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体育课《原地投掷轻物》磨课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20:4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得总结  参加几次《原地投掷轻物》一课的磨课活动,让我对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有了重新的认识。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不断积累才能成长得更为茁壮。

   一 、教师魅力要突显

   教师魅力的展示,在一堂体育课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善于用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之课的效果不容易达到,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减弱。在一堂体育课中,教师的讲解示范要准确、到位,教师的讲解示范到位,漂亮的动作,赢得了学生的肯定与认可。学生开始崇拜老师,在接下来的练习中的劲头也更大了。同时在教学中,可以与学生约定一些小口号,如“12345,我们排的最整齐”,“一切行动听指挥”和表扬时大家集体鼓掌等等。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享受到体育课堂的乐趣。

二、 教材分析要到位

   对于教材的分析,是每一个教师在上课前的备课中一定要深思熟虑的。特别对于体育这一特殊的课程,我们都知道体育课无非就是田径的跑跳投、三大球、三小球、以及体操。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到哪一水平的学生,应该适用那个阶段的技术要求。以投掷课为例,水平一的学生一般涉及到投掷轻物,投准的游戏,旨在进一步激发孩子对投掷的热爱,渐渐喜欢上这一项目。水平二的学生可以稍微涉及到一些轻物掷远的内容,但主要学习的教材要放到投掷小沙包、垒球上来,开始要求学生对投掷的动作技术有一定的认识。到了水平三,主要发展学生投掷的远度和动作技术的掌握程度,这时就要学投掷实心球。作为体育老师已经确定要上的教材时,要对授课对象进行细致的分析,如学生的身心特点、该技能已有水平等等。接着再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 教学手段要有效

    教学中的教学手段是为了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选择的。采用怎样的方式来解决是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寻找、积累的。在《投掷轻物》中,我首先采用打雪仗的方式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投掷的状态,让学生自由探索投掷纸球的状态。还采用了彩球换纸球的过关练习,利用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引导他们更好地练习。但由于对孩子投掷的水平没有较好地把握以至于换到彩球的学生较少。从而没有较好地体现这一方法的真正目的。在这一环节,我觉得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彩球代表不同远度,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20:44:49 | 只看该作者
四、教学过程要流畅

   教学过程的流畅程度,往往显示了教师的教学功底。我在自己的《投掷轻物》教学中采用较为传统的模式。首先是集中注意力练习,接着徒手操,接着展开主教材的教学,再加一个放松练习。单单看各个环节,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但是作为一堂整体的课来说,就显得有些支离破碎,如何将各个环节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是我接下来需要下功夫的地方。我想首先要在语言上下工夫,让各个环节间衔接得更为自然,还有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善于收集和体验这个环节间和教学内容间互通的地方,加以科学、有效的整合,让各个环节间完美地衔接。

五、练习密度要达到

   对于教学密度而言,很多教师都会觉得这个我们经常讨论,很简单。可是有几个有心人,真正地去做了呢?在以前的教案中我只是大概地填上一个模糊的数据,至于是否有到达我从来不关心。但这次的活动让我真正地认识到密度是否到达的重要性。练习的密度精确体现了学生这堂课参与活动的情况。《浙江省体育教学建议30条》中指出全课的密度要到达20%—45%。但在很多课中我们没有到达这个要求。如何来实现呢,我觉得作为青年教师首先要从各个细小的环节来计算它的练习时间与次数,其次要尽量少调动队伍节省时间来练习,体育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

六、评价方式要多样

    体育课中评价,与其它课程的评价有所不同。很多教师都有了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比如竖起大拇指,全体学生鼓掌,发放小奖品等等。在我的投掷轻物中我采用是否越过一定高度的线来评价孩子对于难点的突破情况;我所采用的大多是较为传统的评价方法,我觉得体育教师我试着巧妙地运用评价体制,善于使用多种评价方法。如生生间的评价,师生间的评价,小组间的评价等等。让学生不断地体验老师、同伴间、自己的认可与肯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9: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