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3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学生走进充满时代信息的语文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21:2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学生走进充满时代信息的语文课堂

内容摘要:
沐浴在21世纪,“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正成为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视点。有专家指出,信息时代的阅读能力不仅指能读懂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及其表现手法,更主要的是能从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搜集、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能创造性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一定的“信息素养”,以适应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所创造的数字化生存环境,领取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 时代呼唤素质教育,西方建构主义理论更以崭新的教育理念擦亮了人们的眼睛,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尊重,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而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因教材内容陈旧、相关资料匮乏、教学手段捉襟见肘已走进了高耗低效的进退维谷。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的优势,从阅读内容的拓展、情景的创设、模式的建构等方面对传统阅读教学进行主动的变革,使阅读教学向着开放性、自主性、研究性、创新性方向发展,焕发出浓烈的时代气息和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
  语文阅读   优化   时代信息  课程整合    情景创设  模式创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将成为重要的商品和竞争要素,而阅读是信息获取的最有效途径。有专家指出,信息时代的阅读能力不仅指能读懂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及其表现手法,更主要的是能从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搜集、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能创造性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一定的“信息素养”,以适应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所创造的数字化生存环境,领取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 时代呼唤素质教育,西方建构主义理论更以崭新的教育理念擦亮了人们的眼睛,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尊重,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而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因教材内容陈旧、相关资料匮乏、教学手段捉襟见肘已走进了高耗低效的进退维谷。教师只有努力更新观念,把阅读训练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创新性的教学思维,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充实和更新阅读教材内容、创设生动的阅读情景、优化阅读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其创造潜能,使阅读教学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激活网络环境,拓展阅读新天地,发掘创造潜能。
1.建立虚拟学区,丰富课内阅读内容。
网络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具备快速的检索功能,因而成为拓展性阅读的最佳媒体。如教《圆明园的毁灭》时,我从网上搜索到圆明园(珠海圆明新园模拟景区)的自然风光就分成“中轴线景观”、“西洋景观”和“环湖景观”三部分,景点多达30多个;历史文物如清初的“玉麒麟”、“恋花仕女图”等40多件;还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等。我把它们合成为一个电子阅读教材,先设置一个“正文阅读”文本,让学生进行浏览,真实感受和领略我国古代皇家园林瑰宝震慑人心的艺术魅力,亲历侵略者的残暴抢掠的情境,从而激发其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的切齿痛恨之情;再把有关文章的历史背景、作者简介以及有关的文学常识、阅读方法、重点语句理解等设置成“相关知识”,让学生可以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学区内还设置“扩展阅读”,里面有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华,如颐和园、故宫博物院等的资料,与正文遥相呼应。
这样,我根据阅读课的主题,利用互联网信息丰富、资源多样、传播快捷等特点,搜集信息,查阅资料,建立虚拟学区,充实、更新阅读课文的内容,使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扩大。是传统的阅读教学文字+图片所无法比拟的,也将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学会网上搜索,拓展课外阅读新天地。
《课程标准》中指出:“构建灵活开放的语文教材体系,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 在网络环境中,信息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超越时空性的特点,知识以节点的形式存在,又以链接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因此,我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学会网上搜索,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扩展阅读量。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在预习时,我让学生上网自由浏览与该课有关的内容。上课伊始,我没有直接导入新课,而是让学生交流课前查阅到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异常活跃,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有介绍意大利的风土人情、威尼斯的地理位置、水城的特点的,有介绍威尼斯与我国苏州市结为“姐妹城”的情况的,有介绍作者马克•吐温的作品的,还有出示自己打印的意大利地图、威尼斯小艇的。这一环节的设置真可谓“功”在互联网,“利”在课堂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21:28:12 | 只看该作者
这样,教学效果非常明显:首先,它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了充分的铺垫;其次,肯定了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在主动求知中扫除理解课文的障碍”的学习行为,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再次,拓宽了课文学习的渠道,将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
又如教学《三峡之秋》一文时,我从“三峡”这个迷人的名字扩展开来,学生通过网上搜索,其阅读资料中便有了三峡秀丽迷人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人文古迹、流传已久的神话传说,以及三峡工程的设计、施工、落成等文本、图片、视频等资料记载,信息量大且声形结合、图文并茂。
这样,学生在生动直观的学习环境中把学习的触觉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大自然,拓展了多角度思维,开发了创新潜能沟通了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展了阅读的新天地。
  二、激活网络创设情境,培养阅读兴趣。
建构主义理论把“情境”作为学习所必需的要素,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或赞颂祖国大好河山,或托意于物,或抒发人间真情,或领略异国风光民俗……所有这些,由于某些方面的限制,学生在学习时很难把握作品的意境。用传统的教学,只能在局部应用音乐来渲染,利用图像来显示,运用文字来诠释,却不容易把它们有机结合,学生学习时费劲,收效甚微。而利用网络的超越时空性,下载有关声音、图像、动画、音频、视频、文本和符号等多种信息,再现阅读教材中的艺术形象、自然图景、生活场景,营造一个感性的空间,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悟,可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中“送灵车”这段课文时,我先利用网络演示“长安街两旁站满亿万人民送总理灵车时”的录像,接着一边播放哀乐录音,一边让学生朗读课文,悲壮的乐曲,深情的语言,使学生从感情朗读中受到启发:周总理之所以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正是因为他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奉献给了人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想着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总理逝世了,大家心情沉重,不忍心让他离去,因而都来送他。
我借助网络媒体,就能变抽象为形象,把微观的现象宏观地表现出现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发展了思维能力。
又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上课开始,我利用计算机软件放映几幅世界著名的城市风光图片录像让学生观察欣赏,如:风光秀丽的澳洲第一城市悉尼,东方明珠香港,如诗如画的美国夏威夷海滩。在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到不同的著名城市有不同的风光。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后,我引导学生一边欣赏计算机软件演示“威尼斯水上城市风光”一边听我优美的导语:“你们看,威尼斯的里阿托岛市中心多热闹,成群的鸽子安然地飞来飞去,时而落在游人肩上;河道两岸的古建筑宏伟壮丽,宫殿富丽堂皇,造型百态,风格各异的桥纵横交错的河道,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这样,通过创设直观的情景和生动的语言描述,学生不但领略了威尼斯的美丽风光,而且对独特的小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之“入神”又“入境”,有效的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利用网络,创新模式,培养学习能力。
  信息网络因其独特的优势架构成为世纪之交的一大科技文化景观,使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也推动着现有教学模式的变革。学校、教室和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师之所存,道之所存”的传统教学时空观开始改变;口语+粉笔+黑板的传道授业范式也已为时代摒弃。面对取之不竭的网络资源,丰富多样的获知路径,学生的自主性日益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也急剧上升。教师应由“教者”向学生网络生活的“导航者”和心灵的“守望者”过渡。利用多媒体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的呈现形式,建构“自主学习”的阅读模式,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其自主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完美的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21:28:20 | 只看该作者
1.建构自主学习的阅读模式。
  多媒体网络提供的丰富信息能对学生的可能差异实施大面积的覆盖,其便捷的交互性也可使学生得到恰当的教师指导和同伴交流。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网络导航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有关的方式方法(搜索、下载、讨论)进行网上学习。
(1)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教学《颐和园》一课,我在讲授完第二自然段后,让学生自学课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课堂讨论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先选择任意一自然段学习,可以点击电脑网页上的相关资料,寻找正确的答案,自主地理解课文。我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适时加入学生的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难。这种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
(2)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能力各不相同,而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统一进度、统一教学要求、统一教学内容,必然导致课堂教学“高度同步化”,这极大地制约学生个体的发展。《颐和园》一课的课堂上,我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完全不一样,有对课文非常熟悉的学生,他们在别人自学第三、四、五自然段时,到练习测试区自我测试,检测自己掌握的成效。有学生在教师没要求的情况下仿写了习作《新世纪校园》。而有的同学则需要通过了解网页的相关资料,帮助自己理解。
从这一现象中不难发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语文课真正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网络教学使学生在一个没有压力、没有心理负担的环境下进行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自觉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这样,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实现了对人类文化材料的主动变革,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和发展源泉,“我要学”、“我会学”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念不断增强,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阅读教学真正从智能型向创造型过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建构探究性阅读的模式。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亲身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是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发展的一种活动方式。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研讨有助于知识的建构与保持,更有助于思维的延伸和发展。因此,在网络学习情境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小组合作、交流竞争,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加工,得出相应的思维成果,即探究的结论。如《颐和园》一课的第三、四、五自然段,教师给足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学。在这里,选择同一自然段学习的学生可以围绕该自然段自学提示中的问题,选择合作、交流伙伴,进行讨论。电脑界面上一下子出现了许多问题:“颐和园长廊的特点是什么?”“长廊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说明了什么?”“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表达了什么信息?”学生在各自的电脑上你问我答,各抒己见。而更为精彩的是,学生一旦都参与学习,成了学习的主人,求索的思维便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颐和园是哪一年建造?”“是谁建的?”同学们纷纷点击电脑网页视频资料来满足各种各样的疑问,大胆质疑,积极求证。他们兴趣盎然地流连其中,课堂教学过程不时高潮迭起。又如学习了毛泽东的诗歌《长征》后,学生对举世闻名的长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质疑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想知道的问题,如长征的路线及沿途风景、各个战役的经过、领袖人物的事迹、今天的长征路有何改变等等,经过师生的讨论协商,同学们分成四个组分项搜集、下载有关的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在课堂上通过大量的网络资源进行交互、研究,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大家对长征的意义和经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深刻领略到“大渡河横铁索寒”的惊心动魄,“皮带、马具充饥”的艰辛,对红军惊人的顽强意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整个过程,以小组为单位,以学生“自定向、自运作、自评价、自激励”的研究性学习为原则,以“情境创设—自主阅读—互动探究—意义建构”为基本模式,教师着重组织讨论,适时点拨,帮助学生整理学习结果。
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提问,经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时互动的形式进行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负双重身份,既是知识的学习者,又是解决问题的研究者、探索者,使教学自动化较为明显,成为意义建构的新途径。摆脱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设计问题,灌输固定答案的思维定势的束缚,符合学生喜爱交流、自主好胜的心理,学生在不断的研讨、交流中进行实现自我的创新,超越自我的创新。
  在教学中,我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以小学语文教材为载体,以计算机网络为认知工具,以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并获得自主发展为目标,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的优势,进行计算机网络环境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研究,着重探究教材、网络、教师、学生这四个要素在阅读教学中的组合和利用。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集成系统信息、模拟再现、人机交互、信息即时反馈等强大功能,对学生各种感官进行刺激和强化,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探索无止境”、“学习无止境”的精神,建构起“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整合”的“大语文”教学体系,以创新性的教学推动创新性的学习,使学习变得社会化、生活化,真切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15: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