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兰诗》中值得商榷的翻译和读音
被誉为“乐府双璧”之一的《木兰诗》,历来都是作为经典课文出现在不同版本的教材当中,不过,文中有些地方的翻译﹑读音却是相当值得商榷的。
一.“唧唧复唧唧”究竟为何声?
有关于这名话的翻译,向来是众说纷云,总的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种。
第一, 认为这是木兰的叹息声,以此来说明木兰此时心事重重,无心织布,才会有“不闻机杼,惟闻女叹息”,的下文,而且,在白居易的《瑟琶行》中也有这么一句“我闻瑟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这里的“唧唧”就是“叹息声”的意思。在此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道理。
第二, 认为这是“蟋蟀”的鸣叫声,说明夜深了,木兰还在织布,由此来证明木兰的勤劳,也似乎有理,但我认为这两种解释都还是不全面的,我比较认同第三种解释,那就是将 “唧唧复唧唧”解释为织布声,为什么呢?
首先,这是比兴手法运用的需要。比兴手法的运用的滥觞可以追溯到《诗经》,在魏普南北朝时更是运用自如,在那时,不管是文人笔下所撰写的诗赋还是田头民间所吟唱的歌赋,都贯用比兴手法。如“乐府双璧”中的另一首《孔雀东南飞》中的开首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就是运用了比兴手法,它托孔雀的“五里一徘徊”起刘兰芝别离时依依不舍之情的兴。而《木兰诗》,中的“唧唧复唧唧”同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由织布不停地发出”唧唧“声来引出一个织布女的形象。起到未见其人,先闻先声的效果,由此来吸引读者﹑听众的兴趣,这如同在戏曲演出前奏的各种乐曲声,它既可以吸引观众,又能让观众安静下来,静候演出的开始。
其次,这是一种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唧唧复唧唧”的“复”是“又”和“再”的意思,说明木兰在不停地纺织。那她为什么在不停地纺织呢?在那个年代里,木兰织布,绝对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种桃花源中的男耕女织的田园牧歌式生活。那时的社会是十分动荡不安的,并且是战乱不断的,要不怎么会有下文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和 “同行十二年”的描写,尽管这里的“十年”和“十二年”是虚数,但这多少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所以,在那样社会中,生产力是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窘迫,木兰深夜纺织,是出于对家庭状况的考虑,只有多织点布,才可以能多卖点钱,才有可以多换点粮食。如同卖炭翁在寒冬卖炭还希望天气再寒的理由一样,只是为了”身上衣上口中食“罢了,从中木兰那种替家分忧解难、勤劳、懂事的形象就是跃然纸上,其实这也为下文木兰之所以能代父从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综上所述,我认为这里的“唧唧复唧唧”应是织布声的意思,而非前两种。
二,文中“可汉”就是“天子”吗?
“可汉”是中国古代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君长的称号,而“天子”是古代认为君权为神授,故称帝王为“天子”,这是中原一带帝王独有的称号,那么为什么会在《木兰诗》中交替出现“可汉”与“天子”的称呼呢?我认为这里的“可汉”和“天子”所指是一样的,这是北朝民族大融合的结晶。北朝是继十六国之后出现的朝代,具体地说,首先是北魏政权的建立,统一了北方,其后北魏分裂成为东魏和西魏,后北齐了取代东魏,北周取代了西魏。自十六国以来,北方政权更替更是频繁,而政权的统治者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他们统治着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是汉文明高度发达的地区,其文明程度远远超越了少数民族的发展程度,所以他们就不断地汲取汉民族先进的文化,他们试着采纳汉族的先进制度来统治黄河流域。所以我想,这就如同我们现在的所谓“港人治港”“一国两制”的方针是一样的吧!这样的话《木兰诗》中出现的“可汉”、“天子”的称呼互换也容易得到解释了,因此作为统治者的少数民族他们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可汉大点兵”,而黄河流域的广大人民,习惯于“天子“的称呼, “归来见天子”,可见,民族大融合在那时很深入,已渗透到人们的文化和习俗之中。
三.“同行十二年”中的“行”读“háng”还是读“ xing”
在教学过程中,磁带录音朗读将这个子读成了“xíng”,后来到网上去查找,那里的音频朗读,也是把它读成“xíng”,但我不苟同,我认为这个字应该念“ háng”音,如果将它念成“ xíng”音,那么,它就是“走”的意思,《说文解字》将它解释为“行,人之步趋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该这样解释了:将士们同木兰一起走了十二(虚数)年,竟然不知她是个女郎。这样的解释显然是相当浅层次的,也经不起推敲的。试想,将士们光和木兰一起行走了“十二年”,看不出她是女郎,一点都不足为奇,而且这也不合文中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描述。假如将它读为“háng”,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读“háng”,那么这个字的意思就是“队伍、军队”。试想,木兰代父从军,在外行军打仗多年,在这期间,她与许多许多将士们相濡以沫,挥戈跃马,驰骋沙场,出生入死,即使与男的将士们相比也豪不逊色。只有这样,方显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本色,只有这样,伙伴们同她在一个军队里相处多年认不出她是个女郎,只有这样,她者配得附文的称赞,也只有这样,木兰才会被人所津津乐道而加以传扬,同时把“行”读为“háng”在文言文中随处可见,如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必能使行阵和睦”的“行”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所以我认为在这篇文章的“同行十二年”的“行”就读“háng”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