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通过画面猜测画中的主要内容,并在成人引导下用简短的语言讲述。
教学准备:
故事图片三幅;幼儿分组操作图片六幅。
活动过程:
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出示图片1)宝贝儿们,看!这是谁呀?他怎么了?在哪儿?你们怎么知道的?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适时小结。
想一想:如果你生病住院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引导幼儿看小猴的表情),你看,小猴生病住院了,开心吗?(引导幼儿看小猴的表情,学一学小猴不开心的样子)。
二、调动已有经验讲述
(出示图片5)那我们看看后来小猴怎么样了?(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猴为什么会这么开心呢?
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1、(出示图片2)叮咚、叮咚,看,谁来了?他手里拿着什么?他会说些什么呢?
幼儿个别回答。
小熊不仅来医院看朋友,还给朋友送来了礼物呢?可真能干!请小朋友跟着能干的熊宝宝一起说一说。“小猴,我来看你了,(你的病好点了吗?)我送给你一辆小汽车。”
小猴会怎么说呢?
2、(出示图片3)叮咚、叮咚,又有谁来了?(小猫、小猪、小兔、小乌龟、小公鸡)看看他们都拿了些什么东西?会怎么说呢?谁来说一说。
“小猴,我来看你了,(等你病好了,我们一起玩。)我送给你一束花。”
四、发挥想象,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大家都想说,那我们一起来说说吧。(幼儿分六组坐在桌子旁边)
1、 幼儿分组讨论:每个组选择一个动物,根据画面内容自由讲述。
2、 教师要认真听每组幼儿的讲述情况。
3、 每个组请一个代表讲述本组的图片。
4、 (看图片5)小猴看到了这么多朋友来看望、关心他,每个朋友还送给了他一份精美的礼物 、水果和鲜花,所以心里会变得很开心?
小结: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可真能干,以前都是老师来讲故事,今天小朋友自己看着图就能讲出故事,而且还这么好听,真了不起!
反思
看图讲述是指幼儿能有兴趣地运用各种感官,按照要求去感知图片内容,并能正确、连贯地讲述图片内容的一种学习活动。现将本次活动进行反思:
一、提供形象生动的画面,激发幼儿讲述兴趣。
根据小班幼儿的集中注意时间比较短的特点,我将故事内容画成图片,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延长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在选择内容时,我根据所讲内容尽可能地把图片的色彩合理搭配,使画面更清晰、形象更生动有趣。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吸引他们注意,激发幼儿讲述兴趣,来更好的完成预定的活动目标。
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提高幼儿理解画面的能力。
会仔细观察图片是讲述的前提,只有把图片画面看清楚了,才能有把握的去讲。根据小班幼儿观察的无目的性、随意性、概括性差和带兴趣性等特点,我觉得观察图片时不宜多副图片整体展示,而宜逐一展示,这样,既能逐步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和目的性,会使幼儿清晰地感知理解画面,又能发挥幼儿的想象。
1、改变出示图片的方法
以前的看图讲述活动,老师总是一张一张地出示图片,然后一个一个地提问,而每次提问的内容都大同小异,使幼儿失去新鲜感。现在,我采用这这种方法出示图片:先出示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后,组织讨论。这种方法的使用,留给了幼儿充分想象的余地,也要求幼儿更多地动脑筋,对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十分有利。
2、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
图片出示后,要求幼儿讲述,这时就会面临活动时间短,而要讲述的人数多的矛盾。如果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可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幼儿在分组讨论的时候,人人都可以开口讲,参与讨论,老师再进行巡回指导,既可以照顾个别幼儿,又可以面向全体。等到最后分组派代表讲述的时候,代表的讲述已经是全组幼儿智慧的综合了。这样做,每个幼儿都有讲话的机会,可以培养幼儿相互间取长补短的合作精神,也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幼儿的需求。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把一张图片的内容讲得很丰富,完整,能力弱的幼儿可以讲得很简短,只要表达清楚就行了。但不管怎样,他们都得到了锻炼。
三、以提问激活思维,发挥幼儿语言创造能力。
教师的提问艺术对提高幼儿的观察效果、语言创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我发现提鼓动性、针对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比提一般性的问题更能激起幼儿的思维、求知欲望、讲述欲望、创造性。
四、不足之处:
1、由于这种形式是第一次尝试,以前孩子没有尝试过,所以孩子们在分组讨论时,不够放得开,部分幼儿不说,直到教师巡回指导时,才开始说。教师对这种形式也不够熟悉,提问的层次型不够强,使得环节有些平铺直叙。
2、教师对幼儿的回答应进行一下加工,丰富幼儿的语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