香要去联合国了!(   )
  ②"万国宫"是联合国驻日内瓦机构召开重要会议的场所,典雅别致,富丽堂皇。(   )
  ③要生存就必须改造自然环境。(   )
  ④村民们盖起了新房,过去搬走的又陆续搬了回来。(   )
  ⑤耕地也由过去的5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3万亩。(   )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种 树 老 人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解放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有娶上;解放后种树,为了种树。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中间二十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最后二十年,老人没要一分地,就要了村东那片九百亩的大沙丘,在上面盖了个土棚子,喂了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
  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有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碗口粗的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的小楼,要买汽车,要娶东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草棚子里,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下面不能表现种树老人精神品质的是(不只一项)(   )
  A.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
  B.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C."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D.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
  E.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
  F.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G.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

 2.文章写道: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
  这些记叙采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3."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  文的哪句话相照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照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刻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加点部分表现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1.D 2.①抒情 ②描写 ③议论 ④记叙 ⑤说明
二、1.B D 2.对比 老人孑然一身,穷其一生,却留下浓荫一片。不求利己的付出、不求享受的奉献,映衬出老人崇高无私的精神品质。 3."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生长,戳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quot;这是老人奉献一生的真实写照,他以顽强的生命力,执著的信念种树育树,付出极多,所求甚少。 4.老人种树,不为享乐,只为种树。树胜过老人的生命,老人在用生命来保护树木,这片片荫庇后世的树木是老人的精魂所化,他的精神将随绿树繁茂而生生世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07:57:00 | 只看该作者

《种树“种到”联合国》自读指导

自读导言

  地球环境是当今人类社会一个沉重的话题。多年来的滥砍乱伐,损坏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这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规模的县。目前约有359万平方公顷农田,495万公顷草地,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和水库受到荒漠化威胁。我国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损失已高达540亿元。据专家预计,如果照此下去,到2010年,我国又将有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为不毛之地(比两个台湾省还大)。宝贵的土地资源惨遭吞噬,漫天的沙尘暴频频造访,面对肆虐的自然灾害,人们不能只是惶恐不安,更不能束手待毙,曾经是严重荒漠化的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树林召乡今天已是山青水绿,花鲜果香。树林召人绿色梦想的实现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自读《种树“种到”联合国》这篇通讯,要求:

  1.仔细读课文,着重领会文中所要表达的广泛而深刻的主题。

  2.理清叙事线索,学习本文叙述的方法。

  3.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有关段落,品味课文通俗活泼的语言。

  (解说:仔细读课文是学好课文的基础。本文所表现出来的广泛而又深刻的主题要在理清叙述脉络,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后,经过反复感悟才可能准确把握。在叙述方式上,本文采用了倒叙和补叙的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找出补叙的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找出补叙部分,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可让学生边读边画出富有乡土气息的词语,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特点。)

  自读程序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回答:本文报道了怎样一件事?说出整个过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细读课文,着重研读描写王果香在日内瓦发言和课文结尾部分,启发学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道理。

  3.赏读课文,学生找出文中富有生活气息语句,作评价赏析。

  (解说:整个教学进程只设计三“读”,以减少头绪,简化过程,突出主体性,给学生的自主阅读创设宽松的空间。在学生速读(初读)前,可以以课题为切入点:种树怎么能“种到”联合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回答疑问,整体感知主要内容。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放映沙漠或沙尘暴给人类造成危害的录像(或图片),让学生能设身处地地感受治理荒漠的艰巨性和迫切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树林召人治理荒漠的意义。学生读课文后,提问了解整体感知情况。学生若能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表明对本文所运用的倒叙手法已清楚,如说不清可稍加点拨。第二遍读是精读,要求全文特别是重点段落,要认真研读,启发思考:种树治沙在王果香以及乡亲们看来是极为平常的事情,为何引起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关注?树林召人的做法给了世界防治荒漠化工作怎样的新的认识?可让学生朗读王果香在日内瓦发言的一段和课文结尾部分,体会人物的感情,领会深刻涵义。赏读课文,应着眼于学生自行评价赏析,教师可举一两个词语先作赏析示范。)

  自读点拨

  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讯是新闻体裁,要求真实,以事实说话,不能虚构。树林召乡副乡长王果香带领妇女儿童团结自救,长期坚持治理荒漠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邀请她到会发言。如果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报道,不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文采用倒叙加补叙的方式,将事情的过程和结果说得十分具体生动。“王果香要去联合国了!”一句似感突兀的话语,把主人公一下推到读者面前。王果香是怎样一个人?她怎么会有这不同寻常的待遇?引人入胜的开头当然能吸引读者。在全文总体倒叙的框架下,补叙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秘书长到树林召视察和拍摄组拍摄专题片的情况,使读者更深切地感受树林召人治理荒漠成就非凡。王果香到联合国怎么样?“着实令代表震惊”的发言和受到的资助消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姐妹的“忧”(同样也是读者的“忧”),这时坐到了联合国席位上的王果香“理想和现实像梦境一样叠映在脑际,绵延悠长”,自然引出下文的叙述。

  在王果香看来种树治沙本是极为平常的事情,为什么会引起国际组织的关注?这“极为平常”的背后蕴涵着的极不平常的道理是什么?树林召人的做法给了世界防治荒漠化工作怎样的新认识?这些可能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树林召乡过去荒漠化严重,王果香带领乡亲们长期坚持种树治沙,目前不仅形成了“随处可见成片的林网化良田,庭院经济”而且在沙区兴起“经济圈建设”。这其中的“极不平常”就是“长期的坚持”“十几年的努力”,就是妇女儿童的“团结自救”,就是把治沙和改变贫困面貌密切结合起来,建设成生机勃勃的“经济圈”。如今在世界范围内,荒漠化日趋严重,如何遏制荒漠化的扩大和蔓延,是各国亟待解决的难题,树林召人的做法不仅改造了荒漠,还大幅度地增加了森林和耕地,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和与会代表看重的正是将治沙和治穷结合的积极的治理策略:不仅为了生存,还要生活得更好。“编筐织篓,重在收口”,文章的结尾十分重要。本文在介绍树林召人多年来种治沙改变生存环境的情况后,很自然的要写到“如今”。可作者笔锋一转,不再写他们如何做,而写出了他们对种树的“新认识”,这是全文的主旨,是卒章显志的写法,点明了改造生存环境应是每一个公民(不论老幼,不论男女)立足长远的自觉行动。

  沙漠化威胁地球的情况严峻:今天,沙漠化威胁着地球1/3的陆地表面,每年有500~700万公顷耕地变成沙漠,另有2100万公顷肥沃耕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全世界大约有3亿到10亿人生活在易发生沙漠和遭受干旱威胁的地区。在亚洲、非洲和拉美共有8.7亿公顷土地已经沙漠化。撒哈拉沙漠在近20年中每年平均向南推进16公里。在赤道以北的非洲地区,全部土地的11.5%受到了水的侵蚀,22.4%受到风的侵蚀。在中东地区,这个百分比分别为16%和35.5%。在世界范围内,耕地每年流失的表土估计为250亿吨,相当于覆盖澳大利亚小麦耕种面积的表土量,这种趋势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到21世纪初全世界的可耕地将损失1/3。

  (解说:以上从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包括叙述方式、结尾特点)作了一些简要说明,补充了一些世界荒漠化的材料,教师可在学生理解遇到困难时适时指导点拨。)

  自读思考

  1.《种树“种到”联合国》,这个题目本身就极有吸引力,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找找文中带有这种意味的词语还有哪些?

  2.王果香提出将赞助的一套计算机设备换成资金,从她这个愿望中,联合国官员为什么看到了“新希望”?

  3.如何理解王果香的爷爷“种了一辈子树,也种下了一个绿色的梦”?

  4.利用课文提供的信息,写一段王果香先进事迹的介绍,要着重介绍引起联合国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关注的经验。

  参考答案

  1.“种树‘种到’联合国”运用的是拈连的修辞手法,这样写十分形象地写出了种树种出的成就,而且是通俗活泼的大众语言,充满了生活气息。文章中这类通俗活泼的表达还有不少。如“日内瓦那么远,可别走丢了!”“老人种了一辈子树,也种下了一个绿色的梦。”2.王果香在获得殊荣接受赞助时,不但考虑的是急需资金,而且有周密长远的规划。建立优质绒山羊基地是开发高效经济,建立中小学生防治荒漠化教育试验林场,教育后代着眼未来,这是最具有远见的投资,所以联合国官员看到“新希望”。3.王果香的爷爷也种树,可“种了一辈子树”,并没有改变沙漠的面貌,这主要是过去人们没有种树治沙的全民自觉行动,而且治理沙漠应有很好的规划,要形成治沙和改变落后的面貌密切结合的良性的循环。王果香的爷爷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只“种下了一个绿色的梦”。4.提示:训练筛选信息的能力,先找出她们的具体做法,再归纳总结经验(参见自读点拨),最后成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10:01:00 | 只看该作者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一
〖目标和要求〗
     1、了解课文围绕已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体会过渡和照应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教与导设计〗


〖学法指导〗
    本文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品。要认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抓住文章的重点,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的语言。阅读时要善于发问,带着疑问反复地读,主动求解。把阅读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具体阅读时,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1、在“我”的眼里,阿长是个怎样的人?
     2、题目是“阿长与《山海经》,文中又写了另外几件事,这是否离题?
     3、文中一共写了阿长几件事?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4、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5、文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


〖重点与难点〗
     1、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散文的“神不散”说的是:主题集中。写散文时要放得开,但是要受到中心思想的制约,所以还得收得拢。在阅读散文时,要注意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全篇的层次结构和理解全篇思想内容。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全文线索清晰,结构上决不平铺直叙,是经过精心构思的。作者欲扬先抑,写知道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时,感情上是“憎恶”她;对于阿长的平常举动,“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对于阿长所懂得的许多规矩,‘哦”也是‘不耐烦的”;尽管在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时,“我”也曾“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但那后来也“逐渐淡漠”了;是因为阿长给“我”买他海经》,才真正“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甚至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文章最后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
     2、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文中详写了三件事。阿长让“我”过元旦时吃福橘的做法,令“我”感到“古怪”。讲阿长的故事时说到她的作用,令“我”惊异“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阿长买《山海经》,更使“我”相信“她确有伟大的神力”。阿长以其“深不可测”的神秘影响了“我”,激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同样,“我”渴慕灿海经》也是因为书的内容不同一般,有“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 ”其神秘怪异的内容激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阿长、他海经》以及“我”印象深刻的三件事都是统一在表现儿童对未知、神秘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一中心之内的。
     3、简析过渡与照应在本文结构中所起的作用。
  过渡和照应是记叙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过渡,是连接段落、层次之间的纽带。一般来说,内容上的转折、叙述中的总分、行文中的起讫都要安排过渡。文章中有过渡性语句,如文中“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等。也有过渡性段落“这种敬意……我惧惮她什么呢!”这些过渡使文章能够很自然地由一件事写到另一件事,行文紧凑,结构严谨,浑然一体。照应,是指文章有些内容前后呼应,前面讲了,后面也有着落。如文中在开头写道“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后文是这样照应的,“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通过照应强调了阿长的不被人重视,地位低下。文中照应的例子很多。照应不是重复,而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前后映衬,加深读者的印象。
     4、问题与方法
      ⑴  文中略写的部分可否删去?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
        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⑵  文章开头写阿长名字由来的目的是什么?
        阿长之所以有这个名字,只是因为她的前任叫这个名字,而大家又叫惯了,并非是她真的叫这个名字。久而久之,她的真名倒无人记得了。作者这样写,形象地刻画出阿长是一个不被人重视、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形象。此外,以写名字的由来开头,还能起到使读者对阿长有个总的印象,从而很自然地引人下文的作用。


〖学与练设计〗

识记与理解
     1、给下列粗体字注音。
    阿长(   )疮疤(   )
    诘问(   )惧惮(   )
    震惊(   )粗拙(   )
    憎恶(   )絮说(   )
    惶急(   )
     2、选词填空。
   ①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冷淡、淡薄、冷漠)起来,但完全(消失、消灭、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询问、审问、话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②  这(就、也、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减慢、而且)不能做的事,她(却、也、还)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基本、全部、完全)消灭了。
     3、刻画人物形象,常用的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指出下列各旬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①  她生得黄胖而矮。(     )
   ②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③  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二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
     4、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①  《朝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出自这本集子。(  )
   ②  文中的“我”表示的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并非真的是指少年鲁迅。(  )
   ③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④  从题目〈阿长与山海经》可知,课文详写的是阿长买《山海经》送“我”这一件事,其余的都是略写。(  )

巩固与掌握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人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 《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①[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体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②[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③[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 ,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地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妈。
  ④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l、分别指出画线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①      ,(2)      ,③      ,④      。
     2、关于“山海经”我只是随意说了一下,可 阿长竟特意告假买了书来送我,这体现了阿长的什么品质?
     3、应如何理解“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句话?
     4、书的质量并不太好,作者却说“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
     5、根据文中内容判断,阿长送“我”的《山海经》,“我”一直保存至今了吗?

拓展与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礼  物
     ⑴  那一年我家来了一个帮做家务的小阿姨,名叫雨花。雨花年纪虽轻,人却有些木销。她的刘海儿一直盖在眉毛底下。她总是躲在厚厚的头发后面用不安的眼神四处张望,干活儿的时候手冻得红红的。
     ⑵  母亲说雨花这孩子干活倒很勤快,只是每天下楼买菜动作慢得很,每天 9点多钟就去了要到快11点了才回来,烧中饭常常都来不及。我跟我妈说从前那个,小阿姨倒挺好的,下楼买菜要不了一刻钟就回来了。
     ⑶  快过年了,我妈想放雨花的假让她回老家,然而她不肯,说回去也没什么意思,我们都明白她大概是想多挣那一个月的工资。家里人都说雨花表面上看上去木纳,其实心性是很高的。我倒看不出来什么,只是看她平时抹东西的时候爱在琴凳上坐坐,有时也伸出红萝卜一样的手指在钢琴上作两下,看见有人来了就羞涩地把手指缩回到棉袄袖子里去,用另一只手里握着的抹布在琴盖上掸巴掸巴地擦着,装着在搞卫生,偶尔弄响了琴键的样子。她还喜欢在书柜前这儿摸摸那儿弄弄的。因为我父亲的书标有“概不外借”的字样,她像个被拒之门外的孩子那样站在书柜前人也显得矮了一截。
     ⑷  我妈是很舍得送衣服给小阿姨的,却最看不得她浪费时间:“中牛一大家子人等着吃饭呢,她可倒好,一下楼买菜影子都不见了。”
     ⑸  有一天上午 9点多,雨花提着篮子又要下楼去买菜了,母亲冲我呶呶嘴示意我跟上她去菜市场,看她到底每天拐到哪儿玩去了。雨花和我前后脚出了门。
     ⑹  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暖融融地照在格子砖地上,有穿得鼓鼓的小孩子在砖地上玩跳房子。雨花从孩子身边绕过去的时候,照着一个梳了翘翘辫的女孩头上轻拍了一下。那女孩看她一眼,说了句“讨厌”,雨花就独自一人边走边嘿嘿笑出声来。她今天看上去心情很好。从我家到菜市场的路上有一排铁栅栏,她走到那儿的时候就把一只手平伸开来,用手指尖“咯嘟咯嘟”地从那排栅栏上划过去,好像在钢琴上弹奏一个流畅的音阶。
     ⑺  菜市场是挤在一条狭窄的马路里的,离老远就听见各种吃喝声。提着篮子的雨花一会儿在我的视野里消失,一会) L又从另一处人堆里冒了出来,她买完菜往回走的时候,我终于发现了她的秘密——她拐进了我家楼下的一家小书店,小书店的门是全玻璃的,里面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雨花先是把那一篮子菜在门边的空地上放下,然后她在书架上随手抽出一两本来翻翻,很快又放回了。她的举动似乎是要让人相信,她在挑书,她最终肯定会买下一本书走的。
     ⑻  她到她去熟的了的地方站住,然后看也不看从头顶第三格抽下一本书来,稳熟地翻到其中的一个页码,聚精会神地读起来。那是一本很厚的书,我看不清书名,但我可以断定,那是一本小说。雨花走了以后,我从书架上把她看的书抽下来看,那是一本新版的《飘人回到家我妈把我拉到一边问这问那,我只敷衍了几句。
     ⑼  过新年母亲让我们一人送一件小礼物给雨花。我妹送给雨花一只漂亮的发卡,我的礼物是包在红纸里的,迟迟不肯拿出来给大家看。大年三十晚上我把我的礼物送给雨花——是那本《飘入我期待着她感激而又快乐的表情,可是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种表情,雨花咧了咧嘴,显得很不自然。
     ⑽  “我想你喜欢这本书,所以我就——”
     ⑾  雨花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好像无地自容的样子,我从来不知道一份礼物竟会如此伤害一个人的自卑。,然而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⑿  雨花再也不到楼下拐角处的小书店里去看书了,我送她那本书也从未见她拿出来看过。

   1、雨花得到“我”的礼物后,为什么股一下子涨得通红,好像无地自容的样子?
   2、第⑶段中说“家里的入都说雨花表面上看上去木纳,其实心性是很高的”。从全文看,哪些方面表现了她的心性是很高的?
  3、《礼物》的作者通过本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4、本文塑造雨花这个人物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描写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4 04: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