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10-24 11:21:27
|
只看该作者
4.唯我独尊
一般说来,优生的意识品质优良,具有一定的刻苦顽强精神,坚韧不拔,独立自主意识浓。然而由于习惯于听赞扬、看笑脸、拿奖励的特殊环境,少数人产生了意志行动上唯我独尊的心理障碍。他们无法忍受别人善良的劝告和帮助,甚至连老师、父母都不放在眼里。处事简单粗暴,主观武断,更有甚者,受到比较尖锐的批评,不是态度蛮横,便是反唇相讥,不愿正视自身的缺点和错误。
5.期望过度
社会评判优生标准的单一化,学校屈从于舆论导向狠抓优生不放,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导致对优生价值期望过度。这种期望仅仅是考试成绩的稳步提高,而不是全面发展的人,因而很少关心优生的正常要求和兴趣爱好,这种期望过度和期望偏向会使优生失去学习和生活乐趣,容易滋长消极情绪。
二、优生心理障碍的行为表现
1.畏缩行为
有些学生发生障碍后即中止了动机行为,灰心丧气、冷漠、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变得“呆若木鸡”。在一般情况下,这种现象通过教师的辅导和自我激励,持续一段时间就会过去。而在某些学生身上,却长期不能改变和解脱,会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
2.固执行为
固执是指被迫重复一些无效动作,这是一种病态的重复,和正常习惯不同。有些优生认为自己的失败是偶然的,不仅不检查分析原因,改正学习方法,反会更加强烈地固执己见。
3.逆反行为
受障碍以后采取和原动机反向的行为,就是逆反。逆反有自觉的,也有不自觉的,其情绪反应亢奋。有些优生心高气傲,听不得批评,将错就错,不顾一切,一错到底。
4.攻击行为
受障碍以后把怨气泼向外界或自身,发生攻击行为。攻击对象是障碍目标实现的事物,称直接攻击;攻击对象不是障碍因素,而是替罪羊,称转向攻击;攻击自己,称自我攻击。有些优生由于某门学科没有夺得第一名,就极端仇视夺魁者,或者迁怒于其他同学;或者生闷气,恼恨自己等。
5.倒退行为
受障碍后表现出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的现象,是倒退。意志力减弱,缺少理智,看到自己的成绩下降就低估自己,丧失自信,认为自己一事无成,从此,成绩、品行等一落千丈。
三、矫正优生心理障碍的方法途径
1.教育优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
学习观,价值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来实施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使优生自觉地把自己的学习,把个人价值的体现,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联系起来。
2.磨练优生意志,使之正确对待挫折
心理障碍与意志力成正相关。从教师角度看,应注意培养优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一是给优生以困难的磨炼;二是给优生以适当的挫折,增强他们的“免疫力”。同时,教师平时应留心观察优生表现,着重预防,对症下药加以疏导。常见的疏导方法有:①谈话教育法;②旁征博引激励法;③静心等待发泄法等。
3.坚持一视同仁,恰当评价优生
坚持标准评价优生,就是正视优生的缺点和错误,及时批评指正,将优生作为普通学生,以避免优生孤立和疏远群体。优生的自觉性强,不必过于表扬。优生的自尊心强,因而批评应注意时间、场所和周围对象。在同优生家长交谈时,也应注意策略,说话留有余地,防止家长对孩子产生过高的期望。
4.培养优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师对优生应从严要求。平时应敦促他们努力帮助班级中的后进生,争当学习骨干,充实提高自己。应督促优生积极参加班集体的活动,为班级争光,培养集体荣誉感。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