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些年,课改的浪潮不断奔涌而来,为沉寂的教育带来新的生机。然而,中老年教师却在课改潮流中茫然不知所措
■本报特约通讯员 王国强
“我30年教龄所得的分数抵不上别人一个省级课改成果证书!”这是湖北省恩施州某中学一名55岁老教师发出的感叹。该校在进行教师职称初评时出台了这样一个政策:“教龄每年0.25分,课改成果国家级一项10分、省级8分、州级6分、县级5分……”课改成果的先天优势,必然导致这名老教师名落孙山。
仿佛一夜之间不会教书了
近些年,课改的浪潮不断奔涌而来,如同阵阵春风,为沉寂的教育带来新的生机。然而,中老年教师在课改潮流中却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过去那种按照大纲,教师教、学生学,将传道、授业、解惑,视之为教师天职的日子似乎远去,现在的课堂,学生讨论,教师指导,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令中老年教师无所适从……一夜之间,他们变得仿佛不会教书了。
新课改的实施,的确“为难”了一些中老年教师。“不会做教师”的危机正向他们涌来。笔者在湖北省恩施州中营民族学校与一些中老年教师进行了交流,从教26年的熊老师无奈地告诉笔者:“新课程涉及的理念、教法、要求,对我们中年教师来说是一个很难迈过去的坎。使用了几十年的老方法现在居然不灵了,觉得不会教书了。”
该校从教35年的王老师有着同样的感受:“新的课程标准下,课堂形式新,以学生为主体,然而我们老教师却还是按照过去的办法,按部就班围绕考试而教,其结果是学生不买账。”
这些中老年教师面临着尴尬,最不满意的是学生。中营民族学校的学生开门见山地说:“老师应把微笑和欢乐带进课堂,有些老教师太严肃刻板了,总感觉受压抑和限制,同学们都不敢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教室里闷死了。我们喜欢讲课生动,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老师。”还有学生带有情绪地说:“老教师上课一讲就是一整堂,不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和时间,不让我们自己去体会、去思考、去练习,听他们的课感觉就是昏昏欲睡。”学生们强烈呼吁:“老教师应该大胆地放手,相信学生吧!我们都是优秀的。”
多种因素绊住老教师课改脚步
通过和中老年教师谈话,笔者发现,中老年教师们对课改热情不高,顾虑重重,等待观望,甚至在思想上有些抵触。中老年教师不适应新课改而出现的这些尴尬,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绊脚石不外乎以下四点:
观念滞后。新课改涉及的新理念、新教法、新教材、新要求,对一些中老年教师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他们教了很多年书,传统观念、思维定式让他们画地为牢,为自己设置了一道心理上的障碍。从教36年已满54岁的高老师反问笔者:“你说,现在搞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保证学生运动和睡眠时间,这些都很好,但是考试要排名,衡量学校和教师还是每年中考‘上线’人数,穿新鞋走老路,评价机制老一套,评价导向和中考目标是否一致?相关系数有多大?”
年龄老化。从教40年已满59岁的龚老师很坦然地对笔者说:“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要改变谈何容易?马上要退休了,现在只是凭良心在工作,年龄大了,教学方法不如年轻人灵活,现代教学手段又不会用,感觉是越来越不适应教书了,现在的学生又难管,退休也许是种解脱。”
压力过大。中老年教师本身家务负担重,工作量大,精力和体力都跟不上课改的步伐,普遍感觉压力过大。熊老师坦诚地说:“每周20多节课,备、教、辅、改、考、听课、评课、教学反思、班级管理,还要迎接上级的检查验收……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课程改革呢。”王老师认为:“由于指标少,近十年来,学校没有一个教师晋升副高职称。没有晋升的动力,工作没有积极性,哪还有热情去探讨课程改革?”还有部分中老年教师家务繁重,一位学生告诉笔者:“教我们数学的高老师有时候来上课,衣服上还带着草,肯定才去喂猪了!”“我们中老年教师家务多,身体状况差,精力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另一名老教师这样抢着说。
政策歧视。现在的教育科研部门在组织活动时,白纸黑字明确规定,年龄必须在45岁以下,甚至更低。中老年教师想参加活动提高业务能力的愿望成了泡影。这种明显的政策歧视,让中老年教师彻底失去了继续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极大地伤害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变得更自闭和无所谓了。难怪一名袁姓老教师很不满地告诉笔者:“课改嘛,还是让年轻教师去搞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