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人教现行)第九册 全册教学资源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夕照》教学设计之二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裹上、泻下、红润、杰作、一截、燃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夕照的迷人景象,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4.学习按照事物发展顺序观察的方法。
  二、学习准备
   1、课前可布置学生观察日落景色。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全过程,可选择地势较高处为观察点。
   2、自读课文,要求:
     (1)边读边画出描写夕照“迷人”的语句,反复地读几遍,并谈谈自己初步的感受。
     (2)轻声朗读具体描写夕照的段落,边读边想;
     (3)整个夕照过程中,太阳有哪些变化,作者把它分别比作什么;
     (4)夕阳和我窗外的景物构成了怎样迷人的画面。
  三、学时安排
    两学时。
    第一学时读通课文,了解作者观察及写作顺序和方法;
    第二学时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夕照的迷人景象,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
  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注意9个生字的读音);
  3、回忆《海上日出》的观察和写作顺序与方法
    ((1)写了三种不同情况下的日出;(2)重点写晴朗早晨的日出全过程;(3)日出过程从天、水色彩的变化、形状的变化、富有情感的动作三方面写具体。)。
  4、《夕照》的作者又是如何观察与描写的呢?
    (能了解到:
     (1)位置的变化——树梢——树杈——消失;
     (2)色彩的变化——橘黄色——微红——红云——象熟透的“大石榴”——象一团燃烧的烈火——消失;
     (3)动词:滑落——稳稳地站——向下溜了一截——出现——消失。
         
  5、读记词语:
    尽情、欣赏、迷人、挺拔、滑落、橘黄色、衰老、泻下来、镀上、顿时、晶莹、红润、
    波光粼粼、雀跃、杰作、踩碎、溜了一截、害羞、树杈、喜悦、石榴、溢出、矫健、
    绝妙、宛然、燃烧、油然而生、感慨、黎明
  6、课后熟读课文,背诵1—4自然段。

               第二学时

  1、写词语(见上)
  2、填空:
    开始太阳从杨树上滑落下去,是____色的;没有了_____的光芒,这时的阳光下的房顶化作了____,每一片瓦都成了雀跃的____;然后,太阳又向下溜了一截,颜色开始泛出____,如____一般,红色又变深了,成了小姑娘脸上的____;一会儿,出现在杨树中的____太阳,渐渐变红了,像一只熟透了的____;天色越来越暗,太阳却越发的红,宛然一团____。
  3、找出描写夕照“迷人”的语句体会体会。
    (重点体会:
     (1)“柔柔的光泻下来,给砖瓦房镀上一层华丽的金黄;房顶顿时化作一汪晶莹的湖水,每一片瓦都跳跃着红润的光,变得波光粼粼一般了。”这里用“晶莹的湖水”比喻在金色阳光照耀下,整个房顶的景象,每一片瓦都是呈凹陷的拱形整齐地铺在房顶上,镀上了阳光起起伏伏的就像光在“跳跃”,整个房顶就像“波光粼粼”的“湖面”了。这句话描述的画面是静态的,但瓦上的光波起伏就有了动感,作者用了“跳跃”一词,更使得画面生动活泼。
     (2)“这会儿,太阳的脸上开始泛出微红;轻轻的,如纱一般。”这里“轻轻的”和“如纱一般”都是写太阳泛出的红色很淡,和“微红”的“微”相照应。
     (3)“光带着收获的喜悦从‘石榴’里溢了出来,映着钻天杨矫健的身影,在天际形成一幅绝妙的工笔画。”“收获的喜悦”是对着前一句的“熟透”的石榴来说的;又圆又红的太阳挂在杨树杈上,柔和的光照得钻天杨笔直高耸的树干和枝枝杈杈显得格外清晰,形状、色彩、明暗的搭配就像一幅“绝妙的工笔画”,这幅在天尽头形成的画面能引起人无限的遐想。
     (4)“天空的黑色渐渐漫了过来,几乎要把太阳包住了。太阳则变得越发的红,宛然一团燃烧的烈火将黑暗照亮。我呆呆地望着这如火的夕阳,油然而生出一种感慨,一种激动。”这几句话描绘出天色越来越暗,而太阳却更红了这样一种特定的自然景象。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是抓住描写夕照的比喻句、拟人句和最后两节。)
  5、词语积累。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词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一、指导预习《题西林壁》
  1.听范读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
     缘     庐    峰
  4.指名读《题西林壁》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7.质疑
  二、学习《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  题:书写。
  (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附:板书: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08:41:00 | 只看该作者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建议

一、学习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二、教学建议
  1.课前,教师准备有关天门山、西湖的文字、图片资料。如果有条件,制作反映课文内容的有关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
  2.识字。本课要求认的字不多,只有2个。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如,让学生在古诗的朗读中识字;或者画出不认识的或容易读错的字,重点识记;也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识字。“妆”是翘舌音,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式让学生识记,“女--妆”。“亦”整体认读音节,要注意读准。
  3.写字指导。“断”“孤”“帆”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结构的匀称与紧密。“孤”字的右边是“瓜”,不是“爪”,要提醒学生注意,“楚”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林”要写得扁一些,下面的“正”字形比较复杂,建议边示范边指导学生一笔一笔地写。
  4.这两首古诗千古传唱,家喻户晓。诗文意境美、形象美,学生读起来会有浓厚的兴趣。教学要以学生的诵读为主,在读中整体感知,自悟词与句的大致意思。再比一比谁诵读得好。对诗句的意思,不必要求学生逐句讲解。
  5.古诗的学习,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配画、配乐、多媒体课件或幻灯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如,《望天门山》这首诗,人们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很少有人体会到诗人为什么会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只有小船行驶在江上,远处的天门山逐渐扑进眼帘的时候,“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才会突出。这些用词巧妙的地方,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比较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此外,诗中还有许多用词巧妙生动、意境优美的地方,像“楚江开”“至此回”“日边来”“晴方好”“雨亦奇”,老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细心体会。
  6.课文中的两首古诗,也许有不少学生都会背诵了。教师指导朗读时,重点要放在怎样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韵。可以结合看图,边读边想象,感悟诗句的含义。在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诵读,必须注意把握好停顿,把握好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律。例如,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要突出“开”“回”“出”“来”等词语。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要突出“晴”“雨”“西子”“总”等词语。
  7.在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对诗句意思有大致了解的基础上,可结合课后第二题,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第一组两句诗的大致意思是:“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驰来。”第二组两句诗的大致意思是:“冰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文字描绘的画面。还可以鼓励学生动手画一画自己想象的画面,既可以是画诗的局部(某一句诗),也可以是画诗的整体,只要能大体符合诗意即可。
  选做题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可以请学生当堂背背自己知道的一些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可以先分小组让同学们在组内交流,再请同学在全班交流。要鼓励学生课后多积累古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08:41:00 | 只看该作者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在作者笔下,长江仿佛是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破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长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一个“回”字,翻滚抛掷、变化无穷境界全出。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远望天门两山所见的雄姿,下句则点明“望”的立脚点和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是“日边来”的“一片孤帆”。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当孤舟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感。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远客自当更加兴味十足。“孤帆一片日边来”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望天门山》一句一个画面。在诗人笔下,山,灵秀;水,矫健;帆,潇洒,无须刻意修饰,全天然巧成。这种白描的手法使这首诗清新、明丽。更令人称奇的是此诗题为“望天门山”,而在诗中却无一个“望”字。但你去慢慢揣摩,细细体味,就会发现每句诗中都隐含“望”的神韵。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写于公元1073年,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水光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西子,即西施,春秋越国美女,原为浣纱女,后被越王勾践选入宫中,献给吴王夫差为妃。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啊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姿。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选编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08:41:00 | 只看该作者

《题西林壁》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 缘:因为。
  3. 此山:指的是庐山。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08:42:00 | 只看该作者

《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设计之一

教研课题:引导实践、自能读书、自主发展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张家界的迷人
  教学难点:知道张家界的武陵源为什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认识它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法、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国湖南,有个非常美丽、又非常迷人的地方。它有着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又有着黄山之变化、桂林之秀丽。你们猜是什么地方?出示课题:10* 迷人的张家界
  以前是怎么学习阅读课文?(抓住预习和课后思考练习中的问题和要求来读通、读懂、读好课文。
  [出示](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张家界的迷人景色?
     (2)武陵源为什么能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3)文章三、四、五自然段开头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4)把你喜欢的部分找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奇山秀水
              植物宝库
              动物乐园
  二、品读课文、发现美、感受美
  1、学习描写山峰的部分(2——4节)
  四人为小组,读书交流喜欢的部分,可以朗读、可以说喜欢理由。
  第二节
  (1)指名读,读出喜欢之情。[出示]“重重叠叠……利剑……”
  (2)[出示课件]看图,师配乐范读。
  (3)指名读,再次欣赏,齐读。
  (4)省略号表示什么?再出示图片,让学生用“有的……有的……”说话。
  (5)引读“它们纷纷排列……优美的诗”。
  (6)再次配乐齐读。
  第三节
  (1)指名读或说。
  (2)其他学生考考金鞭岩爱好者,生提问题,生解答。
  (3)看图理解“斧砍刀劈”、“怒举的金鞭”、“气势磅礴”并指导朗读。
  第四节引读完成
  2、学习第五节
  (1)看录象、谈感受
  (2)自由读,画出认为优美的词。
  (3)交流,并出示词语“满山清翠”、“流水潺潺”、“纤尘不染”、“清澈见底”、“安谧静美”,读好词语,读好文章。
  (4)用上喜欢的词语练习看图介绍金鞭溪。
  3、小结,回到课始问题,解决问题3,并点出美学价值欣赏到的,下面欣赏科学价值。
  4、学习第六节,看录象大体了解。
  问题解决了,鼓励学生课后翻阅资料,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总结升华
  齐读最后一节,总结,完成板书:人间仙境。
  齐读课题。

  板书安排:    奇山秀水
           植物宝库
  迷人的张家界   动物乐园
           人间仙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08:42:00 | 只看该作者

《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学内容:
    这篇路读课文通过描写张家界迷人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1课时)
  二、教学要求:
    1、认识课后生字。
    2、阅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受到美的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
    按照阅读提示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受到美的熏陶。
  四、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读中悟情。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

  一、交流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到迷人的张家界去欣赏一下那里的风光。课前你们通过搜集有关的资料知道了什么呢?(交流)
    [意图:将课外搜集的知识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更好地学习课文做铺垫。]
  二、弄清阅读的要求。
   1、读读阅读提示,我们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可以怎么做?
   2、交流,弄清阅读提示有以下要求:
    (1)有条件的学习可以搜集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和大家分享。
    (2)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张家界的迷人景色的?
    (3)课文中第三、四、五、六自然段的开头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4)把你喜欢的部分找出来,有感情地读读。
    (5)可以根据课文的描述,选一景点画一画,讲一讲。
  三、按照提示自学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2、小组合作学习,完成阅读要求中的2、3个要求: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张家界的迷人景色的,想想课文中第三、四、五、六的开头一句话有什么作用。在小组里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明白:作者是从张家界的奇山、秀水、动植物等方面来描写张家界的迷人景色的,课文的第三、四、五、六的开头一句话概括了整个自然段的意思。
   4、完成阅读要求中的第四要求:把你喜欢的部分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先自由朗读,再读给全班同学听(教师可以适时给学生配乐朗读。)
    [意图: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自主学习,感受张家界的迷人、大自然的神奇;通过感情朗读,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读出张家界的美。]
   5、读了这篇文章,你对张家界有什么印象?大家既然这么喜欢张家界,就请同学做小导游,选一个喜欢的景点给大家介绍一下,先介绍给小组同学听,再请各组推荐代表,介绍给全班同学听。
    [意图:用当"小导游"的形式,介绍喜爱的景点,进一步感受张家界的迷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四、布置作业。
    搜集祖国各地名胜古迹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办一期墙报。
 
  教学小结:
  文中告诉我们张家界由于他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1992年12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的风景名胜。因此,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光游赏,于是,人们在风景区内建了许多宾馆饭店等,大大方便了游客出行。可是,也有许多人反对这样做。你持哪种意见?请谈谈你的观点写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2: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