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9-11 06:41:00
|
只看该作者
【铭刻心中的记忆】
1950年代
吃着棒子面教书依然有激情
【讲述人】北京四中原副校长康缉元,上世纪50年代在北师大女附中工作
我这一辈子,一直在教育系统。我参加工作是在“七七事变”后,红军来了以后我就干起了抗日宣传工作。1947年,我调到华北育才中学,这是晋察冀边区自己建的一所学校,分男生女生班,我当伙食股长和女生班管理员。边区比较贫穷、落后,凡是从城里到解放区去的有点文化的人,都会安排当教师。教师工资实行供给制,牙膏、鞋袜等生活必需品都是政府供给,伙食方面则是“干不干,二斤半”,就是给二斤小米钱,大概几毛钱。
1949年3月,育才中学整体搬迁到了北京,与北师大女附中合并,我在这里担任过办公室主任等职。很多国家领导人的女儿都在女附中就读,虽然为了保密,老师们都不知道哪些是领导人的孩子,但学生们都是一样听话,很好管。
从刚进城到1950年年初时,社会还不太稳定,教师工资很少,生活很苦,只能吃些棒子面儿、五谷杂粮之类。教师工资改为薪金制是在1952年左右,按小米折价发工资。小米价格也不稳定,有可能今天5毛,明天7毛,如果一位教师工资是10斤小米,就按发薪当天报纸登的折价来发。
当时学校的条件也比较差,平房下雨就会漏。学校经费少,就得精打细算,教学用具、书报以及师生生活的安排都特别费劲。比如学生交了学费、书本费后,学校再统一买书本,为了订到最便宜的,常常要跑好几个书店。买菜、买桌椅更是如此。但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大家工作热情很高,学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我印象很深的是,那时新中国刚成立,教师的工作目标就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培养接班人,都憋着一股劲,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心一意教学生,感觉很神圣。新分配到学校的都是优秀的师范毕业生,虽然缺少经验,但勤奋好学,教书、参加政治学习、组织各种读书活动等,生活非常热闹、充实。师生吃住都在一起,关系很亲密,也很平等。
1950年以后,国家逐步抓经济建设,社会越来越稳定,这一时期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开始创新,思考怎样才能教得更好,而在以前,还说不上什么创新,教书之外多打点粮食就是作贡献了。整个50年代,教师的地位一直很高,比较受尊敬,教师们也都喜欢自己的职业。
本报记者 高伟山 采访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