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的操作流程:
创意备课:加强集体备课力度,把好二次备课关;及时采摘“生成记录”;随时记录课后反思,收集我们实施过程中的成果与困惑,形成集体教研的论题,以促课改。
创意导学:区别于“生本教育”的前置性作业,它内容更宽泛,它可以借鉴“生本教育”的前置性导学、也可采用激趣导学、复习导学、问题导学等等。这一环节不拘一格,形式也更多样。
创意学习:是课堂创意的核心,更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培养。操作好这一环节,我们要做到“三突出,一强调”:“三突出”,即突出个人自主学习,突出小组互动合作,突出全班展示交流;“一强调”,即强调教师的适时点拨。这里需进一步提醒大家的是“三突出”中的“小组互动合作”,它是渗透在创意教学各个环节之中的,时间累计控制在5~8分钟。
“三突出,一强调”,也正是评价教师授课是否符合“创意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创意反馈:此环节更突出对学生课堂上知识的梳理、整合、归纳、总结、评价或检测的反馈。 【创意教学立足于课堂,其中“创意导学file:///C:/Users/luoql/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gif创意学习file:///C:/Users/luoql/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gif创意反馈”就构成了课堂创意的骨架。】
创意评价:班内组建相对稳定的团队小组,做好小组划分、排好小组座次、进行小组分工、形成小组文化。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小组管理,制定小组管理措施,确立小组评价考核。
file:///C:/Users/luoql/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jpg
四、研究的理论支撑
“创意教学”的理论支撑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和卢梭的自然教育。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起到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罗杰斯认为: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自我的概念,随着他(她)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开始慢慢地把自己与非自己区分开来。当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后,人的自我实现趋向开始激活,在自我实现这一股动力的驱动下,儿童在环境中进行各种尝试活动并产生出大量的经验。通过机体自动的估价过程,有些经验会使他感到满足、愉快,有些即相反,满足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寻求保持、再现,不满足、不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尽力回避。罗杰斯主张让儿童“变回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卢梭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还要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他对此进行了论证,将教育理解为“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后二者在遵循前者的基础上实现三者的协调一致。他认为让儿童学习的知识要有用处,应是儿童的智力所能理解的;在他看来,教学的基本任务在于发展儿童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好奇心和兴趣;他提出的教学方法包括直观教学、发现式教学等。
五、研究的评价及保障
建立科学的“创意教学”评价标准,对优化教学过程,改变教师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意教育”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1)发展性原则:“创意教学”眼点在于学生的未来,了解学生现状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2)过程性原则:收集并保存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及时给予激励或进行针对性的改进。(3)主体性原则:提倡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而是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发挥其自主学习的能动性。(4)激励性原则:建立小学生评价体系,给予评价者科学、准确的评价,激起评价对象的认同感和竞争意识,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5)差异性原则:依据学生背景和特点的差异,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并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有针对性的建议。(6)可行性原则:建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简单、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尽量避免课堂评价失真现象。
实施“创意教学”的具体策略与保障:
1.抓课标学习,明确行动方向。
2011版新课标总结了十年课改的经验教训,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广大教育者指明了教学的新方向。深入研读新课标,把握课改新理念,是我校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的基本课题。它是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行动尺码。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联系教学实际,努力在全校各学科教师中形成研究创意、探索创意、践行创意的浓厚氛围,为“创意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各学科的全面实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 抓校本研修,形成团队合力。
为把“创意教育”的理论充分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学校始终把备课、听课、评课、赛课、调研、反馈、指导、引领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创意”课堂教学启动初期,学校坚持由教科处牵头,包年级领导深入教学实际,业务领导跨年级跨学科调研:审查集体备课,凸显备课特点;跟踪听课指导,突出课堂创意;及时评价反馈,切实跟进提高,从思想上切实转变教师的观念。
实践中,我们还要多鼓励那些有“创意”的教师,努力让他们身上的“小”创意得到大发挥,组内通过“师教师,师练师,师强师”的互助合作学习方式,形成学科组的创意特色。充分发挥团队合力的作用。
3. 抓名师培养,引领模式教学。
为充分发挥名师引领示范的辐射作用,学校将聘请教育专家长期驻足我校进行指导,并与我校省级教学能手、省级学科带头人组成 “解放名师团队”。学校要求每位“团队名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实践,把每一次尝试作为提高自身的一个平台,努力探索出顺应“创意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学校鼓励每位“团队名师”举办一次学科组“创意教育”主题研讨,开设至少3次“创意教育”主题讲座、“创意教育”课堂教学公开课(示范课),切实掌握并能阐述“创意教育”课堂教学见解,具有指导教研、教学的能力,真正发挥学科示范引领、指导培养的作用。
在锐意改革,提高自身的同时,学校还要求每位“团队名师”着力指导和培养两名以上青年教师,帮助他们在“创意教育”课堂教学中逐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并取得明显成效。
4. 抓小组建制,确保有效探究。
“创意教育”体验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功,“创意教育”课堂教学更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建立健全小组机制,无疑是推进我校课堂改革的重要一环。
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习成绩、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平均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小组内成员有一定差异,但具有互补性,学习小组的座位一般是前后两排为一组,便于学生在课内和课外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合作学习小组是由不同水平学生组成的,各小组之间的整体水平基本相同,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
建立健全小组机制:对于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积极参与课堂表演、作业认真、测验成绩有进步、课堂上积极动脑提出一些有代表性问题的学生都给予小组加分鼓励。对于不完成作业,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参与小组活动,不遵守小组活动规则的学生给予小组扣分。该成绩将作为期末总评成绩的依据,占总评成绩的20%。
5. 抓评价考核,促进师生发展。
“创意教育”体现的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评价观,它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推动人的潜能开发;评价的主体不仅是学生,还要有教师,以及其他参与者的相互评价。所以说,它是一种科学系统的多维教学新评价。
在评价中,不单纯是纸笔测验为主的评价方式,还可以采取纸笔测验与课堂观察、对话交流(与年级组长交流、与家长交流等等)、问卷调查、电话随机查访、过程统计图、分层评估策略、日常评估策略等相结合的多种方法,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评价。
与此同时,为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除制定学生小组评价体系外,教师管理也同样实施年级学科捆绑式评价。通过多种形式的周评价月考核,更好地督促各教研组工作的顺利进展,有效地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后附:《解放路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