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的、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严格要求的……这样他们在“严师”面前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乐意接受帮助和批评。正是师生间的信任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三、赏识
人性中最深切的秉性,就是得到别人的赏识。要帮扶转化学困生,应该学会赏识他们。我认为赏识的内涵主要表现为尊重、理解、欣赏、激励、宽容等等。这里想着重谈一谈激励的话题。
“天生我才必有用”,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即使是废铁,也有可熔成钢的成分,学困生也不例外,他们也仍然有某些长处和闪光点。如:有的虽然学习成绩或品行差,但音乐或别的方面有专长。若把他们看死了,就更易使他们自暴自弃了。若以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和肯定他们身上的优点,哪怕是点滴进步,也要采取赞许与激励 ,让其重拾自信。 如果他们自信“我也能行”并且成为一种定势,他们就会主动克服前进途中的困难和障碍。这样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就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激励学困生可以综合采用以下方法:
1、情感激励。“感人心者莫乎情。”情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老师对学生若施之以无情的呵斥、指责,学生就会产生惧怕或抵触的心理;老师若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就会被感化。面对学困生,我们应不断加大感情方面的投资。特级教师刘玉芳说过:“只有入情,才能入理;只有感化,才能转化。”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情感需要,通过满足其某种需求的方式,主动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与他们零距离接触交流,让他们强烈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让他们明白班主任也是自己的精神父母 ……一旦将学生的情绪情感调动起来,就会产生情感共鸣,进而转化为学习上的巨大动力。
2、动机激励。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因。它对所学内容有一定指向性,又对学习成绩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水平与学业成绩之间有着正向关系。高动机水平导致高学业成绩。我的具体做法是:①加强读书意义的教育,使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②注意利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培养对各科学习的兴趣。建立稳固的远景动机和切合实际的近景动机。③用奖惩激励法激发其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增加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3、评价激励。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对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恰恰相反:“糟糕透了。”从母亲的“赏识”声中,他得到了爱的力量,那力量成了他创作的源泉;从父亲的批评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于是不时地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在这两种力量的激励下,他终于成了一个著名的作家。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一种常用的激励教育与管理的手段。评价激励也是对学困生赏识教育的重要举措。通常,赏识性的激励评价概念里不仅有表扬加鼓励,也可以有批评与敦促。关键在于你的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得当。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心,让他们能以感恩的心态乐于接受这个“礼物”。赏识性批评要给孩子这样的感觉:孩子,你仍然是最好的孩子,犯了错不要紧,我相信你是能改正的。
对学困生评价激励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切入:①课堂教学中适时表扬激发其自信心和积极性。②课后的私下交谈中适时、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及改正的措施。③在期中或期末的家庭报告书中推行激励与期望性评语,让操行评语成为学生喜欢的知心话,成为了解自己闪光点与前进方向的窗口,达到激励教育的目的。
除了以上激励形式外,还可以采取榜样激励、情境激励、实践激励、成功激励、集体激励等形式。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根据学困生的个性特点、心理需求、能力差异因材施教,尤其要注意赏识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持续性。
学困生也是我们教育的重要对象,更是需要我们关爱和赏识的“弱势群体”。陶行知先生说过:“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若你不想成为糊涂先生的话,那就让我们用爱心、信任和赏识帮助莘莘学子拾起自信与进取的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在知识的大海中乘风破浪、奋勇前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