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电教媒体优化数学教学的初步探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20:5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电教媒体优化数学教学的初步探究
团风县李四光中学  夏基陆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世界,创新教育势在必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广大教师积极追求的目标。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由认知主体积极主动建构教学模式的教学思路。随着网络及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辅助教学工具的普及,设计出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认知心理和智力的发展,为课堂教学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中。
关键词:电教媒体、优化、数学教学
电教媒体网络教学通过图、文、音、像等信息,形象、具体地传授知识和表现教学内容,并大大扩展时空范围,有利于学生接受并将其上升为理性知识。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就浅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增强感知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青少年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的优化组合,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
教师教学在新知识之前,在切入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可以借助电教手段作用,能使学生的思维在从旧知识到新知识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轻松地获取新知识。
例如我们在教学加法的交换律的时候,可以先播放FLASH动画——“朝三暮四”的成语的来历故事。
学生看完后,老师提问:“故事中的猴子真的占到了便宜吗?说说你的看法。”使学生明白猴子早上吃3个,晚上吃4个,一天总共吃了7个桃子。而猴子晚上吃4个,早上吃3个,一天还是吃7个桃子。并得出算式:3+4=7,4+3=7
师:观察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引入新课:猴子吃桃子的故事中蕴藏着什么奥秘呢?加法究竟有什么规律呢?我们接着往下学习。
通过以上的例子,让学生从中计算发现规律,而且从情景引出例题,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加法交换律,使学生经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引导学生由感知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二、利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当今的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在数学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向学生展开教学情境,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我们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圆的特征,教师先提问:“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见到的各种各样的车轮都是什么形状的?”在学生回答后,运用电教媒体显示自行车、摩托车的模型,然后再问:“如果将圆形的车轮换成椭圆形的,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随着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椭圆形的车轮,在行使过程中无法保持稳定。接着再运用多媒体将车轮依次换成长方形、正方形、进一步验证上面的结论。这样借助多媒体不断的变换,把它们与圆形进行鲜明、生动的比较。在对比的情境中,学生对圆的特征有了深刻的表象认识。 学生注意力更易集中,获得了深刻的表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20:54:56 | 只看该作者

三、利用电教媒体突出重点分化难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学生遇到知识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解决。这时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学生感知的过程,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促进知识内化,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从而达到其它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例如我们在教学“相遇问题”的解决问题时:相遇问题应用题的重难点是正确理解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分析解题思路。在教学中先设置这样一道准备题: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钟走60米,李诚每分钟走70米。在运用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时,可分以下几步进行:
第一步,创设动态情境,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题意。用屏幕显示:张华、李诚两家用小房子表示并不断闪烁,当发出第一声悦耳的响声后,张华、李诚分别从两家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3分钟相遇。这时又发出一声悦耳的响声,张华走的路程用蓝色表示,李诚走的路程用红色表示,屏幕底色是浅黄色,色彩清晰艳丽。这时教师提出问题:有几个人在运动?出发时间怎样?从哪里出发?出发后方向怎样?结果怎样?抓住“相遇问题”的关键,加深学生对两地、同时、相遇关键词的分析和领会,形象深刻的提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与结果,使学生准确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清除障碍。
第二步,观察、质疑,得出结论。利用电教媒体逐步逐步的演示两人走的时间与路程的变化情况,并质疑:(1)出发3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2)两人所走的路程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从而使学生准确理解到相遇时,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就是两家的距离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这样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适时启发、点拨给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思维活动“上路”,从而为后面的例题提供丰富的信息与表象。
四、善于引导,拓宽思路,解决困惑。
电教媒体的交互性能还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联系的及时反馈,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转折处采用恰当方法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又少走弯路,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例如我们在教学六年级“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后,学生在做作业时,常把圆周长的一半误为半圆周长。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一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和“半”字的影响。二是在思维转折处发生了障碍,没考虑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二者的区别。此刻,教师在教学时利用电教媒体展示半圆图(弧长和直径可以分离的复合片),通过抽拉演示并伴以 “半圆周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一提问,学生就会立刻明白错在哪里,并使之印象非常深刻。  
又例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 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
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投影在银幕呈现“切割”、“ 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多媒体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
总之,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形声结合、声画并茂等诸多优点,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同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意无意地对知识进行记忆,并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学生对知识记得快,且记忆时间较长,提高了课堂效率。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绝不可认为电教媒体用得越多越好。我们要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功能和优势,通过摆摆、画画、量量等各种实践活动,从而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就会感到新颖奇趣,容易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充分 在感知中形成概念,在操作中观察比较,探索方法规律,形成各种学习能力。加强学具操作是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2: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