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6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淡妆浓抹总相宜——全国教学大赛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全过程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0:4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 我校周静老师执教《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参加国家级语文课堂教学大赛,拉开了本期语文组在新课改背景下同课异构的教研序幕。前边几位老师各展风采,给我巨大压力,因为既要解决消除听课者审美疲劳的难题,又不可偏离文本,所以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尤为重要。在语文组童家珍老师、黎渊老师及其他同仁的热心帮助和精心指导下,公开课顺利完成,效果尚可。
        现就教学构想、执教得失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反思,以臻完善。
        本课出自教材必修一模块之阅读与鉴赏第三单元,我紧扣单元目标“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教学目标确定为交流旁批心得和体察梁启超的真性情。教学重点确定为以课文三处诗文为依托、深度挖掘梁启超的精神世界。把感悟梁启超的爱国情怀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再与本期教学的《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相联系,更好地解读梁启超的个性情操,为学生的精神世界打下底子。
       在教学策略上,我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以诵读为主,并在结尾环节,让学生动笔写作,将课堂感悟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执教之得:(1)诵读品鉴重涵泳。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三读”(一读准,二读懂,三读透),达到鉴赏诗歌内容、把握诗歌内涵的目的。在诵读和涵泳中,深入诗歌意境。再以设问剖析的方式,达到诵析交融、情理相生,逐步走进文本、走进梁启超的精神世界。(2)媒体运用提效益   现代教育技术的恰当运用,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益。但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一定不能让“多媒体”代替学生的思维,要恰到好处地运用,切忌频频展示教师准备好的“PPT”。这就需要教师的选择能力,选择哪一个环节出示哪一段材料,要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否则,看似热闹,实则无效。(3)传记引用成亮点。   在导入语中,我就借用传记里的人物引出任公先生,杜甫的忧国忧民、鲁迅的愤世嫉俗、贝多芬的顽强执著都与任公先生的精神品质相似。牵引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梁启超先生,不能重心偏移,走得出,要回得来。(4)成果展示上讲台。传统教学教师往往独霸讲台,搞“一言堂”,新课改要求老师要走下讲台,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本节课交流旁批心得环节和拓展运用环节,我让学生组织,并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互评,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凸显了学生主体,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执教之失: (1)问题设置不深刻。  课堂问题的设置太过简单,问题缺乏思考的梯度和深度,学生齐答现象突出。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太生硬,为完成预设而忽略了学生思维的训练,甚至为求课堂的完整,不惜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本节课最大的败笔。(2)情感氛围不浓烈。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之情感与价值观,在本节课未得到充分体现,虽对梁启超先生的真性情有初步的把握,但学生对梁先生的爱国情怀体察不深,尤其是对《桃花扇》的解读不到位。对历史人物背景了解不深成为把握人物情感的障碍。(3)课改体现不充分。虽在教学构想中企图切实践行新课标,但在处理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上,步子迈得不大,十年高中教学的经验无形中成了自我课堂改革的瓶颈。尤其是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一点尚有欠缺。
        教无定法,同样的课题,不同的执教者,教法迥异,但异曲同工“浓妆淡抹总相宜”,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本期的教研尘埃落定,但我们探索课堂改革的步伐没有停止。执教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理念的碰撞、能力的锻炼和经验的总结。南山中学的语文天地广阔肥沃,我会沐浴前辈之春风,汲取他人之雨露,耕耘好自己的一方田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0:41:16 | 只看该作者
淡妆浓抹总相宜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

                                                      王方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0: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