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环境下对教与学的课程整合再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22:5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对教与学的课程整合再探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要抛开学科知识,也不是要否定课堂的知识目标。相反,在以各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整合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以高效地解决学科课程中的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在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中,以问题驱动为主,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信息技术技能、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无论是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还是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休息技术;课程整合;学习理论;教学指导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迅速传播,各种整合的教学实践也在不断地探索。但部分中小学教师仍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着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有不少教师至今还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做一种时尚,不清楚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更不清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真正原因,不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知道如何进行整合。如果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没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和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不会达到预期的目标与效果。我认为,只有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的整合才能使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全国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逐步形成,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管理信息化及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水平和层次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业已发生历史性变革,各种教学手段和工具涌入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不断深入,新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很多信息技术的盲目乐观者甚至惊呼:不久的将来计算机将取代书本学习,传统的课堂与学校将不复存在,然而,尽管学生获取信息和资源的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移动终端等获取学习资源,开展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活动,进行互动交流的方式不断创新,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思维能力明显增强。有了信息技术,教师将会从广播知识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有精力和时间真正进行以人育人的活动。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设计者、开发者、社会文化的诠释者、教育的研究者,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学生地位由被动的知识容器和知识受体转变为知识的主宰、学习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如今,利用信息技术对新课标进行课程整合,应更多关注课堂生成的新情境、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它不仅要看教师“教”的怎样,更要看学生“学”得怎样,而这种整合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常会得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远要比预定的、计划的生动、活泼和丰富得多。
同时,好的教学设计也是为教师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性,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一方面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在教材中区分出哪些是基础的知识,哪些是加深的知识,然后指定出灵活而富有弹性的适合更多的课堂教学目标,会对学习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学系统设计是否与学习者的特征相匹配,是决定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在再探信息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也有了很大的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答疑者、促进者和评价者等。可以说,教师的指导作用始终贯穿于学习者的始终,而差异性研究能够为个别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表示转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22:51:08 | 只看该作者
图一   信息技术作用下的教师角色变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要抛开学科知识,也不是要否定课堂的知识目标。相反,在以各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整合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以高效地解决学科课程中的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在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中,以问题驱动为主,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信息技术技能、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也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在做中学的机会,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能力。在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整合阶段,不仅注重对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等方面的培养。而且更要关注学生能否将课堂中所学的学科知识迁移到其他情境中,能否有效地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性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所在。
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无论是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还是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带领学生实施好教与学的研究,是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挑战,在很多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优势,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进行指导,也成为教师的必备技能。实践证明,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机结合的优势:一是在改革传统授课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改变了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使课程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并茂的动态传播,做到动静有效结合;二是在提高教学效果上有了更新的突破,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增大信息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三是在培养学生学习和创造能力上有了新的突破,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做到手脑并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课堂条件的限制,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个性,真正起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实践证明,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国际化趋势,更是全球化的趋势,2013年5月,王亚萍在神州十号发射的火箭上向全球中小学生授课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吗?这就促使我们,使用信息技术应该着眼于解决今天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同时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不断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逐步设计未来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全新的教学。
总之,学习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课程、教师与课程以及学习环境等因素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因此,在学习分析信息化工具和方法的使用上要根据具体问题和特定情境,采用不同的选择。可以说,好的信息资源是优质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精心考虑应该利用那些信息资源,如何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最好、最新、最有吸引力的信息,使学生有可能以不同的学习起点、不同的时间、学习不同的学习资源,其趣味性、交互性、信息的丰富等特性,都影响着这一环境下的学习者,使之表现出不同于传统教学环境下的特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15: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