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人教现行)第九册 全册教学资源

[复制链接]
25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提高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然而,现在的语文课堂里似乎很难找到训练语文运用能力的鲜活的“范例”。笔者听过不少语文课,发现很多语文老师并没有真正把握语文训练的实质。表面上看,学生在课堂里发言踊跃,活动频繁,但因为训练的目的性不强,许多训练都只能算“无效劳动”。有时候,为了一个芝麻大的问题,教师“故弄玄虚”,非让学生去探究其中的“微言大义”不可,而这个小问题本身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学生了解或不了解都无关紧要。如,某个词是单纯词还是合成词,为什么算单纯词?文章分两段还是三段?是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是对比论证还是类比论证?是借代还是借喻?学生左发表意见,右陈述看法,这样做的目的何在?把宝贵的教学时间耗在这种问题上有无必要?另外,大多数语文课上,总能遇到几张“老面孔”。譬如,对某个句子的语法分析,对某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划分、主题思想的归纳、写作特点的提炼,等等。这些训练的实用价值究竟有多大?是不是每节课都得引着学生在它们之间兜圈子?了解这些问题,对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到底有多大帮助?文章学、语法学中的那些抽象的理念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果真有那么重要吗?对这些问题不想清楚,“以已昏昏”,何以“使人昭昭”?

  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内学习活动的质量,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安排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安排的每一项活动,都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完整的系统性。可问可不问的,不问;可练不练的,不练。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删繁就简,集中精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言语能力,离不开对语言的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因为运用,学生将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感到自身言语能力的差距;因为运用,学生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转化的“原动力”。

  在《蛇与庄稼》一文的教学中,教师表现出较强的“用语文”的意识。譬如,让学生用换句式的方法,说说蛇与庄稼的联系;让学生用课文所讲的道理,阐述不能随地吐痰的原因;让学生结合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运用联系的观点说说植树造林与人类的关系,并要求学生给市长写一封信,陈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些训练,既紧扣教材,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较大的开放性,是那些鸡零狗碎式的答问所无法比拟的。这样的训练才真正发挥了教材的范例功能。

  那么,如何以运用为核心优化语文训练呢?
  首先要保障训练的时间。教师要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到学生手上,不要在课文分析中“自作多情”地作些无用的、“发胖”的分析,不要把简单的东西人为地弄得那么“神秘”和复杂,而应该“精兵简政”,节约宝贵的教学时间,把学生带入自由运用的广阔天地。其次,要拓展训练的空间。语文训练的空间决不能止于狭小的教室,不能“关起门来”搞封闭式训练,而应当开通多条渠道,使语文训练与学习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第三,要加大训练力度。造句、辩论、写片断、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仿写片断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运用性很强的训练方式。搞这样的训练不能“晴蜓点水”,浅尝辄止。譬如造句,就不能让学生满足于会造,而要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造出富有新意的语句,要让他们真正从中受到启发,得到锻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是由一位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你可能对此感到奇怪,学习了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分组学习、讨论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问题:
    (1)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
    (2)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3)这一闻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4)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
    4、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大瀑布昔日的雄奇景象?请你找出并读一读。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课文的哪部分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后的样子?指名读一读。理解“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3、由此你想到什么?
   4、巴西总统是如何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何在?(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5、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四、总结、扩展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个曾经给巴西和阿根廷人民带来骄傲与欢乐的大瀑布,由于人们的肆意破坏而逐渐枯竭,而巴西总统的行动,也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让我们一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五、布置作业
    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文章通过对绝无仅有的葬礼的简介及大瀑布前后不同景象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和爱护地球的主题。教学设计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
  2、采用“读—画—议—说”的自读方式,先快速阅读课文,就课文内容和写法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小结。
  3、课文内容理解之后,提出“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的问题,请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感受。学习小结后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将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一、教学目标:
  1、 基础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望。
  2、发展目标:
  (1)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读感悟能力。
  (2) 使学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组讨论、朗读、想象等阅读方式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后查阅资料,扩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有关知识,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原来、几年之后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通过让学生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
    读出瀑布“原来”、“几年后”的不同感触。
  四、教学准备:
    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看黑板上,画着的是什么呢?对,是一个花圈,今天,老师把这个花圈送给一条曾经是世界闻名的大瀑布,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 板课题,读课题
   3、 看题质疑。
  (二)、自主学习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懂的?
   2、学生读书,自学,教师巡视。
   3、 学生汇报读懂的地方。
     设想读懂的地方:
    ⑴、5个生字,形近字:廷——延讯——汛——迅
    ⑵、理清课文思路
    ⑶、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以前的面貌(是怎样的呢?)
      读——从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看出其流量大、从飞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莲花”,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看出水流湍急——看学生的资料(图片)——看课件——看到这么雄伟壮观的大瀑布,你想说些什么呢?(三四个即可)——指导读——这么美的地方,去的人会怎样呢?
    ⑷巴西总统亲自投身到这一行动中,那天,他特意穿上了葬礼的专用的黑色礼服,主持了这个大瀑布。(从这里,你看出了些什么?看出对大瀑布的重视)
    ⑸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
     怎样特殊?(是为一条瀑布举行一次葬礼)
    ⑹塞特凯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
     你用的是“曾经”为什么呢?现在的瀑布怎样呢?(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奄奄一息。)
     指导读——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法)写出了大瀑布即将枯竭。板书:即将枯竭——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想呢?——所以游人都怎样做的。
    ⑺大瀑布是位于巴西与阿根廷两国的交界处。
     我知道有些同学带了世界地图回来,你找到这个地方吗?
   4、让学生说说不懂的地方,同学帮助解决
    设想不懂的地方:
   (1)、为什么总统要亲自主持呢?(他为大瀑布的逐渐消失而深感惋惜的遗憾。因为这个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骄傲)
   (2)、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
      进行大瀑布前后的对比。
      看到如此的情景,假如你是大瀑布你会说些什么呢?现在请大家来说说我的故事,用上第一人称,把自己当作是大瀑布。(3、4个)
   (3) 为什么大瀑布会葬送?(小组讨论)
   (4) 汇报:
     1、建水电站
     2、水资源浪费。
     3、破坏森林、乱砍滥伐。
    过渡: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大瀑布逐渐枯竭,科学家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所以大家就为他举行了这么一个特殊的葬礼。大瀑布即将逝世了,它会留给世人什么呢?(谈想法)
    板书: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三)、课外延伸
    在我们现实当中,还有很多破坏环境的现象,你调查到哪些呢?
  (四)、总结:
    就让我们一起行动保护地球,让这些事情不再重演。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小公民,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大瀑布的葬礼》综合资料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一、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原因,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大事。
  课文的思路是:作者先写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主持葬礼;接着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以及人们为它举行葬礼的情形;最后,又回到课文开头的场景,写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中号召人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训练阅读速度,理解课文内容,二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世界地图。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然后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和写法,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如下归纳:(1)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2)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3)这一闻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4)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可让学生采用“读—画—议—说”的自读方式,先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并小结。
  巴西总统之所以要为这个闻名于世的大瀑布举行葬礼,是因为他为这个大瀑布的逐渐消失而深感惋惜和遗憾。因为这个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骄傲。这一点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1)瀑布的雄伟壮观。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河水“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泄千里”,突出其流量大。另外水流湍急,场面恢弘壮观,汛期“飞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莲花”,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2)瀑布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因为这里的胜景让游客们“陶醉不已”“流连忘返”。而后来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怎样呢?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大瀑布现在的情景:作者把它比作“生命垂危的病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让人十分惋惜和遗憾。
  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学生在阅读基础上很容易归纳,一般会从以下几方面来交流:(1)上游建起了水电站;(2)水资源浪费,“周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3)破坏森林,乱砍滥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
  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先要注意结合课文内容创设情景,然后要求学生面对此情此景,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3.课后可指导学生就居住地周围的环境污染作一次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四、参考资料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又名瓜伊雷瀑布,幅宽3200米,为岩石分割成18股飞流的系列瀑布,年平均流量达13300立方米每秒,是世界上已知的流量最大的瀑布,也是最宽的瀑布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大瀑布的葬礼》说课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5: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