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6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巧借信息技术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现状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22:5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巧借信息技术课,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现状及
对策性思考
摘要:信息技术课在现代教育中得到逐步的推广,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对信息技术课程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广大教师要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    学生    主体性  
前言
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已经走过了27个年头,信息技术课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第三次计算机普及高潮的到来,使计算机就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因此,学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课程该如何开设,如何更好的利用这门课程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课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广大一线信息教师迫切研讨和探索的问题。
一、概述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的使用计算机来教学、生产、处理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电视节目、图形等)。
在企业,学校和其它组织中,信息技术体系结构是一个为达成战略目标而采用和发展信息技术的综合结构。它包括管理和技术的成分。其管理成分包括使命、职能与信息需求、系统配置和信息流程;技术成分包括用于实现管理体系结构的信息技术标准、规则等。由于计算机是信息管理的中心,计算机部门通常被称为“信息技术部门”。有些公司称这个部门为“信息服务”(IS)或“管理信息服务”(MIS)。另一些企业选择外包信息技术部门,以获得更好的效益。
二、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自20世纪30年代,幻灯、电影、无线电广播开始应用于教育教学以来,电化教育在教育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日益在学校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局面,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中国教育又强调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纲要中对课程的结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其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基于教育部提出的课程改革目标以及当今校园网的兴起和教育域域网的开通,信息技术正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在发现和探究学习中的作用   
自主探究型综合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强化创新意识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在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突显学生学习的方式,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坚持通过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素质发展,强调在自主性原则、探究性原则、研究性学习原则、创新性原则、交互性原则等教学原则下组织课堂教学。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实施“自主探究”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它可以通过超级链接的形式在界面上为用户提供大量的背景资料(文字、图片、声音、电影片断等),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设良好的“情境”。而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和异步性既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又能真正落实学生间的协作学习。另外,网络的交互性也为学生实现即时网上训练,在线测试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功能,将学生练习或测试的结果及时统计汇总到教师机上,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自主探究情况,及时调整探究方向,有利于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信息丰富、功能齐全的学习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发展,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22:57:51 | 只看该作者
(二)信息技术在协作学习中的作用
所谓“协作学习”是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成学习小组,让他们围绕同一学习材料,按教学目标要求,进行互相讨论、互帮互学、互相启发、相互评价、相互激励等小组合作方式,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竞争的良好协作环境中共同进步。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学习者来说,他不仅是传统的教育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成为信息的传递者甚至是生产者;对教师来说,其主要角色从“教”演变为“导”,所谓“导”,就是引导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如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解答学习者通过各种非面对面方式提出的各种问题,保证学习者在知识的汪洋大海中能正确航行而不迷失方向,让学生的知识和方法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协作环境中,实现知识的有序内化和意义建构的优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感性认识阶段向理性认识阶段发展。
总之,计算机的交互性、多样性、超文本特性、网络特性,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但是,如何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设计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模式仍是教育工作者奋斗的方向之一。
三、信息技术课的现状及发展
信息技术教学设施,师资队伍,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互联网络,在最近几十年得到迅猛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进步,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正在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为适应时代变化的需求,也为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已经将信息技术列入全国中小学必修课程,这对于我国培养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由于诸多原因,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还存在种种问题和不足,特别在农村中小学,更为表现突出。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在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缺乏,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但是部分学校相对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这就相对增加了在教学中的难度。 专业的计算机人才不愿意到第一线工作,而是希望进入互联网公司实现自己的梦想,造成学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不高。 
(二)信息技术配套设施缺乏,设备缺少专业人员维护
虽然中小学教育中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信息教育课程,但是由于信息技术配套设施缺乏,设备缺少专业人员维护,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在农村办学条件落后,缺少机房,缺少电脑和相关的电教设施,有的则没有联网,缺少与外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只有几台零星的电脑用于一些简单的日常教学工作,很难开展日常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操作,学生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没有得到培养,更谈不上提高。这不仅造成国家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使学生产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误解,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今后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计算机人才,信息技术设备得不到很好的维护,由于时间和人为原因,电脑损坏后不能及时的进行修理,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不能正常的开展,使部分信息技术教学陷入了迟缓。
(三)课堂教学模式单一、陈旧  
纵观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多数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教会学生操作软件,由老师进行操作演示,然后学生进行模仿练习,针对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集中惊醒讲解,最后,教师再布置一个和练习稍有变化的任务,让学生继续操作。这样一堂课下来,虽然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了,也掌握了操作的方法和技巧,似乎完成的很好,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严重的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常言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但这种方法和技巧的传达要在时代的进步不断的改新。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发现、讨论、询问、解答的一系列过程,真正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才能使之终身受益。现在大部分的教学体系中仍以老师讲解为主导,依旧按照“满堂灌”这种旧式的教学方法为主,未能认识到信息技术课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辅助作用,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22:58:01 | 只看该作者
四、信息技术课教,发挥学生主动性
针对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切实改革。为了更好的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法开展探索与研究。
(一)从教师、教材、学生三方面入手,优化教学环境,适应新课标要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一堂课要讲什么、如何将?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在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哪些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个老师可以独立解决的。因此需要开展教师之间的集体研讨活动,集众人的智慧来应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其次,针对教材内容理论知识比较强的特点,可以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薄弱点,制定出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以是针对某节课或是某个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内容应该是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拓展。
第三就是从学生方面入手重点解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开展小组之间的合作方式,将信息素养较高的学生和素养较低的学生混合编排,以生导生,以优秀生促进后进生,让学生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同时也让教师开展更多的利于促进学生进步的学习措施和方法。
(二)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这迫使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仅限于教授教材中的知识。因此,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就必然成为我们课堂上的主要教学模式。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教学内容,以主题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实现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搜集、分析、判断,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大致可以分成如下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确立研究主题。主题的确立要以学生的知识认识水平为基础,以一个主题为设计对象,设计一个单元,单元中可以包含一堂或多堂课,确定一个主题。这种按照单元进行设计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习环境的设计,有利于信息技术学习的连贯性,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连续性。
第二步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确立研究主题后,学生进行具体的研究、发现,通过实践和体验,发现和改革其中的问题,形成一定的观念,掌握一定的方法。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小组分工协作,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以科学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一定角度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最终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
第三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此环节中,学生要把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践,获得研究的成果。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一个“导演”的角色,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去主动的研究,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其次,教师还要在研究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促使思维不断深化,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通过对现有材料的分析,在学生现有知识的认识之下,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通过研究和学习,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再者,教师要协调好小组和个人之间的分工。促使小组成员之间建立诚信、互助的合作关系。
五、小结
信息技术课随着时代的变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吸引越多的教育者关注这门课程,但是与其他学科相比,却缺少完善的教学经验供我们来借鉴,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探索,在信息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注重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15: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