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人教现行)第九册 全册教学资源

[复制链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08:02:00 | 只看该作者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录之一
 【教者注】有这样一个故事:妈妈问女儿:这个(英文字母O)是什么?女儿张口就答:O。妈妈大吃一惊:你怎么认识的?女儿很自豪:幼儿园老师教的!第二天,妈妈以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为由将幼儿园告上法庭。法庭上,妈妈给法官和陪审团讲了一件事:某心理学家在白纸上点了一点进行测试,问题是:这是什么?幼儿园孩子的答案很多且想象丰富、奇特;小学生回答减半;中学、大学逐级减半;研究生回答统一又准确:白纸上的一个点。结果,妈妈胜诉。
  读罢,深有感触。于是,学习支玉恒老师《西门豹》的教法,进行本课教学。尽管诸多邯郸学步之举,但吾辈后生,贵在学。贻笑大方,不必介意。

                第一课时
  师:孩子们,我们又见面了!高兴吗?
  生:高兴!
  师:谁还记得我们以前一起学习过哪一课?
  生:《鲸》。
  师:对。记得真清楚。那一课我们学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今天,我们仍然会学得很开心。不过,学习中有可能会让大家“伤心”哦!
  生:不会。
  师:好吧。咱们上课。课前已经把课文读过两遍以上的同学请举手。(全部举手)很好!
  师:请大家看课题,这个星号是什么意思?
  生:表示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
  师:谁知道什么叫略读?
  生:就是说要简单的、简略的读。
  师:还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这篇课文需要大家自己读懂,老师只能简单地提示你们一下。
  有信心读懂吗?
  生:有!
  师:很好!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同学请举手。(多数同学举手)
  师:嗯,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了。有的同学想举手还不敢举手,对自己没有信心是不是?
  生:是。
  师:请潇洒一点,凡是认为自己基本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的同学请举手!(绝大多数同学举手)
  师:好!看来只有几个同学还没有信心。没关系,我们再读读就能做到正确流利了。大家还愿意读吗?
  生:愿意。
  师:请看,题目叫——
  生:地震中的父与子。
  师:平时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课文,总是提几个问题让大家读书思考,是不是?
  生:是。
  师:那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先读课文,边读边想,再讨论讨论,猜一猜,今天赵老师要给大家提哪些问题?先提示一下,我一共要提三个问题。讨论时要注意,一定要先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老师会在哪里提问题?如果老师在这里提问题,我们该怎样回答?现在请各小组开始读书、讨论。(学生小声读书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指导读书、参与讨论。)
  【教者注】力求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合作学习。
  师:刚才讨论时,有些同学提的问题已经接近老师要提的问题了。看来同学们还是很会提问
  题的,你们的思想即将和老师的思想产生共鸣了。哦,对了,我有个习惯:谁能猜准我要提的问题,将会得到我的特别奖励,你提的问题沾了一点边都行。想知道什么奖励吗?
  生:想!
  师:十月一之前,我会领着这些同学到书城买书,可以任意挑选你喜欢的一本,我买单!
  生:呀!(嗬!噫!)
  师:要不要再讨论讨论?
  生:要——!
  师:那开始吧!(学生再次认真读书,热烈讨论,教师参与。)
  师:好了。谁先说说?
  生:我认为老师一定会问,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嗬!这么肯定!也就是说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生:对!
  师:你能回答吗?
  生:能!
  师:请你说说。
  生:本文主要写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我很欣赏你用的一个词,奋不顾身。你觉得你说的准确吗?
  生:还可以吧!(笑声)
  师:我也觉得“还可以”。(笑声)要是能把时间和地点加上就更好了。能重新说说吗?
  生:能!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好!真想奖励你!但是,你提的却不是我要问的。抱歉啦!(笑声)
  生:我觉得老师会问,“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儿子还活着,拼命挖,而不像别的父亲一样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
  师:哦,提了这么个问题。那你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怕回答不全面。
  师:知道多少说多少。
  生:就是他一直不觉得没有希望了,因为前边说了,他给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也就是说,不管是死的是活的,他都要见到儿子。
  师:看,你还怕自己回答不全面,你已经非常准确又很全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还从父亲的内心世界出发,抓住了一句非常关键的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请坐!问得好,回答也好!可惜的是,不是我要提的问题。谁再来说?
  生:课文第二十小节说:“父亲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为什么要颤抖地说?应该高兴才对。
  师:你在提问时把课文读得很好。那你说为什么?
  生:……
  师:是啊,挖了这么长时间,终于见到自己的儿子了,应该高兴才对呀。可他为什么还要声音颤抖呢?谁来帮他说?
  生:我想他是还有点担心。
  师:是的。
  生:我想他是挖了很长时间很累了。
  师:有这个原因。挖了38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睡,能不累吗?累了时候声音是有点颤抖。
  生:我想他是激动的。挖了38小时才找到自己的儿子,他一定很激动。
  师:这位同学的心地很善良,而且能够以一个父亲的思想设身处地地看待这个问题,因此,你说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把这三个同学说的合起来就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面对提问题的学生)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问题提得很好,激发了大家的思维。遗憾的是,还没有猜对!谁再来猜?
  生:我想老师会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作为奖励,请你把“了不起”三个字写到黑板上,写在“地震中”下面。谁能回答,这对父子了不起在哪儿?
  生:父亲的了不起就在于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救自己的儿子;儿子的了不起就在于想着自己的同学,想先救自己的同学。
  师:回答的简明扼要!这样的父与子是不是了不起的父与子?
  生:是!
  师:“地震中的父与子”能不能换成“了不起的父与子”?
  生:能。
  师:这个问题已经接近我要提的问题了。最后再给大家一次机会。谁来说?谁认为我最有把握,请把手举得高一点。
  生:您可能会问,为什么其他的父母不去救,只哭两声、喊两声就走了?
  师:他们只是哭喊两声“我的女孩!”“我的儿子!”就走了。是吧?
  生:是。
  师:那你说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不愿见到孩子的尸首,不愿承认这个事实。
  师:他们不想看到孩子在地震中死去的惨相。你这是从父母的心理方面来考虑的。有这个因素。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生:他们以为孩子已经死了,不用救了。
  师:他们考虑得比较现实。看到学校的教室楼已经变成一片废墟,挖也没有用了。
  生:对。
  师:还有什么原因?
  生:这位父亲抱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态度。
  师:你说的是父亲。她问的是那些哭喊一声就走了的父母。
  生:因为救火队长已经说了,地震中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挖会很危险。
  师:把这几个同学的观点综合起来就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
  【教者注】至此,基本上疏通了课文,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
  师:到现在为止,同学们提的问题也很不错,帮助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基本上读懂了课文。现在大家听听我要提的问题。课文当中有一段写那位父亲因为悲伤过渡而精神失常了。找到那一段没有?
  生:找到了。
  师:读。(生读课文)
  师:(板书:失常?)我要提的问题就在这儿。这位父亲的精神是不是失常了?
  生:(纷纷举手)
  师:别忙。请大家再浏览一下课文。你要是认为这位父亲精神失常,请找到相关的事实依据;你要是认为这位父亲的精神不失常,也找到相关的例证。待会儿说出你的理由。开始吧。
  【教者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感悟课文中培养其思辩能力。
  师:认为这位父亲精神失常的同学请举手。一、二……只有六个。其他人都是认为父亲的精神不失常的了。这样吧,你们这几位认为“失常”的同学请坐到那边去,那几个同学请让让。快点!你们几个人重新组成一个小组,从课文中找出从哪儿看出父亲精神失常的。要动笔画。懂吗?
  生:懂。
  师:我们这些同学要认真读书、思考、讨论,那几位认为父亲精神失常,我们不同意,我们要考虑那些同学会从哪儿找到理由说父亲精神失常,我们也要找到理由和他们辩论,证明父亲的精神是正常的。
  (热烈讨论3分钟。中间,老师指导“失常”组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两眼直直、只有一个念头、挖了38小时”。)
  师:下面,我们的辩论即将开始了。认为父亲精神失常的同学为正方……(认为正常的同学纷纷举手:“老师!”)请把手放下。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你们是觉得自己一方是对的,应该是正方,是吧?
  生:是!
  师:呵,辩论的正反双方与辩论观点的正确与否无关。他们认为父亲的精神失常了,就是“是”,为正方;你们认为父亲的精神不失常,就是“否”,为反方。反方就是反对对方的意见的一方。懂了吗?
  生:懂了。
  师:刚才正方同学找到了三个理由,一是两眼直直,二是只有一个念头,三是挖了38小时。先看第一个理由——两眼直直。请正方同学回答。
  生(是):
  【教者注】以下“是”为认为父亲精神失常,“否”为认为不失常。别的父母喊了两声都走了,只有这位父亲还在那儿挖。别人来劝他,他两眼直直地看着别人,一般的正常人,像我,都不会两眼直直地看人,(笑声)可他却直直地看,说明他失常了。
  师:有道理。反方?
  生(否):可能他的心里已经没有希望了,才直直看着别人,想请别人来帮助他。
  师:我想帮助你一下,好吗?(生答好)与其说父亲心里没有希望,不如说父亲心里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渴望。他多么希望别人来帮助他啊!正是由于他过于渴望,才——
  生(否):才有点两眼直直的。
  师:有点像失常。
  生(否):但不是失常。
  师:谁来读读这段课文?要读出父亲的渴望之情。(生读课文)
  师:请看第二个理由——只有一个念头。请大家找到那一段课文,看看只有一个什么念头。读。
  生:(读课文)“然而……等着我!”
  师:请正方同学说说,为什么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精神失常?
  生(是):因为他见人就说“你愿意帮助我吗?”警察、救火队长也在给他说……
  师:注意,“只有一个念头”。
  生(是):他心中除了这个念头,其他的一片空白。
  师:这样就显得精神失常?
  生(是):是。
  生(否):不对。我们小组讨论了,认为他还问“有几个孩子活着?”如果他精神失常了,才不会问别人呢,先把我的孩子救出来要紧。
  生(否):如果他精神失常的话,他干嘛还救自己的儿子?(笑声)
  生(是):老师,我反驳李伟婷同学的观点。因为课文后边还说了,他是按照孩子的说法把别的孩子救出来的。
  生(否):我反对肖瀚同学的意见。就算……就算……他没有失常,就算他是一个再有爱心的(人),也不可能在精神失常的情况下去关心其他的孩子。
  师:好。停一下,别争了。我要听听这位同学的高见!
  生:我认为这位父亲不是完全失常,是半失常。(笑声)
  师:请别笑。说实在的,我同意他的观点。
  生:因为……
  师:请你现在别说,待会儿你悄悄地告诉我。请看第三个理由:挖了38小时。请你说说,为什么挖了38小时就是精神失常了?
  生(是):我以一个正常人的标准来看。(笑声)正常人的标准,挖几个小时,手就已经累了,而他挖了一天多,38小时,有点不可思议。
  师:就是有点不正常是吧?
  生(是):是。
  生(否):(纷纷举手):老师!老师!
  师:请你。
  生(否):(美国)世贸大厦倒塌,死了很多人,挖了几个月呢!
  师:你说的有点道理,但没切中要害。想一想,38个小时,不吃不喝呀。看看书,实不相瞒,我在这个地方,就是“38小时”旁边写了两个字:失常。我没写“精神”两个字,只写了“失常”。
  生(否):课文后边说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正是因为他挖了38小时,才说明他了不起。否则就不是了不起的父与子了。
  师:你是说挖了38小时就了不起吗?
  生(否):是。
  师:你说的已经接近关键处了。但是,请想一想,挖了38小时就了不起吗?你到我们新建的塑胶操场上挖38小时看看?恐怕校长都会踢你一脚。(笑声)
  生(是):我反驳她的意见。他绝对有失常的感觉,否则的话……比如说,其他的父母也有可能是这样想的,如果引起爆炸,那些本来没有死的孩子也有可能被炸死。他应该更理念一些,去……
  师:注意,更理智一些。
  生(是):对,更理智一些。去找那些救护人员来挖,这样安全一些。可是他只想到,我一定要救我孩子,我一定要救我的孩子,就像发疯一样,不顾任何危险。假设他真的使楼房发生爆炸的话,那他也要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死。
  师:你说的有道理,但从这里是否可以看出,他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救出自己的孩子?
  生:可以。
  师:这是不是一种爱的力量?
  生:是。
  师:大家说是不是?
  生:是!
  师:同学们,当我们面对一个因为爱自己的孩子,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上、行动上与我们一般的人有点不太相似的父亲,你会说你的精神失常了?你会这样说吗?
  生:不会!
  师:你只会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对他的悲惨遭遇而感到同情。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对他说:你的精神失常了!只能是深深地敬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生(否):老师,我想给正方说一个故事。
  师:请!
  生(否):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一位母亲去买菜,突然她看到自己很小的两岁多的小孩从高楼的阳台上摔下来,那位母亲呢,一下子从很远的地方跑过去,接住了那个小孩!(后来)消防人员做了一个实验,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时间,跑过去,那位母亲却接不到一个沙包。我想,这位父亲也和那位母亲一样,为了找到自己的儿子,才能挖28个小时……哦,38小时。我觉得这是一种父爱,和那个母爱是一样的。
  师:你说的这个事,我昨天还和我们学校的老师一起谈论,确实很感人。不过,我要问问你,你用这个故事想说明什么?
  生(否):说明他心中有一个信念。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信念的话,他就会产生一种超出常人的力量。
  师:一个什么信念?
  生(否):就是一定要救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等着他,不会死。
  师:也就是说对自己孩子的生存充满了……
  生:希望。
  师:充满了希望就会产生超出常人的力量?
  生(否):是,产生超出常人的力量。要不然那位母亲就不能以超常的速度接住孩子。
  师:抱歉!我要反驳你了。你已经说了,会产生一种超——乎——常——人的力量,这就是失——常。(笑声)
  生(否):老师……
  师:对不起,先停下来吧!我建议你不用再辩了。尽管你辩的时候说明了自己的观点,但同时也帮助了正方的同学。
  生(否):老师,我还想说!我只发过一次言。
  师:好,请你说吧。
  生(否):人在紧急的情况下,肾上腺(quán)会分泌胰岛素……
  师:肾上腺(xiàn)。
  生(否):哦,肾上腺。比如,人在跑步的时候,跑着跑着,肾上腺就会产生激素,激素就会刺激大脑,大脑就会到全身(笑声)……就会指挥全身产生很大的力量……力量,拼命跑……人在紧急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信念……信念……就会刺激肾上腺,分泌激素,就会……就会……
  师:会使人兴奋,产生不一般的力量,对不对?
  生(否):对!
  师:让你想不到的出奇的厉害?
  生(否):对!
  师:你的知识真丰富。不过请问,你现在有没有这种力量?
  生(否):没有。
  师:全班同学有没有?
  生(否):没有。
  师:因为这是一种超——常的力量,对不对?
  生(否):对!
  师:那你请坐吧!(笑声)大家别再辩了。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辩论到明天也很难结束。我有一个观点,不知同学们是否同意。如果不同意,咱们下课接着辩。我认为,这位父亲的精神是失常了,但也不失常。(笑声)
  师:(深情地)孩子们!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再加10个小时就是两天两夜,想想看,这是多么的惊人!因此,我还是同意那位同学的观点:说他失常吗?确实失常,他失去了和一般的正常人一样的举动。说他不失常吗?的确不失常。因为一种伟大的父爱的力量充溢着他的全身。所以,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救我的儿子!我要救那些和我的儿子一样压在废墟底下的可怜的孩子们!他们在等着我!所以,他失常,但失常的伟大;他不失常,不失常的惊人!这就是爱,伟大的父爱!(板书:爱)同意吗?
  生:(肃然)同意。
  师:你讲的这个故事很感人。我想请你做一件事,今天晚上把这个故事找到,如果找不到,请根据你的记忆把它整理出来,给大家传阅一下。好吗?
  生(否):好!
  师:这个问题我们暂时讨论到这里。今天大家辩论的很精彩,出乎我的想象,有点失—常!(笑声)这是骂你们还是夸你们?
  生:夸我们!
  师:对。这是真正的正常。因为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学会了一种辩证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教者注】至此,课文的思想感情、主人公的精神面貌已经凸现。

                第二课时
  (下课铃声想起。)
  师:孩子们,下课的铃声响了,我们休息吧。
  生:不休息。
  校长:孩子们,下课了,该休息了!
  生:我们不休息。
  师:大家累不累?
  生:不累!
  师:(目视校长询问,校长点头应允)好!下面,老师的第二个问题要出来了。和以前我们学过的课文相比,这篇文章的标点符号有什么特别之处?请大家看书,找找,看看,想想。一定要注意特别之处。
  生:(读书思考了1分多钟)
  师:不容易吧,这个问题?
  生:我发现了。
  师:什么号?
  生:感叹号。
  师:记得上次上课时我好像批评了这个同学,是吧?(生答是)现在,我要重重地表扬他:了不起!我拿到课文的时候,读了一遍就深受感动了,读了第二遍就注意到叹号特别多。我数了一下,一共有15个。现在,请各小组做两件事:1.看看这些叹号大都集中在哪儿?2.这些叹号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然后,你想法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好吗?开始吧。(小组学习,教师参与)
  【教者注】此设计在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表达内心的情感体验。
  师:我看了,同学们找得很准。课文中叹号大都集中对话之中。看来咱们之间真的心灵勾通
  了。先看这一段。(投影出示课文片段1)
  生:(读书)“在混乱中……向那片废墟走去。”
  师:读得不错。特别是这儿,“阿曼达,我的儿子!”真的喊起来了。不过,有一点点不好。
  师:我认为你只是在用嘴喊,能不能用心喊?再来一遍。
  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读得声情并茂)
  师:刚才,我发现有四个同学在微笑。我觉得这样的同学似乎有点失常。假如阿曼达是我们的亲人,被埋在废墟下面,你还会笑吗?
  生:不——会!
  师:还是呀!我们再来,用我们的心一起喊一次:“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读——!(学生很有感情地齐读。)
  师:好!这就是用心在喊。(投影出示第二个课文片段2)请看红色的字,还是“阿曼达!我的儿子!”读这一段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很有感情,非常高兴。好像在笑,又像在哭。开始吧。(生读)
  师:“阿曼达!我的儿子!”这一句读得很好。但是中间一句没读好。想想这句应该怎么读?(生练习)
  师:谁来读读?请你。
  生:“是儿子的声音!”(稍微强调了“儿子”)
  师:有点感觉了。谁再来?
  生:“是儿子的声音!”
  师:哎——!好多了!大家说,如果要说点朗读技巧的话,这句话应该强调哪个词?
  生:儿子。
  师:是啊!大家想想,挖了38个小时啊,终于要见到儿子了。“是儿子的声音!”激动吗?
  生:激动!
  师:太激动了呀!38个小时的疲劳完全消失了!来,再读一遍。(学生很有感情地朗读)
  师:好!还有一个地方,叹号用的很多。(投影出示课文片段3)请你来读读。(生站起来)刚才你给我说,话都说完了,是吧?
  生:是。
  师:是的,该说的都说完了。现在也不让你说了。请你读。你的读,就代表了你的一切理解和感情。
  生:“爸爸,真的是你吗……和我在一起!”
  师:应该说是读得声情并茂。还有人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生:“爸爸,真的是你吗……和我在一起!”
  师:感情更深了。注意,“是我,是爸爸!”的中间是个逗号,逗号的停顿应该短一些。这里应该读得稍微快一点。“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大家一起来一遍,读!
  生:“爸爸,真的是你吗……和我在一起!”
  师:(出示课文片段4)接着读。
  生:“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父亲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师:停。没有颤抖。再读!
  生:“父亲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
  师:“不!”要读得斩钉截铁!读!
  生:“不!……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师:好!读得非常感人。读出了阿曼达的自豪感。
  【教者注】教学目的基本达成。但由于考虑到时间问题,没敢放开,牵引较多。
  师:我要提的第二个问题解决完了。下面我要说第三个问题了。我们每个人读这篇课文的时候都会深受感动。感动就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你们猜一猜,赵老师读完这篇课文以后,会想些什么呢?或者说想到了什么?
  生:你读的时候想到了自己的儿子。
  师:是的,我是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但这个念头我只是一念之差(注:教师的口误。本想说“一闪而过”)。
  生:您会想到,为什么那些父母只是哭一声就走了,而阿曼达的父亲却有着坚定的信念。
  师:那是因为他很……、
  生:很爱自己的孩子。
  师:对呀!大家看看,(指着黑板上的“爱”字)我把这个字写得这么大,由这个字你会联想到什么?
  生:(纷纷地)父爱!
  师:是啊。由父爱再联想一下?我听你们殷老师说,咱们班在课外阅读课上读过一篇很好的描写父爱的文章……
  生:《背影》。
  师:对呀!你们会不会想到?
  生:会!
  师:赵老师会不会想到?
  生:会——!
  师:还是呀!我读完课文以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背影》。还记得文中那感人的情景吗?
  生:记得。
  师:我今天还特意给大家带来了《背影》的精彩片段,我们来重温一下吧!(投影出示《背影》片段。)请大家轻轻地、深情地读吧。
  生:(有感情地朗读)(注:个别地方教师作了删改)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很胖,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师:这篇文章非常令人感动。我已经读了不下于20遍。我经常和我的儿子在一起很深情地背诵这篇文章。我们刚才学的这篇课文中的父亲对儿子是一种非常强烈的爱,那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这位父亲,对儿子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呢?
  生:应该是默默的爱。
  师:“默默的”,意思我明白了,就是这个词不太恰当。
  生:应该是无微不至的。
  师:这个词可以。不过呢,这个词只能说明朱自清先生在文中是通过一些微小的事情来反应父亲的爱。阿曼达父亲的爱是一种强烈的爱,是外显的爱。而《背影》中的父亲是……
  生:是深沉的爱。
  师:对——是深沉的爱,是含蓄的爱。一种是强烈的、外显的爱,一种是深沉而含蓄的爱,都是伟大的爱!由这伟大的父爱,我接着又想到了伟大的母爱。由母爱我又想到了唐朝一位诗人描写母爱的一首诗。是什么?
  生:《游子吟》。
  师:“慈母——”
  生:“——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孟郊只是选择了母亲在他远行之前给他密密地缝衣服这么一件小事,来表达母亲对他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之情。(生插话:表达母爱。)对。一言以敝之,表达母爱。这种事情,这种母爱是惊天动地的吗?
  生:不是。
  师:但是你能说它不伟大吗?
  生:不能!
  师:是啊!读了孟郊的诗,我又联想到了一件事。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儿子,他即将离开自己的家,离别自己的母亲,到南方去工作。他把与母亲分别时的情景详详细细地写下来了。他的文笔没有朱自清先生精彩,但是他和朱自清先生、和《地震中的父与子》的作者一样,表达一个相同的伟大主题:母爱!我把这篇文章带来了,请大家看一看!(投影出示,抒情、感人的《神秘园》乐曲也随之响起。)
  师:(静待数十秒后)想不想听听文章的作者朗读这篇文章?
  生:想——!
  师:(有感情地朗读下文)
  亲友们的热情相送冲淡了我的依恋和惆怅。娘站在一边看着我,什么也没说。等我快要出门时,娘突然说:“阳阳他爸,你过来。”我走过去,娘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手绢包,塞到我手里:“孩子, 你爸走的早,没给咱家留下什么。娘穷,不能给你太多路费,只有这500块钱,你拿着。”我想推辞,但我知道娘的脾气,只好默默地接过来。娘笑了,赶紧帮我打开旅行箱,又从我手里拿过那个鼓鼓囊囊的手绢包,慢慢地、仔细地塞到了箱子底下,才费力地直起老迈的腰,很满足地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走出家门了,回眸间,没看到娘的身影。我知道,娘是躲在屋里悄悄地抹眼泪了。尽管难过,可她不想让远行的儿子因为母亲的伤感而伤感,她想让儿子无牵无挂地离开这个尽管穷却十分温暖的家。坐在火车上,忍不住的,拿出了那个鼓鼓囊囊的手绢包,一层层地打开,一向自诩为“男儿有泪不轻弹”的男子汉的我,竟禁不住热泪盈眶了:那厚厚的一叠,除了一张50元的,其余的都是10元、5元的,还有两张竟然是5毛的!我竭力控制着自己,不让眼泪流出来。娘的身影不时地浮现在眼前:寒风中,娘正在集市上守着一篮子鸡蛋等待着买主,眼里含着期待;烈日下,娘正在农田里锄草,眼里含着希望;微弱的灯光下,娘正摩挲着儿子的照片,微笑着,眼里却含着泪花;阴雨连绵的日子,娘伫依窗前,遥望南方:“儿啊,多穿一件衣服啊。出门别忘了带伞啊。”我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娘啊,娘!”(大多学生与听课教师落泪。数十秒后,音乐缓缓停止。)
  师: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大家又有什么感想呢?
  生:这篇文章非常感人。
  师:非常感人。那你们觉得这篇文章中的母亲伟大吗?
  生:伟大!
  师:那她做的事是不是惊天动地的呢?
  生:不是。
  师:我们每天生活在母亲的身边。也许,你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感受到母亲的那种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的浓浓的情、深深的爱。也许你会觉得一切都很正常。孩子们,现在,我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母亲做了哪些看起来是微不足道,却又饱含深情、饱含母爱的事呢?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记住,这样的事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开始吧!(学生讨论,教师参与。有的学生还在默默地流泪。)
  师:谁来说说?
  生:我们的母亲每天给我们做饭。一日三餐,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如果母亲对我们不是深爱的话,不是早就做腻了吗?
  师:是啊!一日三餐再简单不过了。但是,十数年如一日,天天烧、天天做,而且顿顿都要想法变着花样让我们吃好。这种爱难道还不伟大吗?我想,你就以“一日三餐”为题,加上你的联想,加上你的感受,写一篇小文章,表达母亲的爱。好吗?
  生:好!
  师:请你也说说。
  生:夏天的时候,爸爸总是买西瓜给我吃。每次吃西瓜的时候,爸爸总是把西瓜切成一片一片的,再拿来让我吃。
  师:从这里你感觉到爱了吗?
  生:感觉到了。
  师:爸爸只是把西瓜切成一片一片的,很普通啊?
  生:爸爸每次都是轻轻地端来让我吃,他是想让我吃的更舒服一些。
  师: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爸爸非常的关心和爱护我。
  师:那你就可以以“一片西瓜”为题,写下这件小事。同学们,事情虽小,但是,只要我们善于联想,再把我们对父母那种浓浓的情、深深的爱的崇敬之情、感激之情融在里边,我们就能写出非常感人的文章。像《地震中的父与子》中这位父亲应该说是太少太少了,更多的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那位父亲和我刚才读的这篇文章中的那位很普通的母亲。我们能不能通过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写一篇充溢着母爱、洋溢着父爱的很感人的文章呢?
  生:能。
  师:有信心的同学举手。还有几个同学没有信心。不过没有关系。下课以后,我会把《背影》和刚才我读的这篇文章打印出来发给你们,你们可以模仿着写。好不好?
  生:好!
  师:模仿时要注意,看看作者是怎样把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一些小事,加上自己的感受,通过细腻的描写,读起来催人泪下的。本来,想请大家在课堂上写的,但是刚才第一节课大家辩论的太热烈了,都不愿意下课,以致于时间悄悄地过去了。因此,只好留在课后来完成了。可以吗?
  生:可以。
  师:我希望大家写文章的时候,在电脑里边写。因为可以随意地修改。知道刚才我读的那篇文章是谁写的吗?
  生:是……
  师:我当时说“想听听文章的作者朗诵吗”,你们说“想”。接着,就传来了一个声音。是谁的声音?
  生:赵老师。
  师:对。那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生:赵老师!
  师:我就是在电脑里边写的,修改了好多次。写好以后,可以拷磁盘给我。更希望大家发e-mail给我。请大家记下来我的e-mail地址。
  【教者注】以上设计目的有三:1.将课内外知识结合,进行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尝试。2.情感升华。3.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细小的事件,提炼写作素材,融入情感,细腻描写。
  师:请大家坐起来。两节课就这样过来了。最后,我再问大家一个小问题。两节课大家都没有休息,校长让大家休息,大家都不愿休息。你们说这是为什么?(一生随口:不知道。笑声)
  生:我知道。大家太投入了。
  师:对。大家太投入了。孩子们,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要投入。还有第二个原因吗?
  生:还有一个就是大家都想学习。
  师:学习的欲望驱使着你。这是对你太投入的解释。
  生:还有,就是我们都想打败对方。
  师:哦,强烈的打败对方的欲望也驱使着你。
  生:我们有兴趣,太入迷了。
  师:知道为什么有兴趣、为什么太入迷了吗?因为我们都被《地震中的父与子》和朱自清先生笔下的伟大的父爱深深地感动了。一个我们自身的原因——太投入了;一个是课文的原因——太感人了。当然了,为什么我们投入,还是因为文章感人。说穿了,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父爱和母爱的感染。它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养育着我们,滋润着我们,让我们把一切事情都做得很好。最后,我得出一个结论:我们42位同学都是感情丰富的人。能被爱感动的,能被爱吸引的投入,不愿意下课、不愿意休息的孩子,肯定是了不起的孩子!《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孩子了不起,我说,我们后海小学的你们这个班的孩子们也是了不起!(学生面露高兴神情,相互对望)
  师:哎呀,一点也不会交际!你们应该说,赵老师也是——
  生:了不起!
  师:对呀,咱们不能光会辩论,也得会交往。再来一遍:你们都是了不起的孩子!
  生:赵老师是了不起的老师(父亲)!
  师:啊,他夸我是了不起的父亲!(笑声)看来,我们之间有一种父子般的默契。(笑声)
  下课以后,我们俩好好交流交流!孩子们,收拾我们的东西,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草原》电子教案说课设计

人教小语六年制第九册十二课《草原》,《草原》这篇课文共分为两个课时,我设计的是第二课时,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本篇课文进行说明。

一.把握情感,领悟教材

1.教材分析

《草原》是一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精读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的亲身经历。作者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年级语文除了要加强词、句、段的训练,还要注意篇的训练。”

所以在本文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通过对重点句段的理解,理清文章线索外,还要落实

本组教材的三个训练重点:(1)读文章,想画面;(2)体会作者思想感情;(3)仔细品

味,积累优美的语言。

2.教学目标

    综合创新教育基本理念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我把本课时的教

学目标拟定如下:

   (1)认知目标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弄清本文的思想内容。

   (2)情感目标    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技能目标    让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积累优美的语言。

3.教学重、难点

    本着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本课时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特点我将教学重、难点拟定如下: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景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体会句子含义,积累优美语言领悟作者思想感情。

二.注重创新,选择教法

为了进一步将创新教育思想渗透到本课时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3种方法进行教学:

1.  情境式教学法

由于本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所以在新课引入,体会情节,课后小结,对重点句段的理解时,我将辅以生动的语言,并运用多媒体课件中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以此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距离,让学生真正的发现美,感受美,寓美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的知识,智力,情感得到和谐的发展。

2.  启发式教学法

针对本文的重点、难点,我将在体会句子含义,领悟思想感情等环节对学生进

       行启发,点拨。因势利导,点在关键处,拨在疑难处。与此同时同时,充分尊重学生

       独特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引领学生自读自悟,从而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

       服务,进一步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个性发展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3.  精讲朗读法

       修订大纲指出:“小学各年级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

   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在本课

   的教学中,我将采取自读、齐读、小组读、指名读等形式,在老师的指导和示范下,

   熟读精思,读出形象,读出情感,达到增强理解,提高阅读效果的目的。

三.培养能力,指导学法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为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能力观,学习观和过程观,实现主体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我将引导学生采用“读——思——议——读”

的方法进行学习,通过“初步了解、深入体会、评议提高、诵读升华”,来感受内容,品悟精神,实现目标的达成。

四.创新思维,优化程序

1.  声象感知,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推动学生有质量的学习的前提条件,语文教学若还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方式进行,就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学生便不能有兴趣地去学习,当然也就没有学习质量,所以在本课时的教学中用多媒体课件的感官刺激作用来启动学生积极的认识倾向,让学生通过欣赏与草原风情相关的声像,初步感知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然后我将朗诵“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优美诗句,引入新课,这样便使学生立刻投入本课学习,兴趣盎然地追根究底,为感悟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作好铺垫。

2.  读思结合,品悟感情

为了进一步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我将用多媒体课件来优化朗读,从而形成师生之间和媒体之间多通道,多层次,多向性的信息交流。

(1)配乐范读,创设情境

根据教材特点利用多媒体播放配奏的音乐,营造适宜的氛围。拨动学生的心

        弦,引起感情共鸣,让学生触景生情,由情创意,可以有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我将配乐范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下,边听边想象,边读边勾画出优美的语句,通过优美的音乐,动情的朗读,将草原的美丽景象推到学生面前,让学生沉浸在诗情话意之中,然后让学生自主读出优美的句子与同学交流,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表现自我的目的。

(2)自读品味,展开想象

为了营造主动、互动和生动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多思创新,展开想象,我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观看草原恬静、清腻画面的同时,读出屏幕上与画面配合的语句,这样就会读得情趣昂然,很快进入意境,展开想象,突破本课的训练重点之一——从文章想画面。

3.  图文结合,理解重点

应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与文中重点语句相关的图片,来体会句子含义,可谓是恰到好处。因为它用鲜艳的色彩,形象的突出了重点,学生容易接受,感知快,理解准。比如:“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象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渲染”和“勾勒”这两个词语来理解,让学生体会小丘线条的柔美。此外,我还将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内心体验,激发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充分体现教与学的协调一致。

4.  引导背诵,加强积累

       语感的强弱与语言材料积累的多少密切相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背诵那些精彩片段,精妙语言让学生胸中有竹,所以在学生背诵那些精彩片段,精妙语言让学生胸中有竹,所以在学生精读品味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随之,提问激趣,让学生通过试背、引背、指导背,突破本文教学重点之二——积累优美的语言。达到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5.  协同学习,边读边议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协同学习,体现教与学的协调一致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我将让学生分小组协同学习2----5自然段。

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场面,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草原的人情美,然后让学生分小组朗读,讨论文中那些地方体现了蒙古人民的人情美,讨论后汇报结果,这时教师在巡视中着重指导学生如何质疑,解疑;如何归纳整理,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此同时,还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在家是如何迎客待客的。接着,重点指出:蒙古人民是骑着马,开着车到远处来迎接客人。

通过小组协同学习,交流和讨论,进一步体现了媒体应用和学生协作学习的紧密组合的确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6.  抓住重点,体会情深

俗话说:“画龙贵在点睛”在这个环节将引导学生抓住最后一段中“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点题之句,让学生在读中仔细体会蒙汉两族人民深厚的情谊,认真感受两族人民依依不舍的心情。

7.  回归整体,进行总结

课尾总结是教师知识、能力、语言及课堂应变能力的综合运用,渗透着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丰富的营养。为了使本课时的教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我将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文中一开始就描写了草原的景美,接着又写了草原的人情美,景美,人更美。紧接着让学生以诵读全篇课文结束,在读中再次感受草原的景色美,蒙古人民的人情美,以此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给学生留下余音缭绕,难以忘怀的印象。

五.指引方向,课外延伸

       我将出示与草原风情相关的网站,让学生自己上网查阅与草原风情相关的资料或图片,以此来调动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网络与教学的协调一致,受到一个良好的课堂反馈效果。

六.突出主题,巧设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篇“微型教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我将这样设

    计本课时的板书:

   

                             12.草   原

            

                                     造就



                          景美      民族团结       人美





                                     创造

     从板书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景美造就了人美,而人美创造了景美。景美,人美相互交融在一起,无不体现着我国56个民族关系融洽,民族团结。这正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草原》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3.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2.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三)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二)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来了。
     我们学习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我们前面学的《鸟的天堂》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都是本组课文的示范文。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这篇访问记,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事物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使我们读后觉得又具体又生动。
  (二)学生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轮廓。迂回: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迂,曲曲折折绕弯;回,旋转、环绕。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涯,水边。)
    2.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生字、新词。(有些词让学生互学互帮,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有些词语留到讲读时解决;有些词语课后个别解决。)
  (五)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
     (可以有三种分法:(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为5段;(2)按初见草原景色→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可分为2段;(3)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蒙古包外、内,可分为3段。学生按其中哪一种方法来分段,都可以。)
  (六)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
     (第1段: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绿毯、勾勒、骏马、奇丽、柔美、渲染、回味、茫茫、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第2段: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景色。疾驰、迂回、洒脱、襟飘带舞。第3段:蒙古包外的握手欢迎。第4段:蒙古包内的盛情款待。拘束、羞涩、鄂温克。第5段:斜阳下的话别。天涯、斜阳。)
  (七)作业。
    1.在作业本上练习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熟读课文第1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1、2段,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内容及作用。
  (三)了解文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四)背诵课文第1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背诵课文第1段。
  三、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1段。
    1.默读,分层次。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分几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课文第1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
     (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3.细读、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
      (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
      (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
    (3)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出声读第1段第1层,要求学生细心体会,认真想象。重点说说下面三个句子: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③“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说一说“境界”一词的意思。读时注意理解“既……又……”的并列关系;可用“美丽”或“壮丽”与“奇丽”作比较,理解“奇丽”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达作者感受的两个句子。)
    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
     (让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小结:祖国的草原这么美。这段课文思路清晰,从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把景物和感受联系在一起,即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初见草原的景物时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为我们展示一幅草原静态美的图画,但静中又有动,例如写羊群。
  (二)讲读第2段。
    1.指名读第2段。
     (教师提示:学习课文第2段,我们要学习作者如何按照地点的转换,抓住事物与环境的联系、变化的特点,运用动态的描写方法,把文章写得又形象又生动。)
    2.阅读、思考:写作者访问陈巴尔虎旗牧业公社途中,这段课文可分为几层?
     (可分为两层:①初入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②快到公社,主人到几十里外迎接客人。)
    3.讲读第1层课文。
     (1)作者乘汽车进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觉?(草原十分辽阔。)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草原十分辽阔?(“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洒脱”是什么意思?(不受拘束。课文指行动自由,不受限制。)
     (2)“初入草原,听不到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这些描写说明草原环境有什么特点?(十分静寂。)
     (3)初入草原,环境的特点是辽阔、静寂。后来呢?草原环境有什么变化?从什么地方开始变化的?
       (草原的环境有了变化,从见到一条河开始变化。)
     (4)看到了河,环境有什么变化?隐隐有鞭子的轻响说明了什么?
       (说明有人了。)
     (5)为什么有了河,草原的环境就有了变化?(有了河流、水草长得茂盛,蒙族人民就会把牛、羊、马群赶到这儿来放牧。)
    4.讲读第2层。
     (1)指名学生读第2层。
     (2)“疾驰”、“襟飘带舞”是什么意思?
     (3)作者为什么用一条彩虹比喻来欢迎远客的蒙族男女老少?
       (因为他们突然出现在远处的山丘上,而且都穿着颜色鲜艳的衣裳,这样既恰切又形象地表现了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情。)
     (4)当主人见到客人时,草原的环境有什么变化?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小结:作者初入草原,看不见什么东西,听不见一点声音,处在这种环境使人产生一种辽阔、静寂的感受,接着作者快到公社时,看到了牛羊成群,主人热情迎客,听到了各种声响,自然引起一种兴旺、热闹的感受。作者的感受由静到动,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在变化的结果,这说明,环境变了,事物也在变化。
  (三)作业。
    1.背诵课文第1段。
    2.练习课后作业第1、3题。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3、4、5段。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课文第3、4、5段。认识到祖国的草原不仅景色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第1、2自然段,作者抓住访问的经过和草原环境的变化,让我们读了觉得祖国草原的景物是多么美。现在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我们会进一步知道草原的人更好。
  (二)讲读3、4、5自然段。
   1.让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1)这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2)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
   2.读后讨论交流。
    (1)主客是怎样见面的?作者运用哪几个动词来表现激情洋溢的气氛?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这些表现什么?你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用欢乐、热情的感情朗读这一节课文。
    (2)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很深?为什么“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3)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诗句中的“何忍别”是什么意思?第1句怎么讲?(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如此深厚,怎么舍得分别呢?)第2句中的“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讲?(“话”是互相攀谈,送别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互相攀谈,依依不舍地告别。)用在诗句结尾的作用是什么?(这两句诗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4)哪些地方体现了蒙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表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穿着各色的民族服装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②用手抓羊肉和奶酒招待客人,席间姑娘们还要唱民歌;③饭后表演套马、摔跤和民族舞蹈。以上这三方面表现了蒙古人民的风俗习惯。)
  (三)总结全文。
   1.从全文看,前面两段主要是写什么?
     后面三段主要是写什么?
     (课文前两段主要讲草原景物的美,后三段主要讲草原人民的美,说明蒙汉两族人民感情深厚。)
   2.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但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小结: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中心是表现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各民族的团结。作者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同时,也写出了草原的独特的风光形成了蒙族人民独特的风俗,独特的民族气质——热情豪爽。作者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静态美和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烈欢腾场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作业。
   1.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想一想把什么比作什么,然后抄写在摘抄本上。
   2.练习课后练习题第4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草原》教学设计之二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听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和人土风情的画片,请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放课件,听歌曲)
    听了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着草原美丽的画面,此时你有什么想法?
   2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板书课题)
    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一起走进草原,齐读课题。
  二、质疑问难,了解学情。
    过渡:在预习课文中,大家知道了这篇课文描写的是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
   1读了文章题目,你想了解哪些内容?也可以把预习课文中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2教师随时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课件展示)
  三、自学课文,合作探究。
   1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要注意一边读,一边画出重点的词句,在课文的空白处,写写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教师相机指导。
    过渡:在自学的过程中,同学们特别认真,尤其是同学们能抓住重点的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课前查找的资料,写出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2小组同学自学交流,认识上达成共识后,待会汇报你们自学的的成果。教师深入到小组内,和同学一起交流探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于组织教学。
  四、激励评价,赏读涵咏。
    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同学们小组的活动,每个同学参与合作的积极性特别高,很多同学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下面,我们请同学代表你们小组的同学,结合课文中的重点的词句,谈谈你们的体会和理解认识。
  (一)指名研读草原景色部分的同学,汇报学习的情况。
   1结合课文中的重点的词句,说说老舍眼中草原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书上的词语或者自己概括词语加以总结,请同学把这些词板书在黑板上。〔你体会的很好,能否用书上的重点的词语加以总结,把它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参与板书课文中的重点的词语。学生板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错别字。〕
   2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展示课件),加深学生感悟,充分地表达自己对草原喜爱的思想感情。(听了同学们谈的对草原的感受,一定想走入草原了,来吧!放课件)
   3鼓励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的课文。
    过渡:这么迷人的景色,这么优美的语句,我们真的应该多读读。选择本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进去。〔板书:景色美〕
   4学生配乐朗读课文的情况,教师适时鼓励。(出示课件)
  (二)研读老舍先生在访问中被热情招待的部分。
     过渡:同学们通过边读边谈体会的方法,我们感受到草原的美,让我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在访问的过程中又什么的感受呢?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文部分,放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交流理解课文的其他部分,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1)迎接远客:学生先读重点的语句谈体会,然后看录像,学生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出示课件,板书概括的词语)
       教师小结:在路上作者初步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随后他们来到了蒙古包外。
    (2)学生齐读蒙古包外迎接的部分。
    (3)热情接待:先让学生随作者一起走进蒙古包,看看发生什么样的事,(学生看录像),再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谈谈为什么这样读课文。学生概括板书词语)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如果自己是一位访问团的成员,看到草原的美丽景色,又受到内蒙古人民的热情款待,此时你有什么话要说?结合自己家乡的情况,能不能对主人发出访问我们家乡的邀请?(教师板书:人热情)
   2时间过得真快,在联欢的欢声笑语中,今天的访问就要结束了,作者感受到了草原的景色美,人更美。在斜阳下,怎么舍得分别?作者感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理解句子的意思,齐读。
  六、课内外结合:
    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作者五六十年代在草原的所见所闻,课下收集今天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草原资料或者图片,准备在班上交流展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07:04:00 | 只看该作者
《草原》一文“矛盾”释疑
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意蕴、普通中见哲理,生动而鲜明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现举例分析如下:

  一、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翠色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流入云际”,则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间。这两者是自相矛盾吗?其实,这非但不矛盾,反而形象地显现了草原景物的逼真情态。“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前句是近镜头描写:草原绿得浓厚将滴,绿得油亮闪光,给人“欲流”的感觉。这是化静为动,突现草的色泽,草的生命,也抒发了作者无限的热爱和赞叹。后一句是远镜头描写:极目远眺,草原与长空相接,浓绿与云天照映,翠色千里,连绵不断,一直伸向云天深处。再说汽车在前进,视野中的那些“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小丘,一碧千里的草原,不正在悄悄地流入云天吗?

  二、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惊叹”与“舒服”,“愿久立”与“想坐下”是互相矛盾的。其实,作者惊叹的是那从未见过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舒服的是草原浩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视野开阔、心胸豁达、令人心旷神怡;“愿久立”,是因为草原景色迷人,“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何况是感情丰富的人;“想坐下”,是因为眼底美景沁润着心田,诱发起激情,要抒发、要表达。正是这矛盾的笔触巧妙地刻画出“我”在这种特定境界里的丰富的内心感受。

  三、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既然“看不见什么东西”,怎么还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呢?其实,这是运用了一种叫“舛(chuǎn)互”的修辞手法。它对某一事物既全面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是为了更真切地衬托和强调“初入草原”时的静感。这是以声写寂,以动衬静,从而突出了辽阔草原寂而不死,静中见活的生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07:05:00 | 只看该作者
支玉恒教学实录——《草原》
     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师:咱们今天讲哪一课?
  生:草原。
  师:(板书“草原”)谁能讲一讲,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是一望无际,碧绿的颜色,上面有牛、羊、马都在吃草。牧民们都在放牧。草原上还有山丘、小河,是很美丽的。
  师:他说的对不对?
  生:对。
  师:和你想像中的草原一样吗?谁还有补充?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是草之间开满了各种鲜艳的野花。
  师:开满了野花。在一片绿色中,万绿丛中点点红。这色彩更美了!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那美丽的景色,使我陶醉,那里空气清新,天气晴朗。
  师:他把课文上的一些词语用到了。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还有蒙古人的帐篷,有的人在放牛,有的人在骑马。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赛马大会,许多牧民都骑着自己最好的骏马在草原上奔驰,草原上非常热闹。
  师:很好。咱们先说到这里吧,大家说得都很对,想象很丰富,也都很符合草原的实际情况。那么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你们预先读过课文,应该能说出来。
  生:课文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
  师:对,一开始就写草原美景,后来呢?
  生:写作者去内蒙访问,蒙族人民怎样欢迎他们,还写喝酒、唱歌、演节目什么的。
  师:你这么一说,差不多把课文上的内容都说完了。
  生:还有,作者写喝酒、唱歌等,并不是就要写这些,而是写了这些就说明了蒙族牧民们和作者他们这些汉族的人们很友好。
  师:你看出了作者心里的想法,很好,还有吗?
  生:还写了蒙族人民和作者他们告别。
  师:写了没有?
  生:没有。
  师:没写?但是他也说对了,课文的话里已经带出要分别的意思了,对不对?
  生:对。
  师:哪句话?
  生:我认为是最后一小节写的。“天涯碧草话斜阳”说的就是他们依依惜别的情景。
  师:就这一句吗?
  生:还有“蒙汉情深何忍别”。
  师:大家再考虑考虑,刚才说了,课文写了那么多的内容,那么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成几部分呢?
  生:大致可分为两部分。
  师:讲下去。
  生:第一部分是我们看到的草原上的景色。
  师:第一部分是草原的美丽景色,对不对?
  生:对。
  师: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草原风光,行不行?(板书:“风光”)
  生:行。
  师:继续说。
  生:第二部分写了蒙古族的人民欢迎了我们,接着我们一起联欢。
  师:谁能说得更简单一些?
  生:我们和蒙古族人一起联欢。
  师:他用“联欢”来代表和所有蒙古族人接触的过程,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
  师:但是从整个接触过程中表现了一种什么情感?
  生: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
  师:对不对?
  生:对。
  师:也就是说,第二部分写的是草原上的人情,(板书“人情”)人的情感,那么,你通过预习,对整个课文有一个什么初步感受?
  生:我感觉到草原十分美丽,草原上的蒙古人民和汉族人民感情十分深厚。
  师:他说草原的风光是十分美丽的,这一点对不对?
  生:对。
  师:(在“风光”后加“美”)那么还有一点他说得不太清楚,谁来说一说?
  生:草原上的人民非常好客。
  师:十分热情好客,还有呢?
  生:应该是,蒙汉之间存在着深厚的感情。
  师:对,还有吗?热情好客,蒙汉情深这都表现了人情的什么?(在板书“人情”后加“美”)是不是一种人情美呀?那么整个的课文连起来,草原的风光和草原的人情都是这么美好,(在“风光美”与“人情美”间画一直线相连)那么就构成了一幅(板书“草原风情画”并用直线与“人情美”连接)可不可以这样说?
  生:可以。
  师: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写的。老舍先生用他一支笔,给我们“画”出了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情画。从课文整体来看,是不是这个意思?
  生:是。
  师:那么这幅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会儿来仔细学。我先了解一下,大家在预习中,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
  生:我想问,文章第一小节为什么用很大的篇幅来写草原的风光美?与后面的段落有什么关系?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乍看起来,(指板书)这写的是风光,这写的是人情,似乎这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对不对?
  生:对。
  师:这个同学问了,这两段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我们一会儿再解决,你呢?再看上面的那一行字,自己也许会得到一点启发。谁还有问题?
  生:我想问,文章后面几个小节都写到作者和蒙古族人民在一起团聚、联欢的事,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而不能以“蒙汉情深”来为题呢?
  师:好,你也同样看看黑板那一行字,看你自己能不能解决,好不好?
  生:好。
  师:谁还有问题?
  生:这篇文章最后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写“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什么意思?
  师:你不懂这两句诗的意思?一会儿注意听。
               第一课时第二部分

  生:我想知道课文所写的草原是哪个地方的草原。
  师:那咱们顺便说一下吧,《林海》这一课大家学了吗?(生有答没学过,有答看过的)
  师:不管学没学,老舍先生曾经随着中国作家代表团,走访了一次东北和内蒙地区,他先上了大兴安岭,看到了林海,就写了一篇文章叫《林海》,小学课本里也有。他又翻过大兴安岭往西走,就直接下到内蒙古自治区了,(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东北、内蒙和大兴安岭的地图)一下大兴安岭,刚一走进内蒙草原的时候,就到了内蒙最北边的呼伦贝尔盟,盟内有一个旗,就是老舍先生所去的陈巴尔虎旗。内蒙的盟,相当于内地的地区,旗相当于内地的县。大家看到课文上有“陈巴尔虎旗”这个名字没有?
  生:有。
  师:它属于内蒙呼伦贝尔草原的一部分。大家知道就行了。这个问题解决了,谁还有问题?
  生:文章第一节的最后一句话写牛羊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我不知道“乐趣”指的是什么?
  师:好,请坐,一会上课要讲到。
  生:第二小节有一句话形容河,像“玻璃的带子”,“河”后面为什么要用叹号?
  师:好,为什么要用感叹号。
  生:我想问,“蒙汉情深”从课文的哪个地方能看出来?
  师:这个我还得让你看,你问我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一会儿我就让你回答这个问题,那你上课就得注意听了。不然一会儿回答不出来。
  生:我还想问,在文章第二节,蒙古人民来迎接他们的时候,骑着马,作者为什么要用“飞”字来形容呢?
  师:我觉得这个问题你是知道的,你就在这句话里往前看,有一个词就能解决你的这个问题。你把这个字再加上当时蒙古人民的心情,就能回答了,好不好?
  生:还有第二小节,为什么把穿着各色衣服的男女老少比喻成彩虹?而不比喻成别的?
  师:你想比喻成什么?
  生:我想把他们比喻成一条彩带。
  师:你说彩虹好啊还是彩带好?
  生:彩虹。(众笑)
  师:为什么彩虹好?
  生:因为彩虹代表着美好的祝愿,有的小朋友画画常常把大陆和台湾用彩虹连起来,彩虹就可以比喻成一座桥。
  师:另外你刚才说彩带是什么样的?
  生:五颜六色的。
  师:那么彩虹呢?
  生:是七色的。
  师:如果也用五来说,怎么说?
  生:五光十色。
  师:对了,你说五光十色漂亮还是五颜六色漂亮?
  生:五光十色。
  师:所以作者用彩虹,明白了吧?另外,我们假想,如果迎客的马队正好从小丘顶上下来,那会像是什么飘了过来?
  生:像彩虹。
  生:我想问第四小节最后写的,“会心的微笑”,为什么说“会心地笑了”?
  师:你知道什么叫会心吗?
  生:会心就是他们……
  师:会心就是心里知道了,但没有明白讲的意思,蒙古族人民听了汉族人唱的歌以后,仿佛知道他们没有明白说出来的意思,这个意思就是蒙汉团结。
  师:对,会是领会,把你的心意领会了,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两心相连,心心相印,我也知道你的心,你也知道我的心,我们都知道了。你说这个“会心”用得好不好?
  生:好。
  生:第四小节写歌声比什么语言都响亮,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是用语言表达?
  师:那就是说,你对这句话不太理解是吧?那你想一想刚才讲的“会心”也许就明白了。
  师:最后再提一个,谁觉得你的问题最重要呢?
  生:文章第一小节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师:按什么顺序写的,这个问题确实重要,因为时间关系,咱们提问题就先到这儿,如果讲到最后,你心里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再研究好不好?
  生:好。
  师:现在大家打开书,谁能把写草原风光美的这一部分读出来?他读的时候,大家拿出一支笔来,一边听,一边看,一边想,手里还要一边画。画什么呢?看看作者除去写风光美以外,还写没写别的东西?把你认为不是直接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勾出来,看谁勾得准,你开始读吧。
  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草原的无限乐趣。”(其间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师: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读得很不错,但是我要提醒你一句,注意保护嗓子。勾出不是直接写草原风光的句子来了吗?
  生:勾出来了。
  师:谁勾出来了?
  生:我勾了两句,“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还有,“这种境界……奇丽的小诗”
  师:还有没有勾出别的来?
  生:我勾了“在这境界里……无限乐趣。”
  生:我只勾了“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师:骏马和牛羊是草原上本来就有的东西,我们一会儿随课文去研究它,现在咱们就按第一位同学的发言来讨论。第一句话,他说他总想高歌一曲,以表示他的愉快,这是一句话,他要高歌。(板书“高歌”)第二句话,和它相对应的,他想干什么呀?能不能概括一下?
  生:他想吟诗。
  师:怎么样吟诗?
  生:低吟。
  师:对,(在“高歌”下写“低吟”)大家看这两种情调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师:什么叫高歌?
  生:就是放开声音,不拘束地唱歌。
  师:放声歌唱,那么低吟呢?
  生:就是声音很小地吟诗。
  师:来低吟一首小诗。这首小诗是什么样的小诗啊?
  生:是奇丽的小诗。
  师:什么叫奇丽?
  生:奇特而美丽。
  师:他为什么要吟这么一首小诗呢?
  生:因为他想……表现草原很美丽。
  师:你该这么说,因为草原是奇特而美丽的,所以他吟的这首诗也是奇特而美丽的,是不是?
  生:是。
  师:好,(指板书“高歌”与“低吟”)这是两个什么句子?
  生:两个相反的。
  师:两个相反的,他要表达的情感是相反的,但是我问的是这两句是什么句子?
  生:抒情的句子。
  师:对,是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我现在要提一个很难的问题,作者先是想高歌一曲,后来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为什么会产生?如果把两这个抒情的句子,调换一下位置,我们先让他“低吟”,后来他越看草原越高兴,然后“高歌”行不行?不要急着举手,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你们一边思考这个问题,一边好好默读课文。怎么读呢,我告诉你们一个方法。“高歌”和“低吟”都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内心有什么情感就会用相应的方式来表达,那么内心的情感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是受了外界的影响。你们可以这样思考:作者看到了什么,使他产生了这种情感,而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最后你再做一个结论。这两句能不能调换,听懂没有?
  生:听懂了。
  师:自己先看,有了一点心得以后,可以互相讨论。开始。
  (学生开始读课文,教师不时指导一些学生)
  师:现在咱们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互相辩论驳斥。
  生:我觉得这两句不能调换。因为一开头写高歌,是第一次看到草原,非常兴奋。所以想高歌一曲。第二句是他看到了非常优美的景色,觉得很舒服,所以想低吟一首奇特的小诗。好像在回味一样。这里就给前面作了一个总结,所以我觉得不能调换。
  师:不错,说得很不错。
  生:我也是觉得这两个句子不能调换。因为在前面作者呼吸了清新的空气,看到了草原明朗的天空,产生了兴奋的心情,所以想高歌一曲。然后又看见了一碧千里并不茫茫的草原,看见了小丘和羊群,进一步产生了赞美的心情。所以他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所以我觉得这两句不能调换位置。
  师:请坐。你讲。
  生:我也觉得这两句不能调换。如果把后面的换到前面去,那就是先看到绿色,最后才觉得空气的清新。这样读起来就不太通顺了。
  师:她的发言有个特点,用了“假设”的方法。如果怎样怎样,就会怎样怎样,所以怎样怎样。发言很有特点。
  生:我还是觉得这两句不能调换。因为这里写作者是第一次到草原。他非常兴奋,就想高歌一曲,而第二句是写作者又看到了小丘和羊群。他不想破坏这美好的景象,就想低吟一首小诗。
  师:谁还有更新的见解?
  生:我还是觉得这两句不能调换。因为有时我们看见新的比较美好的东西的时候,总是先“啊!多美啊!”这么一种激动的心情;然后慢慢地端详这个东西,就会越来越喜欢它。就由激动的心情变为喜欢了。所以这两句是不能调换的。而且作者先进入了草原,看到了这样明朗的天空,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所以比较激动。而后面的感情,就慢慢地被这种景象深深地陶醉了,感情就不是刚才那么激烈了,而是柔和了。有很多词语都表示了作者的这种感情。
  师:她说得好不好?
  生:好。
  师:她引用了课文上的一些具体词语,说得很有道理,而且点得很准。有一个缺点,她只引用了课文的词语,如果她能够有声有色地朗读,把她认为作者当时是什么心情,把那种情感读出来,就可以省好多话,同学们也明白了确实是这样,你能这么做吗?
  生:能。
  师:那就再重说一次,试一试。
  生:我认为这两句是不能调换的,下面我把这一段的几个例子读给大家听一下,大家就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了。(读)“在天底下……轻轻流入云际。”前面作者是非常激动的,然而,他看见了这种景色,深深地陶醉了。所以就由激动的心情,变为了陶醉的心情。
  师:她忘了说两个很重要的结论。因为前面很激动,所以要高歌;后面因为陶醉了,所以要低吟。谁还有补充?
  生:我给她补充,她所找的心情激动的句子不对头,应该是(读)“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这是作者初到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他是很兴奋,觉得新鲜,所以才觉得激动,才想高歌一曲。而后面慢慢地陶醉在这种景色里,又惊叹又舒服,所以不想再像前面那样高歌。而是想低吟一首小诗。
  师:你说的也很对,但是你说人家读错了是不对的。她没有读前面的兴奋的句子,只读了后面陶醉的句子。你刚才是给她补读了前面兴奋的句子。你们两个加起来,答案就很完整了。咱们最后归纳一下,大家看看课文的一开始(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天空是那么明朗。”你们说他现在看到的是草原的什么?
  生:是草原总的景象。
  师:对了,(板书“整体”)他看到了草原的整体。按照刚才你们的想法,草原的整体给人一种什么感受?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生:作者感到非常兴奋与激动。
  师:草原的整体的特点是什么?
  生:我觉得是一望无际,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师:对,是一望无际的,(在板书“整体”后写“开阔”)也就是说,作者现在的心情是激动的、豪放的,是不是?(再写“豪放”。到此,板书为:“整体—开阔—豪放—高歌”)他是这么一种情感,所以他要高歌。在豪放的心情当中,他想坐下低吟一首小诗可能不可能?
  生:不可能。
  师:咱们下一堂课接着研究好不好,下课。
               第二课时第一部分

  师:大家觉得研究这些问题有意思没有?
  生:有。
  师:那咱们接着研究。再来考虑这个(指板书“低吟”)咱们归纳一下,谁再把后面的好好读一次,读到什么情感呢?他先看到草原的整体,后来看到草原的什么?
  生:后来看到草原的部分。
  师:草原的细部,看得非常细,对不对?
  生:对。
  师:(在“整体”下写“细部”)他深入到草原的细部去看了,那么他的情感还是豪放的吗?
  生:不是。
  师:那是什么呢?刚才有同学说作者陶醉了,才要低吟,非常正确。(在“豪放”下写“沉醉”)已经沉醉了,那么什么样的景色能够使他沉醉呢?
  生:是柔美的景色。
  师:对了。(在板书“开阔”下写“柔美”,这时板书为:细部——柔美——沉醉——低吟)说得非常好,你能不能把草原的柔美读出来,把作者那种沉醉的情感读出来?谁能完成这个任务?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轻轻流入云际。”
  师:读得不错,你们沉醉了吗?
  生:沉醉了。
  师:真沉醉了吗?自己把刚才这一部分轻轻地读一遍,看你能不能把自己给沉醉了,开始。
  (学生自读课文)
  师:好,停止。课文第一段大家学得非常好。从阅读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作者进入草原,看到草原美景以后的情感变化。作者是把景和情揉合在一起写的。我们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情景交融地学习了课文。既看到了草原的景色,也体会了作者的情感。下面我们学习后面的课文。刚才上课时大家说了,后半部分课文写的是作者一行人受到蒙族人民的热情接待,表现了蒙族的风情,那就得在读书中抓住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仔细思考。大家先认真读课文,准备更好的发言。第一次发言时先把后半部分课文都讲了哪些内容弄清楚,从整体内容上,把后半部分课文内容把握一下。好,开始自读课文。(学生自读,教师行间巡视辅导)
  师:我们现在开始研究后半部分课文的内容层次。
  生:我认为课文后半部分一共写了四个自然段,正好是四个内容。首先是作者他们受到蒙族人民的热情欢迎,然后写……
  师:先等一下,我们说了一段说一段,你刚才说的这一段,你能给它起个小标题吗?
  生:可以叫迎接客人。
  师:再简单点。
  生:迎接。
  师:不清楚,迎接什么?
  生:迎客。
  师:很好,简单明确。(板书:“迎客”)下一段。
  生:第二段讲他们互相握手,可以写“握手”
  师:他们办的第二件事就是握手?握手也算一件事吗?
  生:迎接。
  师:上一段不是已经迎接了吗?谁知道?
  生:民族团结。
  师:这是整个课文的思想,每个段都表现了民族团结。看来你们真的说不出来了,我们叫它“相见”,两族人在这里停下来,正式会面相见,可以吗?
  生:可以。(教师板书“相见”)
  师:接着说。换一位同学吧,你别把四段都说完。
  生:第三段,第三部分是互相演节目、喝酒。
  师:小标题呢?
  生:联欢。
  师:没有吃饭先联欢?不过这里也有一个蒙族的风俗。我们汉人吃饭、敬酒时,一般都不唱歌。蒙族人不一样,一边饮酒,一边唱歌,端上酒杯走过来,举高高的,唱上歌,请你干杯,光敬酒歌,祝酒词就有好几首,所以这里唱歌还不是联欢。但小标题肯定不能叫“吃饭”。(笑声)好好想一想,这是蒙族人对汉族同胞的什么?
  生:款待。
  师:好,非常正确。(板书“款待”)就剩最后一段了。
  生:最后一段可以说是“联欢”。
  师:行,(板书“联欢”)我们开始逐段学习。现在开始可以吗?
  生:可以。
  师:我们开始讨论。这回发言,我要求你一边说,一边把你所引用的句子很好地读出来。就像刚才那位同学那样,又说,又读,再加上自己的评论,会说吗?
  生:我在第二小节的这句(读)“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这句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十分好客。有客人来了,到几十里外去迎客人,一般在我们这里,如果到别人家做客,进去就是了,从不到几十里外去迎接。
  师:她说得对不对?
  生:对。
  师:几十里外去迎接,而且看到汽车来了,马上掉转马头给客人带路,咱们给它简化一下,迎客的方式是,(在板书“迎客”后写“几十里外驰马”)骑马好还是驰马好?
  生:驰马好。
  师:驰马好,驰马怎么样啊?
  生:快。
  师:对了,(在“驰马”后写“带路”)驰马带路,是不是蒙族人民的特点?
  生:是。
  师:你站起来,我问你,根据这个“驰”加上蒙古人民的心情,你来回答你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个“飞”。
  生:我想因为蒙古族人很想把客人带回自己的家里,他们非常好客,所以想尽快地让客人到自己的家里。所以他们好像要飞。
  师:对了,所以好像要飞一样,对了,请坐。那么大家看一看,他们刚刚入草原的时候,看到的是什么景色啊?
  生:(读)“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师:(打断)好,既初入草原是这么一种情景,走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除去忽飞忽落的小鸟外,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听不见。如果突然看到一种奇特的东西,他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生:是一种非常激动的心情。
  师:那么你刚才问我的那个“河”后面为什么要用叹号,明白了没有?
  生:明白了。
  师:为什么?
  生:因为除了草原外,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走了许久才远远地望见了一条明如玻璃带子的一条河,说明他是激动的。所以用感叹号了。
  师:对不对呀?
  生:对。
  师:完全对,那么大家再想一想,刚才这位同学说为什么要形容成彩虹,他把彩虹和彩带对比了一下说彩虹好,那么你们觉得用彩虹还有什么意思呢?
  生:也就是说,蒙族人民像彩虹一样,骑着马来迎接,搭起了一座友谊的桥。
  师:这个意思你刚才已说了,你看看课文上的描写,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襟飘带舞”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指人的衣服的前襟和腰带,他们骑在马上,马在疾驰,所以前襟和腰带都被风吹得飘起来了。
  师:对了,这样的五色斑斓的骑马的队伍飞过来了,真好像一条彩虹扑面而来,写得好不好?
  生:好。
  师:下面再看看相见这一段,连读带说带评,这叫“读说式”看你会用不会用。
  生:在这一小节我勾了(读)“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民族团结互助”。我勾的句子说明了蒙古族的人民非常热情,好客。
  师:那你建议我写什么呢?从他们的行动和表现上来找,……你没有建议,谁有?
  生;热乎乎的手握着……
  师:你挑握手是对的,但能不能整齐一点?上一段是八个字。
  生:热乎乎的手握着不放。
  师:还多一个字。
  生:握手相见,表示愉快。(众笑)
  师:不太合适。
  生:温暖的手握住不放。
  师:后面还有呢?“笑了再笑”你没说呀。握手是表示亲切、热情。还有高兴呢,还笑了呀。
  生: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师:再取掉一个字就可以了。
  生:握手再握,笑了再笑。
  师:可以可以。(在板书“相见”后写“握手再握笑了又笑”)这就表现了蒙汉人民的情感是不是呢?
  生:是。
  师:谁把这段再读一读?
  生:“蒙古包外,许多匹马……民族团结互助。”
  师:他为什么要说:“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生:因为他们语言不同。
  师:你说你的,我不知道你说什么;我也照样说我的?憧赡芤膊恢?牢宜档氖鞘裁础5?且蛭?睦锸窍嗤ǖ模?淙徊恢?谰咛逅档氖裁矗??撬?泶锏囊馑迹?泶锏那楦校?靼撞幻靼祝?br>   生:明白。
  师:这就很有意思了,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知道说什么,但是都知道彼此的心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呢?
  生: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07:05: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第二部分

  师:现在再来看第三段,“款待”。
  生:我勾了(读)“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大盘的手抓羊肉。”这里说明了蒙族人民习惯了招待客人用奶茶、奶豆腐和手抓羊肉及奶酒。
  师:这些东西你知道吗?奶茶知道吗?
  生:奶茶是用牛奶制成的茶。
  师:怎么是用牛奶制成的茶呢?
  生:奶茶是用牛羊的奶,加上藏族和蒙族都喜欢的酥油,就变成奶茶了。
  师:不对,我告诉你们吧。我可喝过奶茶,把牛奶熬在锅里,撒一把盐,然后放茶。蒙族人喝的茶是那种压成块的像砖头一样的叫砖茶,砍下一块来,掰烂放在锅里面,熬出来以后,既有奶香,又有茶香,还淡淡的有点咸味,既不腻口,喝了还很香,(众笑)非常好喝的。就像咖啡的颜色稍微浅一点,奶豆腐知道吗?
  生:奶豆腐是用牛羊马的奶制成的,形状像豆腐一样。
  师:把奶晾干,蒸发掉水分以后就变成块状的了,吃的时候掰一块,有软的有硬的,软的可以用刀切,硬的可以敲开吃,别有风味。这手抓羊肉你们吃过吗?
  生:没有。
  师:告诉你们吧,我也吃过。(众笑)手抓羊肉就是把羊肉连骨头切成比拳头还大的块,炖在锅里面,炖好了以后,把它捞上来,放在一个大盆子里,端在客人面前。因为块太大,用筷子挟不住,只好用手抓起来吃,所以也叫“手把羊肉”,吃起来非常豪放。蒙族人民的特点就是非常豪放。吃东西,喝东西都是这么豪放的。这是民族的特点,明白了吧?把这些东西端上去,还要喝酒,这酒也是用奶配制的,所以叫奶酒。而且不是喝完就完了,后面写怎么喝酒的?
  生:“干部向我们敬酒……我们再回敬”,这就表现了蒙汉两族的深厚友情。
  师:对了,那么你知道什么叫“老翁”吗?
  生:一般是指年纪上了六七十岁的老人,在村子里最有身份的人。
  师:最重要的一点你没说,你有奶奶吗?
  生:有。
  师:能不能叫奶奶是老翁?(众笑)
  生:不能。
  师:那你刚才说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叫老翁啊!
  生:六七十岁以上的老爷爷叫老翁。
  师:对了,语言要严密。他们端上了奶茶,手抓羊肉,而且喝酒时喝了又喝,敬了又敬,老在举杯敬酒,那么谁能用一个词把你也举杯我也举杯,不断地敬酒这个情节描述出来?
  生:我认为是回敬再回敬。
  师:当然也可以这么说,现在我是让你找一个词把不断地举杯描述出来。
  生:可以用相互。
  师:你举一次,我举一次,次数不多。
  生:可以用不断。
  师:不断举杯,好像又不够气氛。
  生:轮番举杯。(众大笑)
  师:大家都排上队,你第一个,我第二个,他第三个,这样敬酒吗?
  生:使劲举杯。(众大笑)
  师:他说使劲举杯,有多么大的杯呀?
  生:反复举杯。
  师:不好听。
  生:连续举杯。
  师:不好听,没这么说的。
  生:热情举杯。
  师:不是在讲他的热情,而是不断地连续地举杯。
  生:纷纷举杯。
  师:纷纷指的是大家伙你也举我也举,你举你的,我举我的,举杯的很多。怎么肚里没有这样一个词吗?
  生:一次次。
  师:一次次倒是可以,可我需要两个字,大家看这个字认识不认识,(板书“频”)认不认识?
  生:认识。
  师: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次又一次,次数非常多。
  师:那你刚才为什么不用这个词呢?(众笑)这是一个字,还得再找一个字,是什么?
  生:繁。
  师:频繁吗?
  生:应该是频频。
  师:对了,(在板书“款待”后写“煮茶抓肉
  频频举杯”)有没有民族特色?(生答有)从这一段讨论,也看出了一些缺点:你对一些字和词的意思理解了,但是该用的时候,从你大脑的仓库里取不出来,所以学过的词,懂得的词,要学会运用。到时候就能拿出来了。最后一段,谁来读一下?
  生:(读)“饭后,小伙子们表演了套马……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谁能把刚才的这一段也这样来说一遍,连读带说的。
  生:我勾了(读)“饭后,小伙子们表演……民族舞蹈。”我觉得这句说明了蒙族的人民非常好客。他们在吃饭的时候就非常热情,饭后,又表演节目,并且要骑一骑马,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晚上。
  师:说得不错,他说了,把蒙古族人的特点找出来了,什么特点?
  生:好客。
  师:什么具体表现呢?
  生:套马、摔跤。
  师:对了,(在板书“联欢”后写“套马摔跤”)咱们要是招待客人,吃完饭后说:“咱们摔一跤吧”行不行?(众大笑)不可能的。大家看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什么叫“何忍别”呢?
  生:怎么忍心分别呢?
  师:是不是这个意思?
  生:是。
  师:就是说他们不忍别离,(在“摔跤”后写“不忍别离”)那么这个“天涯碧草话斜阳”是什么意思?(问一学生)你刚才不是问我这句话怎么讲吗?你现在来讲一讲。
  生:夕阳西下了,我们还在这长满绿草的……天边……说话。
  师:我看看你的课本,嗯,是你自己说的。他说得对不对?
  生:对。
  师:“天涯”是什么意思?
  生:指遥远的地方。
  师:在这儿是什么意思?
  生:是指蒙古的大草原。
  师:对,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呢?这个很好理解,一片什么样的大草原呢?
  生:绿色。
  师:“斜阳”是什么意思?
  生:夕阳。
  师:夕阳西落是不是?这个“话”是什么意思?
  生:这个“话”在这儿是话别的意思。
  师:跟夕阳话别?(众笑)
  生:应该是谈论。
  师:谁和谁谈论?
  生:蒙族人民和我们谈论。
  师:那么怎么叫“话斜阳”呢?
  生:我觉得是,在夕阳的照耀下谈话。这个“话”不一定就是“话别”。
  师:对,这是诗句的一种倒装形式,比较特殊。在夕阳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是不是这个意思?
  生:是。
  师:因为蒙汉情深,怎么能够忍心相别呢?所以到了夕阳已经西落了,仍然谈兴正浓,是不是?下面,大家想一想这么一个问题,这篇课文,我们在刚才讨论的时候看到了,他先写的是什么呀?(指板书)
  生:整体。
  师:写的是“景”(板书写“景”)通过写景,然后怎么样?
  生:抒发感情。
  师:对,抒情。(在板书“写景”后写“抒情”)再后面呢?通过写什么?
  生:人和事情。
  师:对,写事情。(板书“写事”)通过写事情,还在写什么?
  生:抒情。
  师:对了。(在板书“写事”后写“抒情”)这两个抒情的“情”共同表达了什么情感呀?
  生:共同表达了美的情感。
  师:美的情感。具体一点。
  生:是蒙汉两族的友谊。
  师:这种友谊使作者怎么样?你们说,看到风光,又要高歌又要低吟,看到蒙古人民这么热情,他对整个的草原怎么样啊?
  生:爱。
  师:不但爱,而且是什么呀?
  生:热爱。
  师:对了。(板书“热爱”)热爱到什么程度?
  生:不忍别离。
  师:(在板书“热爱”后写“依恋”)一种依恋的情感。那么你们说,这课文的第一段和后面这些有没有关系呢?
  生:有。
  师:什么关系?
  生:它的关系是,第一小节写了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写了人情美,这两种美结合起来,就抒发了作者热爱草原,依恋草原的感情。
  师:他说得对不对?
  生:对。
  师:两段的关系讲明了没有?
  生:讲明了。
  师:从两个侧面,从风光美,从人情美,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对不对?
  生:对。
  师:你们说,他在看到草原的时候高兴不高兴?
  生:高兴。
  师:对那些骏马和大牛也把它们人格化了,说它们像人一样地高兴。(指一同学)你刚才问我骏马和牛为什么也有乐趣,这回明白了吧?
  生:明白了,
  师:好吧,咱们课文讲完了。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4: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