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组织合作交流,在合作与交流中找到“自找水源”的方法 古语云:“青山正补墙头绿。”“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3〕”《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堂上,组织科学的合作交流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思维火花,形成竞争机制,发展合作精神。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活动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的需要、学生的个性特点等,科学、有序、有效地进行组织,并及时抓住并利用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参与到各组的交流讨论中去,巧设悬念,适时点拨,
激活学生思维的花火,使合作交流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如教《破琴绝弦》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读读课文,观察插图,联系注释,想想文意;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进行学习,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进行学习,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故事王、翻译家、朗诵家、表演家中的一个角色,分别用自己特有的形式表达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当故事王的,跟根据自己对这则文言文的理解,用生动的文字,把文言文的内容编写成一个小故事;当小画家的,可用优美的线条,亮丽的色彩描绘出文意来;当朗诵家的,则用自己喜欢的朗诵方式有感情地朗诵出来;当表演家的,却用惟妙惟肖的动作把文言文的文意表演出来。然后,再由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表演结果,其余学生充当评委进行评议,教师在关键处予以点拨,调控。
课堂上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学生不仅各取所好,各展所长,在合作、民主、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在课堂中构建了“生生合作”、“生师合作”等多种形成交互进行的立体型的交流网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体现。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交际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自然而然,学生也在合作交流活动中“找到了水源”。
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学习活动过程中,要及时地、适当地予以调控,主意预防失控,以免课堂上出现“一盘散沙”的现象。
三、引导深入探究,在探究学习中形成“自找水源”的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探究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了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每一篇语文教材,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资源。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钻研教材,潜心挖掘探究资源,精心设计探究内容,鼓励学生自主、积极、大胆进行探究,探究时可围绕课题、课文词句、课文插图、课文空白、课文结尾内容进行。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就课文的结尾——“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探究。学生甲质疑:明明是不幸,明明生活得很悲惨,为什么说她曾经是多么幸福?学生乙:这句话中有两个“幸福”,两个“曾经”,该怎样理解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呢?学生丙:卖火柴的小女孩真的能跟奶奶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吗?“这几个问题提得多好!”我连忙给予肯定。这时,我相机引导学生联系前文进行理解:“曾经”指的是在火柴擦燃中产生的幻象。前一个“幸福”,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通过这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学生的思维火花被激发了,探究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刻。
在学习中,只要教师引导得当,点拨适时,大胆放手,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会一步步形成和提高“自找水源”的能力。
总之,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形成“自找水源”的能力,教师要用发展的、肯定的、差异性的目光看待个性鲜明的学生,力求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成为学生可信赖的学习伙伴。另外,在教法上应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