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6 11:36:17
|
只看该作者
三、展开想象 学会创造
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有想象力才会有创造力。想象,并不是乱思胡想,一要合情合理,二要有根有据,三要力求丰富。古人云:“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学中,教师应该挖掘出可供学生进行丰富想象的语言因素,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课文的理解更具体化,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教学中,将原文的某一段或某一点加以想象,使其形象化、具体化;增添必要的想象情节;续编结尾;创造性复述等等,都是进行创造性想象能力训练的形式。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文《自己去吧》,课文有两个段落,每一段落只有三句,非常简短,我抓住“过了几天”这个地方发问──“在这几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课文只字未提,这一问为学生打开了自由想象的空间,学生如临其境,讲述主人公遭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怎样迎接挑战,最终学会本领的经过,这些独家版本的故事异彩纷呈,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不妨看作是对原文的再创作,并且在编故事的同时,学生化抽象为形象,无须教师过多宣讲,就自己领会了课文的主旨──要从小学会独立。
一个人只有展开想象,通过联想事物之间的联系,并能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质量。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课文《称象》,与其让学生复述课文,不如请学生设计出称犀牛或一张纸等东西的重量之方案。两者比较而言,复述近可能复原课文内容,学生内在的学习活动变化不大,而想象与联想则不同,学生内在的学习活动正处于活跃而多变的状态,积极对材料、信息进行特殊加工。在此有必要重申,随着教学关系的变革,阅读教学应当改变过去对文本意义生搬硬套的做法,将重心转移到研究读者如何以自己的方式领会、充实以及重构文本意义上。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要有意识地创造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的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
四、强化发散 求异标新
发散思维是构成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发散思维力求打破局限,朝着多种方向去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式、方法,因而强烈刺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研究影响事物的各种因素、各种可能、各种后果,以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敏捷性。比如,语文园地中《小兔子运南瓜》这个故事,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金点子”大赛,激发学生想出多种运瓜的方法,有求助路人法,有候鸟空运法,有蚂蚁兵团作战法,等等。大多数学生从运瓜的途径方面考虑,个别学生却从“南瓜”下手,提出“换瓜法”,就是挑选一个大小合适的南瓜扛回家去,虽然这个方法不如其他方法复杂,可是角度与众不同,并且与原版的“滚南瓜法”相比,不会使南瓜受到严重损坏而更为可取,由此体现出来的量力精神也值得称道,故而我特别给予表扬。又如,小学语文第二册课文《两只小狮子》,我请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哪一只是懒狮子。学生注意到一只狮子的尾巴上扎着一个蝴蝶结:有的学生认为这只就是懒狮子,他什么也不干,所以有闲心打扮,而另一只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从不考虑打扮自己;有的则认为这两只狮子都喜欢打扮,由于懒狮子成天懒洋洋地晒太阳,蝴蝶结总是好好儿戴在尾巴上,另一只狮子刻苦练功,蝴蝶结常常甩落下来。尽管观点不一致,但是解释合乎情理,都应当给予肯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创意练习 提高能力
美国加德纳教授经过多年研究,证明了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化的,提出了“人类至少存在七种以上的思维方式”,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仅是其中的两种方式,“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这启示我们,无论师生,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都要注意创新形式,以多种方式来解读文本,结合阅读内容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比如,小学语文第二册课文《小壁虎借尾巴》,我没有采用一般的问答方式,而是创设了“课本剧”的表演,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亲身扮演,使学生深入领会文本的含义。在表演与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不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智能,而且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识的智能等都得到了锻炼。又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课文《胖乎乎的小手》,结合课文内容,我以“手”为主题开展了多项学习活动:认识小手,用手指作画,拓印自己以及亲朋好友、老师的手,设计图案,再挑选一两个手印图案,写下这双手为自己做过的令人感动的事,以及开展天天做家务的服务活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手的生理知识,而且调动学生与他人的互动,锻炼了学生的艺术设计和写话,还渗透了可贵的情感教育以及劳动教育,学生由一篇文章的阅读获得的却是富有个人意义的生命体验。如果说文本的学习强调的是“智商式思维”,那么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由于充分尊重学生认知的差异性,注意以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以及从平面化学习跳跃到多维度的实践空间,因而更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让学生的创新思维犹如多棱面的钻石,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做好引路人,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完善,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如果创新思维从小就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并且坚持不懈地培养下去,那么,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杨颖,关文信,赵晶红,2003年5月
2.《教育新思维·东西方教育对话录》胡东芳,2003年9月
3.《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唐晓杰等,2000年6月
4.《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 2001年6月
5.《语文教学创新之路》 张子泉 ,2007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