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素养
汪清一小 宋淑艳
摘要:语文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渠道,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本土文化的传承,应当着力渗透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而小学生正处于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的生理年代,作为教者,渗透一定相对比较浅显易懂的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对吸引学生听课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有着莫大的帮助。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经典诵读 人文教育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和生活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强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中孝道是最基本的,“百善孝为先”,孝道的推广衍化便有了老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现代社会依然提倡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睦邻友好。现在社会要求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把德置于首位,也是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的具体反映。古人讲“厚德载物”,孔子就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子也认为,自然无为便是德,“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语文教师具有传承民 族文化的重要职责。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 民族凝聚力,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有根有源有底气的世界公民。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怎样的策略来渗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掌握渗透方法
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备课,通过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要求和课题《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的研究紧密联系。在渗透过程中,要讲究因势利导,水乳交融,有机渗透。还有注意淡化渗透痕迹,力求贴切自然,给人以“微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受,不可牵强附会,生拉硬拽。不能破坏语文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更不能把语文德育渗透变成上政治课。此外,还要讲究德育渗透的生动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渗透过程中,语言要生动形象,形式要灵活多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传统文化教育。
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重视学生学习味趣选择”,强调“自主学习”,反对把课文解析“从外部强加给学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之时,必须构建全新的教学理念,不能处处依赖《教参》,要敢于对课文做出有自己独特个性的解读,这样才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引导学生琢磨、体会、领悟课文意图、匠心。比如在教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名句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登高望远的心胸舒展,体验到自然、生命发展的思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设身处地地想象,与作者相逢与案前灯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这样,学生对作者的认识、思想、人格、志趣、品位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而这些体验都来源于学生沉浸于文本之后的独特感悟。比如:教学《为人民服务》一课为了让学生以小见大,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含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学习时,我引导学生对“重于泰山”之死的理解由战争年代的英雄转到和平年代的人民公仆,进而转到普通的劳动者。在课上,我还引入了六年级上学期学过的《有的人》这首诗,让学生感受到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这些人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的死,而是活着在做了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一生应该怎天度过才算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