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读《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13:0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得 1、原句摘录:(P158)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这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根本的是教学思维方式的转换。原来的知识中心教学是以知识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追求统一的普遍有效的操作程序,忽视学生内心世界的体验。

我的感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关注,特别是未成年的学生。如果在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舞台,每一个空间都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让他们拥有被重视的感觉。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唯有“学生为本,学生中心”的价值取向,才能培养出一批自信、阳光、用于担当、睿智机敏、热情仁爱。教学的设计、活动的安排必定要时刻从学生的出发点进行,将学生作为一切的焦点。此外,教师要带着丰富的情趣情感走向学生,与学生建立起真诚、和谐、温馨的情感关系。沐浴在教师美好的情感里,儿童的心灵就拥有了一片最灿烂的阳光,为学习和生活营建了一个安全的情感环境。



2、原句摘抄:(P159)成功的教学需要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感到学校的温暖,教师的人情味。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以爱换爱”。

我的感悟: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与需求就必须有一个在常态下与学生保持沟通的渠道。了解学生的想法,就一定要走近学生,平易近人,成为他们的朋友,与他们亲密无间。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与学生随意的沟通中能更加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以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原句摘抄:(P169)真正的好教师应该有一定的教育理想,能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站在整个学科的制高点上;能够把思维过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方法选取的过程,从而领悟其中的思想,获得有价值的思维。

我的感悟: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名家大师拥有丰富的阅历,积累了大量的智慧和人生感悟,站在这样的观景台怎么会感受不到更宽阔的视野?若教师在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同时,更重视学生智慧的生产和人格的塑造,便可使他们理清志向,从而导航他们的人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13:09:08 | 只看该作者
4、原句摘抄:(P2)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觉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放到听觉跟前。

我的感悟:知识本身是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的,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则是抽象的。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教材的语言文字,这就要求学生学习时把语言文字与所代表的的实际事物联系起来。特别对于科学的学习,学生很好地记住了概念、规则、定理和公式,但是确不会运用这些知识,甚至并不理解所背的内容实质是什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图像直观地展示也能给学生带来视觉感受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5、原句摘抄:(P39)自然是科学认识的源泉,科学讲的是关于自然的故事,人类的很多科学知识的产生既是从自然界中采撷了灵感。

我的感悟:我经常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或者带他们观察事物,虽然孩子们没有敏锐的观察力,但当他们与花草树木昆虫融合在一起时,能够体验到大自然的美,体会到细心的观察可以发掘平时不注意的美好细节,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走进科学、拥抱大自然,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经验,开发思维发展智力。



6、原句摘抄:(P84)“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生从熟悉的地方引到陌生的地方,由已知引到未知,让学生处在陌生、未知的状态,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我的感悟:在教学过程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状态。教学不应只是强硬的知识灌输,教师在已知学生状态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产生寻找答案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就是说,新知识应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的基础上慢慢发展累积起来的。激活已知同化新知,学生在情感上找到共鸣,在知识经验上得到发展,这才是有效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14: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