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册全册教学资源

[复制链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09-8-29 09:09:00 | 只看该作者

《狼》问题与讨论教学实录?

一、 导入新课? 师: 在刚刚学过的蒲松龄的《狼》一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屠夫的形象。虽然文章以“狼”为题,但作者通过这则故事更多地还是寄托了对人类智慧的赞美。狼在文中不过是作为反衬人类智慧的一个对立面而存在的。今天呢,我们暂且让屠夫在一旁休息一会儿,大家来说说“狼”这一动物,好不好?? 二、 交流并讨论? 师: 同学们虽然大多没亲眼见过狼,但想必对于狼这一动物并不陌生。说起狼,同学们的脑海里肯定会跃出许多关于狼的故事或者成语、谚语。那么先说说看,同学们所熟知的关于狼的成语有哪些?? 生: 狼狈为奸、狼吞虎咽? 生: 杯盘狼藉、狼子野心、狼狈不堪?     生: 还有鬼哭狼嗥、狼心狗肺?     生: (略)?     师: 看来,同学们肚子里的成语还真不少呢!(点击鼠标)关于狼的成语确实有很多。老师这里也搜集了一些。不过,其中的一大部分刚才同学们都已经列举到了。?     [学生齐看屏幕,有些同学口中念念有词,有些在把自己没搜集到的成语摘抄到课堂笔记本上。]?     师: 除了成语,我们汉语中还有许多关于狼的谚语、歇后语,不知同学们课前是否搜集到一些??     (学生迫不及待地杂声说出)?     生: 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     狼披羊皮还是狼。?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师: 嗯,不错,一口气说了这么多。?     生: (急不可耐)狼给羔羊领路最危险。?     可怜狼的人要被狼吃掉。?     可怜狼的牧人,羊群不会增多。?     生: 还有,狼行千里吃人,狗到天边吃屎。?     师: 嗯,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生: 还有不开猎枪,打不住狼。?     师: 言下之意——对待敌人应当怎么样啊??     生: (齐声)要坚决斗争!?     师: 同学们刚才说出了这么多谚语,而且都是关于狼的。虽然说法大多很通俗,但无一不包含着做人处世的道理。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这就是谚语的特征。唉呀,我们的汉语真的是形象生动,包罗万象啊!不过,其他国家的语言中也有许多关于狼的形象化说法。比如说英语吧,我们教材上列举了两句。?     生: (杂声) The death of wolves is the safety of the sheep.?     师: 什么意思呀??     生: (齐声) 狼——死——羊——安——。?     师: 还有一句呢??     生: The wolf may lose his teeth, but never his nature.狼的牙齿会掉,但是本性却改不了。??     师: 课外还查找到一些吗??     生: Throw sb to the wolves.?     师: 你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中文意思好吗??     生: 让某人做替罪羊。?     师: 哦,把某人扔到狼群中——让某人做替罪羊,很形象!还有吗??     生: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伪善者。?     师: (纠正发音)虽然读得不是太标准,不过精神可嘉,毕竟同学们才上初一嘛!能根据音标读出来已经非常不错了。我知道还有很多同学想发言,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请人起来说了。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屏幕,并跟着后面一起读。(点击)?     (屏幕展示,学生跟在配音后一起朗读。)?     师: 同学们能否从你们搜集的有关狼的成语、谚语中看出狼历来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生: (杂声)贪婪、凶残、狡猾……?     师: 人们对狼的态度又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呢??     生: (杂声)惧怕、厌恶、憎恨……?     师: 那么我们课本上那篇毕淑敏的散文怎么又称道母狼的智慧呢?作者是通过哪些例子来具体体现母狼的智慧的呢??     生: 用智慧帮助全家过河。?     生: 在万般无奈之下,骗过老猎人,以自己的死换孩子的生。?     师: 文中老猎人称“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他这么说有什么根据吗?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 同意。狼确实很聪明。它能骗过经验丰富的老猎人。为了保护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老猎人的速度,赢得了隐藏儿女的时间,又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     生: 我不同意老猎人的话。我认为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海豚。?     师: 哦?你能讲述一下你的理由吗??     生: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 用同样的办法训练猴子和海豚,让它们用头部去推动一个电源开关。这个动作猴子要训练几百次才能掌握,而海豚只要20次就能够学会,甚至有一只海豚,只训练了5次就学会了。?     师: 嗯,看来海豚是蛮聪明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到这段内容的呢??     生: 好像是六年级时看过的《少年科学》上的吧!?     生: 书上还解释了海豚聪明的原因。科学家解剖发现,海豚脑重占身体的比重远高于其他动物,仅次于人类。而且,海豚的脑子还像胡桃仁一样,有许多深沟、褶皱,和人类的大脑极其相象。?     师: 同学们的知识还真不少!我今天跟着大家可学到了不少东西。(一生举手)啥,还有不同观点??     生: 我既赞成老猎人的话,但又不完全赞同。?     师: 怎么讲??     生: 我认为狼确实很聪明,但不能据此断定是“仅次于人聪明”。?     师: 噢,这位同学是说聪明归聪明,但是否“仅次于”人,这一点很难判断,是不是?(生点头)也就是说老猎人的说法太过于极端了是吧?那么我想再提个问题: 为什么老猎人会认为“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呢??     (生思考。一会儿,一学生举手。)?     生: 老猎人终日生活在深山老林中,整日与狮子、老虎为伴,他很有可能都没见过海豚等其他动物。?     师: 嗯,我觉得言之有理,他说由于生活阅历的限制,有可能老猎人一辈子都没怎么出过深山老林呢!?     生: 我觉得可能因为母狼骗过了经验丰富的他。?     师: 他有这么丰富的狩猎经验,结果却上了母狼的当。所以他说狼聪明,也挺有道理!?     生: 可能他被狼的母爱打动了,已经带有一定的情感倾向去看狼这种动物了。?     师: 这几位同学分析得似乎都挺有道理的。唉呀,我都不知该听谁的了。刚才这位同学提到情感倾向的问题。那么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下,不只是老猎人,文学作品中的动物往往都会被作者赋予一些人的品格,用词的褒贬区别都是由作者的立场和情感态度决定的。那么你觉得科学家会用怎样的词语来描绘狼这样的野兽呢?在他们所写的文章中是否有时也会带有些情感倾向??     生: 我认为是的。比如说《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狼”词条中就提到:“性残忍”“猎杀大型动物”,这些都带有贬义。?     生: 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狼猎杀大型动物本来就是事实嘛!而且课本上还说“在客观上对维持生态平衡有一定作用”。?     生: (补充)虽然提到狼“性残忍”,但后面又说它很“机警”,难道“机警”也是贬义词吗??     师: 那么这位同学你觉得科学家带不带有情感倾向呢??     生: 我觉得——基本上没有。?     师:“基本上没有”,也就是说还有一点点??     生: 有时候吧!?     师: 看来这位同学说话还蛮小心的,给自己留有余地。不过确实啊,科学家和文学家不同,他们一般总是尽量把自己的感情色彩降低到最低限度,这样才能使读者更清楚更真实地了解他们所描述的事物。当然有时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本来嘛,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三、 辩论?     师: 尽管科学家们还是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看待狼这一动物的,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对狼仍然充满了恐惧与厌恶。甚至有人认为: 狼的食肉性、凶残性对人类以及家畜造成了不少伤害,应该把这种动物斩尽杀绝,让它从地球上消失。不知同学们如何看这个问题?你们认为人类对狼应当是以猎杀为主呢,还是以保护为主??     (有的同学说“以猎杀为主”,有的同学说应“以保护为主”。各执己见,相持不下。)?     师: 看来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不太一致。不过似乎持“保护”态度的同学占多数。那么多数就一定对吗??     (少数同学说“不——一——定”。)?     师: 那你们有没有勇气和他们多数派来论论理啊??     生: (齐声)有——!?     师: 好!这个问题在课前就布置同学们作了讨论,并且作了一些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刚才上课前,我看到有同学写的辩论稿,还蛮有说服力的,看得出课前花了不少功夫。下面我们就这一问题展开一场小小的辩论。正方的观点是: 人类应当猎狼。反方的观点是: 人类应当护狼。为了方便辩论,请持正方观点的同学坐到左边两排来好吗??     (学生调整座位)?     师: 好,下面就请正方同学先陈述你们的观点吧!哪位先来??     正: 刚才,大家讨论了许多关于狼的成语、谚语,中国的,外国的,不胜枚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狼历来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恐怕在那时人类对狼早已有了猎杀的意图。狼残食弱小动物,甚至危及人类自身安全,为什么不杀?再说,我们是人,是地球之主,我们必须无愧于高级动物的称号,怎么能让狼在我们的头上作威作福呢??     反: 刚才,对方同学说应当猎狼,理由是,狼是残忍的。不知你们是否想过,如果说狼猎食比它弱小的动物是残忍的,那么人类猎狼就不残忍吗??     正: 几千年来,人类不知想了多少办法,使用了多少武器,花费了多少心机,使许多动物归顺了人类,唯独没有能使狼俯首帖耳,再看看如今世界各地的马戏班,技术高超的驯兽师又有几个能驯服得了狼呢??     反: 请问对方同学,“狼”字怎么写?左边一个“犬”,右边一个“良”字,顾名思义,狼乃良犬也!(掌声)?     正: 请对方同学注意了,“狼”是个形声字,反犬旁表示它是个牲畜,而右边的“良”字是它的声旁,我们怎能从意义上去理解这个“良”字呢?这不是望文生义吗?再何况,狗比狼来世得还晚呢,怎么能说狼是“良犬”呢??     反: 刚才对方同学还说,人类至今还未能驯服狼,那可就错了。难道对方同学没有看到我们课本180页上明确地写着吗:“狗的祖先是狼,狼经过人类的长期驯化而成为狗。”可是,令人费解的是,人类对于狗宠爱有加,不仅培养它们看门、护院,更是花了很大的心血来造就各种各样的宠物狗。反过来看狼,它总是让人深恶痛绝,每当人们想起狼,眼前出现的可能总是血盆大口、白骨成堆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场面,这里,我要奉劝对方同学,我们是否应该抛开那些条条框框,不要先入为主,而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狼呢??     师: (笑着,对正方)听到了吗,让你们抛开条条框框!?     正: 那怎么是条条框框呢?那是人类几千年、几百年生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呀!难道从古到今留传下来的那么多有关狼和狼性的成语、谚语都是对狼的诽谤吗?(众生笑)?   反: 不错,从我们搜集的成语谚语中看,几乎没有说狼的好话的,但是,狼身上也并非一无是处啊!据动物学家介绍,狼是最团结的动物,当狼群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定会群起而攻之;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你不会发现哪只狼在受伤时独自逃走,就拿我们课本上的例子来说吧,母狼以自己的死去换孩子的生,这种伟大的母爱难道一点儿也没感动   您吗??     正: 保护幼仔,那只是动物都有的本能罢了!?     反: 如果说保护幼仔是本能,那么狼在保护幼仔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超人的智慧不也令人自叹不如吗?它连经验丰富的老猎人都骗过了呀!?     正: 狼有智慧就不该猎杀吗?请问,杀人犯、盗窃犯聪明吗?聪明,可他们不把聪明放在正道上,便得到了世人的轻蔑。难道我们仅因为狼的智慧就可以宽容它的残忍和屠害牲灵吗?     反: 狼不仅聪明,它的忠诚也令人感动。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极其偏远的山区,有一对夫妇带着两个儿子住在小木屋里。他们还收养了两只嗷嗷待哺的狼崽。这两匹狼和人在一起生活,以他们为伴。一天,夫妇俩外出伐木,这时一个小孩不小心打翻了家里的一盏煤油灯,熊熊大火开始吞噬小木屋,小男孩被困在火中。两匹狼立即向烈火熊熊的木屋冲去,挣扎着把两个孩子拖到屋外的安全地带,而自己却都被大火严重烧伤了。?     正: 故事确实挺感人。但你不觉得故事里的狼其实已经不是我们所说的狼了吗?它已经被人驯养了多时,已经近似于家犬了。?     反: 刚才,对方同学说狼残忍,但据课本181页提供的资料看,狼尽管猎食鹿,但在狼和鹿之间所形成的这条食物链中,狼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了狼、鹿大量繁殖,因为没有东西吃,自己也毁灭了呀!?     正: 我方并不否认狼在生物界的作用,我们只是主张猎狼,可并没有说要将狼斩尽杀绝呀!??     反: 那你们如何去控制这个度呢?而且,自然界中需要狼才能生存的动物也不少,特别是一些鸟类,由于自己的弱小,根本不能自己猎食,只有靠狼狩猎的残渣来生活,如果一味地猎狼,引起的连锁反应恐怕不堪设想吧!生物之间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互相交错,好像一个蜘蛛网。把一种动物人为地猎杀了,就像蜘蛛网上的一根丝断了,那么其他生物也就会灭绝。     正: 对方同学是否有些危言耸听呢!不错,生物链确实如同一张很大的蜘蛛网,但当其中一根丝断了之后,这张网会不会整个损坏呢?不会!只不过要麻烦蜘蛛先生再吐一根丝罢了。生物链也是如此,当一种动物消失之后,大自然便会让另一种动物来代替。?     反: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任何生物都没有权利对哪一种动物进行猎杀。?     正: 据科学家考证,在人类不断扩大领土的时候,是非常想与动物融洽相处的,但当两者发生矛盾时,作为人类,为自己生存的远大计划考虑,自私一些也是必要的。所以适当猎狼,既减少狼对人类的隐患,又维持生态平衡,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反: 对方同学刚才这一说法我方可不敢苟同。如果说当自身发展的利益与别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就可以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身利益的话,那么日军侵华,乃至于南京大屠杀,这一系列的罪恶都不成其为罪恶喽??     正: 这完全是两码事,怎么可以混为一谈呢??     反: 日本侵略者也是因为自身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所以才不惜以牺牲中国人民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其自身的利益嘛,照你们的逻辑,这也未尝不可嘛!?     正: 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猎狼还是护狼,而不是研究南京大屠杀,研究日军侵华,这一段历史自有公论。我不知对方同学可曾听过叶公好龙的故事。从前,有个叫叶公的很喜欢龙,它的宝剑上雕着龙,工具上刻着龙,墙上、柱子上,到处都是龙的图案。天上的真龙看到了便来看望它。谁知叶公见了龙,吓得魂不附体,转身就跑。对方同学这会儿大谈狼的好处,而且口口声声说要护狼,但不知等到真狼出现在你的眼前,是否也还能像这般镇静?也许早就吓得抱头鼠窜了吧!(笑声,掌声)?     师: (做暂停手势)唉呀,我真舍不得打断大家,不过我们课上的时间实在是太有限了,只能就此打住。?     四、 总结深化?     师: 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辩论。今天正方的几位同学虽然以寡敌众,但面不改色气不短,列举了一条又一条的论据,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特别是,有几位同学的机智、幽默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方同学也不甘示弱,他们的一番论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啊,狼在人们心中似乎早已定格为恶的化身,殊不知,狼身上还有这么多的优点和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地方。狼的忠诚、狼的智慧、狼的团结等等。?     今天的这场辩论啊,我们不在于分出谁胜谁负,关键是,从刚才同学们的辩论中,大家对于如何看待和处理问题应当受到一点小小的启发。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谈谈。?   生: 我觉得看问题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尽量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生: 还有,看狼不能只看到狼这个个体,要看到在大自然的食物链中,它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师: 也就是说,要看到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对吧?从我们刚才关于老猎人的一番话的讨论来看呢?(相机引导)?     生: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事物,有时候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师: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刚才谈到的这几点是我们今后分析处理问题经常要注意到的几个重要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是想通过对“狼”这一话题的探讨,告诉同学们要辩证地分析和看待问题。同时,我相信,在课前查阅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也感受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有些同学甚至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探究、去思索、去发现、去收获!?     五、 布置作业?     师: 课后请同学们就今天课上所探讨的问题继续展开讨论,并选取一个角度,从各种参考书和网络上进一步搜集资料,写一篇有关狼的小论文或简单的调查报告。课本182页给出了五道参考题,同学们可以任选一道,也可以自拟主题。?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巢宗祺、方智范点评:这堂语文课容量很大,而且沟通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学生在课前要作大量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这也引导我们更进一步地思考语文学科如何更多地把学生吸引过来的问题。在教学观念的改变上,这节课相对于传统的语文课有了较大的改变,更多地展示的是学生而非教师,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思维品质上也得到了相应提高。也许这样的一节课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如果教者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再放手一点,让学生更活跃一些,或许学生的思维会碰撞出更多美丽的火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009-8-29 09:11:00 | 只看该作者

《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有谁知道孔子,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也想讲讲孔子的故事,你们想听吗?(老师讲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可有一次,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去看看吗?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十六课《两小儿辩日》。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
  师:在学这篇课文之前,教师想问一下你们现在最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那么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吧!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好吗?
  (学生初读课文)
  师:大家都读了一遍课文了,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们碰到了什么困难吗?(学生回答)谁来说说怎么去读这些文言文比较好呢?(学生回答,结合学生回答师作文言文朗读指导)
  师:现在你们有信心去再读课文吗?
  (学生再读课文)
  师:谁想读来大家听听?(指名读)谁还想读?(指名读)谁还想读?让举起手的小朋友一起读吧!(学生读)
师:大家都读得很好。老师也想读读,你们愿意听吗?
  (老师范读课文)
  师:你们觉得我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议)谁敢站起来说我比老师还读得好?(指名再读)
  师:我们读了这么多次了,你们都读出一点什么来了没有?谁想来说说?(学生述说)
  三、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习课文。
  师:你想怎么样去学习这篇课文呢?谁来建议建议?谁的建议最好我们就用谁的方法。
  (学生谈方法)
  师:我也有几种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你们想知道吗?(老师介绍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诵读)和根据本文可采用的好方法(辨论、表演))
  师:这么多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去学习课文吧!可以独自学习,也可以合作学习。
  (学生自学课文)
  四、学生汇报。
  师:看样子大家都学得差不多了。谁来汇报一下?
  (估计有分角色朗读、辨论、表演等形式,在学生汇报时可引导其他学生的评价。)
  五、分清正误。
  师:请读懂了课文的同学举手看看。可老师读来读去却有两个不懂的问题:一、这两个小孩倒底为了什么问题争了起来,是争太阳的大小,还是争太阳与人的远近?二、他们倒底谁是对的?
  (无疑这又将引起学生的又一轮争论。在他们的困惑无法得到解决时,我相机给他们科学的解释。)
  六、弄清寓意。
  师: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学生述说)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七、拓展。
  师:在文言文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故事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呢!你们想去吗?那么赶快行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08:11:00 | 只看该作者

《为学》教学设计一

〖教学要求〗   1、流利地背诵课文,明确“乎:矣、也、焉、哉"所表达的语气和"为、语、恃、逮、怠。屏、迄”的意思。   2、认识蜀鄙二僧故事的内涵和作用。    3、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于“立志去为”的道理。激发学生树立志向大胆实践的精神。〖教学要求〗  《为学》一文能得到广泛的传诵,是因为这不仅说了“为学”,也阐明了事物的一般道理。在论证过程中,插入贫富二僧的故事,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教给读者从根本上解决学习中的困难的方法--要有志向和知难而进的精神。这些认识,只有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才能领悟,因此,教学的起始要紧紧抓住学生自我诵读、自我领悟这些环节。疏通文意应力求把握住一句或一段话的整体意思,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放在对原文的直接理解上,从而改变“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的读死古文的方式。基于对《为学》和古文教学的这些认识,我把教学重点定为教学要求中的第一条:指导学生流利地背诵课文,做到背准字音、背对停顿、背出语气。在读、背的过程中突破教学难点:蜀鄙二僧故事的深刻涵义和作用,及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迪。视学生程度,在较好的班级还可以讨论文章里所涉及的几种关系:天下事和为学、为学和蜀鄙二僧的事例、蜀鄙二僧的事例和人之立志、人之立志和知难而进相互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印发苟子《劝学》的片段进行比较阅读。教学方法以导读为主兼用讨论法、自我发现法。两课时完成。按:就体裁而言,本文是议论文,但教学重在使学生懂得立志学习的道理,不宜从体裁特点进行分析。   A(适于一般水平)   一、导入新课。  运用激趣法引入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根据自己的感受谈“天下事有无难易之别”?难易之间是否存在转化的条件?  调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认识、看法,教师及时做出评定。如果学生答出了难易间的转化条件,那么教师顺势提出“我们学习是否也存在难易之别、相互转化的可能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论述这个问题的课文《为学》。如果学生未能答出,教师此时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学习一篇解决这个问题的课文《为学》。   二、研习课文。   1、学生出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对停顿。注出下列字音:逮怠迄屏鄙恃钵为语划分句内停顿示例:“天下事|有|难易乎?”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吾|一瓶一钵|足矣”“顾|不如|蜀鄙之增哉?”    2、指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结合书下注释,学生自我领悟为主。教师答疑、提问并归纳有关字、词的读音、释义和用法。    实词:       为wei 做、求   昏:愚笨   之:往  怠:松懈   语:告诉、对说    虚词:       无以:没有什么   是故:因此    之:做助词用,无义。   3、学生归纳各段的意思:    明确:第一段提出为学难易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第二段用学和不学的结果进行对比,论证“人之为学”关键在学的道理。    第三段用蜀鄙二僧的故事,来论证“只要坚忍不拔,终会将难事变为易事的”深刻道理。    第四段总结故事;立志为学,勇于实践。   4、引导学生探究各自然段和为学的关系,提问、讨论的方法。(视学生程度,好的班级钢讲,差点的班级粗讲)    ①课文讲的是为学的事,可是从“天下事”起笔,为什么?     明确:开头从“天下事”写起,它包含着“人之为学”;“人之为学”只是“天下事”之一。这样自然的由泛论天下事的难易引入到求学难易的问题上。同时用两个设问句式,引人思 考,把天下事和为学相提并论,显然是为了突出为学的主题。论证均从正反两方面作答,鲜明对比,揭示了“易”“难”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使阐发的道理倍为深刻。    ②第H段“吾昏、府。聪、敏”的结果与为学有什么关系?     作者在提出论点之后,没有急于分征博引和找事实论证,而是承接第一段用自我昏庸。聪敏转变无常规的现象,进而让学生领悟到"为学"的重要。可见这一段仍然是紧紧围绕中心论点的对比论述。    ③为什么把“蜀鄙二增”的故事放在事无难易结论之后,可不可以颠倒过来?作者为什么选取与“为学”似乎没有直接关系的“两僧去南海”的事例作例证,选取这一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先指导学生当堂复述、背诵蜀鄙二僧的故事。     明确:先讲故事,然后从中推出结论,这种缘事论证法也有说服力。但是,本文采用的是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提出结论、观点,所以不能颠倒过来。介绍文学常识:本文是清朝散文家彭端淑写的,原题是《为学一首示于侄》这个题目告诉我们,此文是彭老先生对晚辈的指导、劝导。所以“示”,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但是“示”有明示、暗示之别。暗示带有启发性,明示则不然;暗示可培养人的悟性,明示则有以告诫。这彭老先生不举与“为学”有直接关系的例子,想用“贫富僧朝南海”的故事,让后辈去悟其中所蕴涵的道理,真可谓循循善诱。同时,让我们再次明白了开头为什么从天下事起笔,这为文中选取事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见文章结构的缤密。    ④指导学生讨论“蜀鄙二憎”故事的含义和作用?     “蜀鄙二僧”的故事,“鄙”点出了二僧住于四川的边远地区,交通闭塞。要想到千里之外的南海,真是具有相当大的困难。贫富和尚同时面对这样的客观难题,然而他们所恃的态度、方法截然不同,结果自然不一样。贫和尚问富和尚“吾欲之南海,何如?”富和尚则反问“子何恃而往?”表示极大的怀疑。当贫和尚说“吾一瓶一钵足矣”,一个“足”字表现出贫和尚面对困难知难而进的勇气和敢于大胆实践的精神。然而,富和尚第二次的“子何恃而往?”在嘲讽他人中,充分表现了在困难面前强调客观条件,没有坚定的志向,更不具有为着志向的实现而大胆实践的勇气。而贫和尚只凭一瓶一钵就实现了朝南海的愿望。让学生从这个对比中悟出:有条件的反为条件误,而没有条件的,凭恒心、靠毅力最终获得成功。这个故事启示学生:面对困难,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关键在于“立志”,更在于具有“立志去为”的毅力。这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思想:知难而进,勇于实践。还要让学生了解这样设喻的客观效应:“人之为学”遇到困难时应有的根本原则和态度。这样劝导人无声色之厉,平易质朴,语重心长,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    ⑤你从最后的反问和小结中获得了什么感受?     明确:读出反问句的语气,点明故事的内涵--人贵在立志。“是故”以下的小结激励我们“立志去为”,面对困难应有知难而进、勇于实践的精神。   5、课文内容的挖掘和扩展:想一想天下事,是不是没有难易分别?你学过有什么感受?    明确:天下的事当然有难易之分,本文说的没有难易,是从有志者事竟成的角度说的,意在鼓励人们不畏困难,立志求学,知难而进,实干下去终会有成。学生的感受发散展开,不作统一要求,只要跟课文有联系就可以。   三、留作业。   1、背诵课文。   2、思考练习(2)   B(适用于较高水平)一、导入。  让学生复述《龟兔赛跑》这则寓言,然后变换角度提问,启发学生认识天资和勤奋的关系。  问:在正常的情况下,龟跑得过兔吗?(不能)这说明什么?(龟不善跑,受到天资的限制。)龟能取胜,除了兔睡大觉而外,还有别的原因吗?(不停地走)这又说明什么?(无资差这个条件,并没有限制它——它以自己的努力突破了天生条件的限制。)对兔的失败也可仿此提出问题,要达到的结论是:有好的天资却屏弃不用,结果跟天资差的没有什么不同。  教师:这篇课文中有一段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现在读一遍全文,请大家把这段话找出来。(“吾资之昏……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也可用“是故聪与敏……咱力者也”这一段)  教师:龟的胜利和兔的失败都可以各用两个字来概括,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从中借用四字来说这一点。(“自力”“自败”)   二、正音、解词。内容见地  补充:①“其与昏与庸元以异也"要注意"其与……无以异”这种句式,意思是“那就跟……有什么不同”。     ②“然则昏庸聪敏之用”:这样看来,昏庸和聪敏的效用。用,效用。功能。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冲的“僧”,专指贫僧。   三、整体感知。  教师:本文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示子侄”塔什么意思?(写给予侄们看)再读全文一遍,说说从什么地方你能看出这篇文章是作者为晚辈们写的。(自由发言)按:以下所列要点也要用问题来启发,必要时应再诵读课文中的某些语段,让学生仔细品味。  要点:①反复说明不要依靠聪明而要勤奋努力的道理,表明了作者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可谓情深意长;     ②用蜀鄙二僧设喻,能发人深思,可谓深入而浅出;     ③用读者口气说话,如"吾资之昏""吾材之庸"等四句,语气亲切,使人容易接受。  再读全文一遍,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作者对于侄们的希望是什么?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由此可再引申为“贵在立志”或“立志为学”。)   ②作者告诫子侄们最重要的话是哪几句?(“是故聪与敏……咱力者也。”)现在,我们该懂得这篇文章出名的原因了吧?请大赛说说。(它表达了所有的长辈--父母、师长等对下一代的希望。)我们决不能辜负长辈们对自己的希望。   四、练习背诵全文。  分段进行。步骤是:自由练习背诵,归纳段意(见A),然后检查,而以诵读指导贯穿其间。下面只列出指导要点:  第一段指导要点:          ①包括两次设问:前一次问“天下事”,是就一般情况设问;后一次问“为学”,是就学习设问,这是正意所在,要用递进的口气读,读得层次鲜明。          ②两次自答,有正有反,正为宾,反为主,有示警之意,要强调“不为”“不学”两句,使有对比色彩。  第二段指导要点:          ①也从正反两面说道理,却是正为主,反为宾,从以曾参传孔子之道为例可以看出。作者的正意是,天资差能努力学习就能取得成就,“不遗”“旦旦而学”“久而不怠”诸语应重读。下一层,说“反”,虽轻读,但须有批评意。          ②“传之”后当作一顿,然后用深沉感叹语气读最后一句。          ③本段中虚词较多,大多与语气有关,要让学生在诵读中自行领悟(教师能领读一遍最好),也有要讲的,即“其与昏与庸”中的“其”(加重语气)和“卒于鲁也传之”中的“也”(有肯定之义,但要轻轻带过)。  第三段指导要点:          ①全用叙述调读,可分三小层:先指出二僧有贫富之别;接着写二僧对话;最后说事情的结果。要读出层次感。          ②对话应摹拟人物语气,贫者有信心、有勇气,富者骄而惰。注意“子何情而往”一句前后语气不同:前以问为主,而有轻视意,后则纯是蔑视口吻。  第四段指导要点:          本段为全文核心,语气变化频繁。          ①“西蜀”句是承上作结,先叹路远难行,后赞贫僧之志。“之”,轻读而语气舒缓。“也”,轻微感叹。"而",先抑后扬,有转折意,须重读。"焉",收束语气。          ②“人之”句,正意所在,劝勉子侄之意。          ③“是故”作一顿,以下皆训诫之辞,要读得庄严。“可恃而不可恃”句,重在“不可恃”,所以示诚;“可限而不可限”句重在“不可限”,所以示训。“自败”示诚,“自力”示训,告当重读。   五、趣味练习。阅读下面几句话,并与原文作比较,说说这样改写好不好。  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恐贷粮不足,故未成行。于何情而往?”喷者日:“吾所传者,志耳。干姑待之!”遂行。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所历告富者。富者日:“于诚勇者,吾恨不与子俱往也!”   说明:如教室里没有投影设备,也可用听读法:教师先慢读一遍,略作解释,再读一遍,然后学生发言。  小结:改文将官者未能行的原因以及听贫者南海之行的叙述后的心理状态都直截了当地说了出来,就没有品味的余地了;贫者说“吾所传者……”这番话有点向富者挑衅的味道,不合乎人物性格,“送行”一语多余,原文“自南海还”已经表示他去过了。  问:从比较中你能看出文盲叙事的特点吗?(简洁。典雅,有许多言外之意要用心品味。)六、留作业。   1、背诵全文。   2、写一段感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08:11:00 | 只看该作者

《为学》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明白事在人为的道理。 〖教学要点〗:1、明白事在人为的道理。               2、进一步积累古代文言文词汇。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要点:   通过自学解决字词,教师提示个别难句。 一、简介作者情况   彭端淑,清代学者,著有《白鹤堂文集》 二、正字音   迄qì   屏bǐng弃      僧sêng     钵bō    三、通过自学掌握字词。   学:1、学习    2、学问       资:天资     材:通才,才能      怠:懈怠      道:学问     卒:最后     鲁:愚钝      鄙:边境     语:告诉     之:1的2他或它,代人或代事3前往,到     恃:凭借,依靠      买舟而下:攒钱坐船,顺流而下。      越:到了  去:距离   顾:难道  是故:因此 四、学生表演二僧至南海一段,加深理解记忆。 五、作业抄写课文。第二课时一、提问字词,复习旧课。 二、分析    1、明确这是一篇议论文,结构是提出论点,进行论证,得出结论.找出本文论点.     由天下一般事(一般)引出做学问(个别),论点是“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由一个普遍真理推导出本文论点,合乎逻辑推理,都用一问一答,句子对称整齐。    2、第二段如何论证?     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昏庸与聪敏的辩证关系,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再用曾参传圣人之道加以佐证,非常有说服力。    3、第三段如何论证?     通过故事比喻论证。故事的内容主要写对话,对话最能表现两个和尚不同主观因素,最能证明论点,证明主观因素对于事业成败的作用。    4、分析二僧之南海之事。找出去之困难的体现,僧贫者能至和僧富者不能至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样?     不知几千里远也说明去的难度。“吾一瓶一钵足矣”表现出僧贫者的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把他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的坚强意志,把他实现远大志向的坚定信心表现出来了,为下文“贫者自南海还”作了伏笔。贫者的关键在于他志向远大,信心十足,意志坚定,毫不动摇,并且有实际行动,终于征服一切艰难险阻。     僧富者虽有有利条件,但他只是“欲”,停留在愿望上,却畏缩不前,并不会诸行动,愿望只是愿望,这样“易者亦难矣”。在他的心目中,只有客观条件,没有主观能动性,自己无所作为,还以嘲笑的口吻断定贫者也寸步难行,显示出他的自以为是的傲慢与偏见。两相对比,立意明显。最后“有惭色”的态度的改变,使本文论点更有说服力。    5、最后一段怎么样扣住论题再论证?     先将故事概述一下,对比更加强烈,论证更加有力。末句回到论题上来,能上能下出结论,用反问句式更有激励作用。最后议论回应第二段,进一步说明聪敏与昏庸的辩证关系。 三、谈启示并结合自己实际谈谈感想。    1、难事做于易,繁事做于细。再难的事情,只要去做,总会完成,而再易的事情 ,如果水去做,也不会有什么收获。   2、是天资聪明与愚钝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惟在勤奋努力与否。如果努力了,必将有所收获,否则一事无成。 四、板书                        为学                       清  彭端淑        一、提出论点          天下事:为之:难→→易                   人之为学   学之,难→→易              不为:易→→难                              不学,易→→难          (普遍真理)                                (本文论点)              二、道理、举例论证          1、道理:资,材  学而不怠→→不知昏庸                          屏弃不用→→无异昏庸          2、举例:鲁传圣人之道          三、比喻论证              二僧:贫者:为之→→至              富者:不为→→不至          四、总结结论:               人之立志:恃材自败                         恃勤自力         需“为”需“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08:12:00 | 只看该作者

《为学》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的〗    1、理解为学由难向易转化的关键是“事在人为”。    2、掌握“鄙”“语”“子”“顾”等文言实词古今义的区别。    3、初步了解一些常用虚词的基本用法及基本句式。    4、了解设喻论证的写法。    5、学会诵读文言文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6、教育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并身体力行。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设喻论证、以事喻理的写法,让学生领会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2、掌握实词的词词义及文言虚词的用法。〖教学设想〗    1、本文较浅显,因此采用“阅读式”、“讨论式”教学方法。    2、教学时数:两课时。    3、媒体设计:利用电脑和投影仪。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在学习中一定都遇到过困难,那么面对困难,应该怎样做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是怎么做的吧。   2、引导学生读课前“阅读提示”及书下注释①,了解如下内容:    ①解题:为学即求学、做学问。本文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勉励他的子侄们努力学习的。示:给……看。    ②作者的简单情况。   3、本文的特点。    ①读课文。    ②初读课文。     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生字词看注释或查字典。   3、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读一听,互相纠正错误。   4、三读,订正读音。    出示需注意的字,集体订正。不逮人 久而不怠焉 迄乎成 屏弃而不用 蜀之鄙 子何恃而往    5、学生再次放声读。提示:读准字音。    6、指导朗读,读顺句子,读好停顿。    出示下列语句,要求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然后读课文,做到不掉字、不多字、不错字。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蜀之鄙/有二僧贫者语于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7、读、译课文    两人小组互说互订正,存疑。    读、集体读并讨论     全班齐读。小组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集体讨论,老师适当点拨。    说出下列语句的意思和加点词的意思。    a、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b、吾欲之南海,何如?     c、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d、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e、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f、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g、贫者语于富者曰:    h、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8、听读课文。    老师读课文,要求学生不看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         第二课时     〖研读课文〗  作者对“为学”是怎样看的,又是怎样提出看法的?   “人之为学……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作者通过两问两答提出看法。为学难易的转化在于是否“为”。每一设问中都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作答。这样,对比鲜明,突出了“为”对“学”的作用,说明了“难”与“易”的辩证关系。  本文说的主要是关于做学问的道理,为什么开头却从“天下事”写起?  因为“为学”是“天下事”之一,这是从一般到具体的说明事物道理的方法。  第2-3段各写了什么内容?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第2段采用对比的方法讲述了昏庸聪敏不是固定不变的道理。  第3段叙述了蜀鄙之僧朝南海的故事,在写法上采用了设喻论证的方法,用贫富两僧的故事来讲道理有很强的激励作用,运用对照比较一贫一富两个僧人十分鲜明,形象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1、“贫僧自南海还”、“富者有惭色”的故事结尾说明了什么?它与作者看法有什么关系?    说明“事在人为”,这个故事是一个例证,作者用它来生动形象地证明作者看法的正确。  2、第4段得出什么结论?    人贵有志,事在人为。  3、概括本文的中心。    本文通过蜀鄙二僧朝南海的故事,说明了“事在人为”的道理,告诉我们主观努力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背诵课文〗  方法:给学生3-4分钟自己背,然后老师读课文,学生随之默读;请若干学生试背,全班结合投影提示背。     〖拓展练习〗  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   文后“练习”二。 《掌握语文》相关练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08:12:00 | 只看该作者

《为学》教学设计四

〖抛砖引玉〗    1、本文可读性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达到熟读成诵。    2、指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切实掌握诵读文言文的三种方法:     一是“疏解文意的读法”,旨在初步读懂文章,领会文章中词语、句、段的含义,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     二是“推究文理的读法”,旨在读出词语、句、段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恰当地表达文脉的贯通和层次,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     三是“品味意境的读法”,旨在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要求读得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3、可先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读。既可全篇一句一句地领读,也可以只领读某些段、句。领读者事先应有充分准备,能流畅地背诵全文,以自己出色的诵读感染读者。学生基本领会文意后,就可采用灵活多样的诵读方式:个人诵读与集体诵读、互相听读结合;朗读与轻读、默读结合,可以展开朗读竞赛;对话部分还可以分角色朗读。    4、注意弄清语气词“乎”、“矣”、“也”、“焉”、“哉”的用法和表达的语气。如“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结合这些语气词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指点迷津〗  疏通文意是本文难点所在。在鼓励学生自读,认真看注释,弄清大意,课堂上请学生讲两个和尚的故事。开始可脱离课文讲,之后要以课文为据作讲述,教师注意及时纠正学生讲、读错误。   1、蜀shǔ:蜀国旧地,今四川省的别称。   2、鄙bǐ:边界地方。   3、贫者语于富者:语yù,告诉;于,向,对。   4、吾欲之南海:欲,想;之,动词,往,到。   5、子何恃而往: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您”;恃shì,依靠;何恃,即恃何,依靠什么。   6、钵bō:钵孟,古代和尚用的碗,底平,口略小,形稍扁,钵是梵语钵多罗的省称。   7、越明年:越,及,到;明年,指第二年,与现在的说法不同。    这样学习字词就不会产生枯燥之感。其他段落的学习可让学生自学后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共同研究。疏通文意只限于难词难句,学生理解就行,不要搞机械的串讲和“对号人座”式的硬译。对文章的分析也不宜烦琐,可采取点拨式讲法,以省下时间让学生反复读课文,熟读成诵。     〖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1、如何理解文章开头的一段话?     提示:“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这一段从难易转化阐明主观努力在学习上的重要作用,运用衬托、设问、对比、反复方法,恰当有力。“天下事有难易乎…亦难矣”和“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亦难矣”,是两个并列的层次,以第一层衬托第二层。开篇用“天下事有难易乎”这样一个设问句振起后文,第二层开始用“人之为学有难易乎”这样一个设问句落到本题;两个设问都并举“难”与“易”两个矛盾概念,唤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每层设问以后,各用“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等表示对比内容的分句进行阐述:提出鲜明的观点,表明客观事物的“难”与“易”是因主观的“为”否、“学”否而转化的,突出了“为”与“学”亦即主观努力的巨大作用,强调了为学取得成就的关键在于主观的努力。这也是本文的中心思想。两个层次之间还运用了间隔反复的修辞方法:两层的语句形式完全相同,差异只在于“天下事”与“人之为学”,“为”与“学”等词语的不同。这样间隔反复,构成严谨整齐的形式,加强第一层对第二层的衬托作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还应指出的是,作者没有对客观事物的难易采取不承认的态度,而是承认客观事物有难易的差别,进而阐明由于主观努力与否,这难与易可以转化。这样以科学的态度,抓住难与易的辩证关系进行论述,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本文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示”有明示、暗示之别。文章举贫富二僧去南海的例子,让后辈领会其中所内涵的道理,悟出其中的寓意,实属语重心长的暗示。你能体会出其中的寓意吗?     提示:这个故事讲的不是学习,而是从四川往南海去的故事。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可见朝南海是相当困难的。富者“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买舟而下比跋山涉水当然要容易得多,可是他只是“欲”,停留在愿望上,却畏缩不前,并不付诸行动,愿望只是愿望,这样“易者亦难矣”。在他的心目中,只有客观条件,没有主观能动性,自己无所作为;还以嘲笑的口吻断定贫者也寸步难行。而贫者仅凭一瓶一钵,跋涉不知几千里迢迢征途,可想而知困难重重,然而他志向远大,信心十足,意志坚定,毫不动摇,终于征服一切艰难险阻,他成功了。文章在简洁的叙述中,作了鲜明的对比,对贫者那种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故事本身就有很强的激励人心的力量,与所要证明的论点十分切合,因此,说服力、感染力很强。   3、本文句式运用讲究,试在朗读中细心体会。    提示:句式运用讲究,特别是设问句和反问句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开篇用两个设问句提出论题,显然比用一般陈述句更醒目,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文中用“子何恃而往”表示怀疑,说明富僧十分强调物质条件,认为有所“恃”,才能去朝南海。贫僧对富僧的回答非常干脆:“吾一瓶一钵足矣。”两个“一”字,表明他对物质条件要求之低;一个“足”字,体现出他战胜困难、不畏艰险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可谓一字千钧。富僧对贫僧的这一回答大为惊讶。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的条件比对方优越得多,朝南海的愿望尚且没有实现,而对方仅凭“一瓶一钵”就想去朝南海,简直是痴心妄想!所以他不无自夸又不无讥笑地对贫僧说:“吾数年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数年”、“买舟”,表明富僧筹划去南海的时间之长,物质条件之充裕;而富僧仍认为准备不充分,条件不成熟,至今“犹未能也”。富僧把人的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完全排斥在外,而把客观物质条件放在主宰一切的地位。这就不难想象,富僧何以用轻蔑、讥讽的口吻重弹“子何恃而往”的老调。因为在他眼里,仅凭“一瓶一钵”去南海,那是天真可笑的,完全不可能的。然而事实却出乎他的预料。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贫僧的成功,不仅衬出富僧的无能,也是对他当初讥笑别人的一个反讥,所以“富者有惭色”。这个结尾耐人寻味。它告诉人们,在客观困难面前,决定的因素,不是物质条件,而是人的上观努力,“有志者事竟成”。这就有力地证明了作者上文所提出的论点:“天下事”,“为之则易”,“不为则难”。“人之为学”亦如此。“为之”、“学之”则易作结,也比用陈述句语气更有力,感情色彩更强烈。此外,篇中富者第二次所说“子何恃而往”也是一个反问句。反问句式并非都用问号表示,有时也用叹号。意在质问时,多用问号;意在谴责时,多用叹号。篇末、篇中的两个反问句,即是如此。反问和设问都是无疑而问,所不同的是,设问是欲答先问,以引起下文;反问是寓答于问,表达肯定的意思。本文也运用了疑问句式,如:“吾欲之南海,如何?”、“子何恃而往?”疑问句是确有所疑,并要求对方回答的。这是它与设问、反问句不同的地方。   4、你能读懂下列语句的意思吗?       ①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② 蜀之鄙有二僧       ③ 吾欲之南海,何如   ④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   ⑤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        提示:阅读文言词句,应首先理解重点字词。如1句中的“资”,意为“天资”,“昏”、“庸”分别为“愚笨”、“平庸”,“逮”意为“及,赶得上”,理解了这几个字,全句意思就明朗了。所以,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一些常见词的常用义,积少成多,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会提高。        答案:        ①我的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的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        ②蜀地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        ③ 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④因此聪明睿智,是可以依靠又不可以依靠的。        ⑤ 愚笨平庸,可以限制人的才能又不可以限制。   妙文赏析                                家乡的日出       我的家在美丽的黄海之滨。然而却从未见过海,更谈不上看海上的日出。阵阵海风撩拔着我那渴望的思绪,飘向远方。飘向太阳升起的地方。一夜的失眠是因为可以去那梦寐以求的地方。早上动身,天才蒙蒙亮,但万物仍陷于沉睡之中。我不敢大声地说话,生怕惊醒海的甜梦。侧耳细听,清凉的海风将大海的鼾声带到耳旁,时而喧闹,时而静监,忽远忽近,如同缥缈的歌声。海像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一切都那么恬静,又那么深不可测。朦胧的色彩和模糊的声音,我猜那是海的斑斓的梦幻和轻柔的呓语。    一道闪光撕破了灰暗,渐渐几缕金光挑起层层薄幕,不是面纱,这是朝晕,是太阳神的使者,它在天边散发自己特有的光辉,告诉人们太阳神即将来临。我欢呼,压抑已久的感叹,从胸腔迸发而出。这是一种明媚和新生的感觉。我在盼望。我在期待。    掀起大海的被子,从天边腾起一团红色,浸透天空,浸透大海,红色在漫延。终于,太阳神阿波罗,他驾驶着自己的金色马车将一轮火红的太阳推向天空。跃出一个火红的信念,去照耀,去呼唤沉睡的世界。刹那间,一切都被披上金黄色的轻纱,我便笼罩其中了,我见到众人灿烂的笑容。万物苏醒了,堤岸上的白桦树在晨光中跳起舞,拍起自己宽大的手掌,如同绿色的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小鸟也叽叽喳喳地用自己圆润的歌喉为她伴奏。大海用自己雄壮浑厚的歌声加入到这合唱之中,连太阳周围的云朵也翩翩起舞。我疑心“彩霞羽在舞”,便是由这里开始的。万物都醒了。     一轮浑圆升入半空,并不耀眼。平静的海面上,一群飞鸟掠过,远处的鸟鸣,拉住了我的视线,此时我只想用一个词来概括这里的色彩和氛围,那就是“辉煌”。     红色渐退,旭日升腾,在美丽的黄海之滨。   赏析:                 希望在升腾                       ——评《家乡的日出》  毫无疑问,习作者白水同学的文学感觉很好。描写日出的文章可谓多矣,但在白水笔下,那是一幅美丽的黄海之滨的日出图,是白水眼里日出的壮丽而辉煌的场景。看着文中富有文采的语言,细腻独到的描绘,以及作者那种亢奋浓烈的情绪表达,我看到一颗未来的文学新星带着机警和敏感,带着信念和力量,在希望的晨曦里升腾。  《日出》的成功之处在于语言的新颖和感觉的独特。而两者又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对事物有了一种新奇鲜活的感悟之后,伴之而来的是新颖生动的语言的表达。  “一切都那么恬静,又那么深不可测,朦胧的色彩和模糊的声音,我猜那是海的斑斓的梦幻和轻柔的吃语。……压抑已久的感叹从胸腔里进发而出,这是一种明媚和新生的感觉。”这段语言里有艺术的悟性和艺术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属于作者自己的。全文用一种清丽的语言,用一种揭秘的情绪和好奇心态一点点感知着大海,认识着大海,通篇的感觉灵秀隽永举重若轻。  平时“形象”一词被我们泛用滥了,真“形象”者必须发自作者自己独到的发现和领悟,领悟之后达到彼与此的通感,妥贴、生动、逼真、鲜活,即使非常抽象的事物亦可用最具象的手法表现出来,还不能勉强、做作、矫情、卖弄。《家乡的日出》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全文流畅自然,一气贯通,又具有自己的发现与领悟,是一篇优美的小散文。   思维体操                兵不厌诈     孙膑与庞涓随鬼谷先生学艺数载,决定下山干一番事业。他们来到魏王的宫廷。     魏王见孙膑与庞涓知识渊博,却不知二人的本事谁大谁小,便决定考他们一下。     魏王说:“我坐在宝座上,你们谁有办法让我下去呢?”     庞涓急忙答道:“这有何难,只要在后面放把火,您就不得不下来。”     魏王觉得庞涓说的的确是个办法,但非良策。  这时孙膑不紧不慢地只说了两句话,便立刻使魏王离开了座椅。     同学们,你知道孙膑是怎样说的吗?   答案:孙膑说:“让您下来,我办不到。但是您如果在下面,我却可以使您上去。”魏王想:“既然不能叫我下去,那肯定也不能让我坐上来。”于是放心地走下来。事实上,他既然下来了,孙膑的目的就达到了。     〖智能显示〗   心中有数    新大纲要求,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通畅地朗读、背读一些基本课文。本课课后作业第一题就是要求背诵本文,那么,怎样搞好文言文的背写呢?下面谈一下有关方法:     诵读是打好文言文坚实基础的好办法。在学习文言文时,要搞好文言文的诵读,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至背诵。要把诵读和对文章的理解结合起来,防止死记硬背。在朗读时要搞好默写,做到读准读熟,并能正确地默写。     有些同学感到背诵古文很难,下面谈一下背诵古文的方法。第一是仔细读。对课文要通篇仔细地读,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掉字,对生字、生词和难句更要认真地读。注意力高度集中,专心致志,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这样才能记得住,记得牢固。第二是理解,要在读的过程当中弄清文中实词、虚词和句子的意义。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揣摩体会,防止不理解而死记硬背,经验证明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第三,要理清结构层次,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长的文章,必须注意文中的层次,段落和段落间的关系,要注意抓住一些起关键作用的词语。第四,翻译和复述,在背诵的过程中要注意文章的翻译,这样既可以更好地背诵课文,也利于理解课文内容。第五,经常复习,防止遗忘。背过的文章,如果长期不再背诵,就会遗忘。只有经常复习,才能巩固复习效果。因此要经常背诵已经背过的课文。这样,才能提高背诵效率,使记忆牢固。第六,抄写和默写。这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对课文,特别是重点词句、重点内容要进行背写练习。写可以使课文背诵得更快,更准确。许多地方的阅卷评分标准上规定:背写中有错别字的句子不得分。一些同学能够背诵,但答题时往往由于错别字失分,这是必须注意的。   动脑动手   1、判断下面与原文完全符合的一句。(    )    A、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也。   B、聪与敏,可恃而不可待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C、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2、对下列文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从西蜀到南海去,不知道有几千里。   B、吾一瓶一钵足矣——我只要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C、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D、子何恃而往——你凭着什么去?   创新园地  从前,草原上有个小女孩,名叫尼玛。小尼玛家里穷,被牧主抓去当佣人。三年后,照理应该放小尼玛回家,可贪心的牧主仍想让小尼玛留下为他家干活儿。这天,牧主对小尼玛说:“你想回家也不难,不过,我得让你给我答出两个炼题,答对了,才能回家。”   小尼玛说:“你把草原上的牧民叫来作证,好吗?”   牧主同意了。他让人喊来一群牧民作证。  牧主叫人领来网个面貌相同、穿戴一样的姑娘,对小尼玛说:“她俩中有一个是哑巴。你能立刻说出是谁吗?”   小尼玛端详着两个姑娘,猛然间做出了一个动作,然后指出其中一个说:“她是哑巴!”   牧民们一阵叫好,牧主只得懊丧地点点头。接着,他又叫人牵来两只毛色、大小都一样的山羊,对小尼玛说:“你能立刻指出,哪只是老羊,哪只是小羊吗?”   小尼玛斜着眼,瞅了瞅旁边的小溪,从腰间抽出羊鞭,“啪”地一甩,把两只羊赶向溪边,又轻而易举地辨出了老羊和小羊。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尼玛是怎样分辨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08:13:00 | 只看该作者

《为学》综合资源

课文评点及说明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由“天下事”推论“人之为学”,是从一般到个别,由一个普遍道理推导出本文论点,合乎逻辑推理。都用一问一答,句子对称整齐。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昏庸与聪敏的辩证关系,再用曾参传圣人之道加以佐证,很有说服力。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这一部分以事喻理。故事的内容主要写对话。对话最能表现两个和尚不同的主观因素,最能证明论点,证明主观因素对于事业成败的作用。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意思是,天下事固然有难有易,但是,重要的是看主观上努力不努力。主观上努力,则天下无难事,事情再难也可以干成。主观上不努力,那么什么都可能干不成。

第一个“学”,名词,学问;第二个“学”,动词,学习。

意思是,我的天资、才能虽然不如别人,但天天学习,也会成功;我的天资、才能虽然超过别人,但是不去使用,与昏庸之人就没有什么差别。

用“圣人之道”由天资迟钝的曾参传下来,证明自己的论断。

最后用反问扣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一贫一富,便于对比。

问句中就有怀疑的意味。

贫僧的决心、信心、不畏艰难的精神尽在简短的一句之中。

富僧的自述,恰好证明“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前疑后叹,有强烈的否定、嘲笑意味。
遭到嘲笑之后,贫僧的心理活动和具体行动,都含蓄地表现在“自南海还”一句之中,简练之至。
用事实作了最后的回答。富僧态度的改变,使本文论点更有说服力。

将故事概述一下,对比更加强烈,论证更加有力。

末句回到论题上来,引出结论,用反问句式更有激励作用。

议论,回应第二段,进一步说明聪敏与昏庸的辩证关系。成。



这篇课文,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写给子侄们看的。目的在于教育他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学有所成,这是针对学习上容易产生的畏难情绪而说的。

人的天资等各方面条件有好有差,学问有深有浅,为学,做学问,当然有难有易。作者并不否认这一点,而是强调主观的努力,“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肯学不肯学,主观努力不同,难易可以互相转化。只要刻苦学习,困难就可以克服,远大的目标终究可以达到。

课文能把道理说得这样令人信服,主要是得力于通过故事比喻说明。中间部分用较多的笔墨叙述蜀鄙二僧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不是学习,而是从四川往南海去的故事。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可见那时去南海是相当困难的。富者“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买舟而下比跋山涉水当然要容易得多,可是他只是“欲”,停留在愿望上,却畏葸不前,并不付诸行动,愿望只是愿望,这样“易者亦难矣”。在他的心目中,只有客观条件,没有主观能动性,自己无所作为,还以嘲笑的口吻断定贫者也寸步难行。而贫者仅凭一瓶一钵,跋涉不知几千里迢迢征途,可想而知困难重重,然而他志向远大,信心十足,意志坚定,毫不动摇,终于征服一切艰难险阻,他成功了。文章在简洁的叙述中,作了鲜明的对比,对贫者那种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故事本身就有很强的激励人心的力量,与所要证明的论点十分切合,因此,说服力、感染力很强。

蜀鄙二僧的对话也写得很好,洗练而含蓄。去南海的故事情节主要用人物对话来展开,贫者主动把自己的打算告诉富者,并征求他的意见;富者则表示怀疑:“子何恃而往?”这个疑问,表明富者的观点是唯条件论,他对贫者的志向不但不表示敬佩,反而很不以为然,很有点轻视的心理。贫者的回答,不说“吾恃一瓶一钵”,而说“吾一瓶一钵足矣”,这就把他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把他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的坚强意志,把他实现远大志向的坚定信心表现出来了,为下文“贫者自南海还”作了伏笔。富者对贫者的回答加以嘲笑,把他那种自以为是的傲慢与偏见表现得十分露骨。这段对话到此为止,下面没有记叙贫者的反驳,而是用事实作出回答,用事实把贫者不顾嘲笑的坚定意志充分体现了出来。至于朝南海的经过,贫者返回后的对话都一笔带过,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关于练习

一、熟读课文,并背诵第一段。

略。

二、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边境。

2.吾欲之南海,何如

去,往。

3.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凭借,倚仗。

4.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还,尚且。

5.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相距,距离。

6.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难道,岂。

三、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收获?试写下来,字数不限。

此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回答时注意两方面:一是“难事做于易,繁事做于细”。再难的事情,只要去做总会完成;而再易的事情,如果不去做,也不会有什么收获。二是天资聪明与愚钝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惟在勤奋努力与否。如果努力了,必将有所收获,否则一事无成。

教学建议

一、以学生自读为主,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文中字词。教师抽查巩固。

二、可将其中故事改编成小话剧表演,也可用复述的方式加以理解。

三、可对这个故事的思想内容进行讨论,讨论一下可从哪些方面得出不同的理解。

四、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去掉,看看文章表达效果有何不同,由学生从写作的角度加以认识和体会。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彭端淑,字乐斋,清代四川丹棱人。雍正年间进士,历任吏部郎中,顺天(现在北京市)乡试同考官等职。后辞官回家,在四川锦江书院讲学。著作有《白鹤堂文集》。

二、关于原题“为学一首示子侄”

原题“为学一首示子侄”为我们理解题旨提供了线索。这位彭老先生的子侄到底多大,有待详考。不过从辈分上看,是长辈对晚辈的指教、劝导。所以,“示”,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但示有明示、暗示之别。暗示带启发性,明示则不然;暗示可培养人的悟性,明示则直以告谕。这位老先生不举与“为学”有直接关系的例子,让子侄们一目了然长辈的意图;而举贫富二僧去南海的例子,让后辈领会其中所内涵的道理,悟出其中的喻意,可谓循循善诱,语重心长。

(吴功正主编《古文鉴赏辞典》)

三、关于文章主旨

《为学》作者彭端淑写此文的目的是给他的子侄们看的。这里的“为”可当“求”“做”解,即求学,做学问。但本文所提出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蕴意很深。具体来说,这篇历久被人们传诵的佳作,以蜀鄙两僧去南海的故事,用以比喻志向坚定,刻苦勤奋,即使客观条件再差也能取得成功。它阐发了难与易的辩证关系,从而告诉人们,只要坚忍不拔,难事也能变成容易的事,所蕴涵的道理至为深刻。

(同上)

四、关于第一段

第一段从难易转化阐明主观努力在学习上的重要作用,运用衬托、设问、对比、反复等方法,恰当有力。“天下事有难易乎……亦难矣”和“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亦难矣”,是两个并列的层次,以第一层衬托第二层。开篇用“天下事有难易乎”这样一个设问句引起后文,第二层开始用“人之为学有难易乎”这样一个设问句落到本题;两个设问句都并举“难”与“易”两个矛盾概念,唤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每层设问以后,各用“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表示对比内容的分句进行阐述:提出鲜明的观点,表明客观事物的“难”与“易”是因主观的“为”否、“学”否而转化的,突出了“为”与“学”亦即主观努力的巨大作用,强调了为学取得成就的关键在于主观的努力。这也是本文的中心思想。两个层次之间还运用了间隔反复的修辞方法:两层的语句形式完全相同,差异只在于“天下事”与“人之为学”,“为”与“学”等词语的不同。这样间隔反复,构成严谨整齐的形式,加强第一层对第二层的衬托作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还应指出的是,作者没有对客观事物的难易采取不承认的态度,而是承认客观事物有难易的差别,进而阐明由于主观努力与否,这难与易可以转化。这样以科学的态度,抓住难与易的辩证关系进行论述,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时雁行《〈为学〉简析》,《初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一册)

“天下事有难易乎?”“人之为学有难易乎?”文章一开头便连用两个设问,提出万事皆有难有易这一客观现象,自然而然地引入做学问这件事也存在有难有易的事理,从而明快地点出了题旨。作者富有概括力地原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是本文的论点。它的提出,就自然地将前面揭示的朴素的辩证关系铺展开来。它说明了一个生活真理,任何事情,用心地去做,即使是难的,也会变得容易;如果不去做,即使是再容易的事,也会变得困难。学习、做学问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认真地学,刻苦钻研,就是再难的也会变成容易的;不学,或马虎地学,即便是再容易的,也会变得困难起来。作者提出论点时,把天下事和为学相提并论,其目的,显然是为了突出《为学》的主题,确是开门见山、提纲挈领之笔。

“为之”与“不为”,“学之”与“不学”,两种不同态度、不同方法导致了不同的结果。论点鲜明不晦。“则难者亦易矣”,“则易者亦难矣”,指出无论是“天下事”,还是“为学”,其结果都是相同的。“为之”与“学之”,“不为”与“不学”,其结果判然有别。作者的论点提得十分简洁,句式很工整,成败取决于态度、方法的辩证关系也就得到揭示。

(出处同“二”)

五、关于第三段

第三段运用具体事例,从物质条件不起决定作用的角度,论证上述观点,用词精当,叙述生动,比喻贴切。段落开头,先点明“蜀之鄙有二僧”,着重指出“其一贫,其一富”,“贫”“富”对举,表明二僧的物质条件截然不同,为后文作好了铺垫。然后记叙二僧对话:“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是请富者对他想去南海的计划发表意见。富者却不对贫者的问题进行回答,而反问贫者:“子何恃而往?”“何恃”二字深刻地表现了富者只是强调物质条件、畏惧困难的思想特征。贫者对富者的反问的回答是:“吾一瓶一钵足矣。”两个“一”字,表现了他对物质条件要求之低;一个“足”字,体现了他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贫者想以“一瓶一钵”远去南海,在只是强调物质条件的富者看来是可笑的,他竟以自己具有优裕物质条件,想去南海而迄未成行,来讽刺贫者了。“数年”“买舟”,表明富者计划去南海的时间之长,物质条件的充足;“犹未能也”中的“犹”字,深刻地揭示了只是强调物质条件的富者,物质条件是永无完备之日的,所谓去南海的计划不过永远是一句空谈而已。“子何恃而往”和前文间隔反复,表现了富者不但不能理解贫者不畏困难的精神,而且加以嘲讽。他简直是个唯条件论者。文章通过这样记叙对话,把物质条件极为悬殊的贫富二僧,在去南海这同一客观困难面前的完全相反的态度,鲜明对比地揭示出来了。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写出了故事的结局。这里明写贫者去了南海,暗写富者到底未能去南海。物质条件很差的贫者已自南海返回,计划变成了现实;物质条件优裕的富者,去南海却仍然只是他的心头幻想,口上空谈,身在蜀鄙,寸步未动。这样鲜明的对比,深刻地表明了在客观困难面前,物质条件不起决定的作用,重要的是“为”,是主观努力,通过主观努力克服困难,事情终将办成。作者运用这一具体事例作比,进一步表明了在学习的困难面前,物质条件不起决定的作用,重要的是“学”,是主观努力,通过主观努力克服困难,学习必获成就。段末以“富者有惭色”收结事件,结得完整、含蓄。“惭色”,既表现了富者还不是顽固不化,更表现了贫者行动的教育力量。我们不也应该从贫者的行动中受到启发吗?

(时雁行《〈为学〉简析》,《初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一册)

蜀鄙两僧去南海的事,取的是天下事中的些微一事。两僧有比较,一逸一劳,一勤一懒,结果自有一易一难,一成一败之别。“为学”与“天下事”等观,若仍用“为学”的事例,则长者教法似太俗,又似有强人接受之意,收不到启发效果;作者运用了内涵的道理彼此相通的事例来启发后辈去理解其中微妙的道理,这就效果更为显著了。

无论从客观的事理,还是从文章的表现方法来看,比喻论证的方法要好得多,所以,作者举强烈对比的例子,形象地表明只要坚忍不拔,终会将难事变为易事这个深刻的道理。

那么,作者比喻论证,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效果了呢?让我们欣赏一下这则简短的故事就可知道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四川的边远地区,交通闭塞。要到几千里之远的南海,事情本身就相当困难了。艰难的事在不同对象面前,各人自会持不同态度,取不同方法,结果自然也不一样。贫富二僧均愿往南海,然而,各人做法不一,贫者凭借克服困难的毅力,不计条件;富者想以舟代步,讲究条件。这里包含着一个生活道理:贫者多在艰苦环境下生活,有适应艰苦生活环境的思想基础,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富者在优裕的条件下生活,自尊自贵,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毅力。“子何恃而往?”一语道破富僧的思想。去,就得有优越的外物相助。路途遥远,道路艰难,在富僧的心目中,除借助外物来克服这客观存在的困难,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或舟或车皆可。不意贫僧却只要“一瓶一钵”便足够了。讲客观条件的反为条件误;不计条件,凭恒心,靠毅力的终究得到成功。富僧积数年,“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而贫僧凭“一瓶一钵”,“越明年”已“自南海还”。这并非外界条件所致而纯属内在因素所成。关键在于“人之立志”,更在于具有为志向的实现而具备的坚忍不拔的毅力,这是克服困难的基本素质。富僧“有惭色”,惭就惭在最基本的条件不如贫僧。难道富僧“一瓶一钵”不具备吗?没有两条腿吗?《劝学》有云:“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原因在于专心一致。这篇《为学》不又是一则有益的启示吗?

(出处同“三”)

六、关于第四段

第四段承接上段的事例,进一步归结到立志,结束全文。“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照应第二段记叙的事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承上句,归结出贫者能至的原因在于能够立志,激励人们立志。所谓立志,既包含着确立目的,又包含着竭尽主观努力以达到目的。用这样一个反问句结束全文,能够启发读者深思,肯定有力。这句话中也流露出了作者轻视“蜀鄙之僧”的思想。这是士大夫的阶级局限性。

(时雁行《〈为学〉简析》,《初中语文课文分析集》第一册)

七、译文

天下的事情有难和易的区别吗?(其实是没有的,)(你)去做了,那么(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很容易。不去做,再易的事情也会很难。人们从事学习,有难和易的区别吗?(其实也是没有的,)(你)去学了,那么再难的学问也很容易;不去学习,那么再易的学问也会很难。

我的天资昏昧,赶不上别人(聪明);我的才能平凡,也赶不上别人(有才学)。(但是)我每天不停地学习,长久坚持,毫不懈怠,等到快成功了,(我也就)不知道我是真的昏昧还是(真的)平凡了。吾的天资聪明,超过别人几倍,我的才能敏捷,超过别人几倍,(但是,假如)我摒弃不用,那就与昏昧和平庸没有什么区别了。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以此而论,昏庸聪敏的功用难道是有常规的吗?

蜀地的边境有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贫穷的对富有的说:“我想到南海去,怎么样?”富有的和尚说:“你靠什么去呢?”(贫者)回答说:“我只要一个瓶,一个碗就足够了。”富有的说:“我好多年来都想攒钱乘船而下,还没有成行,你靠什么去呀!”到了第二年,贫穷的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他的情况告诉给了富有的和尚。富有的和尚感到惭愧。

西蜀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两个和尚,富有的不能到,而贫穷的却到了。人们要有志向,难道不如蜀地的和尚吗?所以聪明和有才学,既可以依靠,又不可以依靠;(那些)自认为聪明而有才学但并不学习的人,(一定会)自己毁了自己。昏昧和平庸,有(一定的)限制但又没有一定的限制;(只有那些)自己不限于自己的昏昧和平凡,并且用心学习而不懈怠的人,才会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4 20: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