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媒介素养”教育中还存在着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介绍性的、浮光掠影式的描述多,结合中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少
由于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开展时间比较短,受重视程度不够,这项研究迄今仍未取得质的飞跃,还停留在对国外研究成果的梳理和介绍上。虽然有学者结合中国国情试图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但总体看来仍难以摆脱定义和内涵的界定、意义和内容的分析以及原则和方法的探索等研究套路,真正结合我国受众媒介素养实际状况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
(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多,传统媒介素养教育成果少
现有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成果中,除数量众多的对国外文献的总结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网络素养教育的。这固然是由于网络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其使用中过分偏重娱乐的偏离行为、浏览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失范行为以及上网成瘾的“网络依赖症”等不良现象日益显现,从而引起更广泛的关注,但也暴露出我国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薄弱。
(三)定性分析多,定量研究少
目前有关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成果,基本上还停留在定性分析和主观评述的水平上。基于定量调查的、能够对受众媒介素养状况进行科学把握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定量调查的欠缺,使得研究者不能准确把握我国受众的媒介素养现状,因而不能在掌握丰富、准确的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应对之策。
三、培养“媒介素养”教育应注意的方面
培育和提高人的“媒介素养”,需要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来实现,有人也称之为媒介教育。培养和提高“媒介素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功能以及媒介信息的价值
“媒介素养”理论强调:受众必须清楚地认识媒体的根本属性 , 即再现现实的属性。早在几十年前,国外就有学者指出 : “电视形象往往会误导观众 , 使他们误认为电视反映的就是现实世界 , 错误地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所谓的‘眼见为实' , 误认为电视所呈现的就是真实的现实。”其实 , 我们必须清楚,媒体并不是单纯地反映现实世界 , 它呈现给受众的现实版本是经过少数人制作而成的媒介信息 , 它肯定或多或少地含有制作者的观点。媒介信息有自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 它深深地影响着受众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媒体信息是通过媒体特定的语言和美学形式表达出来的 , 所以,受众只有懂得媒体语言的语法、句法和修辞体系才能提高对媒体传播内容的鉴赏能力和取舍能力。
(二)了解媒介的运作规律
在“媒介素养”教育中,要让普通公众知道媒介的运作规律,而不是搞媒体崇拜。同时,了解媒介的运作规律,也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媒介的性质和媒介信息的价值。
(三)引导公众学会正确地欣赏、评析媒介产品
在让人们明白了媒介的基本性质以及媒介的运作原理之后,需要引导他们对媒介产品进行欣赏和评析 , 使他们能够正确选择、解释、分析媒介信息 , 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这里所说的媒介产品,既包括新闻,也包括广告;既包括记录片,也包括影视剧,只要是通过媒介展示出来的,我们都要凭借自己的“媒介素养”一一加以赏析,把它们剥离出来,还原事物本来面貌。
(四)建立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
要让受众学会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不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否则会在海量的信息面前无所适从,甚至迷失方向。
(五)提高公众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