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4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优秀参赛论文浅谈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2:3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优秀参赛论文浅谈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
西昌市佑君小学  王先华
“语文新课标说语文既是交际工具,又承载了人类文化,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一个“语言和语言学习的生成、掌握、运用”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它的任务和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语言的生成规律,进而掌握、运用语言,并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养成习惯。语文同样是一门心灵的学科,课文该成为学生内心体验的源泉,课堂上要有情感生活,有心智的活动,语文教学如果不能让学生凭借语言通灵、感悟、移情、益趣,那就是失败的教学,因为远离了语文的本性。
小学语文中的“小学”二字就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儿童性,我们应该走进童心,站在儿童的立场,从儿童的角度看待问题,做儿童世界的使者,融入和引领儿童的生活,用儿童的眼光来看世界,让文本成为儿童的精神食粮,成为儿童生命的一部分。
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阅读是从文字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认识世界的手段。阅读在本质上是一种智力活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积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阅读在现代学习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进入网络信息社会,阅读成为人人必备的生活技能,谁的阅读能力强,谁就能把握最新信息,因此,帮助学生从小学会有效地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便使他们在未来生活中成为学习的强者,社会发展的主人,这是语文教学中头等重要任务。阅读的方式有浏览、朗读、默读、诵读等。而小学生阅读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与习惯上。但这一重点目标的达成,仅限于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范围之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坚持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指导原则。也就是说需要借助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才能完成。
小学语文课标将小学语文教学分三个学段即: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
今天我重点跟大家聊聊自己在15年教学实践中对小学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正确把握阅读教学的目标
对于小学第二学段(3-4年级)的阅读教学,小学语文课标的要求是: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2:36:23 | 只看该作者

二、分清阅读教学对象的类别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带有*的是略读课文,没带*的是精读课文。在精读课文的教学时教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会抓住文中关键的字、词、句、段联系上下文进行仔细的阅读与分析,从而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在表情达意上的方法和技巧;体会文中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而后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放手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己去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只做适当的引导与点拨即可。
三、注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和课程标准的确切落实。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由老师包办代替,,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而在教学中,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而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如:讲故事、猜谜语、听音乐、做游戏、谈话、运用媒体等。例如: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视频动画,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春游”让孩子们领略到万紫千红的春色,感受到了春天的多姿多彩后,再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由于有了情景的创设使得学生感受到了轻松与愉悦,因而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欣赏,畅所欲言,在这样的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感受和欣赏的能力,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教学,孩子们自然愿意主动学习,因而也培养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学习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的“教学相长”的教育理论,至今仍为世人所公认。这说明教学本身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结合的过程,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能用正确、有效地方法抓住所阅读的材料中的关键的字、词、句、段进行仔细的分析理解,才能把握材料的精髓,才能使阅读教学的目标达成,才能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那么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哪些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2:36:27 | 只看该作者

(一)、课前预习。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就要求学生养成在阅读教学之前自己提前运用看图、读文、想问题的预习方式预习阅读材料。这样有利于阅读教学的开展。具体的做法是在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做到: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为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做好铺垫。
(二)、学会质疑。
课标要求3-4年级的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事实也证明:学会质疑的学习方式能帮助学生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学习。例如在《搭石》一课的教学中,初读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问题再去读课文,在文中去找答案,学生准确的在文中找到了课文中的四幅感人画面的描写,即:1、勤劳、认真细致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老人摆搭石”的画面描写;2、“一行人走搭石”时的协调有序的画面描写3、两人“面对面走搭石”时的相互招手示意,相互谦让的美好画面描写;4、“背老人走搭石”的画面描写。通过对这四个画面描写的文段的分析与理解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山里人们互敬互助,尊老爱幼的美好心灵的感染和熏陶。从而体会到“搭石”和家乡的人们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是课标对3-4年级学生提出的又一重要要求。因而教会学生用笔勾画文中关键词句,学会做读书笔记,从而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就显得尤为关键了。如《在触摸春天》一课的阅读中我要求学生用笔划出文中描写安静动作的语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并让孩子们通过游戏体验盲人生活的不易,再与自己的生活相对比,从而感受到盲童安静的坚强和她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使学生明白,“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即是说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谁都可以可以创造奇迹,谁都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即使是残疾人也能做到。
(四)、善于倾听和想象。
课标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而朗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对于文本都有着不同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理解要尊重学生个性,情感朗读也需要以尊重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为前提,因此,在指导情感朗读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朗读水平、个性特征,边读边想象,引导他们“入情入境”的读,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例如:我在教学《乡下人家》这篇精读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先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分析和理解课文,接着全班讨论交流自己读出的文中所描绘的画面。在交流时,要求发言的孩子绘声绘色的谈自己的体会,听的孩子要认真,并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其画面,听完后还可以补充发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取长补短,发言可积极了。尽管课文的教学显得很“散”,他们按各自的兴趣去选择阅读,第一个孩子交流的内容居然是课文第3自然段中描绘的图画——鸡鸭觅食图,我并没有牵制他的发言,而是顺着他的体会先引导学生感受美丽独特的“鸡鸭觅食”图,并感谢他的发言带我们欣赏到了美景;接下来发言的同学就更积极了,无论是“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还是“院落晚餐”图的阅读教学,都是孩子们自己提出相关语段的描写,共同分析、理解,边读边想象,来完成的,我知道孩子们都有了自己阅读的收获了,他们的发言就是他们阅读的所得,在他们交流发言时,作为老师我只需要认真倾听,待欣赏完文中描绘的这些图画后,再适时地引导孩子们总结全文:“这些美丽的图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丽)在城市里能见到这样的景色吗?(不能)对于这些美景,作者在描写这些景色是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呢?(对比)。作者对这些美景的评价是什么?(独特、迷人的)即可,无须过多的啰嗦,重复去讲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2:36:34 | 只看该作者

(五)、学会做笔记。
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孩子们对学过的知识会遗忘,这是正常的,而且这种遗忘是有规律的,我们不能阻止遗忘的产生,却可以减缓遗忘的速度。其中,学习中动笔勾画与记录就是最好的减缓知识遗忘的办法,研究表明,对于同一段学习材料,做笔记的学生比不做笔记的学生成绩提高二倍。这一试验有力地应证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一说法的科学性。因此老师应教会学生做笔记的方法。例如:我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了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有“锁”之悲,和“啄”之痛,我让学生将这些段落中最刺痛我们眼睛的“锁”和“啄”二字写在相关自然段的旁边,以便于深刻的理解和总结,在后来的复习中也能有效地引起孩子的注意。
五、注重品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歌、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预设朗读教学的环节,激发学生朗读欲望,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如:教师范读,引读,师生互读,分角色朗读、个别读、自由读、小组读等等,可根据文本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的质量,让“语文教学以读文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爱上朗读,爱上语文,使语言文字转化成音韵、画面、和情感的美得结合体;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诗意。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时,我设计了利用多媒体课件,配上适当的声音与图画(钢琴曲、蝉鸣、鹰叫、电闪雷鸣、风雪声、轻音乐)帮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真切感受之后,再采用文本回读的形式将自己的感受声情并茂的抒发出来。印证了“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古训。又如我在倾听完学生对《渔夫的故事》这篇自读课文的交流发言后,准备引导学生总结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时,我选择了用渔夫与魔鬼的对话做引导,当我读到“魔鬼!所罗门已经死了1800年了。你是怎么钻到这个瓶子里的呢?”时,孩子们马上用魔鬼的口吻读出了它的话:“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直到渔夫将魔鬼降服,我们彼此都能明显的从对方朗读的语气中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了,此时再来概括人物性格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由此可见有感情的品读课文对于阅读教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重视学习评价的多样性。
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多种方式(读书、思考、讨论、观察、质疑、答题、发表见解、想像探究等)参与活动,教师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认知基础、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等给予积极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应是多样的,符合学生认知层次和差异的。恰如其分的评价能有效地增长人的自信,孩子尤其如此。但是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再用 “真棒”,“真不错”“真好”之类的评价,孩子们从幼儿园就已经听习惯了,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孩子再用这样的评价效果就不明显了。还记得在一次阅读教学时,我发现齐读时有部分学生滥竽充数,于是我采取了任意指名朗读,其余同学默读的方式轮读课文。当一段课文读完后,有个彝族孩子读书的进步很大,(虽然有明显的彝腔)但我对他说:“你的朗读让我相信,只要你坚持努力的话,你一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员,跟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一样的出色。”当我说完后,看到那孩子眼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让我始料未及的是许多只小手高高地举起,争着抢着起来读书,直到现在,我班的孩子依然喜欢这样的轮流读书方式,并且,我还发现用这样的方式读书时,无论是朗读的还是默读的孩子,他们的注意力都十分的集中,几乎不存在神游的现象,这使我深刻体会到多样性评价对于阅读教学的神奇效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2:36:38 | 只看该作者

七、巧设板书
板书是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的缩写,是课文经典回放时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文字与美感的结合。完美的阅读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彩的板书设计。如:我将《触摸春天》一课的板书设计为“蝴蝶”的形状,通过一边教学,一边板书,最后才来勾勒形状的方式,既可以使板书更加美观,又不至于分散学生学习时的注意力;又如在《普罗米修斯》一课的教学中,我将板书设计为“火”的形状,在教学的最后勾勒出形状来,既点明了中心深化了主题,又使板书增添了美感,还有助于阅读教学的归纳总结。真是一举多得呀!
八、拓展阅读面
课标要求3-4年级的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样的目标要求仅仅依靠课内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就必须坚持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就是说需要借助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例如在教学完《普罗米修斯》这篇古希腊神话故事后,结合学生喜欢故事的特点,推荐中外神话故事给学生阅读,能有效地达到拓展学生阅读面的目的,只是要注意别让推荐阅读流于形式,要真真实实落到实处。推荐的阅读材料应适量而精彩,以达到在拓展学生阅读面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的目的就好。
总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作为老师的我们,只要能够正确把握阅读教学的目标、分清阅读教学对象的类别、注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重视对学生阅读学习评价的多样性、注重引导多种形式的品读感悟、真正将“语文教学以读文本”落到实处  ,吃透教材,巧妙设计阅读教学的板书、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借助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拓展学生阅读面,就能有效达成本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让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绽放出绚丽迷人的光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1-22 15:17: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1: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